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智能农机发展和展望

2022-09-05胡小鹿夏晓东郑筱光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农机成果装备

文|胡小鹿 夏晓东 郑筱光

六行圆包式智能采棉机技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2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

农机装备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支撑,也是现代农业产业竞争的重点和焦点,关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专项”)支持了49个项目,专项总经费接近19.4亿元。经过5年实施,有力地提高了国产农机产品供给能力,市场占有率稳定并高于90%;缩短了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差距,进入由主要跟跑向领跑发展的新阶段;支撑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实现6%以上年增长率,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也为中国农机装备“走出去”提供科技支撑;支撑了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从2015年的63%提高到2020年的71%。通过专项实施,全面推进了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创新,促进了我国农机装备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大功率农用柴油机

畜禽养殖智能化精细饲喂装备

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我国智能农机发展

专项实施成效显著,突破了农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567项,研制了动力装备、精播精施、智能收获、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产地处理等智能农机装备672种,构建形成了自主的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及产品体系。尤其是取得5项重大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缩小与国外差距,并实现了产业化,效益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导航与作业精准测控关键技术,保障了我国农机导航装备的自主安全可控。近三年,该项成果已在新疆等10省(市、区)的旱地和水田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中推广应用8000台,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00多万亩,节本增收3亿多元。

非道路国四排放发动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集成开发了智能重型拖拉机、中小型园艺拖拉机,缩小与国外主流产品差距,具有突破性的作用。该项成果为保障粮食和产业安全、实现现代农业全面机械化提供了高效绿色动力支撑。

畜禽养殖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及装备,为我国规模化家禽生产环境智能调控、信息化远程管理和构建智慧畜牧业体系提供了关键技术装备支撑。该项成果已经在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近百个基地投入产业化应用。

智能谷物联合收获技术装备,实现了玉米全价值利用,解决了粮饲同时收获的难题,支撑我国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智能化稻麦联合收割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小批量产与使用。该项成果对促进我国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六行智能高效采棉机,打破大型高端采棉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形成了与我国棉花主产区种植农艺、棉花运输、加工模式相匹配的智能高效棉花采收技术体系,提升了我国棉花收获装备水平。今年已累计生产系列采棉机80余台,产值约8000万元,利润约2400万元。

在今年“三夏”生产中,专项研制的农机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硬核科技装备大显身手,装有农用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和北斗导航农机驾驶系统终端的收割机、播种机不仅提升了农业作业效率和智能化,也减少了农作物收割播种的损耗。智能稻麦联合收获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等大粒作物的脱粒,降低收获损失率1%以上,为夏收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智能平地装备,标准修筑埂装备,中耕培土、除草、精量配混施肥联合作业装备等也活跃在农忙舞台上,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田间管理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助力开启高标准夏管模式。

每秒喂入量12kg智能化谷物联合收割机

双纵轴流玉米籽粒收获机

专项管理经验与创新

专项实施以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建立了一套突出绩效导向的专业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进专项一体化实施。

一是系统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一体化”管理流程,实现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围绕项目评审立项、组织实施、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流程和机制。

二是构建系统完备的专项管理制度,保障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按照制度先行、依规管理的思路,对于涉及项目管理和支撑服务等方面形成的流程、程序和机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固化形成新制度体系,保障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和专业机构建设的规范化运行。

三是大力开展管理机制创新,扎实推进重点专项一体化组织实施。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绩效四问”为抓手,强化重大成果培育凝练,提高重点专项实施质量。创新实践“项目群”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生态。“抓两头、带中间”,推动项目单位法人责任制落实。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团队和总体专家组作用,及时关注和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建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探索构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实施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积极为项目单位和地方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重型CVT拖拉机

装备主从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拖拉机

面向“十四五”智能农机发展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同时把农业机械装备作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点领域。

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立足科技自立自强,重点解决高端农业传感器、大马力智能拖拉机等重大产品受制于人的问题,建立“实时感知、智能控制、精准作业、智慧服务”的工厂化农业技术体系,实现技术产品自主化、生产管理智能化,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垂直植物工厂成套化智能装备产业、动植物设施生产智能装备产业以及遥感测产、农业航空植保、大田智慧农场、大马力智能农机、丘陵山地农机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专项实施,将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构建绿色、智能、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并在工厂化农业领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适用中国农业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技术体系。

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生物、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渗透融合,农业机器人、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速发展,农机装备发展将进入以智能化为引领的高效化、网联化、绿色化的新阶段。

猜你喜欢

农机成果装备
智慧农机护航小辣椒种出新花样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王小虎:“土”专家与“新”农机的不解之缘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山西首批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