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内功秘诀旨要

2022-09-14

少林与太极 2022年6期
关键词:拳法元气丹田

一、守 元

凡是练拳习功的入,第一紧要的是固其精气,守其元阳。精稳则真气旺盛,真气旺盛则精神焕发,化精转气,传布到全身内外各处,则可身体健壮,百病难生,气力强大,为练真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守元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平心静气。提高精神修养,见色无心,心无杂欲,持之以恒,意欲不兴,则无阳自固。平日勤苦得来的功夫,切不要贪一时的欢乐而前功尽弃,否则真功难成。望学习的人时刻收束身心,谨记莫违。

二、知 止

拳法的内功,以止心系念,专心一致,心平气和为初步要求。心念止住,精神就安定;精神安定,就可以专心练功习拳,自然技术易掌握,而劲气的周运也能细心体会出来了。

无论盘坐、倒卧还是站桩静立,只要一开始行功,就把一切杂务乱想都放下,将意念放出到无限远,与法界虚空相合,静心保持沉稳安祥、一灵独觉的状态,直到渐渐地感觉不到自己和外界的存在。自觉要收功的时候,返回神意进入体内忧陀那(下丹田)片刻,使神气回归集聚而没有遗漏。之后,再双手叠合搓热,裸露出腹部,以脐为中心,正反各摩49转,接下来浴面、揉耳、拍头,散火以全功。

止念静定当中,神静下来就可以体觉到细微的感应,有的时候耳朵里各种声响越来越大,甚至针落的声音听起来像个“炸雷”,经络、皮下气血串流或痒或跳,脑袋中光彩炫目,见到鬼怪仙佛。这些都是入功后自然产生的现象,千万不要惊慌恐惧,立即收功。只要一心静定,任其自生自灭,忽然精神一片空寂而心中感觉一片朗朗光明,又是别有洞天了。

三、气法真言秘要

(一)第一步养气功夫

一般没有练习拳法的普通人,大多不是气虚就是气实。身体虚弱的人元气不足,血行不旺,叫作气虚。而多数身体看似强壮的人,血气方刚,但气浮且躁,叫作气实。这两者都是不正常的状态,因而内功第一步就是要纠正这两种状态,平衡气血阴阳,使虚弱的人强壮,使气实的人沉实,然后才能说到练习拳法武功。

1.弥陀登天立足法

本法可以调补身心,使人元气充足,通达周身,转弱小而成强壮。其法虽简,效力宏大,素为少林僧众入门必习的功夫。

先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场地,收整身心使安定下来。两足开分等肩宽,胸平背正,头领目张,闭口抵舌。双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摆好姿势后,先深深地吐3口浊气,然后再尽量匀、缓、深长地向忧陀那(丹田)吸气,同时脚后跟提起。吸足气后再缓缓以口呼气,脚跟下落。初时以49次起落呼吸为度,日后渐增。

2.立地成佛沉气法

气实浮躁的人虽然强壮,但稍经运动劳累就全身颤抖,面青嘴白,气喘吁吁。这是因为气血运行状态不稳定,后劲不足,元气不沉实、不牢固。本法乃少林高僧结合禅法而作的秘传功夫,专门对治中气不定气躁浮扬。

其法先用高位马步桩,双手合十于面前鼻下,或系心于呼吸,或走念于忧陀那(丹田),或想佛与菩萨的庄严宝像,总以有为入无为,念念不生,由静而走。散火收功的方法依旧是摩腹、浴面、拍头,不可马虎,务必使气尽归气海藏于芥子。此法行功以2小时为度,若有余时也可增加时间,总而言之是一分练一分功。

(二)第二步调气功夫

元气因养而得到壮大,但仍然要经过调练才能使之或出或入,或上或下,或显于外,或行于内,运使自如。因此养气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加练调气功夫。

1.闭息法

姿势取或坐或立,选取空气清新的场所。先尽量缓慢地将全身浊气呼出体外,再均匀地分3口吸气入忧陀那(丹田)部位。如此反复十余次后,再用吸气、尽量闭气保持,后以口发“扑”音喷呼体内之气,再闭气一会,吸气,反复行之,多多益善。本法调节呼吸,调换全身清气浊气,使气血运行,内力充沛,实在是一大妙门。

2.运使法

此法在于练习拳术的过程中,采用柔缓慢练的方法,身心状态自然而然,将呼吸配合于拳法招式中。凡是出手出脚,就呼气至手心(天空)、脚心(地空)、顶心(天极);凡是收束手脚身形,就吸气沉入忧陀那(丹田)。呼气则舒展全身,吸气则收敛于内,务必使呼吸深长柔顺,元气自然通畅,绵绵不绝,不勉强,不郁结,不喘息。久久纯熟,拳技的运用就气力充沛沉稳,收放自如,变化莫测。

猜你喜欢

拳法元气丹田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新年开局,元气出发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移动数字
狗拳非遗难寻传
献给猫主子的秋の珍味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猜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