APP下载

足球训练对儿童运动能力发育的影响

2022-09-22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移动性足球强度

万 勃

足球训练对儿童运动能力发育的影响

万 勃

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211167。

目的 分析不同运动强度、不同性别变量下为期16周的足球训练干预对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的影响,为增进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认知能力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学随机抽取一年级4个班(30人/班)共120名儿童,随机整班分为中等强度足球训练组和大强度足球训练组进行16周干预,干预前后对儿童的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进行不同强度、不同性别的比较。结果:不同强度两组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感知身体能力前后均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是中/大:-15.09/-16.05、-18.66/-18.05、-24.75/-23.45、-2.96/-7.43;p值均<0.05),且大强度组各项成绩提高幅度均大于中等强度组;性别变量上,不同性别的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感知身体能力在干预前后均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是男/女:-14.86/-16.42、-18.26/-18.51、-22.87/-25.21、-5.66/-4.18;p值均<0.05);干预后大强度组与中等强度组儿童在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感知身体能力上得分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1.98、-2.30、-2.78、-2.16,p值均<0.05);且大强度组的各项得分均高于中等强度组;干预后不同性别儿童在移动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得分上差异不显著(t值分别为-0.22、1.75,p值均>0.05);在操作性动作技能、感知身体能力得分上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2.82、2.04,p值均<0.05),且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结论:16周足球训练对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均起到干预效果,且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好;男童操作性动作技能和感知身体能力发展更好。

足球训练;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感知身体能力;干预评价

动作的发展与感知觉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很早就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1]。总体来说,此类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而展开:如何抓住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用动作能力的训练促进感知觉更好地发展[2]。研读以往文献发现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3-8岁儿童,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该阶段正处于儿童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的高速发展期,该阶段儿童的迅速发展为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坚实基础。

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是指在生命过程中运动行为变化和潜存于这些变化之下的发展过程[3],它包括移动性动作技能和操作性动作技能两个维度。感知身体能力是指个人对自身身体的掌握程度和控制感的能力,包括感知自身身体的变化、力量控制等[4]。以往研究认为,在该阶段儿童如果能够较好地掌握基本动作技能,那么将会在其今后各项运动技能的习得与发展过程中大有裨益[5]。感知身体能力发展是身体活动的重要心理机制,是行为产生、智慧产生的重要决定因素,此时感知身体能力的发展将会对大肌肉群动作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从而推动儿童的整体发展。如何通过动作技能的训练推动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水平的提升,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

足球作为一项在我国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广泛民间基础的体育运动,在青少年儿童当中饱受欢迎。同时,国务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公布,明确提出要把足球课程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当中,这为校园足球文化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6]。足球运动被公认为是一项综合性身体素质运动,参加该项运动需要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爆发力等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已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足球运动锻炼有利于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提升,且对于青少年认知水平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

基于此,本研究以足球训练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比较了不同强度、不同性别两个变量足球训练干预对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制定促进青少年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合理运动干预手段和方案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考虑到不打乱班级整体授课计划,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学随机抽取了小学一年级4个班,各班在新生入学时已进行过平均化处理。根据学校行政班编制,每个班各有30名儿童,本次研究一共有120名儿童参加;其中男生61人,女生59人,平均年龄(男生7.52±0.50,女生7.47±0.50);随机将两个班整班分为中等强度足球训练组,另外两个班分为大强度足球训练组。所有被抽取作为被试的儿童经与家长、班主任确认,排除患有严重疾病不宜参加中高强度运动者,身体发育异常不宜参加中高强度运动者,残缺畸形、视听系统、脑部存在疾病不宜参加中高强度运动者。实验开始前,已征得学校老师和参与研究儿童全体家长同意,以及经学校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 法

1.2.1 足球训练的体力活动强度界定 采用Polar心率带对被试的运动负荷水平进行测量。Polar心率带主要佩戴于胸部,根据Polar心率带佩戴的标准,要求所有被试者每次开始足球训练前均须佩戴,由足球教师指导并监督儿童的佩戴情况。运动强度的控制依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标准[8],以心率变化为标准,低强度为最大心率的54%~64%,中等强度为最大心率的65%~76%,大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7%~85%,最大心率=220-年龄(岁)。

