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9-20曲翠平

健康之友 2022年18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盐酸炎性

曲翠平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武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山东 烟台 264100)

前言: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在任何年龄阶层人群中发生,且在临床上呈现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是一种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1-2]。盐酸氨溴索是当前临床治疗各类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或排痰功能不佳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痰液稀释、溶解效果,有助于降低呼吸道内部痰液的黏稠度,缩短其滞留时间并促进痰液排出,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况[3-4]。为进一步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本次研究从我院2019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重点选择116例作为研究样本,以观察盐酸氨溴索在其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已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纳入116个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第一个、最后一个病例择入时间分别为2019年3月、2021年10月。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随机编入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可容纳病例总数为58例。对照组参与研究的患者中,男性占比55.17%(32/58),女性占比44.83%(26/58);年龄最高者79岁,最低者19岁,经对平均值开展求取,为(49.52±8.15)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2年,经对平均值开展求取,为(6.12±2.31)年。观察组参与研究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33:25;年龄最高值、最低值分别为80岁、20岁,均值为(49.95±8.28)岁;病程最长值、最短值分别为9年、2年,均值为(5.98±2.25)年。组间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经临床病史、X线片、血常规、痰液检查等检查确认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无缺失、无意识、精神、沟通等方面障碍;③对研究内容详知,并自愿配合临床相关治疗。剔除标准:①患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尘肺、肺结核等可引发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②合并患者心、肾、肝、脑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全身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存在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双相情感障碍、视听说障碍的患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因过敏导致的慢性咳嗽;⑥对研究所用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⑦入组前3个月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⑧不遵医治疗的患者;⑨中途脱落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病例入组后均依据其实际病情实施止咳、平喘、化痰、解痉、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参与研究的58个病例提供400mg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40125,生产企业: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ml:0.4g)进行治疗:经静脉缓慢滴入药液,每日滴注1次,连续给药14d。

观察组参与研究的58个病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116,生产公司: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ml:30mg)予以治疗:经静脉缓慢静滴,每次给药15mg,每日滴注2次,连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记录两组病例各项临床症状(包括痰量减少、喘息缓解、咳嗽缓解、肺部湿啰音减退等)的消失时间。

1.3.2 肺功能指标对比

于治疗前后展开各项肺功能指标,即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呼气容积)、PEF(呼气峰流速)的水平测定并予以比较。

1.3.3 炎性因子对比

于治疗前后对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3种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对比。

1.3.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记录两组病例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胃肠道反应、皮疹、转氨酶异常等。

1.4 统计学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表1可见,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值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2.2 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可见,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数值对比,观察组平均值处于高位,P<0.05。

表2 肺功能指标对比

2.3 炎性因子对比

表3可见,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对比,观察组平均值处于低位,P<0.05。

表3 炎性因子对比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表4可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受到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程度的不断增加、人们不良行为习惯及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显著上升中,并且体现出低龄化与老龄化的趋势。而作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类型之一,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邻近组织出现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该病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发,而是受到患者年龄、气候转变、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吸入、致病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而成[5]。慢性支气管炎由于其早期症状具有较高隐匿性与非典型性,患者在疾病急性发作时多以持续性、反复性咳嗽、咳痰、气促、喘息等症状为临床表现,但由于上述症状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肺结核、肺脓肿、心脏病、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差无几,因此很容易被误诊,需要临床结合患者病史(持续发病3个月以上,连续2年及以上发病)、X线、呼吸功能、血液检查、痰液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诊,以免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段,导致病情进展为慢性疾病甚至是诱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6-7]。

以往临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多在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帮助患者舒缓临床症状,维持呼吸道通畅,但由于此病可长期在气道内产生黏稠分泌物,不仅影响患者的通换气功能,还会减弱其纤毛运动能力,使之难以有效排出痰液,从而致使炎性介质的不断浸润并引发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生,因此,选择适宜的祛痰药物十分关键[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程度更高,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3.45%,提示盐酸氨溴索更具临床治疗优势,主要体现在[10-12]:①该药可降低痰液多糖纤维,促使其粘稠度下降,从而缩短其气道滞留时间;②该药可对气道起润滑效果,并有利于提高纤毛运动能力,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因此更利于排出痰液;③该药可起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与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助于保护支气管不进一步受损;④该药具有7-12h的半衰期,可长效发挥效果;⑤90%以上药物可经由肾脏代谢清除至体外,具有较高耐受性与安全性,仅会出现轻微的皮疹、胃肠道反应,且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并且不会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缩短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并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具备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盐酸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盐酸泄漏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