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2-08-05郑海燕李金鹏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总值

郑海燕,李金鹏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据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委员会统计,1995年至2018年WTO成员国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通报数量从389件增至3065件,增长近8倍。2019年WTO成员通报的TBT产品大类第二名和第三名均和农产品有关[1]。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报数量较多。除此以外较明显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通报数量逐年递增,2016年就已经占比66%,我国有314家,38.3%的农食产品企业因此受影响,农食产品出口遭受直接损失约237.3亿元,直接损失率排名第二。其中,河南省有30家农食产品企业出口受影响,遭受直接损失约3.4亿元,同时致使企业出口成本新增1.2亿元[2]。根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但其无论是在省出口总额还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均偏低。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河南省丧失了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对农产品出口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十九大以来河南省面临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一带一路”为以农产品出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优质农产品出口,坚持互利共赢。如何攻克农产品出口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农业大省优势进一步发挥,是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防御体系,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1 文献回顾与评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从1995年WTO组织发布的文件《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开始实施,目前已是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重要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产生的影响,形成了四种主要观点。在第一种观点中,以Baldwin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会起到贸易保护作用[3]。Krissoff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用贸易壁垒措施的关税率等值分析发现,日本、韩国和墨西哥市场的苹果SPS关税等价比关税还高[4]。鲍晓华,朱达明构建非线性引力模型,采用112个国家的TBT通报数据和双边贸易数据分析发现,进口国设置的TBT措施对出口国会有差异化贸易限制效应[5]。第二种观点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产生了贸易限制作用,但是也会促进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国家的出口额和整体福利提高。Thilmany和Christopher通过局部均衡分析,认为美国乳制品标准的提高保护了国内生产者,但是标准的实施能够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信心[6]。Gasiorek针对欧盟区域的几个产业建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欧盟内部的标准协调有利于欧盟生产和出口,提高欧盟整体福利[7]。第三种观点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产生是因为各国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对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产生障碍。M.V.Posner(1961)建立技术差距模型,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技术水平不同,因此想要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处于劣势的国家就需要提高科技水平[8]。第四种观点以Posner,Stigter,Thornsbury等学者为代表,他们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是利益集团和政府意图博弈的结果[9-10]。Stephenson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首先应该采纳国际标准,其次应该关注贸易伙伴国标准,不建议自己制定标准[11]。

发达国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较早,理论和应用研究都较为成熟。但因发达国家与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环境、政治体制不同,其研究结果对国内产业发展指导意义有限,而国内目前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对河南省出口农产品进行了结构性分解,分析了TBT变动对行业贸易变动影响的差异性。第二,以河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类别蔬菜为例,建立农药残留限量标准TBT的贸易效应测度引力模型,实证检验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第一大技术性贸易壁垒农药残留限量技术标准对蔬菜出口的贸易效应。第三,从省域经济角度揭示如何有效应对主要贸易伙伴国TBT路径。

2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实证描述

2.1 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基本情况分析

2.1.1 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增长,但占比不高 政策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2012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约为10.1亿美元。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就达到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2019年达26.5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约1.6倍。虽然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持续增长,但其无论是在省出口总额还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均偏低。2019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4%,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3.4%。农产品出口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符合其在农业大省中的应有优势。

图1 2012-2019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趋势图

2.1.2 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分析 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结构持续优化,逐渐从原材料出口向精深加工产品出口转变,并形成以蔬菜制成品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主的出口优势。如图2所示,按出口总值降序排列,2019年第一大出口的农产品是蔬菜类,出口总值达856212.7万元。其次为蘑菇罐头,为382158.6万元。这两类农产品出口总值占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67.8%。其中,蔬菜类农产品当中以出口干的食用菌类及其罐头为主,占比达80%。河南省出口的其他农产品类别还有茶叶、肉及杂碎、鲜干水果及坚果、肥料、果蔬汁、活猪等。其中,在鲜干水果及坚果、果蔬汁农产品类别中,以出口苹果及其制品为主。总体来说,河南省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为蔬菜及其制品、罐头、茶叶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鲜干水果及坚果、蜂产品等,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不多,农产品出口品种有待进一步多元化发展。

