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2022-09-22庞玉建陈效周汤涛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7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庞玉建 陈效周 汤涛

(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济宁 272000)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环境污染及不可再生资源紧缺等,其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使用环境监测获取数据信息,同时分析环境污染原因,制订环境治理方案。工作人员要加大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并且充分发挥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1 低碳经济的与环境监测的含义

1.1 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环境方面的改革,在发展中,主要就是将低碳技术作为主要依据,并且也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主要指导理念。在指导理念方面,低碳经济所呈现的就是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多样化能源的开发,降低石油与煤炭能源的使用,以此有效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共赢模式。

1.2 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主要就是根据监测实际要求与标准,对环境进行技术化方面的分析,其主要就是对环境当中的水体、大气和土壤等方面进行监测,以此来对环境实际发展情况加以全面化掌握,同时,将其作为根本要素,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程度进行观察。环境监测中有化学指标、物理指标等方面,在整体上来看,环境监测主要就是实现对生态环境最大化的管理、对先进监测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还有生态环境损坏行为进行监督,这些方面都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所需要重视的内容。所以,环境监测中,需要对环境现场实际信息进行收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监测计划。在监测计划的制订当中,需要对监测布点及样本收集等进行明确化,采用样本收集方式,全面化地对环境监测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2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2.1 促进环境保护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从环境监测自身来讲,环境监测部门通常根据相关物理及化学指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环境质量做好实时性的监测,以此来对整体区域当中是否有污染问题存在的情况进行确定,因此,只有保证环境监测质量良好,环境保护工作才能针对性地实施,才可以在源头上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将环境监测作为基础,也可以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以此来延长生态系统的运行时间。由于当前环境工作中所存在的污染情况是长期化造成的后果,这样,在治理中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作为基础,这就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加强对区域环境的长期化监测,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可以高质量实现。总之,在环境保护当中,将环境监测作为主要方式,可以将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方法明确化,这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2.2 促进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于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也导致当前人们所面对的生态环保任务非常沉重。为了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环境监测部门就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以此提升环境监测成效,从而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成效对于环境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促进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得高效化、高质量,也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3 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依据

首先,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采用环境监测,对相关环境数据信息全面及真实性地获取,同时,专业人员加强对数据的合理分析,除了可以对具体的污染情况进行详细的获取外,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其次,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环境法在立法当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环境现状及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实际要求,制定相应并契合该区域要求的环保法规。这就要求环境监测部门能够对当地的污染信息进行收集,从而为环境法律修订及完善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以此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最后,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于出现的污染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由于在经济发展中,环境和经济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不可避免,环境污染情况经常出现,为了对环境有效治理,就需要将环境监测数据作为依据,根据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处理对策,最大化地防止在实际的治理中产生二次污染。

3 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3.1 生物检测技术

一般来讲,生物检测技术在应用中,对生物学等内容,通过化学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技术,以此实现环境治理的有效应用。生物检测技术在应用中可以监测生物大分子标记物,还有PCR技术进行融合应用,以此获取全面化的、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并且也可以结合生态环境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好语境处理,通过技术应用,使得生态环境能够稳定和谐发展。需要重视的是,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就是在对生物评价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状态实施测定的技术,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其作用就是来弥补理化检测所存在的不足。因此,就需要将其和物理化学监测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方式,对污染状态实现全面化的呈现。

3.2 3S技术

3S 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就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动态化监测,以此对污染情况实施确认,也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中作为基础性要素的一种技术监测方式。对生态环境实施动态性监测,可以对某区域近些年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化记录处理,这样,人员在对信息的获取中,对区域污染变化情况采用有效分析与预测的方式做好整合预估,才可以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改善建议。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动态化落实,也可以对生态环境中的污染情况进行确定。例如,一些常见的颗粒污染物及粉尘污染物就可以通过3S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环境当中相关有害物质,做好判定,这对于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除此之外,从实际的环境动态监测情况可以看出,3S 技术在应用当中,也可以针对天气变化情况,对云层及风带的走向实施相应的记录与分析,从而在外界天气变化条件下获得准确的判断分析,这对于一些出现灾害的区域来讲,可以在天气变化时,使人们做好相应的防护对策,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重视的是,在生态环境动态化监测中,不但可以为环境考核工作提供相应准确的信息数据,也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性。所以,只有加强对动态监测技术的有效落实,才可以为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保障。

