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治理工程中砂卵石回填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2022-08-31

陕西水利 2022年8期
关键词:堤防填料含水率

田 毅

(山西省晋中市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在河道治理的堤防施工中,土方回填属于重点作业内容,回填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堤防整体施工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回填期间加强质量控制。在以砂卵石为填料的堤防回填施工中,压实度的控制难度较大,必须探寻科学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将其落实到位,并客观评价回填压实质量,用实测数据指导工作,保证回填压实的有效性。

1 堤防施工

1.1 堤防

河道走向基本维持原状,在此基础上考虑河道现状、堤防情况等,确定河道的宽度,即除了局部为105 m~125 m 外,绝大部分均为58 m~105 m。

堤防采用重力式浆砌石结构,而根据堤防建设现状可知,堤身的结构完整且具有稳定性,不对该部分处理,部分区段的堤防堤身受损或是并未建设堤防,则按照如下方法新建:采用重力式M7.5 浆砌石结构,基础埋深1.5 m~3 m,堤高2.0 m~2.5 m,墙顶宽0.5 m,背坡1∶0.4,临水侧坡1∶0.1;浆砌石挡墙施工中,按10 m 的间距依次设置伸缩缝;挡墙设两排φ110PVC 排水管,梅花型布置,横向间距1.5 m。

1.2 堤防与桥连接部位的处理

南峪沟桥和寨上桥与河道堤防具有连接关系,该部分用10 m 长的M7.5 浆砌石扭面予以连接。

1.3 堤脚防冲

部分堤脚易被冲毁,因此在河道治理中加强对此部分的防护[1]。工程采取格宾石笼护脚的方法。分两层有序铺设到位,层厚均按0.5 m 予以控制,遵循错层布置的原则。

2 堤防回填压实质量控制

压实度是评价堤防回填压实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压实度受填料的质量、性质、铺料厚度、压实方法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压实度时需要注重对各项因素的考虑。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是评价填料性质的重要指标,两项参数可经过室内击实试验后予以确定,铺料厚度以及其它的施工参数则以现场碾压试验的方式确定。在保证各项参数的合理性后,使填料的压实度达到要求,进而保证堤防回填压实效果。

2.1 回填料的质量控制

回填料的质量控制需落实到位,确保投入堤防回填施工中的材料均满足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施工方法,有效保证堤防回填压实效果。在填料的质量控制中,强度、稳定性等均要合理;检查填料中是否有树根及各类杂物,将其清理干净;还需检测杂土块的含量,判断其是否超出许可范围。堤防回填采用砂卵石料时,要求卵石和砂子均匀混合,禁止出现局部卵石含量异常偏高的情况,否则会影响压实的有效性。

2.2 室内击实试验

为评价填料的性质,安排室内击实试验,通过此途径确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适配精度较高、性能稳定可靠的压实机械。在本工程中,用重型Ⅱ法进行室内击实试验,锤重4.5 kg,落距45 cm,每层击数98。经过试验与分析后,确定砂卵石料的参数,其中最大干密度为2.23 g/cm,最佳含水率为5.5%。

2.3 现场碾压试验

除了室内击实试验外,还需组织碾压试验,以便确定铺料厚度、碾压遍数等各项关键的施工参数,为正式回填压实施工提供引导[2]。在堤防回填区组织碾压试验,用反铲挖掘机上料,推土机整平,再做压实处理,用全站仪及时测量高程和铺料厚度。击实试验期间,用灌水法检测压实度。

在本工程中,共选取12 处试验区,设定多项参数(铺料厚度35 cm、40 cm、45 cm,碾压遍数3、4、5、6),分别确定各项参数下的施工情况,以便对比分析。压实机械采用20t振动碾,全程运行速度均不超过2 km/h,并尽可能做到匀速运行,压实机械振动频率为28 Hz,先安排2 遍静压,再做3~6遍动压。每完成一次压实后,测定砂卵石料的干密度,记录数据。基于试验结果生成参数间的关系图,见图1。

