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透明性理论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2022-09-15邓爱华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5期
关键词:透明性空间设计办公

邓爱华 郭 晶

传统的办公空间只能满足人们的部分需求,其空间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环境的单一还会造成视觉上的沉闷,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压抑。将透明性理论融合在现代化办公空间中,有利于提高空间的通透感,转变视觉的焦点,实现空间的交叠,可以更好地契合现代办公空间的环境需求及人的心理需求。

1 透明性理论的概念及发展

1.1 透明性理论的起源

20 世纪初期,立体主义作为现代派美术的内容,经历了3 个时期后,逐渐从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中分离出来,透明性理论也从绘画中提炼出来。

1956 年,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在其著作《透明性》中提出,物理透明性的感知源头包含立体主义绘画与机器美学,现象透明性的感知来自立体主义绘画。

例如,布拉克的绘画《葡萄牙人》(图1),交织着水平竖直的网格,直线与斜线相互穿插交叠进入平面,形成既分离又交融的画面[1]。

图1 布拉克《葡萄牙人》

1.2 透明性理论的发展

透明性在立体主义绘画中最初作为一种特质出现,经过多年发展,一部分建筑学者与艺术家开始脱离立体主义绘画中三维空间的透明性,将其映射到建筑学上,在建筑空间中对透明性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透明性理论因此得到了延伸,概念发展过程如图2 所示。

图2 概念发展过程

在建筑学中,物理透明性可视为物质的原属性,也可称为视知觉属性,如某些透明的材质、玻璃、轻纱般的布料等。现象透明性在戈尔杰·凯普斯的解释中可理解为两个或多个图形的相互叠合(图3),其公共部分若作为独立部分,则存在空间上的矛盾。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在《透明性》一书中,首次尝试用立体主义绘画中的透明性概念与建筑相结合,现象透明性得到了更精确的表达。书中用勒·柯布西耶的加歇住宅(图4)与包豪斯校舍作对比,阐述了加歇住宅通过现象透明性使得空间存在一个虚拟界面、使空间获得一个全新的建构方式的内容,引发了现象透明性对空间的多重解读。后来,伯纳德·霍伊斯里解释了广义透明性的概念,此定义可作为验证空间是否具有透明性形式的依据[1]。

图3 现象透明性的图示表达

图4 勒•柯布西耶的加歇住宅

综上所述,无论在建筑外部还是在室内空间中,物理透明性与现象透明性都可以适用,透明性理论在建筑中的表现手法主要偏向于现象透明性,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室内空间中同样适用。将透明性理论与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相结合,可创造出一个全新视角去重新观察现代化办公空间,摆脱了思维的局限。

2 透明性与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契合点

2.1 视觉体验的多样化

立体绘画通过对透明性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多样化的视觉体验,将人们从二维平面带入三维空间。基于透明性理论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感官传递的形式可以先通过多种形象、物质、材料、媒介的复合进行表达,再通过视觉传达给人们。

不同的材料往往会造成不一样的视觉差异,利用透明性材料打造出的空间会给人一种通透、开阔的感觉,其属性又有别于实体材料,最大区别在于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不同,因此使用透明性材料打造的办公空间,会使人们的视野更宽阔,也有利于增加空间的层次感[2]。在现代办公空间中,为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私密性的空间设计不可避免,为了有一个可调整的个人交往空间,隔断及半隔断可以选用玻璃材料,满足办公空间中人们的“尽端趋向”心理需求[3]。因此在现代化办公空间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透明性理论,可打造出一个多功能的开敞空间,为员工提供更多的选择。

2.2 空间功能的复合化

传统办公空间往往采用等级式的组织方式,造成空间功能比较单一,而办公空间的透明性能让人在同一空间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观察者不仅可以从平行透视的角度去感知,还能以动态眼光去观看。单一性空间也逐渐转化为功能多样化的复合化空间[4]。透明性作为一种合适的空间组织手段,也可以借用物物重叠、物物交错形成视觉上的感知效果,合理规划办公空间中的配套服务空间,给空间带来多重解读。

