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失真原因及保真策略探析

2022-08-08姚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

摘要:后真相时代,新闻失真现象屡见不鲜。新闻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探寻真相,而失真新闻与此背道而驰,理应改善和杜绝。但失真新闻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兼具主客观两方面,既有应予坚决否定之处,又有需要宽宥和理解之处。文章以新闻传播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案例分析法、归纳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尝试分析新闻报道失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的保真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受众提供一个理性看待失真新闻的角度,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场氛围。研究发现,造成新闻失真的因素有信源、媒体、受众三个方面,既有难以避免的客观因素,如信源的流动性和受众的媒介素养,又有必须杜绝的主观因素,如媒体的专业素养不足和道德意志脆弱等。正因如此,在分析新闻失真现象时,应当保持理性、客观、公正,在力保新闻真实性的同时提升公众的媒体素养。

关键词:新闻失真;新闻反转;后真相时代;媒介素养;采编技术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3-0114-03

在对新闻报道失真现象展开论述之前,需要明确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除了真实存在的部分子虚乌有的虚假新闻之外,更多的新闻报道失真并非发生在单一节点上的独立事件,而是在前置事件与后发事件的共同烘托下凸显出来的异常现象。这里所指的前置事件即新闻的先发报道,是某一事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之初带给受众的单向认知。随着越来越多的事件细节被深挖出来,即后发事件相继发生,原先的认知被颠覆,与此同时真相浮出水面。这一逆转过程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该事件的首发报道被视作失真新闻[1]。

例如,2021年发生的“阿里女员工被性侵”事件,该名女性员工在网络上发长文陈述自己被性侵一事后,阿里公司被卷入舆论漩涡,网络上充斥着对职场酒文化的质疑和痛斥之声。随着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曝光出来,事态发生颠覆性改变,受众不得不惊叹新媒体时代新闻反转的速度之快,以及对失真新闻的辨别难度之大。文章认为对新闻报道失真现象的分析应当密切围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机制,理性看待反转引发的新闻失真现象,同时坚决杜绝真正意义上的虚假新闻。

一、失真新闻报道的发生机制

文章尝试以新媒体时代频频产生的新闻反转现象为切入点讨论失真新闻报道的发生机制。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反转,至少涉及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事件的首发阶段,即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成为新闻并进入公众视野;后一阶段为触发真相后的逆转阶段[2]。反转新闻遭受众诟病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反证了首发新闻的虚假性,严重时甚至会使媒体陷入众矢之的的困境。但事实上,造成新闻失真的不仅包括媒体,也包括受众自身。现对失真新闻的发生机制进行如下阐述。

(一)信源角度

1.事件纯属虚构和捏造

新媒体时代,个别受众或媒体为博取眼球、收割流量,蓄意无中生有,捏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此类新闻报道一旦受到关注,极易被拆穿并形成反转。这是性质最为恶劣、手段最为下作的失真新聞,完全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原则,突破了新闻报道的底线。以2020年2月27日宁波晚报发布的“10万只浙江鸭子将出征灭蝗”的新闻为例,这则卓有趣味的新闻一经报道便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但事后被证实为记者未经核实就抢发的不实新闻。值得关注的是,新闻中多次强调“出征”的鸭子是“国绍1号”鸭苗,同时辅以对这一品种的鸭苗诸多褒扬。虽然新闻最终被打上假新闻的印章,但受众对相关鸭苗已然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不禁质疑这则失真新闻的背后是否有利益关联者为推手。

2.有关部门的信源垄断或掩藏

部分涉及敏感信息的热门事件受控于权力机关,在事件没有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时,权力机关出于避免事态扩大的目的,有意向媒体隐瞒关键信息或者作出暧昧不清的表态[3]。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只能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反而造成舆论哗然。直到有关部门出面解答公众疑虑,关键信息才被一点点挤出来,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此类失真新闻并非媒体有意而为之,毕竟新闻事件的信源具有流动性和生成性,在没有充分掌握信源之前,如果媒体恰好没有对已有信源的完整性进行核实,极易做出失实报道。