图2 2019年河南省主要农产品出口总值趋势图

2.2 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分析

2.2.1 总体情况分析 近年来,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水平不断提高,内容不断变化。多是某一技术领先国家率先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技术落后国家被动跟随。技术标准和评定程序从非强制性的国内实施阶段逐渐演变为国内强制执行,进而很快对进口产品也强制执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国别性更加明显,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查要求和力度逐渐提高,从抽样检验改为精密检验,并提高指标标准。如美国采取提高质量标准,标准等级化、细分化等措施;欧盟采取植物保护和进一步明确生物农药产品规定措施;日本细化有机加工食品、有机农作物标准以及食品名称等规定。第二,对我国农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集中在上半年,以5月和6月居多,具有季节性特点。涉及的农产品品种较多,呈现由一种产品扩大到行业,由某些指标扩大到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趋势,对贸易影响更大。第三,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使用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防止欺诈紧密结合,措施种类以农兽药残留限量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是否达标,微生物指标是否达标,标签、食品添加是否符合规范,涉农企业注册与否为主,以包装材料要求,动植物疫病检测等为辅。

2016-2019年,我国蔬菜及其制品、罐头、茶叶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鲜干水果及坚果、蜂产品六类农食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的受阻情况如图3所示。总体来说,自2017年后河南省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受阻批次整体呈减少趋势,六类农产品的出口总值呈上升趋势,可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抑制作用。

图3 2016-2019年河南省主要出口农食产品种类出口至美日韩及欧盟受阻情况

2.2.2 河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受阻原因及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型分析 从图4来看,在2016-2019年河南省主要出口农食产品种类出口至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受阻原因当中,农兽药残留均排第一,占比依次为35.8%、23.7%、29.2%、30.6%,这表明以农兽药残留为主的技术标准成为影响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技术性贸易壁垒类型。微生物指标和质量指标也是阻碍农食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因上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河南省遭受了以丧失订单为主,退回货物、降级处理货物等形式为辅的损失。

图4 2016-2019年河南省主要出口农食产品种类出口至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受阻原因占比分析

3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测度——以蔬菜为例

目前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研究采取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计量经济方法、存量指标法、局部和一般均衡分析法等。鉴于较多数据可获得性比较小,且经济效应的复杂性,本文结合调查和存量指标法,采用较为客观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3.1 模型构建及数据整理

以河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类别蔬菜为例,构建农药残留限量对贸易影响的引力模型,对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1999—2019年蔬菜出口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欧盟的人均GDP采用欧盟内影响力最大的德国数据为代表。建立模型1,具体形式如下:

lnMijt=lna0+a1lnGit+a2lnGjt+a3lnDij+a4lnSit+a5lnSjt+Uij

(1)

Mijt为t时期中国出口到j国的蔬菜贸易额,取自《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海关统计商品类章中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二十章。人均GDP根据世界经济信息网数据整理。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和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和说明

据统计,2003年前欧盟按蔬菜类别制定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共计375个[12]。2016年欧盟对涉及蔬菜的农药共制定了5070项农药残留标准[13]。2007年前美国在单项蔬菜上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677项,2007年达到了802项[14]。日本给出每种蔬菜所使用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003年以前日本在蔬菜所设置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共有1743项,到2016年涉及214种农药共计约8000种蔬菜农药残留标准。

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不同,会给出每种农药的最大限量标准。2001年,我国发布的蔬菜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共计53个。2002年,我国发布了25种无公害蔬菜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325个[15]。2005年10月起实施的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共有478项标准[16]。在GB2763-2012《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蔬菜最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共有915项[17]。GB2763-2014版本共制定了1387项有关蔬菜最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GB2763-2021版本规定了548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涉及蔬菜的农残项目指标有3214项[18]。

同时,已有研究显示短期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有较大负面影响[19-20]。但目前仍然缺乏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长期跟踪研究。因此,本文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肯定列表制度虚拟变量,研究其对蔬菜出口影响,构造模型2的表达式:

lnMijt=lna0+a1lnGit+a2lnGjt+a3lnDij+a4lnSit+a5lnSjt+a6R+Uij

(2)