3.3 物理化学技术

通常,环境监测较为常用物理技术,就是通过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进行环境监测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该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相关物理因素做好全面化监测与分析,对大气环境、土质等要素精准分析,并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在环境监测中,对于物理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相应具体的影响污染因素实施确认,如光、噪声、电磁辐射等因素,使得人们可以在很短时间之内对于环境污染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同时,结合既有信息数据,将环境保护工作合理落实。在化学技术方面,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主要涉及的有光化学分析及电化学分析,还有色谱分析技术等方面,这些技术在应用中可以结合环境实际污染成分,针对性地开展监测,从而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 低碳经济背景下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策略

4.1 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从大的方面来讲,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对我国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实施监测,这是环境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基础。所以,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应用和综合分析,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结合所反馈的相关数据信息综合整理,使得人们能够对各个地区环境生态污染情况进行观察,这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目标、做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按照环境监测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策略。尽可能地使用先进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将社会经济环境中所呈现出的相关变化做好综合化分析,使得监督管理中相关数据信息能够有效应用,以此为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只有能够将数据信息做好合理明确化,才可以对环境在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及精细化预测,才可以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治理对策,使得污染现象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应对。

4.2 健全监测制度

当前,尽管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视,但是还有很多环境保护问题的有关法律法规缺少科学合理的完善,所以,在工作实际当中,很难完全依赖于有关制度做好科学合理的决策。这就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制度的有效完善,使得在环境问题中有更多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自身的职能能够强化,以此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基础条件,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发展。针对一些整改不到位及多次整改还没有解决问题的企业,需要加强惩戒。环境保护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环境问题,做好综合规划,按照科学合理的环境制度,将环境保护工作细化管理,将部门职能全面化体现出来。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强化制度的合理建设,使得环境监测工作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来避免出现污染问题,保证环境监测制度更加完善化,避免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4.3 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大数据时代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且随着大数据及云计算这些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在信息技术促进当中,各个行业实现了全面化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效率,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实现合理管理。在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对于信息技术及传统检测方式的融合,针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信息,做好全面化分析,使得环境监测体系和国内生态环境之间能够有效适应。针对相关污染数据信息,做好合理调查,将污染源头进行追溯,从而将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污染情况进行处理和解决。比较常见的融合技术主要就是信息技术和监测技术的融合,通过遥感技术,将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化监督管理,在各个区域的环境监测当中,对于该项技术实现充分应用,从而可以将环境当中的相关数据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并能够结合该数据信息,制定相应的对策。相对地,对专业人才自身的要求也在提升,不但需要有效承担传统监测职能,还需要通过新型技术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保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可以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实际的开展中可以高效进行。

4.4 打造专业的监测队伍

随着当前技术的进步,环境监测范围相应增大,这就使得相关人员所承担的监测任务更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就越多。在环境监测当中,需要加强既有技术的不断创新,通过新型监测技术的不断引入,这样才可以实现环境工作的完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更大的环境污染情况。尽管通过新型技术可以实现监测效率的整体提升,使得人们可以对污染情况做到及时发现与反馈,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求。不管是新型设备还是新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人员的具体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证操作人员自身专业素养较高,通过自身专业化的技术水平,将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效率提升,通过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将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使得环境监测工作可以有效开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们缺少相应的保护意识,相应地也就很难高效实现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环境监测中将环境生态保护作为主要发展目标。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加强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控,从而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对环境系统实时性的监测,保证生态环境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