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25何正言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关节镜韧带交叉

何正言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广东韶关 512000

在人体韧带结构中,前交叉韧带是重要的结构类型,对于人体膝关节功能及其稳定性有重要作用。现有临床研究显示,前交叉韧带损伤主要发生于篮球、足球等运动以及交通事故损伤,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以关节镜下重建术治疗为主,该手术方法成熟,切口小,术后效果显著,重建成活率在80%~90%。在关节镜下重建术治疗中,有保留和不保留韧带残端两种方式。其中,相关研究还显示保留韧带残端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患者关节功能水平明显更高。本研究以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 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8 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2 例;年龄23~54 岁,平均(34.67±3.04)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所致23 例,运动损伤所致4 例,其他原因所致2 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1 例;年龄22~52 岁,平均(34.28±3.41)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所致22 例,运动损伤所致3 例,其他原因所致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于14 d 内损伤者;②经影像学(MRI 等)及体格检查诊断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排除标准:①经诊断为后交叉韧带损伤者;②有精神障碍,无法完成治疗者;③合并有多发韧带损伤者;④合并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⑤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异常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患者于平卧位,经硬膜外麻醉后,探察明确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取鹅足体表标志部位纵向切开,使用肌腱剥离器对患者的半腱肌肌腱进行切取,编织缝合后备用。观察组保留前交叉韧带胫骨及股骨残端纤维,对照组用等离子电刀将前交叉韧带胫骨及股骨附着点韧带组织进行清理,两组患者均以外侧半月板前角内缘延伸线和前交叉韧带残端交点作为胫骨隧道定位点;股骨侧隧道取髁间窝后侧穹顶与外侧壁交界处作为定位点,将移植肌腱以翻襻线以及牵引线作为引导,从胫骨外侧隧道口进入,于股骨隧道拉出,对翻襻后胫骨侧适当给予一定张力,镜下确认移植韧带骨道部分完全进入股骨隧道,翻襻后确认小钢板紧贴股骨皮质表面,反复被动屈伸膝关节20 次,将导针拧入胫骨隧道内,旋入可吸收挤压螺钉,系统检查患者前交叉韧带张力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 ①采用Lysholm 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 个月膝关节功能。其中,评价主要包括疼痛、支撑、下蹲及交锁等内容,分值100 分。评分越高,则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②采用国际膝关节评价标准(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 个月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主要包括10个项目,分值100 分,分值越低则说明膝关节越好。

1.3.2 患者本体感觉功能评估 在缓慢持久的关节活动之下,采用TeleMyo 2400DTS 表面肌电图系统检测患者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及关节屈曲位置(三次测量取其均值),对患者膝关节被动角度进行评估。数值越低则说明膝关节越好。

1.3.3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SF-36 生活质量评价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 个维度分别评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稳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 评分高于治疗前,IKDC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 评分高于对照组,IKDC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的比较(分,±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及被动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被动活动察觉阈值低于治疗前,被动角度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被动活动察觉阈值低于对照组,被动角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比较(±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s)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重要结构,其严重损伤可继发关节内软骨、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等后果,其由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组成。前交叉韧带重建材料包括同种异体肌腱、人工肌腱及自体肌腱,而临床最常用的移植材料为自体肌腱,其无免疫排斥反应,不会产生磨损微粒,无传播疾病风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前交叉韧带的血供有以下特点:韧带中段为明显的缺血区,中间段与边缘交界区为相对缺血区,韧带附着骨面两端血供最丰富,且股骨侧好于胫骨侧。前交叉韧带中有4 种类型本体感受器,经感受器将膝关节活动状态、位置、运动变化等信息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后者经脊髓突触产生保护性反射达到关节精细运动及维持正常稳定性的作用。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以58 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损伤患者为例,就相关手术效果进行系统探讨。

本研究与相关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关节镜下重建术保留残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水平高于不保留残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保留残端重建术中,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更显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求,表现出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原因分析在于,①术中不保留残端术式,会对患者的本体感觉感受器受损,进而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水平恢复。罗学辉等在研究中指出,经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能够更好地保证本体感觉及功能的恢复,术中保留残端可以在手术效果保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对患者本体感觉感受器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效果。这也为本研究结果给出了解释。②术中保留残端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血供的重建恢复,这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③术中保留残端治疗,可以精准定位骨隧道,且有利于保护其内口,防止关节液出现渗入情况。张博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研究中指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治疗中,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此,在行关节镜下重建术中,如何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中保留残端治疗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于生活的热情提高,不良心理情绪缓解,患者术后可以良好地恢复正常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的综合疗效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且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但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且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对于术后1年以后(远期)患者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研究欠缺,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猜你喜欢

关节镜韧带交叉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连数
连一连
连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