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在胸外科手术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2022-08-22喆,东莉,刘

上海护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植入物胸外科医护

王 喆,东 莉,刘 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胸外科手术进入微创时代。随着手术精细程度的提高,手术计价耗材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可避免会导致胸外科手术耗材在管理和调配方面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耗材管理的效率[1],从而影响手术的整体进程。因此,如何提升手术计价耗材取用的效率、优化整体管理水平、避免因临时取用耗材导致手术进度停滞、保证巡回护士实时在位更好地服务于手术是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2]。研究表明,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信息化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大部分医院各方面建设中,为医院的高效运行提供服务[3]。目前,针对基于医护全方面、精准化协作的手术耗材高效管理模式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医护协作的管理理念相融合,通过对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进行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高效管理,探索该模式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管理者制订相关管理办法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21 年6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改变以往传统手术耗材管理方法,采用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手术耗材进行管理。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2021年3—5月)、实施后(2021 年6—8 月)分别对2 318 例、2 484 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实施前后首台手术台数、不同手术类型使用手术耗材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耗材种类均为40 种,手术室护理人员无变动,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根据胸外科专科组中医师与手术室护士人数比例7∶5 抽取60 名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耗材质量合格且处于有效期内;②同类别耗材生产厂家相同;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因病假、产假、进修等无法参与者。最终纳入医师35 名、护士25 名,年龄21~40 岁,平均年龄(30.46±4.68)岁;大专8 名,本科17名,硕士3名,博士22名。

表1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首台手术台数、不同手术类型使用手术耗材数量比较 [n(%)]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传统耗材管理方法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分为高值耗材(如高资缝线、切口保护圈、内窥镜标本取物袋、Hem-o-lok夹、止血材料及生物蛋白胶水等)及植入物耗材(如切割吻合器、钉仓等)。高值耗材由手术室库房护士管理,每日库房护士根据以往经验按手术医师习惯手写次日择期手术计价耗材基数清单并进行手工配置,并于次日发放耗材至相应的手术间,术后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耗材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数量记录。植入物耗材由耗材管理科人员管理,术前外科医师根据手术类别和患者病情开具手术所需耗材清单,耗材管理科人员在患者或其家属按照耗材清单缴费后将相应耗材配送至手术室,术中巡回护士可根据手术情况负责联系耗材管理科人员进行相关耗材补送,术后由耗材管理科人员对补送耗材进行收费。

1.2.1.2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成立胸外科手术室耗材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共10 名,包括胸外科护士5 名、手术室库房护士2 名、胸外科医师3 名。①胸外科医师负责联合医院信息化系统,定制个性化计价耗材包。其在医院网络计价耗材库搜索所需耗材型号,配以相应的种类、数量,建立高值耗材包和植入物耗材包。在原有的电子病历手术申请流程中导入手术室高值耗材和植入物耗材两类申请模块,手术医师根据不同的术式预设并修改高值耗材和植入物耗材包,随后高值耗材和植入物耗材包将随手术申请一并发送到手术室信息化系统。②手术室库房护士负责信息互通,精准配备计价耗材包。其负责打印出信息化系统中与患者身份匹配的高值耗材电子清单,根据清单进行耗材包配置,并及时将耗材送至相应手术间。同时,根据信息化系统的患者收费记录及植入物耗材清单进行收费校对,确保收费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③胸外科护士负责实时关联计价耗材,实现一键收费。其负责核对患者高值耗材使用数量,并将患者耗材清单内容导入信息化系统收费模块。若因植入物耗材的质量不合格或操作人员使用方法失误导致手术耗材损耗,巡回护士负责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并拍照,并在不良耗材报告表中详细写明原因及事情经过,将差错植入物耗材原样封存并退回耗材管理科,必要时更换耗材厂家,使手术患者和医院手术室免于经济损失[4]。

1.2.2 评价工具①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②手术室耗材管理记录表:包括使用耗材名称、类别、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开台延迟率[5]、植入物耗材临时配送率[6]等。手术开始时间由麻醉师记录主刀医师划皮时间;手术开台延迟率=因手术耗材配送不及时导致无法开台的手术台数/首台手术总台数×100%;植入物耗材临时配送率=因钉仓不够、质量原因更换钉仓或吻合器等需临时配送植入物耗材的手术台数/手术总台数×100%。③医师满意度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包括植入物耗材供应速度、高值耗材供应准确度、护士业务熟练度、手术安全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便利度5 个维度,共20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6 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依次评0~5 分,问卷总分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医师的满意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8。④手术室护士满意度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包括计价耗材管理流程、医护对接便利度、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便利度、工作量、工作热情5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6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依次评0~5分,问卷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医师的满意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7。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首台手术开台延迟率的比较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有42 台首台手术开台延迟,实施后有12台,首台手术开台延迟率分别为33.07%、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77,P<0.001)。

2.2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植入物耗材临时配送率比较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有463 台手术需临时配送植入物耗材,实施后有296台,植入物耗材临时配送率分别为19.97%、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03,P<0.001)。

2.3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护满意度比较基于医护合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医师、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表3。

表2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比较 (分,±s)

表2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比较 (分,±s)

?

