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单次屏气与两次屏气法减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估严重钙化冠状动脉狭窄

2022-08-08王俊人李晓岗邹明宇杨本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屏气伪影管腔

王俊人,孙 玉,李晓岗,邹明宇,杨本强*

(1.锦州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 沈阳 110016;2.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16)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诊断冠心病的阴性预测值已达95%~99%,广泛用于评估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结构与功能[1];但因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2]可带来光束硬化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等,对冠状动脉严重钙化(Agatston钙化积分>400)者不推荐CCTA[3]。减影CCTA(subtraction CCTA, sub-CCTA)通过将对比增强数据集与平扫数据集相减而去除CAC[4],对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等具有重要价值[5-6]。本研究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ICA)为标准,对比单次和两次屏气[4]sub-CCTA评估严重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6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37~87岁,平均(61.4±10.2)岁。纳入标准:①CCTA检查前通过连续屏气试验;②于CCTA检查后1个月内接受ICA; ③冠状动脉钙化Agatston积分>400;④基础心率≤65次/分或口服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后心率≤65次/分;⑤图像无明显运动伪影。排除既往有心脏手术史患者。根据CCTA扫描方式分为单次屏气组(n=32)及两次屏气组(n=28)。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Canon Aquilion ONE Vision Edition第2代320排螺旋CT仪行CCTA检查,其探测器宽度160 mm,螺旋扫描层厚0.5 mm,旋转时间0.275 s,扫描范围自气管隆嵴至膈下2 cm。对单次屏气组先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技术,层厚3 mm,层间距3 mm;后行屏气平扫及对比增强扫描,于开始平扫时经肘静脉以流率3.5~5.0 ml/s注射对比剂碘佛醇(350 mgI/ml)30~60 ml,跟注30 ml生理盐水,于降主动脉设置监测靶点,触发阈值为180 HU,扫描期间连续屏气约20 s。对两次屏气组先行屏气平扫,采用Agatston方法[7]以平扫蒙片图像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按上述方法注射对比剂后行屏气增强扫描,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单次搏动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层厚0.5 mm,层间距0.5 mm;曝光时间均为R-R间期的70%~80%。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 ED),即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 DLP)×0.014[8]。

1.3 图像减影 以FC43算法及3D自适应迭代剂量减低(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 AIDR 3D)技术重建图像,层厚0.5 mm,层间距0.5 mm。应用体积CTA减影软件行减影处理,选取最佳心脏相位对2组CCTA数据集进行精确配准,先以非刚性配准方法将整个平扫图像体积与增强图像体积对齐,软件自动识别钙化病变;再于平扫数据集中识别钙化并行刚性配准[9],将血管运动伪影最小化,获得移除了CAC并还原管腔真实状态的3D体积图像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1.4 图像分析 将2组常规CCTA(conventional CCTA, con-CCTA)和sub-CCTA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站,生成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建图。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心血管影像学诊断经验的主治医师分别阅片,意见分歧时经协商达成一致。将冠状动脉分为17个节段[10],针对严重钙化节段进行分析,观察其结构等。以4分制法[11]评估各目标节段图像质量:1分,图像质量差,无法评估;2分,图像质量较差,影响评估;3分,图像质量尚可,可以评估;4分,图像质量好,充分满足评估需要。遇存在局部伪影或因其他原因难以评估管腔时,将该节段归为不可评估(1分)。将1、2分图像归为非诊断性图像,3、4分者为可诊断性图像。在不知晓ICA结果的前提下定量评估目标节段的管腔狭窄程度,分别以管腔狭窄率<25%、25%~49%、50%~74%及≥75%为轻微、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将不可评估节段归为重度狭窄[11]。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及MedCalc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不符合者。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组内、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CCTA图像质量评分。以McNemar检验比较2组CCTA可诊断性与非诊断性图像占比。以ICA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con-CCTA及sub-CCTA判断目标节段管腔狭窄率≥50%的效能。以加权Kappa系数评价con-CCTA及sub-CCTA判断目标节段管腔狭窄程度与ICA结果的一致性,Kappa≤0.20为一致性较差,0.20

