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次管理法在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8-24梁兴梅张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护士护理人员

梁兴梅,张玲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重庆 400054

护理工作是医疗行为全过程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也是医疗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护理技术则是医疗工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检查方法及用药方式[1-2]。在目前医学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时期,护理学科的内涵外延在不断拓宽,群众对自身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还需要有效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使患者的需求得以满足[3]。 分层次管理法有利于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推动护理学科不断进步,实现医院可持续性发展。 分层管理法逐渐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 如何运用分层次管理方法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是目前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以2019 年9 月—2021 年11 月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的20 名护士和住院治疗的3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护士角度和患者角度分析分层次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以同期来本院住院治疗的300 例患者为例,按照同样方法分成观察A组(n=150)和对照A 组(n=150)展开对照研究。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管理。护士长根据护士的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和性格特点,结合科室特点和患者病情,合理分配日常工作,确认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且以护理人员的工作需求和实际工作量,采用弹性排班制度进行合理排班。

观察组护士采用分层次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素质进行综合评估,运用分层次管理将其划分为3 个层次,基础护理人员、初级护理人员和专业护理人员。 基础护理人员:学历为专科,工作经验在5 年以下,按照患者护理级别能够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 初级护理人员:学历为专科,工作经验在5~10年,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和技能,能够正确地应用护理仪器,具备开展专科护理操作能力。专业护理人员:学历为本科,工作经验在10 年以上,在对患者做护理时能够初步判断患者的疾病,能够指导其他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并对其他护理人员的岗位进行综合评价。 如果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则可以适当地放宽工龄或者学历标准。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技能水平,通过竞争上岗,并进行综合评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评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评分。

①护理质量考核分值: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和病历书写,需要由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院内的护理绩效考核标准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从专业角度上,个案管理师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反馈,促进落实患者的护理安全和健康宣教;从管理角度,个案管理师需要和责任护士共同协调好与患者的关系,提升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上述4 个维度的每项最高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越高[5-6]。

②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差错主要包括书写错误、药物管理不当、遗漏医嘱。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差错人数/总人数×100.0%。

③护理纠纷发生率: 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纠纷人数/总人数×100.0%。

④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越高,则表示护理管理效果越好。

⑤护理工作压力源:评分越低,表示护理人员的压力源改善越明显。

⑥工作满意度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⑦患者护理满意度:根据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分,≥85 分表示十分满意,60~84 分表示满意,≤59 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考核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比较[(±s),分]

组别基础护理病房管理观察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90.46±6.13 82.13±5.09 3.306 0.004 91.25±6.37 81.46±5.79 3.596 0.002 87.79±7.49 80.23±5.18 2.625 0.017护理操作 病历书写86.38±7.03 80.32±2.67 2.548 0.020

2.2 两组护士护理差错率比较

两组护理差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护理差错率比较

2.3 两组护士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护士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护士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6。

表6 两组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比较[(±s),分]

表6 两组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护理理论知识 护理操作技能评分观察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96.35±1.89 82.97±0.64 21.204<0.001 95.63±2.04 89.60±1.79 7.026<0.001

2.5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

观察组工作压力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7。

表7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s),分]

表7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s),分]

组别工作量与时间分配管理和人际关系工作资源和环境护理专业和工作患者护理评分观察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2.03±0.65 3.46±0.79 4.420<0.001 1.13±0.26 1.98±0.32 6.519<0.001 1.71±0.29 2.65±0.22 8.166<0.001 1.11±0.21 2.63±0.65 7.037<0.001 1.62±0.38 2.37±0.60 3.339 0.004

2.6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8。

表8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s),分]

表8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班次安排自我价值福利待遇家庭与工作关系 发展机会观察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3.42±0.79 2.67±0.59 2.405 0.027 3.58±0.63 2.95±0.39 2.689 0.015 3.66±1.10 2.09±0.93 3.447 0.003 3.13±0.80 2.35±0.67 2.364 0.030 3.52±0.43 2.75±0.56 3.449 0.003

2.7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A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A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9。

表9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康复期间, 强化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并保证其身心健康,提升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树立更强的治疗信心。 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护理管理工作的实用价值相对较高,通过合理、高效的临床护理,能够较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进程、整体身心健康状态起到有效影响[5-6],再通过全面化、整体化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 临床医学不断发展, 临床护理工作越来越繁杂、重要,因此,就需要层次不同的护理人员高质量完成,不同岗位的风险性及技术含量不同[7],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学历、知识、资历、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工作技能,满足患者的合理化需求,从而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 在目前护理技术不断发展、 护理管理模式不断更新的新时代,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更多挑战,护理工作人员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十分重要[8]。

分层管理法属于新型管理理念,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已经广泛应用。在该模式下的临床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进而提升临床护理效率,有效防止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发生浪费[9]。在本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体会如下: 在护理期间,合理设计护理计划,并且要求全员严格落实,方可保障护理质量,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常规检查[10]。 护士长需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交接班制度及对应规范,督促护理组长,要求定期严格落实,对护理组长的监控能力进行定期检查,保证使护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是高度规范的[11]。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 护理操作和病历书写分值高于对照组护士 (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士的工作量与时间的分配、管理和人际关系、工作资源和环境、护理专业和工作、患者护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士的班次安排、自我价值、福利待遇、家庭与工作关系、发展机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67%高于对照A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00%(P<0.05),这一结果和韶玉兰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分层次管理法, 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能力,通过更加合理排班, 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工作效能。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最美护士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