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CW理论辅助健康教育在眼科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2022-08-25宁雪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眼科视力评分

宁雪琴 王 怡 廉 莲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辽宁大连 116027

目前,临床上对眼科手术患者实施的传统护理模式缺乏较强的针对性,相关护理措施仍有一定的欠缺,因此探究科学且合理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011年,Michie 等首次提出行为改变模式(behavior change wheel,BCW)理论,目前该理论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的改善及不良行为的纠正中,是一种新兴护理方法。BCW 理论主要强调能力、机会及动机是行为的来源,构成了该理论核心,其中能力指的是患者完成目标的生理及心理能力,机会指的是自制机会及社会机会,动机指的是自发性动机及反省性动机。该理论有9 大干预的功能,分别为:①教育;②说服;③激励;④强制;⑤培训;⑥限制;⑦建模;⑧环境重建;⑨实现。目前,BCW 理论辅助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模式已被应用于对多种疾病治疗中,其效果较佳。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100 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BCW 理论辅助健康教育在眼科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对眼科手术患者进行干预提供相关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00 例患者(100 眼,其中青光眼57 例,白内障43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 例患者,50 眼)和对照组(50 例患者,50 眼)。观察组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龄18~62 岁,平均(46.01±4.31)岁;青光眼28 例,白内障22 例。对照组中,男33 例,女17 例;年龄18~63 岁,平均(46.22±4.38)岁;青光眼29例,白内障2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纳入标准:①确诊患有白内障或青光眼,并需实施手术治疗者;②愿意配合本研究,且依从性较高者;③有正常的思维及沟通能力者;④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心、肝、脑、肾、肺等疾病者;②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③恶性肿瘤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眼科治疗手术,如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小梁切除术。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眼科术后护理,具体步骤如下: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手术前,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病情及手术的类型,进行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需要时刻关注手术的流程,配合麻醉医师和主刀医生以确保手术可顺利完成。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叮嘱患者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术后注意多休息,尽量不活动眼部的肌肉,以减少外界对眼睛的刺激。此外,患者手术后需佩戴专用的眼罩,以防止感染。患者共护理2 周。

观察组患者施以BCW 理论辅助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由1 名眼科临床医生、1 名护士长、1 名研究者和5 名专科的护士组成BCW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临床工作的经验均超过3年。护士长及研究者对团队的成员进行护理培训,且所有小组成员在考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临床护理。②由小组成员共同编制眼部疾病知识手册,该手册内容含有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及生活护理等内容,手册内容主要由通俗易懂的图画及语言构成,以便中老年患者更好理解。③由专科护士在患者床边对其进行1 对1 的眼科知识健康宣教,10~15 min/次,2 次/周;组织观看眼科知识科普视频,10~20 min/次,1 次/周;举办眼科健康相关知识讲座,40~50 min/次,1 次/2 周,通过此类健康教育方式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出院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眼科疾病相关知识及保护眼睛的知识推送,通过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指导,使患者保持合理用眼和良好的注重眼部卫生,规律作息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方式。④入院后,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疾病知晓的情况,以及基本资料进行评估,为其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并结合档案同患者及家属制定护理干预的计划,明确康复的目标,并增强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指导并发挥家属监督,促进及奖励的作用。⑤住院后,由专科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和生活方式,及饮食情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指导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心理的压力。要求家属监督患者手术后早睡早起,尽量卧床休息,保持眼部的卫生,以避免眼部发生感染。同时要以清淡的饮食为主,禁止使用食用辛辣的食物,确保禁烟和酒,在患者出院后,专科护士指导其合理遵医嘱用药,定期回医院复查视力,眼底,及眼压的情况,若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回医院就诊。患者共护理2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知晓及掌握情况、视力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①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掌握情况。护理前后,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行设计患者的疾病知晓情况及掌握情况调查问卷,且经过专家对问卷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完善,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2。该问卷包括疾病知识、病情观察、检查指导、日常保健4 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25 个条目,共100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不知道为0 分、知道为1 分进行打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和掌握情况越佳。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②视力情况。依据国际标准进行视力检测,在检查时确保光线充足,患者与视力表间保持5 m 的距离,分别对患者眼睛进行检查,数值范围0.1~1.5,数值越大代表患者的视力越好。③焦虑和抑郁情况。使用SAS和SDS 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总分均为70 分,分数越高代表中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症状也越严重。④护理总满意度。使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9,总分为100 分。>90 分为满意,70~90 分为一般,<70 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量表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掌握情况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检查指导、病情观察、日常保健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知识、检查指导、病情观察、日常保健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知识、检查指导、病情观察、日常保健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掌握情况评分的比较(分,±s)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视力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视力情况的比较(±s)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比较(分,±s)

2.4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眼睛是人体比较重要的感官,若眼部发生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非常大,且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因此眼科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传统的眼科护理主要凭借医护人员工作的经验对患者进行宣教,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护理。患者获得知识较为有限,导致护理效果较差,探寻新型护理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知识、检查指导、病情观察、日常保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过BCW 理论辅助健康教育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掌握情况更优,同罗丹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观察组的护理方案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通过1 对1 健康宣教及专题护理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识,通过BCW 理论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使护理干预过程具有更高的目的性和条理性,从而优化整个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更佳,同胡思乐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患者经过BCW 辅助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调动其治疗积极性,而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属一起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形成目标,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眼部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可以改善其视力情况,减少住院的时间。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及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及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过BCW 理论辅助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分析原因:眼睛能感知视觉及光觉,因此眼部疾病与患者生活和工作,及学习息息相关,若患者视力无法尽快恢复,则较易引发其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发生。而观察组干预方案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使患者以良好心态进行治疗,并通过改善其视力情况,最终有效减少其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传统护理干预未将患者作为中心,仅仅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未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其满意度降低,而观察组护理措施能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重视患者内心的想法,尽量满足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合理需求,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通过向患者1 对1 详细介绍疾病知识后,可以有效消除其紧张情绪,提高依从性,最终加强医患关系,使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BCW 理论辅助健康教育在眼科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干预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眼部疾病的认知和掌握情况,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视力,改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眼科视力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保护视力等
双周最佳阵容
视力不好的犀牛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双周最佳阵容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