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

2022-08-27刘健松航概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大连市田径部位

刘健松 航概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1、前言

1.1、研究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强健康中国建设。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第32号)中指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的校园体育教学环境,加强校园体与教学环境的安全管理,开展教师、学生的校园体育安全教育活动是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如今学校体育活动也随之增多,学生也更加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与体育教育中“健康第一”的宗旨相悖。通过研究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希望能为大连市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1.2、概念界定

(1)田径运动教学。

田径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实践课程。田径运动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和全能5个部分,共47种单项。

(2)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解剖损伤或生理紊乱一类伤害。运动损伤与日常损伤相比,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运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外的研究人员将运动损伤的定义为:在大、小规模的比赛和高强度的训练中,使机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任何的体育活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致因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田径教学运动损伤”、“运动损伤致因”等作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互联网,进行了文献查阅、浏览和下载相关期刊和硕博论文,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选取大连市部分高校中参与田径运动教学课程师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性别、是否运动损伤、运动损伤部位、运动损伤项目、运动损伤原因等共计160份,问卷设计旨在了解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致因分析。

①问卷的设计

根据研究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设计出初步的研究内容框架,并参考了体育科研方法、问卷设计等理论方法,以了解问卷的题型、编制方法、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综合设计出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致因分析调查问卷。

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发放对象为大连市高校中的田径运动参与师生,对其进行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160份,共计回收152份,总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152份,无效问卷8份,有效率为95%。

③信效度检验

为验证问卷的可靠性,将得出调查数据运用SPSS 18.0进行计量分析,监测结果符合信效度要求。

(3)调查法。

通过调查大连市部分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课程参与中发生运动损伤现状,包括运动损伤发生人数、运动损伤性别差异、运动损伤发生部位等,为论文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4)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所得到的信息运用统计软件Excel 2016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表格,为论文研究撰写提供数据支撑。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运动损伤现状

(1)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运动损伤发生人数。

运动损伤作为体育运动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常见于运动过程前、中及后期,经统计得出,田赛及径赛中各项目均有同学发生运动损伤情况,发生运动损伤较多人数项目为田赛中的跳高、跳远及撑杆跳高,径赛项目为短跑、中跑、长跑、跨栏跑、障碍跑及越野跑。

在数据中共收集到受伤项目的个案数据共计152个,其中包括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铅球、铁饼、标枪、链球8个田赛项目,短跑、中跑、长跑、接力跑、跨栏跑、障碍跑、公路跑、竞走、越野跑9个径赛项目共计17个项目。

由表1可知田赛项目中跳高项目的个案数为11例,占总比例的7.54%;跳远项目的个案数为9例,占总比例的6%;三级跳远项目的个案数为4例,占总比例的2.61%;撑杆跳高项目的个案数为8例,占总比例的5.02%;铅球项目的个案数为1例,占总比例的1.03%;铁饼项目的个案数为2例,占总比例的1.25%;标枪项目的个案数为4例,占总比例的2.51%;链球项目的个案数为2例,占总比例的1,16%。径赛项目中短跑项目的个案数为23例,占总比例的15.08%;中跑项目的个案数为24例,占总比例的15.67%;长跑项目的个案数为18例,占总比例的11.8%;接力跑项目的个案数为7例,占总比例的4.93%;跨栏跑项目的个案例为10例,占总比例的6.47%;障碍跑的个案数为12例,占总比例的8.02%;公路跑项目的个案例为2例,占总比例的1.16%;竞走项目的个案例为4例,占总比例的2.61%;越野跑的个案例为11例,占总比例的7.15%。

表1 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运动损伤项目及人数(n=152)

由此可见,在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最容易受伤的为中跑项目,短跑项目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根据调查了解,专职教师在进行授课期间,对于实践部分教学占比会高于理论教学,而因为理论部分的缺乏,导致所学生所接触的、练习的项目频次逐渐增高,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该项目导致学生受伤的比重就会越大。

(2)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运动损伤性别差异。

出于性别的差异,不同运动损伤发生在不同性别概率有别,男性对于田径运动的参与程度大于女性,男性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也大于女性。

由表2中得出,男生运动损伤人数为86人,损伤率为57%,女生运动损伤人数为66人,损伤率为43%,得出男生平时参与田径运动所占比例多于女生,随着人员基数的增大,运动损伤率也会增大,男生参与的田径项目符合量、负荷强度等均大于女性,这也是男性运动损伤率高于女性的原因之一。各类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的同学共同参与田径运动,就导致运动损伤率的增加。

