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思单元作业设计

2022-09-15江苏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师

◇刘 烨(江苏: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

202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作业的内涵,作业布置要更加科学合理,要使学生过重的作业压力切实减轻,真正做到五育并举,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作业设计的现状

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在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而作业还未能赶上课程改革的步伐。目前学生的作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作业量大、质量不高

数学作业每节课都会有,还有一些教师进行题海战术,只图“量”不图“质”,认为给学生大量的强化训练就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其实这种简单机械地重复做练习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师的批改负担也重。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作业效果大大降低了,也会让学生产生低落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作业类型单一、枯燥乏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方式。”一些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只注重数学化,缺少生活味道。学生觉得作业离自己比较远,提不起兴趣。有些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形式比较单一,缺少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学生的思维比较容易固定,学习活动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

(三)作业设计缺少分层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大都是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有时候为了照顾班级学困生会设计很多简单的重复练习,学优生完成起来没有难度,缺乏挑战性;有时学困生面对层次不分明的作业,大都束手无策,没有选择的机会,学习上也越来越没有自信,效果自然很差。

作业问题比较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也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笔者认为,以单元为一个单位,从整体上进行设计,在“量”和“质”上统筹安排,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样学生不再因为作业多而感到压抑,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单元作业设计的内涵与基本流程

什么是单元?单元一般是指同一主题下相对独立并且有相互联系的学习内容。单元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将每一单元所学知识,按照课程标准,基于学情,围绕主题活动进行系统性梳理整合,采用多种形式形成作业的过程。单元作业设计不是简单地把课时作业累加,而是要研究整个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执行。通过整体作业设计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练习和运用,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知识,积累经验,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其他类别的作业相比,单元作业设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可以加强单元中作业之间的结构性和递进性

单元作业设计可以更多地关注不同课时作业的衔接性,结构比较完整,可以削减机械重复的作业,内容设计层层递进,最终能让学生随着单元课时作业的推进,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应用性的学习任务。

(二)有助于从单元整体的视角系统地思考作业

单元作业目标是比较多的,将课时作业目标进行细化,最后一课时的作业更具有整合性和综合性。

(三)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作为单元作业的设计者,需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站在全局的视角进行设计。教师要有更高水平、更有深度的思考,这能提升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学生作为单元作业的执行者,在一次次的作业思考锤炼中可以提升思维品质,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总之,单元作业设计的价值是以单元为整体,学生可以在“大情境”下,独立地、主动地探究学习性的活动,对学科知识原有的框架进行拓展,主动迁移和运用知识,实现思维的进阶。

单元作业设计需要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整个单元的教材和分析学情,是教师进行单元作业设计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单元学习目标以及作业目标,然后根据单元作业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种维度,力求实现目标。在单元作业目标制定后,教师需要广泛搜集作业资源,然后按照课时内容和特点选择进行改编、重组和创新,确定作业的形式,形成丰富的作业资源。

三、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学习内容从文本走向生本

1.关注全体学生,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是教学的起点,作业设计的前提是掌握好学情。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都是有差异的,他们表现出来的爱好兴趣、思维方式和情感价值也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我们可以采取“自助餐”式的作业形式,提供丰富的作业菜单,可以设计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个性题。基础题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计的题型;综合题是需要学生借助本节课或者本单元所学的综合知识来解决的问题;拓展题是略有难度的提高题和发展题,目的是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个性题是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兴趣爱好而设计的个性作业。大部分学生完成基础题,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综合题和拓展题,可以任选其中一题或者几题来完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放弃选择拓展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做基础题,只做综合题和拓展题。个性题一般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来完成:喜欢画的学生可以通过画的方式来完成;喜欢说的学生可以通过说来完成。例如,学习完“方程”这个单元时,我在设计单元整理练习的作业时,就设计了多层次的作业内容供学生选择。

第(一)单元第(11)课时教学内容作业类型简易方程整理与练习P18-19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作业内容基础练习1.解方程(数学书P18第2题)2.补充习题P14第1题1.看图列方程并解答(1)正三角形的周长3.24米; (2)三角形的面积是80平方米。综合练习8米x米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0 平方厘米,下底是12 厘米,高是5 厘米。你知道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吗?拓展练习如果鞋的码数用y表示,与其对应的厘米数用x表示的话,它们的关系可以用y=2x-10 来表示。星期六,李江到商场买了一双40码的运动鞋,你知道这双鞋的尺码是多少厘米吗?个性化练习学习了“方程”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你的收获吧!还可以和你的同伴互相分享交流哦。

这些个性化作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有些学生喜欢用文字的方式整理知识点;有些学生通过画的方式来整理单元的知识点;有些学生不擅长画,喜欢用一道道练习题来整理本单元的知识。我跟他们说,这些作业没有对错之分,都是你们的收获。我发现班上有个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积极性很高,完成作业的速度也很快,在这项作业上彰显了她的能力,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创新作业模式,学生选择作业

作业很多时候都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如果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选择出题和做题,学生会更有兴趣,更有积极主动性。例如,学习“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进行好题分享,把自己设计的作业分享给喜欢的小伙伴,然后由他们完成。学生间进行批改,最后相互交流。

(二)作业品质从零散走向系统

1.促进整体认知,设计结构化作业

数学知识是充满联系的整体,在单元作业设计时,可以从整个单元着眼进行思考,关注整个作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三种图形的面积,学生在实际运用时总会出错,我们可以在作业设计时,把这三个平面图形结合起来。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拼图观察思考,理解三个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对图形的整体认知。

2.克服思维定式,设计对比性作业

学生在练习时有时会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式,条件和问题稍有变化,就容易混淆出错。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加入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在变中找不变,突破难点。例如,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时,在课时作业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对比练习。

对比练习1.把一张长21 厘米、宽6 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的正方形。如果要求纸没有剩余,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裁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2.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一个正方形,要求正好能铺满整个正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至少是多少厘米?一共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长方形?

(三)引导学生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入

1.突出问题导向,设计探究性作业

数学的核心是问题,探究性作业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的过程,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独立自主地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时,有关于探索规律的活动课,这节课和整个单元知识紧密相连,我们在单元作业设计时就可以把它统筹安排进来。在这个活动课前,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前置性作业,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可以在小组里交流完成,课堂上再进行交流。

第三单元第(13)课时作业类型探究练习因数和倍数和的奇偶性作业内容活动一: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1.任意选两个不是0 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2.观察,你有什么发现?3.你能再举一些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吗?活动二:探究几个数和的奇偶性1.任意选两个不是0 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2.小组讨论:你写的连加算式中,有几个加数是偶数?有几个加数是奇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创设生活情境,设计开放性作业

小学数学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把原本枯燥单一的数学题置于充满生活味的情境中,让学生不再陌生,充满兴趣。作业设计时要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题目,以提升其思维品质。例如,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单元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问题。

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及3千米以下8元;3千米以上,单程,每增加1千米收2.4元;3千米以上,往返每增加1千米,收1.8元。(1)丽丽乘出租?车从家到外婆家,一共付费17.6 元,丽丽家与外婆家相距多少千米(2)妈妈从家去相距6千米的单位取一份资料并立即回到家,她怎样坐车比较合算?需要付出租车费多少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业的变化和革新必然会在更多专业理论指导下,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