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山地产蔬菜稳产保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2-08-25周园园

蔬菜 2022年8期
关键词:叶菜昆山市昆山

唐 静,王 珊,周园园

(昆山市高新区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昆山 215300)

昆山市地处上海市和苏州市之间,是全国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地产叶菜保供,外调供应为主”的蔬菜供应模式。蔬菜稳定供应是昆山地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部分。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对昆山当地主要农产品供应,尤其对蔬菜的供应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封城、道路封路,农产品供给的通道受限,原来以流通领域供应为主的农产品供应模式受到挑战。各地纷纷出台地产蔬菜支持政策,鼓励地产叶菜生产,加快当地蔬菜基地建设,提高地产蔬菜自给率,避免农产品阶段性短缺和价格暴涨。通过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美丽菜园”创建、叶菜保供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昆山市的蔬菜稳产保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及时总结和调整蔬菜生产对策对昆山市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 昆山蔬菜产品供应现状

当前蔬菜产品供应总体表现为“量价齐增”“菜比肉贵”。蔬菜价格反复波动、“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现象频出。尤其疫情影响下,昆山地区蔬菜保供模式局限性凸显。根据市场发展规律,蔬菜价格的整体趋势必然是往上走,还需要理性对待。

1.1 蔬菜供应种类丰富

昆山地区日常种植和销售的蔬菜近百种。根据昆山价格在线采集数据,结合地区消费习惯,近几年,昆山地区市场供应主要蔬菜种类包括绿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葱蒜类、根茎类、薯芋类、豆类7大类。根据季节供应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约30个,包括青菜、生菜、大白菜、黄瓜、番茄、青椒等。

1.2 蔬菜供应量总体情况

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昆山保持蔬菜种植面积稳定、设施生产面积有提升、产量稳步有提高。据统计,2021年,昆山市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0.8%左右,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 700 hm,播种面积(包括复种面积)为3 713 hm,蔬菜总产量11.83万t。市场供应总体保持平衡。绿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葱蒜类、根茎类、薯芋类、豆类7大类蔬菜供应总量占蔬菜市场的95%以上。按销量统计,其中消费量前3的分别为绿叶菜类、茄果类和瓜类;但昆山市蔬菜生产基地面积总量不大,供应量约占全市总量的1/4,对外来蔬菜的依赖较大。

1.3 蔬菜供应主要来源分析

昆山市属于农产品输入型城市,流通领域依赖度较高,地产蔬菜供应是重要支撑。近几年,昆山市地产蔬菜自给率在25%~29%,约3/4蔬菜供应来自于外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昆山地区对蔬菜自给的要求更高。2021年蔬菜自给率与往年基本持平。蔬菜供应仍以外地输入为主,茄果类、根茎类、豆类这几类产品大部分来自山东省,部分来自江苏省内的连云港市和盐城市;在绿叶菜补给供应方面,周边的太仓市和常熟市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昆山将进一步着力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提升地产蔬菜总体供应水平。

1.4 蔬菜供应价格波动情况

根据昆山价格在线数据,经过对2020年6、8、10月3个月蔬菜价格抽样统计,销量排名前25位的蔬菜品种监测价格有涨有跌,零售均价分别为1.905、2.045、2.380元/kg。对2021年6、8、10月3个月蔬菜价格抽样统计,销量排名前25位的蔬菜监测品种中“23涨1降1平”,零售均价分别为1.965、2.425、3.210元/kg,价格涨幅明显;其中,青菜、甘蓝、菠菜、番茄、青椒、茄子、豇豆、黄瓜8个品种涨幅均超过50%,3个月份蔬菜价格环比分别增长3.1%、18.6%、34.9%。蔬菜供应价格表现出明显的波动。

2 蔬菜稳产保供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蔬菜价格受市场供应、天气因素、生产季节及市场流通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就目前昆山地区蔬菜供应模式,产品暂时性短缺和价格浮动受物流限制,生产地区性和季节性供应不平衡随时可能会深化;蔬菜产业吸引力不够,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蔬菜产品经济效益低下与竞争力不足问题还长期存在。同时,气象灾害与疫病风险依然突出,为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2.1 蔬菜生产面积暂时下降

近3年推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闲置地”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原来各地大量零散的垦荒种菜、非法侵占土地问题基本完成整治,这部分零散地虽没有统计数据,但农村及城镇一家一户垦荒种菜,面广量大,积少成多,满足了一部分市场需求。垦荒种菜地块整治后,大部分零散地恢复为大田作物,部分土地覆绿。一部分整治地块规划新建蔬菜基地,并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但需要满足生产条件才能投入生产。大量的零星垦荒种菜地块被清理,蔬菜生产播种面积出现暂时性下降,给蔬菜稳产保供带来一定的风险。

2.2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长

依托流通领域的昆山蔬菜价格变动影响明显,农业生产的多环节成本增加:流通环节上,汽柴油价格上涨,直接造成运输成本增加;生产环节上,化肥、农膜等投入品价格上涨,其中化肥由原来的100元/袋左右涨至170元/袋;产业工人缺乏,产业机械化普及率不高,生产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工资提高50%以上仍无工人可招;此外,包装材料、安全措施、基础设施、管理成本投入等附加成本逐年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幅在经济发达的昆山地区尤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蔬菜生产。