表2 大连市高校田径课程运动损伤性别人数及损伤率

(3)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运动损伤发生部位。

根据运动损伤的组织类型来分,可以把运动损伤分为人体关键肌肉韧带损伤、关键运动关节损伤、身体内脏器官损伤、各种类型骨折、神经损伤等。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运动损伤主要发生部位有头部、颈部、手臂、手掌、胸腔、腹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脚踝及脚掌。

表3 大连市高校田径运动损伤部位(n=152)

在对大连市高校田径课程参与学生调查研究中发现,发生损伤的部位各有不同,在调查的152名发生过运动损伤的学生中,各位同学身体各个部位所发生的损伤情况都有所不同,其中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在:头部、颈部、手臂、手掌、胸腔、腹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脚踝、脚掌以及其他一些部位。

其中小腿部位发生损伤的次数是最多的,占总体损伤人次的17.76%,共有27人次。小腿部位在运动中最容易出现损伤的是小腿肌肉群;出现损伤发生率第二位的是脚踝部位,在总体损伤人次中占有16.45%,共有25人次,主要是在训练中出现韧带的撕受伤;出现损伤率第三的是脚掌部位,占总人数的9.87%,共有15人,主要原因是在田径运动中由于热身不充分导致脚底肌肉产生撕裂感;第四是胸腔部位,占总人数的 9.21%,共计14人,由于男女性身体结构有异,女性在运动中胸部受伤概率高于男性;第五是手臂部位,占总人数的7.90%,共有12人,田径运动中投掷类项目多使用手臂发力,易引起手臂受伤;第六至第十二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别为腰部、头部、大腿、腹部、臀部、手掌及颈部,分别占总人数比为 7.24%、6.58%、5.92%、4.60%、3.95%、3.29%及 1.32%,分别共计11人、10人、9人、7人、6人、5人及 2人。

由此可见,田径运动损伤主要见于小腿及脚踝部位,属于下肢骨,大多数人缺乏基础体能的锻炼及对下肢力量的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过度使用下肢骨参与运动,训前未做好充分热身,训中未正确使用技术动作,赛后未合理伸拉放松,导致运动损伤频发于下肢带骨各关节肌肉。

3.2、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运动损伤致因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得出,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主要致因由4大类型组成,分别为主体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无法避免的因素,而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在运动前期进行损伤预防,能够有效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

(1)主体因素。

通过调查得出,大连市高校学生在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主体因素主要有身体素质差、运动性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前未进食、未按要求进行运动、未认真听老师教学以及其他因素。

图1

结果得出,学生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个人主体因素是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的一大因素,个人因素中身体素质差占到了调查对象的85%,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身体素质愈发低下,加上网络游戏的介入,使得许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忽视对身体体能的锻炼;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同时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监控体力的消耗。大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观念不够重视,导致肥胖率逐渐增高,不运动加上沉迷游戏,暴饮暴食等因素,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差的主要原因。身体素质无法跟上运动节奏,就会增大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其次,未按要求进行运动也是运动损伤的一大致因,占到总比例的67%,反映出教师在进行理论及实践方面授课时,被授课同学并未完全理解或未认真听教师授课,在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或合理的保护之下,盲目的进行训练只会增大运动损伤率的发生;表中显示准备活动不充分占到了54%,同学们对于热身活动不重视,未正确认识到热身活动的重要性,肌关节未充分拉开,也会增大运动损伤的发生;未认真听老师教学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一大原因,占到了总数的49%,只有在有了正确的指导和充分的认识下才能进行运动,不能盲目参与运动;赛前未进食占总人数的44%,运动前3个小时之内未进食,体内营养物质无法充分提供能量供应运动,就会产生低血糖、四肢无力等问题;运动性疲劳也是运动损伤的一大致因。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休息后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在疲劳阶段再参与运动,机体的各肌肉组织兴奋性降低,易发生运动损伤。

(2)技术因素。

运动技术即指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问卷调查得出,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过程中技术动作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未充分热身、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规范、局部负荷过大、未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及其他。

在表中得出,未正确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占总人数的90%,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因素为并未完全理解和正确运动技术动作,这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直接因素,田径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能主导类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技术主导的运动,如,投掷类的标枪项目,在最后出手阶段,在上臂外展90°、曲肘90°(甚至肘低于肩)的错误姿势下出手,会引起肩臂肌肉拉伤,甚至发生肱骨投掷骨折;其次,未充分热身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大因素,占总人数的88%,在运动开始阶段,没有在热身活动中将肌肉及各关节充分展开,肌肉粘滞性较大的话,极易引发肌肉拉伤等损伤问题。

