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活血汤联合头电针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2022-08-05何小华邓玫郭环

河南中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风病血瘀功能障碍

何小华,邓玫,郭环

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江西 抚州 344100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作为一种以一过性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以脑内血管出现破裂或阻塞为基础,导致脑内出现局限性或全脑范围的功能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死因,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1-3],在我国CS已成为致人死亡的头号因素,其每年的新发人数约为150~200万,同时CS亦为我国人民首要的致残因素,其致残率可达到75%以上[4-6]。平衡功能障碍属于CS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上级中枢神经损伤后失去对下级中枢单元的调控,使机体的平衡维持机制混乱导致患者不能够维持正常的坐、站、行等姿势,关节稳定性亦随之下降,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及对社会生活的参与[7-9]。目前,对于CS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多数为康复训练,包括平衡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临床疗效相对确切,但其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临床进展相对缓慢,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给CS患者的家庭与社会均带来较大的负担[10-12]。近年来,经典内服方剂与针刺疗法的创新与运用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被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当中,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在CS与CS后多种并发症的治疗方面,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效果甚佳[13-16]。笔者运用自拟化瘀活血汤联合头电针疗法治疗急性CS后平衡功能障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治疗的急性CS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54.32±11.36)岁;病程(11.27±3.41) d;脑卒中类型:缺血性42例,出血性15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55.68±12.33)岁;病程(11.69±3.82) d;脑卒中类型:缺血性43例,出血性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CS的诊断标准[17-18],并符合平衡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19];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气虚血瘀型中风病的诊断标准[20]。

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①主症:单侧肢体萎软无力或痉挛强直,活动受限,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舌强语謇或失语。②次症:面黄晦暗,气短乏力,舌上可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滑。

1.3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有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支持,且为首次发病;③有Romberg试验结果阳性的支持;④年龄18~75岁;⑤病程≤3个月;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生命体征稳定可以进行康复训练;⑦自愿入组,且自主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病例排除标准①存在平衡功能障碍,但不属于CS所导致其继发性发作;②存在肢体关节功能障碍,但不属于CS所导致其继发性发作;③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且经药物控制无效的患者;④具有一种或几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⑤精神状态存在明显的异常或不能完成有效沟通的患者;⑥对本次研究所需要的一种或多种药物存在过敏反应;⑦施术局部存在皮肤破损。

1.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17-18]:对两组患者的饮食与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控,使其尽量保持平卧休息与低脂低盐饮食,同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凝聚、抗感染、抗脑水肿等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平衡功能训练[19],包括:静态训练、动态训练、其他训练等,训练强度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时长为30 min,每天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瘀活血汤联合头电针治疗。自拟化瘀活血汤方药组成:生黄芪30 g,当归15 g,党参15 g,生地黄10 g,桃仁10 g,红花15 g,川芎10 g,地龙10 g,天麻6 g,枳壳10 g,炙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浓缩200 mL,每次100 mL,口服,日2次;头电针疗法:以头部平衡区为主穴,以头临泣、阳白(患侧)、悬颅、率谷、脑户、强间为辅穴,针刺穴位得气后,将电针仪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头部两侧的平衡区主穴,波形选择为疏密波,电流量强度2~5 Hz,每次25 min,每日1次,结束后留针15 min,再进行平衡功能训练。

15 d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治疗,每疗程间隔3~5 d。

1.6 观察指标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价[19],共包含14项内容,每项内容的评分均为0~4分,其总分为各项的评分之和,为0~56分,评分越高提示平衡功能越好。

肢体功能采用Fugel-Meyer评定量表(Fugel Meyer rating scale,FMA)评价[19],共包含50项内容,每项内容的评分均为0~2分,其总分为各项的评分之和,为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肢体功能越好。

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19],共包含10项内容,其中,2项内容为0分或5分,6项内容为0分、5分、10分,2项内容为0分、5分、10分、15分,其总分为各项的评分之和,为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自主生活能力越好。

1.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1]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其评价的主要症状包括: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感觉减退、活动受限、面色白、气短乏力,共7类症状,0分为无症状,2分为轻度症状,4分为中度症状,6分为重度症状,其总分为各项症状的评分之和。显效:疗效指数≥70% ; 有效:3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CS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BB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CS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BB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急性CS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CS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学一般将CS等同于中风病进行论治,其病因多与血瘀、痰湿、郁火等诸多实邪停聚相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脑络瘀阻而发为本病,而对于平衡功能障碍,并未有其病名的记载,但诸多古籍之中对其病因、病机、症状等有所体现,因此,在现代中医学将其归属于“中风病恢复期”“痉证”“痿证”等范畴,导致其临床辨证分型种类繁杂,但在诸多分型中以气虚血瘀型中风病的证候描述与之最为接近[20]。气虚血瘀型中风病在临床的虚实辨证中应归属于“实证”,符合就诊患者均发生急性期CS这一事实,但考虑其年龄一般均在50周岁以上,并具有一种或多种常见慢性病病史,且均存在病程日久的事实,导致其机体存在不可忽视的虚损条件,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病机制均是以气虚为发病基础,气虚则不能推动血运,血瘀痰湿的凝滞加剧,所以对于临床就诊的CS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治法,应以逐瘀通络之法治疗局部气血瘀滞的“拥堵”,又要以补气养血之法治疗局部实邪尽去之后的“亏损”。

自拟化瘀活血汤以生黄芪为君药,以起到补益元气之效,用之以旺其气,气旺则血行,血行则瘀通,瘀通则经络畅,是临床中补气行血的常用之品,且不论素体寒热之性皆可使用,研究发现,其所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黄芪甲苷、黄芪多糖等有效成分,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22]。配伍当归、党参、生地黄达到增强气行血运的目的,同时防止在通络过程中耗伤血液;配伍桃仁、红花、川芎达到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配伍地龙、天麻、枳壳达到疏通全身经络的目的;配伍炙甘草以达到调和诸药之性的目的。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通络止痛、补虚强壮之功[23]。

在头电针穴位的选择上,以焦氏头针平衡区为主穴,针刺可改善局部血氧供给情况,以此来提高局部区域的代谢频率,刺激神经兴奋放电,修复神经损伤[24],且相较于传统针刺方式,电针疗法不仅具有针刺的作用,还能通过电刺激,直接刺激生物的神经电反应,从而达到促进颅脑内瘀血吸收、减轻脑水肿、恢复脑神经等积极作用[25];头临泣与阳白,两者均为足少阳胆经之穴,两者合用可起到升清降浊之效,同时其亦为额叶在头皮表面上的投影,可使针刺之力直达额叶区域;悬颅与率谷均为足少阳胆经之穴,两者合用起到降浊除湿、活血止痛之效,同时其亦为颞叶在头皮表面上的投影,可使针刺之力直达颞叶之区域;脑户与强间均为督脉之穴,两者合用起到散风清热、镇静安神之效。上述主穴与辅穴相互配合,共奏行气活血、安神止痛、舒筋活络之效[2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BB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而BB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分别从患者的平衡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描述与评价,提示评价标准较为全面,能够充分反映出疾病对于患者的总体影响,而临床疗效是以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为核心,能够反映出本研究所采用的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所以本研究从中医与西医两个临床评价体系出发,均证明观察组所采用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于CS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更为有效且迅速,相较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更符合患者迫切需要快速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取此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CS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更为显著,既能解决CS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局部肢体疼痛痿软的首要临床症状,又能兼顾CS患者脑络不通的根本问题。

猜你喜欢

中风病血瘀功能障碍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中风病针灸穴位的演变与思考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其诊治
有效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