2.3 多因素诱发阶段性供应短缺

蔬菜表现为季节性价格波动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根据市场统计数据,每年蔬菜价格峰值一般在1、2、7、9月,谷值一般在5、6、10月。2021年5月和10月蔬菜价格却逆势上涨,无论是敏感性蔬菜(叶菜),还是非敏感性蔬菜(茄果、根茎类),其价格波动均非常明显,主要是受前期台风、冷空气、雨季等恶劣天气影响,蔬菜的正常生产周期被打乱,在蔬菜本应大量上市的时期发生阶段性供应短缺,造成黄瓜、南瓜、辣椒、萝卜等蔬菜价格居高不下。

2.4 集中生产、集中上市带来价格波动

鉴于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具有随机性,其对市场供应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在适温季节,蔬菜生长快、产量好,部分产品集中产出,造成积压、滞销严重,蔬菜价格走低。例如,2021年5、9月,部分叶菜价格低迷,大白菜、鸡毛菜等蔬菜也短时出现收获成本大于售价的现象,菜农为减少损失,选择直接清茬,改种其他速生叶菜品种。集中清茬造成蔬菜市场供应出现空档期,引起价格反常性上涨。

2.5 信息不透明导致价格被操纵

一般来说,耐储运蔬菜每年价格基本稳定。因疫情影响,当地蔬菜种植受影响,外调蔬菜一度超过昆山蔬菜市场的80%,而外源供应蔬菜具有相对固定的区域性。目前昆山市蔬菜批发市场摊主以山东、连云港等地为主,产品定价权主要由一批“菜霸”和规模摊主决定。这种情形下,本应价格谷底的10月,黄瓜、南瓜、辣椒、萝卜等耐储运品种价格居高不下。菜贩互通信息后对公共市场菜价形成集中意见,一定程度上造成蔬菜价格持续走高。

3 关于蔬菜稳价保供的对策

3.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比是保障蔬菜供应的直接有效方式,因为设施蔬菜产量是露地生产的3~5倍,且设施生产能降低农业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目前全市蔬菜设施生产面积占比约1/3,主要为薄膜大棚、防虫网、玻璃温室等。在蔬菜稳价保供方面,通过推动园艺作物标准园、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保供基地建设等专项工作,逐年提高设施农业占比。与此同时,用科技措施提升生产效益,稳定提高蔬菜自给能力。

3.2 做好闲置地生产恢复

保障常年菜地保有量和重要蔬菜产品自给率能稳定市场供应和产品价格。昆山地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田连片及“闲置地”整治工作,加快农地整治进度,积极推动“美丽菜园”建设工作,达到蔬菜种植标准,尽快恢复生产。可以以村为单元,鼓励村民参与管理,实现自给自足;同时,通过共享菜园、土地认领、农户创业等方式创新“闲置地”管理模式,推动更多的闲置农地恢复生产。

3.3 持续支持叶菜保供生产

保供的关键在抓好叶菜生产。叶菜市场需求大、生长周期短、价格敏感性强,可保障淡季、伏缺季、重要节日期间市场的供应。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均重点加大了对地产叶菜的支持力度,实施叶菜周年高效生产。2020年疫情以来,昆山市通过叶菜保供生产基地补助政策,引导规模基地开展叶菜种植,目前昆山市列入市级叶菜保供生产基地的单位已达23家,成效明显;未来将持续支持叶菜保供生产,保证规模基地叶菜种植量,确保关键时刻产得出、供得上。

3.4 建立地产农产品直供体系

建立农产品直供销售模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及天气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受益。鼓励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和规模种植户开展产销一体化建设,建立从基地到市场的直供通道,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增加;同时,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蔬菜快速、有序流通。此外,完善农超、农校、农社等产销衔接机制,推广直采直供、订单配送、社区团购、网络销售、产品认养等新模式。

3.5 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量

稳产保供是基础,提高保供质量是根本。具体做法: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向“绿”、向“优”。采用生态、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提升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让真正安全、放心的产品走上百姓餐桌。监管上,构建好农业生产体系、产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监管体系“三大体系”,为农产品优质优价提供保障。

3.6 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供应模式

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能有效抵御供应短缺。昆山地区冷链运输发展还不发达,成本较高,蔬菜流通损失量大。根据昆山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供应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供应模式非常必要。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通过冷链中心,提高农产品仓储周转能力,延长市场供应周转周期,提高蔬菜应急供应保供能力,将是保障当地蔬菜产品稳定供应的一项重要措施。

4 小结

昆山市围绕保障蔬菜供应稳定度,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采取创建蔬菜标准园、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美丽菜园”建设、叶菜保供生产基地补助等一系列措施,在蔬菜稳产保供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昆山市主要蔬菜产品供给安全仍面临较大挑战。地产蔬菜稳产保供重点在叶菜生产和市场流通,所以必须做好叶菜类蔬菜周年高质高效生产,保障市场均衡供应;还要加强流通领域蔬菜产调信息监测和信息分析,及时掌握蔬菜结构、规模和产能;同时,健全应急保供预案,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建立农产品直供体系,有条件的建立冷链物流中心,确保关键时刻“产得出、运得了、供得上”。

猜你喜欢

叶菜昆山市昆山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新课改下昆山市初中体育课学习倦怠现状调查及分析
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问题对策研究
昆山市耕地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
日光温室叶菜管道立体基质栽培技术
五招留住叶菜营养
基于机械手臂的叶菜有序收获机械设计与实现
黄昆山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