实验实施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采用不同强度的足球训练的干预方式进行16周的干预,每周3次,每次45min;一次完整的足球训练课程分为准备活动部分、基本实施部分、总结整理部分。考虑到足球训练的强度要求,研究将强度分为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两个维度,剔除了小强度。16周的足球训练课程由3名专业足球教师负责,同时配备2名助理进行辅助教学实施。

1.2.2 感知身体能力的测量 感知身体能力的测量采用Harter和Pike于1984年共同编制的儿童感知能力与社会适应量表图画版(Pictorial Scale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Social Acceptance for Young Children,PSPC-P))中动作能力感知分量表进行测试[9]。关于该量表的信效度,2017年Maeng和Webster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对PSPC-P的科隆巴赫α系数进行测量,系数值0.86,前后两次测量的重测信度值为0.89,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10]。

进一步探究发现,该量表的测试项目与动作技能的若干心理特征戚戚相关,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荡秋千、攀爬、排球、单脚跳、跑、跳绳等内容。基于儿童的视觉感受特征,量表的呈现方式则是以形象化的图画出现,让被试儿童将最相似的图画作为所选答案,这种生动形象的测试方式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克服了因为文化程度导致的不足。量表分值采用李克特1~4级评分,由差向好发展;1分代表图画中动作表现很差的儿童跟我很像,2分代表图画中动作表现很差的儿童跟我有一点像;3分代表图画中动作表现很好的儿童跟我有一点像,4分代表图画中动作表现很好的儿童跟我非常像。

1.2.3 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测量 采用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量表第3版(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Ⅲ,TGMD-3)对被试儿童大肌肉群发展进行评估测量[11]。考虑到量表的文化差异和常模不同,我国学者采用中囯被试对TGMD-3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值为0.71,两维度的区别效度均在0.7以上,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2]。

TGMD-3量表由移动性动作技能和操作性动作技能两个维度组成,移动性动作技能包括:跑、前滑步、单脚跳、蹦跳、立定跳远、侧滑步这6个动作;操作性动作技能包括:双手击打固定球、单手挥拍击打反弹球、双手接球、低滚球、脚踢固定球、原地拍球、肩上投球这7个动作。移动性动作技能满分46分,操作性动作技能满分54分,总分100分;被试者得分越高表明其越具有好的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得分低者说明其某些关键动作技能发展不足[13]。

2 结果与分析

2.1 足球训练干预前不同儿童感知身体能力和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得分比较

为确定不同强度(中等强度、大强度)和不同性别(男、女)儿童的感知身体能力和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在研究开始前处于同一水平,避免实验前不同组别的原有差异对此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对实验前不同强度、性别的所有研究变量的基线水平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足球训练干预前儿童感知身体能力和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得分基线表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足球训练干预前,中等强度组和大强度组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水平、操作性动作技能水平、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和感知身体能力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组和女生组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水平、操作性动作技能水平、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和感知身体能力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被试选取符合干预前同质性要求。

2.2 足球训练干预后儿童感知身体能力和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得分组内比较

为比较实验前后不同强度组(中等强度、大强度)和不同性别(男、女)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水平、操作性动作技能水平、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水平和感知身体能力水平的差异,分别对不同强度组别、不同性别组别实验前后的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16周的不同强度足球训练干预后不论是中等强度组别还是大强度组别,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感知身体能力在干预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大强度组儿童的各项成绩提高幅度均大于中等强度组。

16周不同强度的足球训练干预后,不同性别的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感知身体能力在干预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表明,足球训练的干预手段不仅在不同强度上的前后测差异显著,在性别这一变量上前后测水平依然有显著差异。

表2 足球训练干预后儿童感知身体能力和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得分组内比较表

2.3 足球训练干预后儿童感知身体能力和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得分组间比较

为考察不同强度组和不同性别组被试儿童在进行了16周的足球训练后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水平变化情况,对不同强度组、不同性别组儿童16周干预后的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水平成绩进行了组间差异检验,如表3所示。