3 透明性在现代办公空间中的设计要点

3.1 空间内外的图底交叠

图底关系理论作为艺术与视知觉理论之一,也常运用在建筑设计中。现象透明性在建筑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图底交叠,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如果把“底”看作建筑空间的外部,办公空间的内部则作为“图”的本身[5]。“底”作为一个外部因素,决定了“图”的设计形式,“图”也影响了“底”的设计表达。两者之间互为依靠,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匈牙利的GeoConcept 公司建造了一座低能耗的办公场所,在“底”的设计上,环绕的玻璃幕墙在建筑四周,采用悬臂预制镀锌钢网格遮阳系统,以不对称的长方形条状挖空网格,在空间内部采用大面积的玻璃材料创造出过渡空间,将空间与周边环境相融合[6]。

3.2 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

在某些层高较高的办公空间,如厂房改造的办公空间,通过采用合理的比例可以营造一个若有若无的空间。在建筑外部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交界处,采用透明性理论可以弱化空间中的边界感。例如,位于北京绿化公园内的优选控股办公综合体,融合了“上善若水”理念,既达到了图底交叠,又体现出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7]。

3.3 空间的内置弹性

办公空间作为一个工作场所,其空间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对于某些特定的空间,既可作为一种空间使用,又可以作为多种空间使用,空间得到了多元化解读,从而具备了内置弹性的作用。空间的内置弹性也可以称为空间的可变化性,如办公隔断既可以改变其平面的大小又可以改变空间的形状。此外,通过拼装、升降、折叠等操作也能改变办公空间的功能属性,使空间更具有灵活性。

4 透明性在现代办公空间中的设计策略

4.1 打造办公空间层次感

在营造现代办公空间层次感的过程中,利用材料的固有属性可以营造出更具现代感的办公空间[8]。不同类型的玻璃在办公空间中能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如浮雕玻璃、发光玻璃、磨砂玻璃、夹丝玻璃等。

4.2 增加办公空间通透感

由于办公空间区域较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为保证空间动线的流畅,在对其动线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平面布置上,应以建筑设计为基础,根据办公空间的使用对象、空间性质、使用方式及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避免空间互不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办公。

其次,还应该注意公共区域和个人区域的空间划分,根据私密性要求的程度不同、职业需求不同等,再对空间流线进行细化[9]。

最后,还应该对空间的动静进行分区,预留出的过道和走廊应设计开敞。

4.3 营造办公空间模糊感

在室内设计中,弱化边界是营造空间模糊感的方法之一。

首先,在进行办公空间设计中,遇到某些体量较大的承重柱在空间中无法消除时,可以利用装饰手法减少空间中柱子的突兀性,如在色调上将柱子侧界面和空间顶界面相融合。材料的选取应考虑与空间的设计相统一,也可采用圆柱形、异形装饰柱或者在其周边进行围合打造为书架等。

其次,在材料选取上,应选用体量感较轻的材料,减少视觉中的厚重感,以增加空间透明性。在室内外的交界处,边界弱化可采用过渡空间的形式,将空间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融合。而在面积较大的办公区域,部分空间可进行连续性处理,也就是使用重复性设计得到一个连续空间,使空间虚实关系可转化[10]。

4.4 利用陈设及光影塑造空间氛围感

陈设作为办公空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能给观察者带来视觉冲击,从视觉角度而言,陈设作为画面的一个构成要素,虽然会受到空间风格的影响,但是由于其造型各异、风格独特,在处理其空间布局时,可针对同类型或相同的陈设,利用网格透视进行水平与竖直穿插,增强空间透明性。

5 结语

现代化办公空间形态也根据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对设计师的眼界有着更高的要求。而透明性理论来源于绘画,实践在建筑,如今也在室内空间中也有很多应用。本文通过对透明性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分析了透明性在现代办公空间的契合点及设计要点。在透明性理论的支撑下,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将更具有层次感、通透感、模糊感以及氛围感,能够塑造出更加流动、更加开放的内部空间。

猜你喜欢

透明性空间设计办公
日本建筑师蛇形画廊展馆的透明性特征探析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透明性理论与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从实践中认识水性坦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