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20刘利敏丁奋霞

健康之友 2022年18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模态中职

刘利敏 刘 萍 丁奋霞

(天水市卫生学校 甘肃 天水 741000)

多模态由法国符号学家R.Barthes于1977年提出[1]。新伦敦小组将多模态融入教学,他们提出在教学中利用音乐、图像、视频及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2]。Stein(2000年)首次提出“多模态教学法”[3]。国内最早研究多模态的学者有李战子、顾曰国等,本文应用顾曰国(2007年)对多模态的定义,即“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与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感官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4]。”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广泛,在药物学基础教学中尚未见报道。

药物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5]。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该课程知识点多而分散、内容抽象难理解、枯燥无趣。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更难将理论应用于实际。[6]。

为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探索更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课题组于2021年秋季学期,在2020级中职护理班药物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尝试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20级中职护理专业2个班11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1个班55人设为实验组,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另1个班56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由同一位教师采用相同教材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两组学生均为女生,实验组平均学生年龄17.07±0.836,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17.14±0.841。两组学生在年龄、入学成绩上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教案设计和集体备课

药物学基础课程共72学时,设在中职护理专业第2、3学期,各学期36学时。课题组经讨论将设在第3学期的临床常用、难度较大的心血管系统药、抗微生物药、激素类药的代表药、常用药,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案,共计20学时。模态一般包括视、听、触、嗅、味五种[4]。考虑到药品的特殊性,以“视觉、听觉”两种模态为主,适当加入“触觉”模态,进行了教学设计。仅对一些有特殊气味且对人体无危害的药物添加嗅觉模态来进行教学设计,例如:消毒防腐药中的酒精、碘伏等。

1.2.2 教学实施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教材,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并练习。实验组按照多模态教学课程设计开展教学,采用的教具有:课题组制作的多模态教学课件、视频、音频,合作医院录制的教学示范视频、部分药品实物等,智慧黑板、学习通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等情况给予形成性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问卷调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课前:教师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4-6人,小组共同预习,记录遇到的问题,学习委员将每组记录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给任课教师。

(2) 课中:以图片、视频展示案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如:以视频 “传染病与人:不会终结的战役”导入抗微生物药。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以图片、网络视频、动画视频配精要文字来展示。对于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知识,制成微课,便于学生反复观看,逐渐理解掌握。如:青霉素抗菌机制,先播放2遍带解说词的动画演示视频,再播放显微镜下录制的实物视频,学生可看到细菌在青霉素作用下逐渐溶胀而破裂,听到菌体破裂时发出的噼啪声,视觉和听觉双重刺激强化了理解和记忆。

课题组购买部分药品实物,如常用抗生素、外用激素等,供学生观察药品颜色、性状,产生直观认识。对常用的消毒防腐药酒精与碘伏的教学,在视觉、听觉上加入触觉、嗅觉的刺激,学生闻到药品气味、产生触感,重点练习了正确手部消毒。

在介绍药物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时,播放由合作医院护士录制的用药护理工作视频,实现使教学与临床实际接轨。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要点,制作用药指导卡片,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用药护理场景,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3)课后:随堂练习发布在学习通上,或限时完成教材习题。课外对亲人朋友开展用药宣教,理论应用于实践。

1.2.3 评价方法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占40%)与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占60%)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均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10%)、课堂活动参与情况(20%)及练习作业完成情况(10%)由教师给予成绩。期末考试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所附习题等编题,难度适中,试卷发布在学习通平台,限时完成,学生提交后即可查看成绩。

自行设计教学评价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培养的自我评价,共11个条目。参考美国爱迪乐教育研究院经研究提出的评价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6项指标,即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7];参考吴超[8]的研究成果,结合中职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其余5个条目:理解、记忆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1.2.4 统计分析

以SPSS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形成性考核平均成绩为81.65±7.22分,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5.24±5.64分,综合成绩平均分为84.25±5.24分,各项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分,`x±s)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培养的自我评价调查

结束教学任务之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11份,回收有效问卷111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提高思维灵活度”“提高反思力”2项条目,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9项条目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多模态教学模式强调多感官并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在教学过程中将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相结合,通过不同媒介给学生以充盈的多感官体验[9]。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善。

3.1 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核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考核是适合当前教育模式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评价[10]。本研究中,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由课堂表现,课堂活动参与率及练习作业完成率组成,结果表明,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3.2 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80%的学生认为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专注力、增强学习独立性、获得学习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75%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70%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了知识整合能力;80%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80%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实践能力。

3.3 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正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整合信息,完成知识内化,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4 结语

多模态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乐、实物、角色扮演等多模态元素进行教学,借助学习通平台进行预习、讨论、随堂练习、期末考试,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沉闷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学习能力、正向改变学习态度。多模态教学模式为药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培养的自我评价[n(%)]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模态中职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