表3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分,±s)

表3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分,±s)

?

3 讨论

3.1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耗材使用的规范性随着手术计价耗材品种不断增加、性能不断完善,传统的医用耗材使用和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专科手术室医用耗材的管理要求,需建立并实施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7-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耗材管理方法相比,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后,胸外科手术室首台手术开台延迟率和植入物耗材临时配送率均得到有效降低(P<0.05)。这说明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申请、配备、收费各个环节的运作上都有明显的成效。此外,在传统耗材管理方法下,医师和护士不能进行完全有效的沟通和对接,计价耗材也是手术室库房护士或胸外科医师根据以往经验所准备或开具医嘱,无法满足患者个体化差异。而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得手术计价耗的准备、使用及收费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动态关联到医院信息系统,让手术医师与手术室护士能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完成对接、进行高效沟通和协作,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医疗救治质量[9]。虽然国内各大医院均已使用电子医嘱系统,但很少有在该系统中加入手术室计价耗材申请模块[10]。为进一步优化手术计价耗材管理流程、提高耗材管理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需避免手术耗材浪费、漏计等现象[11],完善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其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以达到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并能沿用至其他科室的手术计价耗材管理中,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这对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医护工作效率、减少护士的人力成本目前,各大医院在临床手术室耗材管理上常采用传统耗材管理方法。此方法对工作人员数量的要求较多,且工作人员花费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当备案耗材较多时,耗材易出现遗失、统计数量不匹配等问题[12]。信息化管理通过互联网平台对耗材进行动态关联并实时监控,有效避免了传统耗材管理方法耗时耗力的不足[13]。研究表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在医师开具医嘱的同时自动生成各种检查或费用申请单,还能对手术耗材配备、使用及计费等流程进行闭环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医疗耗材管理效率、降低计价耗材管理成本的同时为医院实现一体化、模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运营过程提供了基础[14]。医护协作能有效提高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管理工作的效率,胸外科医师通过联合医院信息化系统、定制个性化手术室计价耗材包,手术室库房护士和耗材管理科管理员根据信息化系统中的不同患者所需耗材精准配备计价耗材包,大幅度减少了术中手术室库房护士配送高值物耗材和耗材管理科管理员配送植入物耗材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患者手术所需植入物耗材缴费次数、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此外,本研究组建胸外科手术室耗材管理小组激发了护士学习科学管理的积极性,鼓励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水平[15]。从长远看,将医护协作与信息化管理模式融合到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管理中不仅能提高科室经济效益,还能促进科室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3.3 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医护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是衡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6]。表2、表3显示,与传统耗材管理方法相比,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医师、护士满意度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有所提高(P<0.05)。一方面,采用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手术耗材进行管理能提高植入物耗材供应速度及高值耗材供应准确度、减少手术医师的等待时间、促进手术顺利开展,进而达到提升临床满意度的效果[17]。另一方面,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使得手术耗材调配流程更便捷、耗时减少,巡回护士岗位匹配度提升[18],提升了护士的满意度。同时,该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帮助护士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整体提升了胸外科手术服务质量和水平。

4 小结

本研究将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于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管理中后,降低了首台手术开台延迟率和植入物耗材临时配送率、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手术室管理的满意度。受时间、人力、物力等的限制,本研究仅以胸外科为试点,其管理模式若想普及到整个医院手术室系统可能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后续研究如果能联合计算机信息部门将现有的电子医嘱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追溯系统进行对接,同步读取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手术耗材订单信息和追溯系统的收费信息,并根据手术订单套餐发放相应耗材,手术室一键提取,则可真正实现“智能化管理—存取—配台—追溯”功能,为打造智慧型医院奠定基础,进而能大幅度提高医院医护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植入物胸外科医护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多科室合作规范管理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的效果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装有假牙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新型复合材料加速受损骨骼恢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酸奶中的菌可帮助骨折愈合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