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学特色校园*
——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桥校区规划设计为例

2022-08-24陈子坚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7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医学景观

陈 坚,陈子坚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41)

0 引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并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十三五”时期,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新征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基础性工程和引导性工程。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的发展,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医学教育面对健康中国战略、医教协同发展两大机遇,对高等医学院校的规划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规划中如何面向新要求,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形成富有自身医学特色的校园,成为规划的重点。

1 背景

1.1 项目概况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校设置“医、药、护、技、管”五大类专业20个,建有国家级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1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7个。

新桥校区坐落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的大学园区内,建成后将形成12 000人的办学规模。规划用地约1 004hm2,分两期建设。新桥校区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具备开展本科教育的条件,发展后兼有学术交流、大学科技研发等功能,成为学校的主校区。设计师在项目设计中应具有前瞻的眼光,考虑校园与当地医疗卫生及健康养老产业规划相协调,同时满足全科、养老、康复实训基地、科技研发中心未来发展需要。

1.2 用地

新校区位于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北邻迎宾大道,西接寿县大道,南至规划豆圩路,东侧紧邻恒大集团“阳光谷”高端地产项目,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直线距离约6km,距合肥市区约35km,对外交通便捷,生活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齐全。

2 规划构思和立意

2.1 传承历史延续文化特色

规划设计体现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学生铺设成才之路,为家庭点燃希望之光,为行业培养适宜人才,为社会造就健康卫士”的办学宗旨;传承合肥特有的建筑布局文化,同时融入信息化、生态化等现代大学规划理念,使之既沿承历史文脉,又具现代风采。

2.2 地域和医学学科特色

规划尽量保留原有地形和地貌,将原有水系进行保留和梳理,将湖景引入到校园内形成中心景观。统筹建设用地,建筑尽量集中布置,留出地域景观空间。丰富的书院型空间建构融入江南传统建筑的通透、灵气和怡人尺度,营造各级交往空间。通过对景观水体、植被、构筑物、雕塑等的设计,形成富有医药特色的校园景观,体现“百年树人”“治病救人”的医学教育理想。

2.3 绿色建筑与科技特色

在新校区设计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个方面,构建绿色校园。在规划设计中引入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各个院系、不同学科、国内外校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联系。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智慧教室、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信息系统,实现富有科技特色的“智慧校园”。这也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现代医学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特色所在。

2.4 具有哲理和医德特色的人文空间

本方案结合医学特色造景、水系利用、景观与规划协同设计的手法,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深厚的校史文化。滨水景观带结合医学教育、实训课程,充分展现寓教于景、人文景观相契合的绿色实训基地和生态校园。此外,通过塑造医学哲理和济世救人的人文景观,形成“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特色校园规划,体现医学教育特色与校园历史文化底蕴(见图1)。

图1 规划总平面(单位:m)

3 规划结构分析

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将对外联系较为紧密,且可以对城市服务的功能区块、系部组群设置于北侧靠主入口两侧,靠近寿州大道,方便与城市联系。

中轴线空间形成有序的内部教学区域,并设置标志性的校园建筑,同时围合形成以草药种植园为中心、水面蜿蜒环绕、药岛零星点缀的校园中心景观。中轴线两侧设置系部组群。生活区位于东侧,分两区布局。体育区主要位于校园西南角,可以对外开放使用。部分体育区结合生活区设置,方便学生使用。主要的预留发展用地集中位于校园西侧区域。

具体空间布置如下:北侧主入口东面为口腔医学院,西面为临床医学系及养护中心,医学技术系及护理学部与疗养中心联系紧密,均靠近寿州大道布置,便于城市与学校的共享,在城市主干道上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见图 2)。

图2 规划结构分析

进入内环路,到达第二层次的广场空间。东侧为基础部及思政部,西侧为护理学院。轴线的第一个节点是公共教学楼,是全校轴线的首要节点。主轴线延伸到校园中心区,形成较长向的第三、四层次主题广场序列空间,在此设置第二个中心节点:中草药种植园,南北两侧分别为药学系和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系。蜿蜒的水系串联起中心教学区,使整个校园中心充满活力。

校园中心区第三个标志性节点为图书馆,东西两侧分别为行政办公用房与国际学院、后勤用房。轴线南端终结于会议中心。南主入口为学校的礼仪性大门,保留原有洼地形成集中性水面,与校园中心景观水系相连;西侧为学校的体育中心,东侧为宿舍区。

宿舍区分成南北两区,用地东北侧近期设置单身教师宿舍。在学生宿舍区的底层布置后勤服务用房,如学生餐厅、超市、浴室、邮局等配套服务,使用效率高。正式的体育场及体育馆靠近泰州大道,方便城市共享(见图 3)。

图3 规划功能分析

主要建筑采用传统的书院、庭院与园林空间组合的手法,同时利用柱廊空间将各主要单体建筑组合在一起。柱廊是中西文化的空间精髓之一,在规划设计中巧妙地利用这一空间元素,增加师生活动的“灰空间”,形成感悟自然、体验医道的文化场所,提高学生对传统“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理解和感受。

4 规划设计分析

4.1 交通设计

规划以东西向校园道路为主要交通干线,将进出学校的车辆控制在主要教学、景观区之外。规划采用人车分流,避免过多的交叉路口。主要的车行路线为环形,环绕教学区设置了车行环道,可到达各功能区。

4.2 竖向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减少挖填土方,尽量保持基地内的现状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利用基地靠豆圩路的水塘蓄水结合校园景观形成南面入口景观湖,这也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之举。

4.3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以种植园及景观水系作为中心(见图4)。蜿蜒的景观水系串联校园中心区,零星点缀的小药岛与中心种植园相呼应,拥有江南园林的曲水流觞,温文尔雅。

图4 规划景观分析

南入口结合地形原有水潭,形成较大面积的湖面,与校园中心景观水系相连,体育馆与学生生活区隔湖相望。沿岸为徐缓的绿地,可供学生课后欣赏夕阳湖景,读书散步。

在绿化植栽的选择上,采用自然式园林手法,讲求姿美、色美、味香、意境。选择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

4.4 建筑风格设计

校园整体建筑风格以地区文化特色为底蕴,同时以建筑的时代精神和当代医学的科学理性为设计脉络,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作为主调。建筑单体设计结合书院型的空间组合,建筑形态强调“三段式”构图,给人以清新又有传统典雅细节的设计意向。

建筑单体材料以浅黄色面砖和暖灰色石材组合为主调,体现中西合璧的医学特色;体育馆等大体量建筑采用金属和玻璃幕墙饰面,表现建筑的力度感和时代特征。

5 结语

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桥校区规划设计吸取中国书院和西方学院布局特色,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特色,把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校园整体规划中,使新桥校区规划充满人文和学术氛围,富有现代医学院校特色。同时,注重在设计理念、规划结构、交通、功能等方面融入健康中国、医教协同的时代要求,形成特色突出的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成果受到学校的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医学景观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人本理念下机场建筑规划设计措施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