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译英策略与方法(八)

2022-08-15鲍川运

英语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修饰语介词用法

文/鲍川运

形式与意义一直是翻译中的一对矛盾,形式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译者对源语的理解及处理,其影响程度如何,取决于译者对两种语言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比着葫芦画瓢,常常是初学者采用的学习方法,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则需要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其中的道理,最终成为一位有意识的译者。对任何一种语言,作为习得语来学习,在最初的模仿过程中,最早接触的用法会给学习者留下较深的印象,所谓先入为主。印象之牢固,甚至造成了翻译中的定式思维。

这一期我们谈谈几个英语介词,特别是中文为母语的译者容易出现定式理解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看看英语学习初期的印象会给后期的翻译工作造成什么影响。

先说说of,这个恐怕是学习英语最早接触的词之一。关于这个词我们学习和掌握的第一个用法就是表示所属关系,也就是相当于汉语中的“的”。有了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此后的翻译中凡是出现汉语中的所属关系时,许多译者便不假思索,非常方便自然地选择用of 表述,造成of 的使用过于频繁。

例如:夏季的冰雪之旅。

有译为:A skiing trip of the summer.这句话的语法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里有一个形式与意义的问题没有解决。表面上说的是夏季“的”冰雪之旅,有一个形式上的所属关系,但在意义上则有一个对比的含义,即在炎热“夏季”竟然能够去滑雪。因此,其中语义的关系已经不是“夏天的”这样一个单纯的所属关系。

根据其语义的对比含义,可以这样翻译:A skiing trip in a summer.

一件事情在一个违背常理的环境中发生,形成对比。小小的介词可以改变语言的内涵,不可轻视。这个例子说明的问题还是对中文内涵的了解。另外,中文的所属关系,除了可以使用介词of 表达,也可以根据其内在关系采用其他介词。

例如:生态环境部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

可以说: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s a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也可以根据其上下级关系翻译为: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s a department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修饰语前置是中文的一个特点,即修饰语基本上摆在被修饰语的前面。但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并非是所属关系。一看到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词组,即轻易地使用of,可能会造成翻译的错误。

例如:许多国企这几年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有译为:In the past few years, many SOEs have completed the reform of shareholding system.这样翻译显然不当。“股份制改革”在这里并非是所属关系,而是一个同位语,即“改革”本身做的事情是实行“股份制”。当然,英文中使用of,也有表示同位语的功能,例如the city of Shanghai。但是英文中含有动意的名词与of 搭配使用,往往有动宾的关系。reform 本身是名词也是动词,因此 reform of the shareholding system 就很可能被理解为对shareholding system 进行改革,而不是为实施股份制而进行的改革。

因此这句话可以修改一下:In the past few years, many SOEs have completed their structural reform and converted to the shareholding system.

或者更为简单地说:In the past few years, many SOEs have adopted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英文中含有动意的名词与 of 搭配使用是常见的现象,常常用来表示动意。

例如:我们将推动大会通过一项野生动物保护的决议。

译为:We’ll push for the adoption by the conference of a resolution on wildlife protection.这里adoption 与of 之间相隔了一个逻辑主语the conference,使得of 表示的动意感更强。其他的例子还有:demonstration of goodwill,相当于to demonstrate goodwill;election of the secretary-general,相当于to elect the secretary-general;等等。

有些形容词与 of 搭配使用,也有动宾的作用,例如:

① 我很感谢你为小组做的工作。

I am very appreciative of what you have done for the group.

② 他一直非常支持我的研究工作。

He has been very supportive of my research.

再看看介词in 的用法。这也是一个极其常用的介词,我们掌握的第一个用法是表示方位,如in the room、in the city 等等。大多数译者对这样一个简单的介词自然不会陌生,对其各种用法谙熟于心。但是在中译英的过程中,in 的表现力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先看一个英语句子:The two companies finally settled out of court, in one of the largest lawsuits over a decade.