3.当事人的有意隐瞒

部分事件当事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向媒体进行选择性的事实陈述,直接降低了新闻的可靠性。随着被隐瞒的信息被深挖出来,事件将发生反转,先前的报道也不可避免地被冠上“假新闻”的名号[4]。对于此种失真新闻,媒体的主要责任在于没有充分采集和查证信源的完整性便生产新闻,但能否在第一时间就获取完整信源,则不是媒体可控的。

(二)媒体角度

1.新闻生产的迫切性压力

新闻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时效性,遗憾的是这一价值追求与新闻报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往往难以两全。记者抵达事件现场后,只能根据初步观察到的现象和获取到的信息发出报道。比如地震发生后,赶赴震中的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是暂未发现人员伤亡,故做如实报道。但随着救援不断推进,伤亡人数开始增加,新发的新闻包括人员伤亡数量。对于这种情况,是否能表明前期报道失真?答案是否定的。新闻报道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不同阶段的报道内容所含信息量、信息种类不尽相同,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报道失实问题难以避免。

2.记者采访过程中获取的信息片面

部分新闻记者专业素养不足,采访目标不明确、采访提纲不具体,对访问对象偏听偏信,获取信息后不进一步向其他当事人或第三方核实求证。这种缺乏新闻专业精神造成的报道失真同样普遍存在,但可以通过提高专业素养、树立新闻专业精神来规避。

3.人为加工造成的问题失焦

在新闻生产后期,部分媒体为提高新闻的关注度,会采用放大细节、夸大新闻元素等手段将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事实以外的部分,让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5]。这是媒体作为“把关人”的一项“特权”,也是造成新闻失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三)受众角度

1.集体情绪的煽动

笔者在此以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的新闻为例,说明社会固有的文化和受众固有的观点将对新闻失真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事件曝光之初,新闻标题中的所有关键词,如“女司机”“变道”“遭殴打”,它们从不同角度与当下的性别文化捆绑在一起,精准触发受众的敏感神经。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关键词在新闻标题中进行随意的拼接组合,带给受众的直观印象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变道,也能让女司机受到不公正对待——遭殴打。在性别对立、两性矛盾的潜在社会文化的催化下,事件迅速升温,一则社会新闻转化为全社会对男性司机口诛笔伐、道德批判的良机。直到公安侦查部门公布了男性司机车载记录仪中的视频,将事发原因告知外界,受众的情绪又发生了大反转,近乎一边倒地认为前车的女司机该打。文章无意讨论这起新闻事件中的孰是孰非,仅仅以此为例,论证受众情绪和固有的社会文化同样会对新闻的走向和后续的反转带来显著的催化作用,进而酿造失真新闻。

2.先入为主的影响

根据前文所述,新聞是否失真是通过后续新闻报道来反证的,如果后续新闻内容是对首发报道的否定乃至颠覆,首发报道自然而然成为失真新闻。然而在许多时候,一个新闻事件迟迟等不来后续新闻的颠覆,即失真新闻长期霸占受众的意识。根据现代解释学的理念,受众在接触某个文本之前,其以往的经验、情感、愿望、价值理念、知识储备等主观条件的总和将形成“前理解”或“先结构”,海德格尔将这种现象称为“先见”。相同社会文化下的网络受众拥有大致相同的“先见”,这意味着当某条新闻符合他们的心理期待与道德认知,就容易对其产生共鸣并反过来强化自己的期待与认知。一旦后续出现事件反转,相同的“先见”又将使受众产生相同的“受骗”感,这也是产生失真新闻的重要心理动因。

二、保障新闻真实度的思考与建议

(一)完善追查机制,涵养专业精神

通过上文的论证,不难看出大多数失真新闻都因客观因素而起,由媒体主观方面造成的新闻失真主要分三种情况:其一是媒体工作者与当事人合谋造假;其二是记者获取的片面信息;其三是媒体在后期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这三种情形无论是媒体行业内部还是社会外界都不予宽宥,尤其是第一种出于利益而制造假新闻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严重时还有可能触犯刑律,因此理应坚决打击制止,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甚至终身禁止从事新闻工作。而对于第二和第三种由专业度不足造成的新闻失真则应当予以警惕,从新闻从业者提高专业素养、涵养专业态度入手,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后期生产过程中则尽量确保呈现方式的客观准确性。总之,在分析新闻失真的原因时,需要理性分析失真机制是主观还是客观方面,然后区别看待。对于主观因素引起的失真当罚则罚,对于客观因素引起的失真则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专业提升来应对。

