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玉祥将军抗战题刻(一)

2022-08-29冯丹龙

文史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题刻鄂西冯玉祥

冯丹龙

今年端午节,在写丹龙随笔31/冯玉祥将军诗《过屈原墓》时,为更好地了解当时的背景,我翻阅了祖父1939年3月至5月间到川东、鄂西一带督查前线军队、检查要塞、宣传抗日的日记,其中一段关于“三游洞”题刻的记述吸引了我的注意。

2017年4月,我到宜昌出差,特地去了距宜昌10公里左右,位于西陵峡外的“三游洞”,因为听说那里有一幅祖父冯玉祥将军的题刻,但当时对于题刻的背景细节却了解甚微。

据说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三游洞即此而得名。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这里成为阻隔日军的天然屏障。因为武汉失守,1938年10月,湖北省政府代主席兼民政部长严立三,带领张难先、石瑛等省政府官员移位于三游洞内办公,主持全省抗日救亡工作。

2004年《红岩春秋》第6期啸海在《冯玉祥鄂西抗日前线督察记》文中记载:“1939年4月4日,冯将军乘轮抵达宜昌城西郊的三游洞。因为武汉失守后,湖北省政府迁至宜昌,不久又迁恩施,但在三游洞设有省政府办事处。冯将军一到此地,便下船入洞拜会省主席严立三及张难先、石瑛等要员。”

冯玉祥日记 1939/4/4

四月四日 晴(于赴宜昌途中)

民熙轮的马力很大,要不是下船观襄夔埠,昨天下午就可达到目的地宜昌了。

九时到达三游洞,上岸,少停即回到船上。饭毕,省主席严立三先生来。严省主席去后,邱高级参谋叫我也写几句刻在三游洞内,以作纪念。这事情是无可无不可的事,于是我不妨便写了一张就是:“是谁杀了我们同胞的父母和兄弟”,末款写的是“民国二十八年四月 冯玉祥”。

五点半,民熙轮船开到宜昌。

祖父冯玉祥在三游洞的摩崖题刻高55厘米、宽220厘米,隶书,至今仍完好地保留在三游洞的岩壁上。

《冯玉祥鄂西抗日前线督察记》文中记载:“题刻一问世,就激发起宜昌军民的抗日斗志。当时刚迁到西陵峡乐天溪的宜昌学院街小学师生,每天晚会要举行‘抗日十问’的问答,其中,还有冯将军这幅题刻的一问:‘是谁杀了我们同胞的父母和兄弟?’值班人问后,众师生答道:‘日本鬼子!’值班人又问:‘是谁侵占了我们的东北、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众师生回答:‘日本鬼子!’师生们在这一问一答中激发起抗战到底的意志,纷纷自觉地为前线将士写慰问信,做军鞋军袜,捐慰劳品。”

如今游三峡,在两岸江边岩壁上,还可以看到至今仍完好保留的祖父冯玉祥将军当年在鄂西宜昌抗日前线督查时留下的多幅题刻,字字句句义撼人心,气壮山河!

作者在三游洞摩崖题刻下留影

现在,我每完成一篇随笔,总会在第一时间微信发给我母亲,请她过目,征求她的意见以及磋商用词,更重要的是为史料的准确保驾护航。

妈妈在看完我的这篇随笔后,建议将我原先的题目《冯玉祥将军题刻》改为《冯玉祥将军抗战题刻》,两字之差,是长辈对抗战历史的铭记。

随后,妈妈作诗一首,抒发她的感慨:

看新作有感

家人无一在海外,爱国情怀承血脉。

先人奋斗舍生死,长留正气树表率。

2022年6月16日

这是母亲对我研究家史最好的激励!

[1][3]啸海:《冯玉祥鄂西抗日前线督察记》,《红岩春秋》2004年第6期。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猜你喜欢

题刻鄂西冯玉祥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冯玉祥智斗日顽
寄冯玉祥书
平果县阳明洞摩崖题刻迁移保护
陕西神木清凉寺石窟金代汉文题刻校录与研究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白鹤梁题刻收录、整理、考古、研究综览
鄂西铁尾矿烧结砖的烧结过程及机理
冯玉祥的“五虎将”和“十三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