3.2 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模型,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其中ln(GDP)中国、ln(GDP)进口国、ln(D)、ln(Sc)中国标准、ln(Sj)进口国标准为自变量,lnM为因变量。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的符号都与预期的符号保持一致,且方程整体和各个系数均保持显著。从回归系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ln(GDP)中国和ln(GDP)进口国均对蔬菜出口总值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模型1中,未加入肯定列表制度时,ln(GDP)中国对lnM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其回归系数的大小为0.406,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ln(GDP)中国每增加1%,蔬菜出口总值将增加0.406%。ln(GDP)进口国对LnM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其回归系数的大小为0.99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ln(GDP)进口国每增加1%,蔬菜出口总值将增加0.992%。由此可知,进出口国人均GDP提升会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限制效应。在模型2中,考虑到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时,影响的方向与未加入肯定列表制度时保持一致,但是系数的大小均已变小,说明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进出口国人均GDP对蔬菜出口总值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弱。

(2)进出口国间的地理距离对蔬菜出口具有负向影响。在模型1、2中,ln(D)对LnM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其回归系数的大小分别为-1.078、-1.035,表明贸易双方距离的缩小可以促进双边贸易量。

(3)中国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对蔬菜出口具有积极作用。在模型1、2中,ln(Sc)中国标准对lnM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其回归系数的大小分别为0.195、0.208,表明中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越严格,蔬菜出口质量越高,蔬菜出口总值将会得到提高。

(4)进口国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对中国蔬菜出口具有负向作用。在模型1、2中,ln(Sj)进口国标准对lnM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其回归系数的大小分别为-0.318、-0.293,表明进口国标准严格,会降低中国蔬菜出口总值,这与现实情况相符。

(5)R对lnM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其回归系数的大小为0.344,表明肯定列表制度对蔬菜出口总值具有促进作用。原因可能在于自2006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中国至日本的蔬菜出口值虽然显著下降,但至美国和欧盟的蔬菜出口值却大幅增加,表明短期内我国调整了蔬菜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长期采取提高检测技术,降低农药残留,加强企业管理等方法,从根本上提高蔬菜出口质量,最终呈现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蔬菜出口增长的贡献为正。

4 政策启示

进口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TBT措施给企业短期带来的制约主要是三方面:第一,增加企业注册、检测等出口成本,减少对特定贸易国的出口量。第二,若企业不能达到特定技术要求,将会以被迫取消订单为主要形式,缩减出口量。第三,因信息不对等导致货物退回、降级处理或扣留等,会降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长期倒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出口产品质量,调整贸易出口地理方向。国家政策的贸易效应不容忽视,给我们带来以下政策启示。

4.1 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根据历年《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可知,除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外,认证、注册周期长、费用高,检验检测项目繁多,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为达技术要求成本过高等都是造成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其中,企业普遍认为,为达到国外要求导致的成本过高是企业出口受限的最重要原因。政府实施标准化战略,政府间标准和证书互认,在国家层面构建双赢框架等措施可避免企业重复认证和检测,缩减企业出口成本。政府提供公共检测服务可分担企业出口成本,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负向作用。

4.2 提升农产品质量

从主要出口农产品受阻原因分析看,生物毒素、农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食品添加、产品加工或包装卫生不符合标准也是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追根溯源,一方面是因为涉农企业内因如生产技术、规模、管理等不足,另一方面是外因如政策规章制度不完善,指导力度不够所致。农产品规模化、自动化生产为成本降低、精细化管理、采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了基础。除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外,还需要政府的监管和生态保护。绿色农业、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可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突破技术性壁垒。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全过程、全行业覆盖趋势,农产品供应链的多环节特点,凸显了构建落实责任主体的质量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的重要性。积极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治理农业污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管,推广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向企业提供技术帮助指导,健全农产品卫生安全技术法规,采用补贴,监管,评价,帮扶等方法带动企业发展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应对TBT能力。

4.3 降低出口风险

各国频繁制定更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背后是国家之间技术的较量。战略规划农村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提升国内检验检疫技术,重视科研开发与成果推广等措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美国、日本、欧盟等具有差异性的TBT措施也为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增成本。企业反馈不了解国外规定是企业受TBT措施制约的原因之一。因TBT措施的差异性和动态性,政府层面尤其需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对外交涉提供帮助,质检部门、商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需要及时披露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信息。农产品差异化定位,精深加工等产品创新,多元化开发国际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等市场创新,是企业绕开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有效分散出口风险的战略选择。辩证地看待TBT对农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以此为契机积极提高农产品质量,从长远看对消费者福利提升、企业发展、环境保护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总值
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1%
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11581.9亿元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俄罗斯贸易壁垒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台媒忧陆客“技术性”减少
我国去年贸易额跌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