图1 相对密度与碾压遍数、铺料厚度的关系

根据图1 可知,不同压实参数下的相对密度不尽相同,在铺料厚度为35 cm、碾压遍数为5 遍时,能够兼顾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项要求。据此,进一步汇总堤防回填的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施工碾压技术参数

2.4 回填料含水率的控制

回填压实度易受到回填料含水率的影响。根据规律,回填料的含水率偏低时,土颗粒干燥,彼此间的内摩擦作用剧烈,不利于压实;而该值偏高时,尽管土颗粒间的润滑作用得到改善,但可能由于压实而导致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压实后的土料缺乏足够的强度。因此,合理控制填料的含水率是回填压实期间的重点作业内容,需要将实际含水率与最佳含水率的差值控制在许可范围内(±2%以内),从而保证压实效果。

砂卵石料的失水速度较快,若暴露在空气中,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变为干燥的状态,针对此特点,采取边压实边洒水的方法,通过水分的补充来维持填料实际含水率的稳定性。此时,加水量为重点控制指标,该值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V为加水量,g;W0为砂卵石料的含水量,以小数计;W为砂卵石料的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P为样品重,g。

2.5 铺料厚度及碾压过程控制

铺料厚度主要根据压实机械的性能而定,两者需适配[3]。若铺料厚度大但压实机械的性能有限,压实不充分,导致下层的材料未得到有效的压实处理;反之,若铺料厚度较小但工程适配的是高性能的压实机械,尽管压实效果得到保证,但存在“大材小用”的情况,工程资源浪费量较大。施工中,随着压实遍数的增加,干密度先增加至某特定的值,而后不再继续增加,此后即便压实机械持续运行,也依然难以提高压实度,有机械资源浪费的现象。由此看来,合理控制铺料厚度和压实遍数均较为关键。工程施工中,用全站仪测定本层的回填控制线及高程,填筑时适当超填30 cm,以保证边缘部分经过压实后有足够的稳定性。摊铺期间,施工人员及时用35 cm 量尺插入测量,根据实测结果灵活控制铺料厚度。

待填料铺平后,用全站仪检测高程,判断与设计值的关系,进而做灵活的调整。铺料厚度达到要求后,安排压实。压实机械的操作者需规范作业,精准控制压实机械的运行路径,保证每处均得到充分的碾压。压实机械应沿着与堤轴线相平行的方向运行,对于压实机械难以触及到的边角部位,则采用人工夯具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压实后,用灌水法检测压实度,若达到要求则按照计划继续施工,否则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6 下载层的质量控制

下载层的强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碾压层的压实度,因此需加强对下载层施工质量的控制[4]。在压实期间,严格控制各层的压实度。堤防回填前,先对原堤基做5 遍或更多遍数的压实处理。每完成一层的压实后,随即检查施工质量,判断是否有剪切破坏、漏压或是其它的质量问题;此外,还需检查堤身与岸坡、刚性建筑物等的衔接部位,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3 回填压实施工效果的分析

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的是灌水法,在获得实测数据后,结合如下公式进行计算,确定相对密度:

式中:Dr为相对密度;Pd为压实干密度,g/cm3;Pdmin为最小干密度,g/cm3;Pdmax为最大干密度,g/cm3。

可以发现,16 个测点的干密度值最小为1.79 g/cm3,最大为2.22 g/cm3,经过计算,相对密度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34、0.99;在16 个测点中,实际相对密度达到要求(不小于0.65)的数量为15 个,回填的合格率为94%,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 结语

砂卵石料作为堤防填料时,回填压实的控制难度较大,易由于材料特殊性、施工方法不合理等原因而影响到压实效果。经过本文的分析,提出对砂卵石料回填压实效果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再探寻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经灌水法检测、数据计算后,认为实际压实效果达到要求;而从施工后一年多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未见异常。总体来看,该工程采用的砂卵石料回填压实质量控制方法具有可行性。

猜你喜欢

堤防填料含水率
调节阀阀杆密封泄漏分析及处理
污水处理中新型无机除磷填料的研究进展
直接估计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适用性分析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昆明森林可燃物燃烧机理研究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千针万线草幼苗出土及生长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立式长轴泵新型填料密封箱的设计计算
水利工程堤防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