表3 足球训练干预后儿童感知身体能力和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得分组间比较表

根据表3的统计结果,干预后大强度组与中等强度组儿童在移动性动作技能(t=-1.98,p=0.05)得分上的差异边缘显著,且大强度得分高于中等强度,这表明大强度足球训练干预对儿童的移动性动作技能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操作性动作技能(t=-2.30,p=0.02)、大肌肉群动作发展(t=-2.78,p=0.01)、感知身体能力(t=-2.16,p=0.03)各项上得分差异显著;且大强度组的各项得分均高于中等强度组,同样表明大强度足球训练干预对儿童的操作性动作技能、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干预后不同性别儿童在移动性动作技能(t=-0.22,p=0.83)得分上差异不显著;在操作性动作技能(t=2.82,p=0.01)得分上差异显著,且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得分,说明足球训练干预对男性儿童的操作性动作技能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大肌肉群动作发展(t=1.75,p=0.08)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在感知身体能力(t=2.04,p=0.01)得分上有显著差异,且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这表明足球训练干预对男性儿童的感知身体能力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3 讨 论

众多研究证实,儿童的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受到其运动锻炼项目类型、锻炼强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4]。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实践研究结果指出,当前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或锻炼强度不足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焦点问题,而锻炼强度的不足,又是影响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生活相关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因素[15]。

本研究采用足球训练的干预方式比较了不同运动强度下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变化水平,结果发现,不同强度的足球训练干预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各维度得分、感知身体能力得分均有一定的干预效果。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儿童与干预前各指标比,移动性动作技能得分、操作性动作技能得分、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总得分、感知身体能力得分差异均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大强度组在得分上显著高于中等强度组,上述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6]。此外在性别分组上,不论是男性儿童还是女性儿童,在干预的前后指标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变化均指向干预的有效性特征。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足球训练干预手段的效果是明显的,且大强度足球训练对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水平的干预效果更佳。

研究发现,儿童的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方面呈现出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在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总分和移动性动作技能发展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操作性动作技能发展方面男生明显优于女生,表现出因性别差异出现不均衡现象,这与先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7]。潘泰陶在对7-12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性别儿童在动作协调能力发展上确实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女生在节奏性、平衡性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而男生在操控性、体能性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18]。Legear认为,研究中产生的性别差异亦可能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19]。在儿童早期的游戏类项目选择上,女生更偏爱舞蹈类、韵律操类轻柔舒缓的项目;男生更偏爱球类、器械类运动项目,从而产生男女生儿童在移动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方面的差异。在我国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中,对于大肌肉群动作发展的专门练习相对较少,由此也会造成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移动性动作技能和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发展不平衡与不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感知身体能力亦体现出强度和性别维度上的显著差异。研究证实,儿童的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有密切关系,大肌肉群动作的发展对于个体感知身体能力水平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0]。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强度的足球训练干预对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好于中等强度水平,大强度干预水平下儿童感知身体能力水平亦优于中等强度水平下感知身体能力水平。性别维度上的差异,男童的感知身体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女童,可能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在我国,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教育过程中提倡男生要敢于尝试和挑战;而对女生则是体现出保护、斯文文静等相关文化环境的要求[21]。久而久之,男女童在感知身体能力方面呈现出性别差异。针对该现象,对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创设动作练习相关情景,给予儿童充分的机会去锻炼自我,采用反馈互动的形式鼓励儿童,提高感知身体能力。

4 结 论

在进行了为期16周的足球训练干预后发现,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均起到显著的干预效果,且表现出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好的趋势;同时,男童的操作性动作技能和感知身体能力相比较女童而言,发展更好。研究结果为增进儿童动作技能发展、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LINCOLN A, CHAZAN S.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lear-ning disability children[J]. J Clin Child Psychol, 1979, 8(03): 213~216.

[2] 张立敏,査圣祥.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多重中介模型的检验[J].体育与科学,2017,38(04):94~102.