(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根据文章的分析,新闻失真并不完全由利益驱使下的不正当新闻生产手段造成,部分失真新闻甚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刺激事件矛盾锐化,在公众注视下诱出真相。只要能促使事件袒露本质,终究值得肯定。毕竟在后真相时代,质疑要好过沉默。而且失真新闻帮助受众从不同角度看到事件的不同面,由此带来的新闻审视与判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

整体上,当下受众的观念还囿于传统媒体时代,难以理性看待和分析首发新闻的失真与后续新闻的反转。从受众角度看,这种观念落后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民间舆论场,更不用说与官方舆论场发生良好的“同频共振”,营造和谐的社会传播氛围;从媒体角度看,受众的偏见或观念滞后不利于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这对于新闻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巨大威胁。为此,文章认为有一个事实应当认清和强调。

新闻的呈现与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公众普遍只能以较低的效率接近事件真相,而即使是专业的新闻媒体也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探索揭开事实的面纱。由个别记者进行一两次新闻报道就披露真相的情况,在后真相时代反而应予警惕。正是在媒体的持续跟踪和公众的不断追问下,事件真相才能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原央视《新闻调查》记者郭宇宽曾表示,“我们的报道只是把事实往前推进了一步,揭示出一些问题,但是真正的真相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敢说我知道了”。由此可见追寻真相的过程充满了迷雾,在无人为因素干预的情况下,大雾弥漫之际出现失真新闻不仅难以避免,而且无可厚非。正因如此,现代受众读到失真新闻时,不应一味苛责媒介不够专业审慎,而应当秉持理性态度静待后续报道。要做到这一点,主流媒体应当重视自身公信力建设,在新闻报道中严格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原则,让公众看到新闻事实的揭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同时通过宣传让受众加强对新闻生产流程与特征的了解。

(三)提高新闻采编技术

1.选择具有权威性的采访对象

新闻事件发生后,最先、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事发现场的普通民众,但民众受访时发表的言论通常不易引发严重后果,因此主观上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就向记者陈述什么。由此获得的信息较为主观,可靠性和全面性不足。而如果采访到与事件具有责任关联的对象,其在媒体前发表的言论必须慎之又慎,因此可靠性和有效性较强。除此之外,在采访之前要仔细制定采访提纲,提出直击事件要害的问题,提高采访效率,凝练采访内容,深入探寻权威者的意见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手资料并采编为首发报道。

2.媒体应加强自律,主动提供优质新闻

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对新闻失真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加强媒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是避免新闻失真、提高新闻质量的重要措施。媒体应该制定加入自律公约,重申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公益性原则,严格规范新闻信息稿源;重视对媒体人职业道德的培养,严肃职业纪律,培养其检验、辨别的习惯,培养其对公众利益负责的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内部自查严格控制新闻失真现象。

三、结语

新媒体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凭借丰富的内容和高效的传播赢得了大众的欢迎,现已变成了大众了解时事、获取信息的常用媒介。然而伴随着媒体行业竞争的愈发激烈,大量的不实新闻不断涌现,不断挑战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着媒体平台的发展前景,同时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既有助于民众掌握事件的真相,支持正义,又有助于引导民众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判定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使新闻工作满足客观、公正的原则和要求。针对当下新闻失真的现象,需要各级新闻机构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在明确工作标准、提高质量效率、完善工作体系等诸多方面努力,使新闻事实的选择与判定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效率性。

参考文献:

[1] 王延芳.反转新闻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6(10):80.

[2] 全燕.“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7(7):113.

[3] 周睿鸣,刘于思.客观事实已经无效了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查验的发展、效果与未来[J].新闻记者,2017(1):41.

[4] 陈涌嘉,潘少均,梁汉君.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像的重要性分析[J].传媒论坛,2020,3(22):60-61.

[5] 赵鹏.疫情形势下新闻真实性问题浅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8):57-58.

作者简介?姚洁,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访。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基于受众媒介素养的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