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域下基于厦门莲塘别墅的字体形态语意解析

2022-08-16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莲塘古厝燕尾

文/陈 丹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讲 师 硕 士

引言

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港旅游城市。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文化脉落和历史风貌建筑,而唯以“一片红”的厦门红砖古厝最为壮观。目前厦门现存不少完整的中大型古厝,其中规模最宏大、功能最齐全的当属厦门市海沧区的莲塘别墅建筑群①。人们常说:建筑仿若一首凝固的诗。而作为人类历史文明和时代记忆所承载的文字,似乎与传统建筑有着脉脉相通的关联。本文尝试从字体形态语意的角度,来探究厦门莲塘别墅的历史文化脉落及隐觅其背后的时代文明。

1 厦门莲塘别墅的建造艺术解析

厦门莲塘别墅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新街,是清末旅越华侨陈炳猷所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 年)落成。2009 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是时光变迁的缩影,当你独自漫步在厦门莲塘别墅建筑群中,就犹如进入了一座饱含古老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博物馆。那一寸寸的砖雕、一件件的木雕、石雕及陶制工艺,好似被时光凝结在历史记忆中,虽历经百年风雨,却依旧美轮美奂。

1.1 建筑布局

莲塘别墅,原选址在四周环水、水上遍植莲花的莲花洲上。建筑群在整体的空间构架上,打破了传统民居建筑的中轴线布局,以上花园为中心,因地制宜,营造出莲花的花蕊,其他三座主体建筑围绕上花园呈花瓣状分布,并集居住、祭祀、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造就了莲塘别墅四面向心的“品”字形布局形式,这些无不归功于设计者别出心裁的巧思妙造(图1)。特别是上花园的拱门回廊、假山猴洞、双回六边莲花池、拱桥等江南园林景观的营造,也使观者深深地领略到江南园林诗情画意的意境和韵味以及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图1 厦门莲塘别墅:家庙、住宅、花园(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1.2 建筑风貌

传统的闽南红砖古厝,大都以悬山、硬山配燕尾脊、马鞍脊,燕尾脊主要用于主厝,而马鞍脊一般用于护厝[1]。厦门莲塘别墅的三座主体建筑均为硬山顶,砖木石结构,上盖红色板瓦;但在形制结构上却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可谓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大汇集。位于东北侧供居住的主体建筑是典型的三落②红砖大厝,主厝为燕尾脊,护厝为马鞍脊;学堂则是二落一院的四合院式结构,且屋顶为平脊;西南侧供祭祀的家庙为二落古厝[1]。

1.3 建筑装饰

莲塘别墅建筑群的装饰艺术极富古典韵味,艺术形式也较多元化,譬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彩绘、剪粘、交趾陶等,可谓是雕梁画栋,极尽雕饰。莲塘别墅的红砖空斗组砌图案,样式五花八门,堪称一绝,除此之外,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其精湛的砖雕技艺,因其面积较大、图案种类繁多且技法高超娴熟而遐迩闻名[2]。除此之外,由于建造者早年海外谋生的经历,使其较易吸纳西洋文化和装饰风格。这在莲塘别墅的建筑装饰上可见端倪。譬如学堂的左护厝外墙上的窗额就设计成带有哥特式尖拱样式的西洋窗额,极富装饰性,与主体红砖古厝相得益彰,并无违合感。细细品究,不难发现在住宅门廊的墀头上分别有两尊洋人石雕,女的是番仔婆,男的是红头阿三③,洋味十足,凸显了异域风情,诸如此类人物石刻在厦门民居中实属罕见。另外,在水车堵的泥塑中,虽历经百年,仍依稀可见“通商洋行”的商贸情景,中西合璧,精美绝伦。

2 厦门莲塘别墅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百年的时间推移,厦门莲塘别墅的三座主体建筑虽保留较为清晰的平面格局和建筑结构,但建筑群周边的绿地由于人为破坏、开挖,逐渐变为居民的菜地或荒地,部分水塘淤塞,沦为池沼,以至于水系面积远不如建园初期;其次,由于厦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多雨,主体建筑的瓦片经过百年的冲刷,呈现不同程度的风化、碎裂,存在严重的渗水等现象;传统民居建筑一般采用木结构构建,较易出现虫蚀、蚁蛀现象,再加上主体建筑年久失修及保护不当等原因,部分墙体出现了沉降、开裂、倾斜等残损现象;再者,在居住的过程当中,由于居住者人口的激增及居住观念的改变,出现了拆改、增建、重建等改变格局的现象[3]。此外,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构件被盗事件偶有发生,也极大地影响了文物建筑的原有历史信息及其完整性。