[3] CLARK J E, WHITALL J.What is motor development: the lesson of history[J].Qu-est, 1989, 41(03) :183~202.

[4] Wittmer DS, Petersen SH, Puckett MB.The young child: evelopment from prebir-th through age eigh[J]. New Jersey: Pearson, 2016.

[5] PAYNE V G, ISSACS L D.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J].Ne-w York: McGraw-Hill, 2012: 2~7.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_政府信息公开栏[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6/content_9537.htm.

[7] 阮 奎,陈 辉.足球课堂教学联合心理辅导对壮族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效果分[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2):1884~1887.

[8]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9th ed[M].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3: 21~62.

[9] HARTER S, PIKE R. The pictorial scale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social acce-ptance for young children[J]. Child Devel, 1984, 55(06): 1969~1982.

[10] MAENG H, WEBSTER E K, PITCHFORD E A, et al.Inter-and Intrarater reliabi-lities of the 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third edition among experienced T-GMD-2 raters[J].Adapt Phys Act Quart Apaq, 2017,34(04) : 1~14.

[11] MAENG H J,WEBSTER E K, ULRICH D A. Reliability for the 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 TGMD-3)[J].Res Quart Exerc Sport, 2016, 87(S2): A38.

[12] 宁 科,沈信生,邵晓军.3~6岁儿童移动性动作发展与感知身体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2):74~81.

[13] ALLEN K A,BREDERO B,VAN D T,et al.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3(t-gmd-3) with the use of visual support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validity and reliability[J]. J Autism Devel Dis, 2017, 47(03): 813~833.

[14] 郭 晨,罗冬梅,王荣辉,等.3~6岁学龄前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评价量表的研制[J].体育科学,2018,38(10):46~53.

[15] BECK K, YAN AF,VOORHEES C,et al.A social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urban adolescents[J]. Am J Health Behav, 2014, 38(03): 379~391.

[16] 袁 鑫,王丽岩,王丽静,等.沈阳7~8岁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与动作能力感知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5):738~741.

[17] 刁玉翠,董翠香,李 静.大肌肉动作发展测验上海市常模的建立[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02):98~104.

[18] 潘泰陶.7~12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性别差异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1):15~17.

[19] LEGEAR M, GREYLING L, SLOAN E, et al.A window of opportunity? Motor s-kills and 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2012, 9(01): 29.

[20] DUNCAN M J, JONES V, O’BRIEN W, et al.Self-perceived and actual motor c-ompetence in young British children[J].Perc Motor Skills, 2018, 125(02): 251.

[21] 郑 超.社会性别视角下阐释我国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01):8~12.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Football Training on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

WAN B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China.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football training on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 for 16 weeks with different sports intensity and gender variables,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tor skills and cognitive ability.Use the method of cluster sampling randomly selected a total of 120 children from 4 classes of grade 1 (30 students/class) in a primary school in jiangning district, the whole clas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medium-intensity football training group and the high-intensity football training group for 16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children's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intensity and gender.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bility motor skills, operational motor skills,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ddi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ults in the high-intensity group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moderate-intensity group.In terms of gender variables,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bility motor skills, operational motor skills,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After the intervention, children in the high-intensity group and the moderate-intensity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mobility motor skills, operational motor skills,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ults in the high-intensity group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moderate-intensity group.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mobility motor skills and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mong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s,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operational motor skills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and boys scored higher than girls.After 16 weeks’ football training,it had an effect on the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s gross muscle group, and the effect was bett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tensity of exercise,and boys developed better operational motor skills and body awareness than girls.

Football training;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1007―6891(2022)05―0053―05

10.13932/j.cnki.sctykx.2022.05.12

G804.21

A

2020-06-26

2022-04-05

猜你喜欢

移动性足球强度
与5G融合的卫星通信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摄影作品电脑后期制作的重要性研究——以井冈山不可移动性资源题材摄影为例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让足球动起来
面向5G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少年快乐足球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认识足球(一)
基于泊松分布的无线物联网延迟接入路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