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园晨检中凸显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2022-09-02甘肃省金昌市幼儿园南春花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8期
关键词:家长幼儿老师

甘肃省金昌市幼儿园 南春花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定:“幼儿园应坚持晨、午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高质量的幼儿入园晨检工作能为幼儿园安全、有序开展一日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其蕴含的教育契机是保健医适时开展随机教育、有效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最佳时机。

分类标识晨检结果,为全日健康观察提供基础

为科学体现晨检结果,使其与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形成系统,我们依据幼儿年龄、心理特点制作了各色小动物晨检卡,红色表示幼儿有异常,是老师午检、全日健康观察的重点;橙色表示老师需配合保健医观察幼儿;黄色表示幼儿带药,需老师护理服药;绿色表示幼儿无异常。根据晨检结果,保健医给幼儿派送相应色的小动物,吸引幼儿每日与不同小动物交朋友,从而积极主动接受晨检。

仔细观察幼儿体征,研判幼儿生理健康

1.让幼儿了解握手常识,正确区分左右和颜色

小班幼儿还不能正确区分左右手。晨检时,幼儿往往会随意伸出一只手跟保健医握手,保健医可以在观察幼儿的精神面貌、头面部是否有异常的同时,纠正他伸错的手,并告诉他:“拿小勺的手是右手,握手要用右手握。”冬天的时候,有的幼儿会戴着手套和保健医握手,保健医会摘掉他的手套并告诉他:“握手不能戴手套,小手喜欢直接和大手交朋友。”保健医借助握手的过程来触摸幼儿手心、排查疾病,同时讲解“握手”的基本礼仪。

中、小班幼儿对颜色还不能正确区分,在给幼儿派送小动物晨检卡时,保健医要强调是什么颜色的小动物,帮助幼儿巩固、加深对颜色以及各种动物的认识,同时可观察幼儿是否有色盲、斜视等眼疾。

2.适时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护意识

晨检时,保健医不仅要观察幼儿精神面貌、咽部、皮肤是否有异常,更要注意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

有一次,大班的一名幼儿午睡时将一枚纽扣含在嘴里玩,不慎咽了下去,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老师教育她应安静入睡时,她才告诉老师:“我把纽扣咽下去了,没事吧?”后经医院及时处理,幼儿才转危为安。因此,保健医在与幼儿互致问候时要触摸一下他的衣、裤口袋——若幼儿将手放在口袋里不主动伸出,保健医就要想办法让幼儿掏出手,这时幼儿往往会拿着物品;触摸幼儿口袋时,保健医还要观察幼儿服装外观,看衣扣形状是否带有边角、缝制是否牢固,女孩发卡、饰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保健医若发现颗粒状物品时一定要收取,并派发橙色晨检卡,引起家长、老师注意;若有项圈(链)、耳环、腕饰等,要告知家长其危险性,并要求摘除,若因信仰、习俗等不能摘除,也应告诉幼儿万一有人拉项圈时该如何自我保护;另外,保健医要高度重视带药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带药原因。有的幼儿很羡慕带药幼儿由老师精心护理服药,为了享受“特殊待遇”,会缠着家长带药或私自带药。此时,保健医就要很严肃地告诉幼儿乱吃药对身体的危害性,并派送橙色晨检卡,请老师配合教育。

3.适时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引导家长科学育儿

3~6 岁幼儿模仿力极强,对正确与错误的行为缺乏一定的判断力,而成人世界的一切都是他们渴望了解的,更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例如,有的幼儿会模仿大人涂指甲油、涂口红、戴有色眼镜的行为,而家长又缺乏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任其所为。晨检时,保健医要适时告知幼儿其危害性,并利用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伟大形象”——幼儿的向师性特点,来影响、教育他们。“老师就不涂指甲油,咱俩比比谁的手指更漂亮。”或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保健医模拟指甲有声有色地诉说:“老师听到指甲说‘捂死了,呼吸不上新鲜空气,我们都快生病了’!”