图2

田径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占总人数的79%,学生对于运动损伤发生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不把其放在心上;技术动作不规范占总人数的75%,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运动技能,但对于规范动作的掌握还欠缺;局部负荷过大占总人数的54%,田径专项教学中往往是一节课针对一个项目,在课程中常使用局部关节肌肉发力,易造成该部位的运动损伤;运动负荷过大占总人数的37%,针对普修课程的学生,高校教师一般采用理解为主,并未对其施加过大负荷,以免造成运动损伤,教师通常会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及负荷强度。

(3)外部因素。

除本身主体因素,技术因素及心理因素外,外部因素也是运动损伤的致因之一,主要包括教师自身因素、场地、器材缺陷、不良天气影响、医疗监督不到位、辅助不适宜运动、突发意外情况等因素。

图3

从问卷中得出,因为场地、其次啊缺陷问题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比例的76%,高校体育设施配备不齐问题一直是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由于器材使用时间较长,使用率较高等情况,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运动损伤的发生。例如,田径场塑胶跑道的长期磨损,学生在放置起跑器时产生滑脱现象,从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其次,突发意外情况占总比例的71%,田径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产生一部分原因来源于突发情况,突发情况包括外部原因与学生内部原因,譬如学生的意外昏厥,器材的意外掉落等。

服装不适宜运动情况占总数的66%,因为参与田径课程的包括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非体育专业学生中学生对于服装的认知并不清晰,并非所有学生都着运动服、运动鞋参与体育课;不良天气的因素占总数的37%,温度过高易发生中暑,温度过低易发生伤寒感冒,温度过低会导致肌肉粘滞性大于平时,对于热身的时间要求更长,在未充分热身前易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医疗监督不到位占总数的28%,医疗监督分为前中后期,前期的预防,中期的处理及后期的善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师因素占9%,主要体现在教师授课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的不对等,以及上课人数过多,在进行保护时无法全员兼顾等情况。相对于客观因素,学生主体因素致运动损伤比例更大。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应提高对运动损伤的自我防范意识。

4、结论

(1)田径体育运动教学运动损伤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运动损伤愈发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及省市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文件规范运动损伤问题,大连市各高校在积极贯彻落实政策要求,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

(2)大连市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现状为发生损伤人员基数大、损伤分布项目广泛、男生损伤率高于女生以及损伤发生部位广。在调查的大连市不同高校发生过运动损伤人员总数152例中,田赛项目中提高发生运动损伤人数11人、跳远运动损伤人数9人、三级跳远运动损伤人数4人、撑杆跳高运动损伤人数8人、铅球运动损伤1人、铁饼运动损伤人数2人、标枪运动损伤人数4人、链球运动损伤人数2人。径赛项目中短跑运动损伤人数23人、中跑运动损伤人数14人、长跑运动损伤人数18人、接力跑运动损伤人数7人、跨栏跑运动损伤人数7人、障碍跑运动损伤人数12人、公路跑运动损伤人数2人、竞走运动损伤人数4人、越野跑运动损伤人数11人。在发生运动损伤的152个案例中,男生占86人,女生占66人。田径运动损伤部位中小腿运动损伤人数27人、脚踝运动损伤人数25人、脚掌运动损伤人数15人、胸腔运动损伤人数14人、手臂运动损伤人数12人、腰部运动损伤人数11人、头部运动损伤人数10人、大腿运动损伤人数9人、腹部运动损伤人数7人、臀部运动损伤人数6人、手掌运动损伤人数5人及颈部运动损伤人数2人;

(3)大连市田径体育教学运动损伤的致因主要为主体因素中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技术因素中未正确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外部因素中场地、器材的缺陷。在调查中主体因素(身体素质差85%、未按要求进行运动67%、准备活动不充分54%、未认真听老师教学49%、运动前未进食44%、运动性疲劳12%),技术因素(未正确掌握正确技术动作90%、未充分热身88%、缺乏自我保护能力79%、技术动作不规范75%、局部负荷过大 54%、运动负荷过大37%),外部因素(场地、器材缺陷76%、突发意外情况71%、服装不宜运动66%、不良天气37%、医疗监督不到位28%、教师因素9%)。

猜你喜欢

大连市田径部位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计数:田径小能手
我的好朋友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culture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