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力:儒道法的思想智慧

2022-09-20

新传奇 2022年34期
关键词:修己法家道家

如果说儒家给人以理想的追求,法家给人以现实的眼光,那么道家就给人以成熟的心态。好的领导者,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同时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这三者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中国领导力的哲学基础。

以品格为核心的儒家领导力

儒家领导力哲学的核心,是立德立功立言,是以品格为核心的领导力哲学。儒家的重心,强调的是“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有体有用”。在儒家看来,领导者必须具备“圣”“王”的双重资格:有“圣”人修己之体,然后才能为“王”者治人之用。儒家所强调的是,内在品格的养成是领导力成长的前提。

从自我反省和人格养成入手,孔子把领导力的展开分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个阶段,“修己”才能“安人”,才能“安百姓”。换言之,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看来,领导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自我修养、境界提升的过程。

以自我修身始,以平治天下终,这也是一个领导者自我突破的过程。一个领导者要想走向卓越,首先要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进而管理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具有更高的格局、胸怀、气度、眼光、境界。所以儒家推崇的君子、豪杰、圣贤,代表的都是儒家理想中的领导境界。而君子、豪杰、圣贤的核心,是代表价值观、传承价值观、践行价值观的强烈道德自信。真正的儒生会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天下意识。儒家的领导哲学,为领导者提供的是一种清晰而坚定的理想与追求。儒家的领导哲学,是建立在品格与价值驱动基础上的,是以品格和价值观为核心的领导力,是以社会责任和天下情怀为核心的领导力,强调的是既自强不息,又厚德载物。

以现实为核心的法家领导力

对于领导者来说,只靠儒家的价值理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中国文化中还有法家的理念。

法家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儒家相信的是人有向善的可能,强调的是人性理想的一面,那么法家相信的是人有求利的本性,它强调的是人性现实的一面。

韩非子曾经说过一段话:做车的工匠做好了车,就希望富贵的人越多越好;做棺材的做成了棺材,就希望人死得越早越好。并不是做车的道德多么高尚,做棺材的道德多么败坏,而是利益决定了他们的不同行为。在法家看来,这个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离开了对人的求利的本性的把握,就无法对人进行基本的激励。

除了利益之外,法家所信奉的还有实力。儒家对道德的力量充满了自信,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往哪边吹,草就会往哪边倒。用今天的话说,儒家相信的是道德的影响力、感召力,强调以德服人。而法家相信的是强制性的权势的力量,所谓“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相信以力服人。法家认为权势才真正具有让人屈服和顺从的力量,人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强制的力量才能改变。

儒家讲的是道义,法家讲的是利益;儒家讲的是道德,法家讲的是实力。与儒家相比,法家的特点是非常冷酷,但非常现实。法家让你看到人性和社会的另一个层面。如果说儒家提供的是人生的理想,那么法家所提供的就是一种现实的取向。人有向善的可能,也有逐利的本性。真实世界的领导力,当然需要使命与愿景这样理想的一面,但也不可能无视权力与利益这样现实的一面。

以柔性为核心的道家领导力

法家也有其不足,就是过于强势、冷酷、霸道。这样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糟糕,最后也一定是败得一塌糊涂。所以,还需要道家。

道家与法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如果说法家的特点在于一个“刚”字,那么道家的特点便是在于一个“柔”字,强调“柔弱胜刚强”。

在现实的管理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导模式:一种是刚性的,一种是柔性的。刚性的领导者,其领导行为往往是强势的、霸气的、张扬的。柔性的领导者,其领导行为往往是谦逊的、温和的、包容的。

老子欣赏的显然是第二种领导者。他曾经警告说:“强梁者不得其死。”盛气凌人的领导者尽管可以迫使一些人在短期内服从自己,但时间长了,往往会带来下属的怨恨与离心离德,从而导致管理的失败。在道家看来,“弱者道之用”,明智的领导者一定要学会“知其雄,守其雌”。意思是知道自己很强大、很成功,却能够保持谦逊的心态。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更清醒地理解别人,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包容,从而更好地汇集众人之力为我所用。

美国学者吉姆·柯林斯曾经提出过一个“第五级经理人”的概念。他把管理人从低向高分成5 级。在多数人的感知中,组织的一把手应该是外向、霸气、魅力十足的明星人物,然而柯林斯的结论是:最伟大的领导者,往往是安静的、谦逊的、低调的。

这其中的原因,老子早就讲得非常明白:“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不固执己见,反而能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清楚;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名;不妄自尊大,反而能成为天下的领导者。

如果说儒家给人以理想的追求,法家给人以现实的眼光,那么道家就给人以成熟的心态。

好的领导者,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同时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这三者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中国领导力的哲学基础。

猜你喜欢

修己法家道家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修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漫画道家思想
小小书法家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