冬天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把围巾当成口罩给幼儿戴,保健医就要告诉家长:“围巾上的细菌很多,建议家长让幼儿从秋季开始用冷水洗脸,逐渐增强鼻腔的耐寒性,提高幼儿免疫力。”

在与幼儿握手时,保健医若发现幼儿手心潮热,可提醒家长“幼儿可能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建议家长及时医治”;若幼儿鼻头有红疹子,或眼睛四周青紫、皮肤蜡黄,则可能脾胃失和,保健医要提醒家长、老师注意幼儿饮食及大小便情况;若幼儿患湿疹,保健医要告知家长湿疹一般是蛋白质过敏(如牛奶、鸡蛋等)引起的,应忌口;若发现幼儿面色苍白或苍黄、毛发干燥、精神萎靡不振就要怀疑是否是缺铁性贫血,保健医要建议家长日常饮食多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新鲜果蔬、红枣等或口服二价铁剂;若发现幼儿有口角炎、指甲倒刺、口唇干裂等症状时,保健医应建议家长给幼儿补充维生素;若幼儿头面部、皮肤等均无异常,但精神不振,并伴有呵欠,表现出明显的睡眠不足症状时,保健医应告知家长3~6 岁幼儿每日睡眠时间应保持在12~14 小时。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但生活中,个别幼儿不爱洗脸、洗手、洗澡。保健医晨检时,要适时夸奖面容洁净、衣着干净的幼儿;而发现没洗脸的幼儿时,可皱着眉头小声说;“呀,小动物可不喜欢和不干净的小朋友做朋友。”“明天老师会看到干净的豆豆,是吧?”保健医用充满期待的语气叫着幼儿的乳名,让幼儿感到“老师喜欢我,我可不能因为不讲卫生而让老师不喜欢我了”,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有的幼儿入园时会边走边吃东西,保健医可告诉他:“走路吃东西不卫生,不是个文明小宝宝。”保健医要告知家长其危害性——万一幼儿不小心摔倒,嘴里的食物可能会误入气管发生意外,从而家园配合纠正幼儿走路吃食物的不良习惯。

5.细心观察,及时筛查有生理缺陷、特异体质、发育异常等体弱幼儿

晨检是保健医密切接触每一位幼儿的最佳时机。保健医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筛查有生理缺陷、特异体质、发育异常等体弱儿。

有的幼儿因患有龋齿,影响咀嚼,为了减少疼痛,会只用健齿或习惯某侧咀嚼、某侧睡觉,从而导致面颊发育不对称。晨检时,保健医要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督促幼儿认识到单侧咀嚼及单侧睡觉的危害性,自觉主动地用患侧咀嚼,左右侧、仰卧交替入睡,从而改善面颊畸形。

当发现幼儿面部异常红斑,保健医可询问家长近日幼儿饮食情况,及时排查幼儿的过敏源,如芒果、花粉、桃子、鸡蛋等;当发现幼儿过敏时,保健医应告知本班老师及厨房在饮食上给予特别护理;当发现幼儿平日反应迟缓、口语不清、目光呆滞时,保健医可询问家长是否早产或其他原因,确认后,可视具体缘由告知家长相应护理方法。

保教融合,适时培养幼儿社会适应性

1.教育幼儿做懂礼貌、守规则的文明宝宝

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规则的建立,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社会,5~6 岁正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为高效、有序开展晨检工作,保健医可将晨检区划分为备检位、待检位、晨检位,让幼儿在顺次移位中建立秩序感,并要求幼儿在不同位置做不同的晨检准备,教育幼儿养成守规则的好习惯。

每天晨检时,保健医要仪容得体、面带微笑,礼貌接待幼儿,创设温馨、友爱的环境氛围,增进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感,并要求幼儿自觉排队。在等待接受晨检时幼儿可自主或在家长(老师)的协助下摘取帽子、手套、口罩、围巾,暴露头、面、手、腕部,安静、有序地等待接受检查,从而逐步培养事前准备、先来后到、自觉排队的文明习惯。保健医主动、响亮地喊出“小朋友,早上好”,引导幼儿声音清脆、大声地回应教师,培养幼儿主动、友好、大方地与人交流而幼儿大声说话、有力地发声“啊……”,不但利于保健医清楚观察幼儿咽部,更有助于幼儿排泄身体内的废气。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培养自理能力

当今社会,“4—2—1”家庭模式导致幼儿“小皇帝”现象普遍存在。小班幼儿入园时,不乏适应能力弱的幼儿,由爷爷奶奶抱着、哭喊着入园,此时保健医就要亲切地向幼儿主动问好,摸摸他的头、喊着他的乳名,让幼儿产生“老师像妈妈”的感觉,进而安静地接受晨检。当观察到幼儿情绪稳定时,保健医可教育他:“长着小腿要走路,走路才能长得高。”有的幼儿来园时,会自己拿着学具高高兴兴接受晨检,保健医就要用赏识、肯定的语气表扬他:“佳佳,自己的学具自己拿,真棒!”这样,不但肯定了该幼儿,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更给旁的幼儿起到了示范作用。

幼儿入园晨检时,保健医要积极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做个有心人,善于挖掘教育资源,勤于捕捉教育时机,让每一位幼儿高高兴兴来园、平平安安离园。

猜你喜欢

家长幼儿老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放假么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