2 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接受不同扫描方式CCTA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单次屏气组中,CCTA检出134个冠状动脉节段存在严重钙化,分布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主干及部分分支近、中及远段,con-C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0(2.0,3.0);其中46个节段(46/134,34.33%)图像为非诊断性,包括39个存在严重钙化及7个存在局部运动伪影;sub-C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0(3.0,4.0),高于con-CCTA(Z=-7.037,P<0.010),而非诊断性图像血管节段(18/134,13.43%)较之减少(P<0.01),均为配准不良伪影所致。ICA评估其中25个节段轻微、30个轻度、29个中度及50个节段重度狭窄;con-CCTA分别为16个、25个、40个及53个节段,sub-CCTA则分别为22个、31个、30个及51个节段;con-CCTA及sub-CCTA评估目标节段管腔狭窄程度与ICA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中等及强(Kappa=0.557、0.867,P均<0.05)。sub-CCTA评估单次屏气组血管节段管腔狭窄率≥50%的AUC为0.903,高于con-CCTA(0.780,Z=4.198,P<0.010),见表2。

表2 con-CCTA及sub-CCTA评估冠状动脉节段管腔狭窄率≥50%的效能

两次屏气组中,CCTA共检出127个冠状动脉节段存在严重钙化,分布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主干及部分分支近、中及远段,con-C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0(2.0,3.0);其中51个节段(51/127,40.16%)图像为非诊断性,包括43个存在严重钙化和8个存在局部运动伪影;sub-C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0(3.0,3.0),高于con-CCTA(Z=-5.011,P<0.010),其中25个节段(25/127,19.69%)因配准不良伪影呈非诊断性图像,明显低于con-CCTA(P<0.010)。ICA评估其中11个节段轻微、41个轻度、28个中度及47节段重度狭窄;con-CCTA分别为9个、34个、39个及45个节段,sub-CCTA则分别为10个、40个、32个及45个节段; con-CCTA及sub-CCTA与ICA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中等及强(Kappa=0.556、0.832,P均<0.05)。con-CCTA评估两次屏气组血管节段管腔狭窄率≥50%的AUC为0.767,低于sub-CCTA(0.898,Z=4.198,P<0.010),见表2。

单次屏气sub-CCTA图像质量评分高于两次屏气(Z=-2.954,P=0.030),而其评估血管节段管腔狭窄率≥50%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9,P=0.900)。见表2及图1、2。

3 讨论

受冠状动脉钙化所致光束硬化伪影和晕染伪影等因素影响,对冠状动脉严重钙化(Agatston积分>400)患者,CCTA难以准确评估其冠状动脉管腔,致冠状动脉狭窄假阳性率升高[2]。本研究通过单次及两次屏气方式采集CCTA后行减影去除冠状动脉钙化灶,以ICA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其评估严重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sub-CCTA可成功去除钙化病变、清晰显示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管腔。针对严重钙化冠状动脉节段,2组sub-CCTA中不可诊断性目标节段数量均较con-CCTA减少而图像质量提高;单次屏气组sub-CCTA图像质量评分高于两次屏气组,与后者配准不良伪影更多有关[4],但通常不致使目标血管节段无法评估[12],sub-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准确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con-CCTA及sub-CCTA评估目标节段管腔狭窄程度与ICA结果的一致性均分别为中等及强,其中con-CCTA诊断目标节段管腔狭窄率≥50%的AUC分别为0.780及0.767,均低于sub-CCTA(0.903、0.898),提示sub-CCTA评估严重钙化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效能更高。

320排螺旋CT可根据患者心脏缩小Z轴扫描范围,设置管电压低于120 kV,以减少辐射暴露[13]。第2代320排螺旋CT的旋转时间为0.275 s,时间分辨率有所提高;应用迭代剂量减低重建技术重建CCTA,可显著降低ED[4,12]。本研究调整单次屏气组扫描流程,降低管电压,组间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为实现冠状动脉减影,精确配准至关重要。运动是导致配准不良伪影、影响sub-C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原因。在心率较快或平扫及增强扫描时心率变异大者,sub-CCTA易出现配准不良伪影[14]。采集sub-CCTA有单次、两次屏气2种方式,单次法屏气时间较长,且须调整扫描流程,使ED增加,而多数冠状动脉高钙化积分患者年龄较大,可能合并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基础疾病[15],使之难以长时间屏气;而以两次屏气法采集时,患者可在2次扫描中分别屏气,其缺点是配准相对较差。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善加选择。

综上,单次与两次屏气法sub-CCTA评估严重钙化冠状动脉节段狭窄程度效能相仿,而前者图像质量更佳。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①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小,且仅纳入扫描期间心率≤65次/分者;②未基于患者或血管层面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屏气伪影管腔
C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腰椎磁共振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减少血管搏动伪影方法的临床应用对比
磁共振T1WI Dark Fluid结合Blade成像技术在头颅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的效能对比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屏气扩胸
1.5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