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8-11高吉民孙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脑出血机体

高吉民,孙妍

(1.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重症医学科,江苏淮安 223001;2.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神经内科,江苏淮安 223001)

脑出血即非外伤因素导致的脑实质出血,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而重症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高,常伴随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等,影响正常摄食。因疾病影响,患者多处于高代谢、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1]。对此,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积极做好营养支持工作,以改善其代谢状态,满足机体修复的营养需求[2]。但常规营养支持模式下,因机体分解代谢速度加快,丙氨酰-谷氨酸消耗增加,水平迅速降低,可导致胃肠黏膜功能被削弱,进而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在营养支持中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可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3-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者80 例,通过对照分析,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者8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脑出血诊断标准[5];(2)经颅脑CT 检查出血量大于30 mL;(3)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6 h;(4)发病前无严重器质性病变;(5)未予激素、免疫制剂等治疗;(6)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禁忌证者;(2)原发性胃肠功能障碍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免疫功能障碍者;(5)依从性差者。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0 例,女15 例;年龄20~80(57.39±7.22)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8(6.92±0.42)分;出血位置:基底节22 例,额叶11 例,蛛网膜下腔2 例。观察组45 例,男26 例,女19 例;年龄20~80(58.10±7.35)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8(6.89±0.41)分;出血位置:基底节25 例,额叶16 例,蛛网膜下腔4 例。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急诊手术,并接受甘露醇脱水等对症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具体如下:首先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性别,采用Harris-Benedict 公式计算基础能量消耗(男性基础能量消耗:66.5+13.7×体重+5×身高-6.8×年龄,女性基础能量消耗:66.5+9.56×体重+1.85×身高-4.68×年龄),之后结合每日早上8 点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心率、损伤时间,以Clifton 公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7 分及以下:每日所需热量=152-14×昏迷评分+0.4×心率+7×受伤时间;评分大于等于8 分:每日所需热量=90-3×昏迷评分+0.9×心率)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一般每日热量供应在130~148 kJ/(kg·d)。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使用10%葡萄糖(湖北天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7105,规格:500 mL∶50 g)与10%脂肪乳(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248,规格:500 mL∶50 g)双能源配置,糖脂比控制为1~1.2∶1。以复合氨基酸(河南双鹤华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958,规格:250 mL∶21.1 g)供氮,并添加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等。配置的全营养液经深静脉输入,持续3 d。自第4 天起,经鼻胃管或鼻肠管持续滴注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2,规格:500 mL],从500 mL/d 开始增加至2 000~2 500 mL/d,并减少静脉营养供应,10 d 后改为全肠内营养支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54,规格:50 mL∶10 g)进行支持,每次以丙氨酰-谷氨酰胺10 g 配比注射用水500 mL 静脉滴注,每日1 次。

两组均营养支持14 d。

1.3 观察指标

(1)两组营养状态比较:于治疗前(入院时)、治疗后(营养支持14 d)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每分钟3 000 转离心15 min 分离血清,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2)两组免疫功能比较:于治疗前后以血清为标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3)两组炎症反应比较:于治疗前后以血清为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营养状态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态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状态比较[(),g/L]

表1 两组营养状态比较[(),g/L]

2.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IgA、IgG、IgM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g/L]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g/L]

2.3 两组炎症反应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α、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反应比较()

表3 两组炎症反应比较()

3 讨论

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机体处在高代谢状态,可造成蛋白质迅速分解,糖脂代谢紊乱,再加上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难以摄入营养,故免疫功能很容易降低,不利于患者的恢复[6-7]。且颅脑损伤也会破坏下丘脑、脑干功能,影响神经内分泌和胃肠功能,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消失,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常规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通过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为患者康复提供物质基础。而丙氨酰-谷氨酰胺作为条件必需氨基酸,在高代谢状态下消耗迅速,常规营养支持难以满足机体对其的需求[8]。而在营养支持中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则能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参与氮、氨转运与三羧酸循环,既可为小肠黏膜的正常发挥提供条件,又能作为免疫细胞的燃料,增强机体免疫能力[9-10]。通过补充外源性丙氨酰-谷氨酰胺,能促进肠粘膜修复,维持其正常代谢与功能,有利于防止肠道毒素、细菌移位,对降低肠源性感染风险有明显作用,还能够增强免疫应答,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11]。而通过改善肠道功能,也能与肠内营养支持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与营养状态。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进行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而治疗后观察组的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则说明该方案有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TNF-α 为多效促炎因子,其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处在炎症反应状态;IL-6 为活化T 细胞、成纤维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等的作用,在急性炎症反应中IL-6 会迅速生成。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状态。

综上所述,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进行营养支持干预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脑出血机体
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可变剪接分析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谷氨酰胺代谢与卵巢癌相关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对骨肽药物促UMR106细胞增殖试验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揭示拟南芥种子代谢稳态中的潜在相互作用(2020.4.26 植物分子研究)
邓俊峰作品选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