这句话里的介词短语in one of the largest lawsuits,形式上是状语,表示“在……之中”的意思。形式上虽然表达的是方位范围,但实际的意思应该是表示一个结果。将整句话翻译成为中文,这个短语似乎就不能简单地翻译为“在……之中”这样的结构。因此可以这样处理:这两家公司打了一场十年来最大的诉讼案,最后终于同意庭外和解。或者:这两家公司终于同意庭外和解,成为十年来最大的诉讼案之一。

in 引导的介词短语在两句中文翻译中都没有成为地点状语,而是根据其深层的语义,翻译为表示结果的句子。从这个例句可以看出中译英表述方法或思维习惯的不同。中文基本上使用动词,而英文的非动词形式使用较多,结构多样。

在中译英的过程中,动词使用较多,但处理也不一定必须采用动宾结构。遇到与上述例句相似的地方,也可以采用介词短语的方式表述。

先看看上期用过的一个例句: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与社会救助政策衔接,实施精准救助。

On top of the social assistance provided, there must also be specific measures to help low-income rural households, in a targeted approach to eradicate poverty.

“实施精准救助”在这句话里面,显然是一个总结性的话语,表示一个目的或一种方法,意思是前面的事情做到了,就等于是“精准救助”了,在语义上与前面并非是平行的两个动作,因此翻译的时候没有采用并列动词结构,而是使用了in 引导的介词短语。

再看一句:完善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机制创新,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New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ill be put in place to help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ecure credit, in a fair and transpar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从语义上来看,也不是与前面并列的两个动作,而是表示一个目的或者结果,因此也用英文的in 介词短语 ,表示了希望实现的结果。

再看看下面这一句:“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

Stability and progress must happen at the same time in a stabl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for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further reform.

“‘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表示的是一个条件,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建立后面所说的宏观环境。“经济社会平稳”采用英文的in 介词短语,以静态或状态的方式表达,与前面的主句结构相结合,表述了创造宏观条件所需要的条件。

我们再看看介词on 的用法。这也是英文中表现力非常强的一个介词。其中有些非常灵活的用法是我们平常可能没有注意到,但在翻译中可以学习利用的。

例如:我觉得这个位置他拿不到了,主任好像已经放弃他了。

I don’t think he will get the position.The director seemed to have given up on him.

这里的“放弃”是一个及物动词,但是在英文里如果直接说give him up,所表述的意思就不一样了。英文里是先用了give up,然后再加一个on,与“他”联系在了一起。先用一个动词结构,然后用介词on 表示关联,是英文中常见的表述方法,而这个方法与中文直接的动宾结构不一致。再看几个例句:

① 他在会议上提的那个方案,我们还需要跟进一下。

We need to follow up on the proposal he made at the meeting.

② 我想接着他报告里提到的几件事情说一下我的看法。

I would like to pick up on a couple of things he mentioned in his report.

③ 我们的办公用品不够了。

We are running low on office supplies.

④ 孩子就要考试了,这个时候也许应该给他们减少一点压力。

We may need let up on the kids a little bit before their exams.

这些表达方法虽然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固定词组学习和使用,但了解其中的语义结构有助于词组的正确和灵活的使用。

介词on 在表达动意方面也很灵活,例如:

① 这顿饭你不用付钱了,公司付了。

You don’t have to pay for the meal.It is on the house.

② 等我吹哨你们再行动。

On my whistle, please.

③ 我希望你不是因为我才参加派对的。

I hope you didn’t come to the party on my account.

总之,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母语始终扮演一个潜在的参照物。与母语结构或思维方式一致的,就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也能熟练使用;如果不一致,在翻译的时候往往会想不到。中文虽然也有介词结构,但表述的范围和内涵远不及英文。中文的行文,意思的延伸靠的是意合,即语义上的衔接,因此中文的介词通常是结构性的。而英文的介词除了满足句子的结构需求,还常常表达语义关系,有动意表述能力。英文作为一种形合语言,其结构衔接手段丰富,以介词为最,能够使语言表述简练、传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

猜你喜欢

修饰语介词用法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顺序对比与汉语习得偏误研究*
介词和介词短语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作”与“做”的用法
介词不能这样用
浩浩荡荡个什么
特殊用法
浩浩荡荡个什么
“撞车”、“撞衫”及其流行中的三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