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区经济学研究

2022-08-24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老区经济学革命

杨 泳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1 诸论

中国老区经济学,是研究中国老区经济建设活动一般规律性的科学,为中国老区经济建设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历史理论科学。中国老区经济学,属区域经济学科类范畴,是研究中国老区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

中国老区经济学研究,是老区经济建设的国家重大课题,在不断深化的中国老区经济建设实践进程中,探索中国老区经济建设发展规律,实现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体系的最终科学形成。创建《中国老区经济学》,填补“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空白,是时代赋予的历史命题,老区人民的期待,老区建设的需要,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2 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历史形成

中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1389 个县(区、旗)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区域。《中国老区经济学》建立在老革命根据地区域历史形成的基础上,具有地域的历史独特性。在世界经济体系里,是世界唯一、中国独有的区域经济体系。

打开中国共产党壮丽的历史画卷,透过那风起云涌的烽火岁月,可以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历史烟海中的井冈山出发,在中华大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威武雄壮地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伟业、建军宏业和建国大业。井冈山、东固山、瑞金、遵义、西柏坡、延安等一批老区山川城镇,随着毛泽东的战斗足迹登上了中国革命老区史册。

3 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研究方法

《中国老区经济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毛泽东《矛盾论》和《实践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分析调研方式,定性寓于定量分析之中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路径,论证“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思想体系”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范畴,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与肯定等规律的方法论总称。中国老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运用借鉴系统论、管理学等方法和范畴;结合历史的真实发展,发掘经济的内在逻辑。老区经济规律的发现,定格于“历史”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的研究方法有机统一的认识活动中。

(2)毛泽东《矛盾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为人们提供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处理矛盾的哲学方法论。运用矛盾分析法,研究中国老区建设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中国老区经济学》研究,结合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揭示中国老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研究中国老区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中国老区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综合矛盾的统一体,中国老区社会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必须适合同一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坚持矛盾和发展问题上的对立统一法则,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中国老区建设经济活动复杂矛盾关系,探索中国老区建设经济活动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

(3)毛泽东《实践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处理矛盾。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中国老区长期经济建设实践,必然会升华为中国老区经济理论。坚持认识和实践关系上的知行统一理论,勇于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老区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老区经济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历史科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相统一。中国老区经济学的“阶级性”,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区域经济研究的对象决定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老区经济学的“科学性”,建立在老区经济学科思想理论体系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实践基础之上。

4 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革命属性,开辟革命根据地,领导老区人民打江山,决定了《中国老区经济学》的阶级性,是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政治基础。

中国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毛泽东提出“抡杆子里面出政权”,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缔造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了笫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指出:“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东固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取得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役胜利的主要战场。第二次反“围剿”战役20 万国民党军“兵临富田”,3 万余红军“蔵兵东固,寓兵于农”,在敌军眼皮底下隐蔽待机 23天。笫三次反“围剿”战役国民党30万“敌军围困万千重”。毛泽东大智大勇,迎敌而进中间突破,“命令初颁,全军震撼”。毛泽东率3万余红军主力,从国民党军防线之间20千米的间隙中隐蔽突进;三战三捷后,3万余红军从敌军之间10千米间隙地区夜行穿过跳出合围圈,途中哪怕出现一处“鸡鸣狗叫”,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老区各级政府组织一声令下,全民动员,做到了大军过境沿途“鸡不啼、狗不吠”。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毛泽东“两次迎敌穿插”的运兵胆略,源自老区儿女对红军的无限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江山:瑞金“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为了无产阶级的江山解放,老区人民前仆后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全国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老区政权机构,这是全世界各国政府所没有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老区政权体系。继承弘扬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政治基础。

5 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经济基础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区域经济,以《战争经济学》战时经济为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兴国县土地法》(1929年)确立“打土豪分田地”为土地革命的核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1942年)“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南泥湾精神为“战时经济”典范,构成中国老区经济学科思想理论体系的“战时经济”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等各届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革命老区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保障。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中央到全国县级以上政府,都将促进老区经济发展纳入到了每一年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设立了中国老区建设专项资金,出台国家层面的“陕甘宁、赣闽粤、左右江”等区域性的革命老区发展振兴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发改西部〔2012〕781号)文件、国务院颁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国函〔2015〕21号),使革命老区得到国家优先扶持,从国家层面奠定了老区建设的经济基础。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始终在国家财政预算中,每年单列专属某一个特定区域独享的专项资金,亦是全世界各国所没有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区域财政体系,成为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经济基础。

6 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实践基础

中国老区经济学研究,通过“实证调查”挖掘“文献”见证历史,“案例”分析总结中国老区全部脱贫“典型”经验“普遍”规律,奠定了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实践基础。

(1)中国老区经济学“实证调查”研究:见证史实。中国老区“战时经济”,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经济保障的立根之本,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一家造币厂“井冈山红军造币厂”,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医院“小井红军医院”,中国红色政权的第一家银行东固革命根据地“东固平民银行”,发行了中国工农红色政权的第一张纸币,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金融的源头。第一个红色国有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人民委员部《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为争取革命战争胜利及根据地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

(2)中国老区经济学“文献”研究:挖掘文物史料。老革命根据地区域,历史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这是客观存在的老区历史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革命老根据地区域的历史面貌和分布状况,各地各级政府都对老革命根据地区域进行了行政层面核定。

第一,省级人民政府层面核定根据地区域。1954年江西省民政厅对老区的分布做过核定。1990 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核定全省革命老根据地乡、镇、场的通知》(赣府发〔1990〕71号)文件,从省级政府层面行政核定全省分布有老区乡镇的县(市、区)85个,革命老根据地乡、镇(场、所、库)共1449个。第二,国家级层面核定根据地区域。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文件核定的赣、闽、粤三省原中央苏区县42个。事实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的政权机构,一直深入设置到了游击区域,那么对“已经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政权机构的游击区域”能否“认定”为原中央苏区域,尚无定论。

(3)中国老区经济学研究“法律”基础:寻求老区立法。依法保障革命根据地区域核定权,从行政核定层面,上升到立法层面,是老区发展的需要,老区人民的迫切要求。为了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第一个制定老区建设地方性法律的是《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2001 年7月27日),湖南、福建等省相继出台老区发展地方性法规《湖南省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条例》(2008 年11月28日)、《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2012年9月27日),使老区建设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规范老区建设行为,形成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的法律基础。

(4)中国老区经济学“案例”分析:研究经济规律。由于战争创伤的影响,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老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老区中的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近一半,有近4 万个贫困村和近 3000 万贫困人口分布在老区。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2017 年《江西井冈山市脱贫实证调查报告》中记载中国第一个脱贫“摘帽”县产生。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宣布“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中国答卷,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从“脱贫”到老区现代化“振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永恒的主题,让亿万老区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永远的进行时……

7 结论

任何思想理论,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老革命根据地区域经济学科思想理论,与中国革命事业同步发展,紧密地伴随着中国革命历程。中国老区经济学,是以中国老区经济实践历史中无数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珍贵经验总结,世界唯一、中国独有,填补“世界经济学科体系”理论空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宝库,为党和国家系统制定老区经济整体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伟大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中国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实践,是中国老区经济学科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老区经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老区经济建设道路,形成了符合中国老区经济学思想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老区经济学革命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