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贺卡见证百年信仰

2022-08-15汤根姬

党史文苑 2022年7期
关键词:贺年卡红三军团黄洋界

□汤根姬

因为信仰,一位黄埔军校生不得不在丈夫和战士的身份间选择;因为选择,这位黄埔军校生100年前寄出的一张明信片见证了一段烽火情缘。他就是毛泽东亲自签发的共和国烈士陈毅安。他不仅是一位战场骁将,更是一名痴情男子,他和妻子李志强一见钟情,因投身革命只能分隔两地。1923年他俩订婚,1929 年两人完婚,在6年间他们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妻子盼着他和自己长相厮守,他却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

今天就让我们重回烽火岁月,倾听一则动人故事。在众人眼中,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上演的一定是刀光剑影和硝烟弥漫,那您就错了,战争年代的井冈山同样可以上演温情脉脉。2003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文物征集人员向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陈晃明教授,征集了一张20 世纪20 年代初的贺年卡。这张贺年卡是1922年陈毅安寄给未婚妻李志强的纸质卡片,它纵10.8 厘米、横15.2 厘米,四册页,用绿色毛线固定。封面为一女话务员的圆形金边头像,头像下是“恭贺新禧”四个金色隶书字,封底为梅花的花瓶图案,下方为“上海大东书局精印”文字,内页为贺卡的内容,用英文书写:My Sweet Heart Miss lee落款为Cheng Bing(陈毅安曾化名陈斌)。贺年卡还留有收件人李志强女士在1955 年的亲笔注释:一九二二年元旦,毅安送我的贺年拜片,谁知我也好似拜片上的女士一样,我也学成了一位为人民服务的话务员,此片是三十年前的纪念品,真可贵也,志强一九五五年住北京罗家大院,胡同甲5号批注。

陈毅安是井冈山时期一位战场骁将,他于1905 年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1922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到汉阳兵工厂从事工人运动,1925 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在读书时就和李志强相识、相知、相恋。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李志强第一次见到了陈毅安,两人一见钟情,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把两颗年轻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26 年,陈毅安从黄埔军校毕业,大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1927年9月,陈毅安参加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率部扼守七溪岭、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的战斗,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而前线指挥战斗的就是驰骋井冈山的骁将陈毅安。他在黄洋界阵地以不足1 个营的兵力,战胜了4 个团的敌人,保卫了井冈山大本营。

1929 年,陈毅安奉命留守井冈山,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在频繁的战斗中,陈毅安左腿被敌弹击穿,伤病交集,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在红五军军长彭德怀的关怀下,他被送回老家,由未婚妻李志强护理。养伤期间,陈毅安与心爱的李志强结束了苦恋,结为夫妻。李志强是在长沙第一女子师范学习期间认识当时同在长沙读书的陈毅安,共同的志向使这对革命情侣终于从自由恋爱走进洞房花烛。1930年6月,陈毅安的伤势刚有好转,就接到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的军令,任命他为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前敌总指挥。于是,他告别老母和新婚妻子重返战场,担任红三军团第一纵队司令员。可谁知,这一去竟成了他们的永别。8 月7 日凌晨,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陈毅安腰部连中四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

1931 年,李志强生下一个男孩,取名陈晃明。后来迫于生活的穷困,她离别湖南湘阴界头铺镇,到长沙考入湖南省长途电话局,依靠她微薄的薪水养活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母亲。

陈毅安以身殉职的消息,李志强当时并不知道,直到1937 年国共两党宣布合作后,李志强写信给延安八路军总指挥部,询问情况。彭德怀回信:“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为民族解放中一大损失。”从此,李志强靠着思念坚强地活着,毅安虽然不在了,但作为媳妇的她一如既往地尽着自己的孝道,这期间的不易和担当,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具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女人。

在西方的爱情故事中有罗密欧和朱丽叶,中国古代有梁山伯和祝英台,陈毅安和李志强的爱情故事是什么?是革命第一!这张贺年卡她就放在枕边,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拿出来看看,抚摸着贴在脸颊,抚慰着那无尽的回忆和情思。这张贺年卡给予了她坚定的信念,因为她相信丈夫一生所追求的事业能够成功。所幸,其遗腹子陈晃明乖巧、懂事、健康地成长,一切足以告慰先烈,安慰着李志强那布满创痕的心灵。

1951年3月,毛泽东亲自签发全国前十名烈士的荣誉证书,陈毅安位列第九,所以被尊称为“共和国第九烈士”。1958年,彭德怀为寄托对烈士的哀痛之情,为陈毅安题词:“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的光荣”。

陈晃明先生多次来井冈山寻访父亲的足迹。1983年3月,李志强因病去世。1990 年,陈晃明再一次踏上了这片红土地。这一次,他是遵循母亲生前的遗嘱,千里迢迢把父亲的忠骨和母亲的骨灰合葬在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如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的这张贺年卡,已成了国家一级文物,他是革命先烈高尚革命爱情的见证物,永远存放在了为之战斗过流血过的革命摇篮井冈山。透过这张英文贺年卡,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青年,他们的青春其实和我们一样灿烂多彩,也有眷恋的亲情和爱情,但是在儿女情长和家国情怀间,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英灵已逝,浩气长存。在时光的打磨中,陈毅安的身影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他的事迹誉满华夏、千古流芳。

猜你喜欢

贺年卡红三军团黄洋界
西江月? 井冈山
黄洋界观云海
阅读理解——贺年卡
“心花怒放”贺年卡
老党员们的“新党课”
送你一张贺年卡
贺年卡
彭德怀红三军团消失始末
井冈山游记
东方军入闽作战的经过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