在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的今天,厦门莲塘别墅建筑群的历史文化及旅游价值更是日益凸显。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为保护文物的意识比较欠缺等客观原因,成片的古厝群已寥寥无几。因而如何妥善、合理地保护仅存的传统民居建筑及建筑装饰构件,就显得迫在眉睫。

3 厦门莲塘别墅与字体形态语意相结合的思考

基于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字体形态语意研究,首先应对厦门莲塘别墅的建筑和装饰元素进行提炼、概括,并将传统元素进行重新的解构与重组,融合现代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字体形态语意为桥梁,构筑厦门莲塘别墅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形式;其次,对厦门莲塘别墅的建筑与装饰元素的设计运用,不应只是搭积木般地简单拼凑,而是要把握符号系统整体内蕴的信息传达,譬如将莲塘别墅建筑文化与精神内涵运用隐性语义的表达方式,将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进行视觉演译与诠释,进而体现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视觉传播价值,使传统建筑符号在字体设计的整合应用上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4 基于厦门莲塘别墅的字体形态语意解析

众所周知,建筑是由不同的建筑部件构成的,而字体也是由横、竖、撇、捺等笔画线条构成字形空间结构。细究下来,不难发现两者亦有相似之处。字体本身的组织架构犹如红砖古厝的横梁、立柱、飞檐、斗拱,在流动的视觉空间中相互穿插、相互交织,构筑具有传统民居风格的字体形态语言。

4.1 符号化

基于莲塘别墅的众多特征,设计者既惊叹于古厝能巧妙地结合居住、教育、祭祀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对家族繁衍及族人和谐共存有着深远之虑;又惊艳于古厝细腻深邃的内在结构:双曲燕尾、空斗组砌、砖雕、木雕、石雕、剪粘、泥塑及彩绘艺术,件件美不胜收。经过多方的素材取舍和整合,设计者最终确定以莲塘别墅主体建筑的双曲燕尾为主要设计元素,因其屋面脊部坡度陡峭、檐部坡度平缓,翘角燕尾高耸凌空,屋脊的两边不似其他建筑的直线,而是略往上翘的弧度,墙身的面与屋檐的线条形成了独特的曲线视觉美。因而在该字体设计时(图2),将燕尾脊侧面和正面不同角度所呈现的不同视觉造型归纳概括为“横、撇、捺”等字体符号,体现了文字的理性之美。

图2 符号化字体设计(图片来源:学生作品)

4.2 图形化

通过对厦门莲塘别墅的探索与研究,设计者作出了思考并进行了众多字体实践。漫步建筑群落,陆离斑驳的花园,高高微翘的燕尾,圆融饱满的马背山墙似乎都在诉说着沧桑的过往。如何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来寻觅整个莲塘别墅古厝群落的外形特征、建筑结构及隐喻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激发了设计者新的灵感。譬如以字体的造型变化来造就丰富的形状、空间与性格,抑或通过视觉化的建筑图形符号来表达文字的内涵特质,构筑独有的视觉文化性,使该文字具有可读性的同时,亦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达到“形意”的完美融合(图3)。

图3 图形化字体设计(图片来源:学生作品)

4.3 交互化

伴随着数字多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读图时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字体形态语意也开始有了新的定义与方向。设计师开始摆脱了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尝试着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譬如把厦门莲塘别墅建筑的文字视觉化,通过新的视觉媒介完成“交互化”的视觉形象转译,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盛宴,从而实现对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进行重新的解读,设计出更具时代性且人性化的字体设计作品,进一步拓展了厦门莲塘别墅与文字结合的时空表现维度和广度。

结语

本文从莲塘别墅建筑群所凝固的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展开,进行传统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分析,从古朴典雅的建筑和精美华丽的纹饰里找寻厦门莲塘别墅的设计语言,并通过现代字体形态语意解析,将其转化为特有的视觉符号和独具特色的视觉演绎。在此不单是对厦门红砖古厝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借由当代新颖的设计语言来诠释传统的建筑文明。这是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的结合,更是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承。

注释:

①厦门莲塘别墅,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莲塘别墅中的学堂自号“莲塘别墅”,所以厦门学术界就把整个建筑群统称为莲塘别墅。文章中提及的莲塘别墅、莲塘别墅建筑群均为同义。

②落,原指院落,后作量词“座、所、进”(用于房子),参见参考文献[4]。

③番仔婆,是闽南人对女性洋人的俗称,代表了洋人家庭中好主妇的形象;红头阿三是闽南人对古印度锡克族卫兵的称呼,又别称“马答仔”“蒙加利”。

猜你喜欢

莲塘古厝燕尾
谈燕尾模型的应用
燕尾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全寿命预测方法
屋顶世界
误西风
梦中古厝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六)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红砖古厝 珍藏的记忆
广州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回顾
残阳下的古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