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索

2022-08-04欧文龙

成才之路 2022年19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质疑问题意识

欧文龙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对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疑难、困惑的现实或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心理活动。科学课作为一门极具探究性的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增强问题意识。文章从问题意识的概述及培养意义入手,明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科学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意识;科学精神;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9-0097-04

问题是一切思维活动的起点,问题意识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良好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个体思维的活跃和深刻,更能反映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问题意识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质疑的过程。“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并能有理有据地提出问题,从而及时发现新知识、理解知识内涵、把握知识规律,并将其内化于心,转化为自身的素养,再用其灵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一、问题意识的概述及培养意义

1.问题意识的概述

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由此驱使人们积极思维并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及状态。问题意识是思维和心理的反映,当学习者在探究文化知识内涵或认识外部世界时,对各种客观现象及理论内容产生疑问,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准确且条理清晰地提出个人的疑问时,就说明其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学习者一旦具备问题意识,其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就会得到同步发展,且会根据所提问题展开相应探究,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挖掘知识内核,提高学习效果。

2.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

(1)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学生借助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疑问点,并通过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将疑问点与旧知识连接起来,化未知为已知,再通过有序探索得出结论,将所有知识串联起来,以此理清知识内在联系,不断优化个人的知识结构。这样一来,学生在长期的探究学习中会不断储备更加丰富、多元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锻炼学生的觀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不断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从而显著提高综合能力。

(3)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通过思考和探究去挖掘问题的本质,还要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对个人的观点进行验证,以此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有效将其融入到个人知识体系中。学生在挖掘问题本质的过程中,其认知水平也会随着问题意识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后,其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会更愿意主动提问,也会更乐于思考。而学生在探索思考新问题时,需紧紧抓住问题要点不断抽丝剥茧,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的意志力、学习能力等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需要遵循的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平台,让他们作为课堂主体进行自主探究,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发散思维,主动结合自身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正在探究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都不相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班级内学生的日常表现,以此了解学生的学情。其次,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特点,并据此推测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情况。最后,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方案,以此促使每个学生的问题意识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激励引导原则

激励往往比说教更有效,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巧妙运用激励原则,多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时表扬他,使之获得提问成就感,坚定提问信心,提升提问积极性,进而更主动地思考和分析,以更加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树立问题意识。

三、科学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

1.缺少提问的素材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有限,在实际学习时,他们很难依托已掌握的知识挖掘更多层面的问题,也很难通过所学知识找到提问的关键点。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既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又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却无题可问的状态,导致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受阻,学习效果不理想。

2.缺乏提问的勇气

一方面,很多时候,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权威的代表,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教师讲的就是正确的,所以潜意识中就没有质疑教师所讲内容的想法。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常常省略学生提问这一环节,这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提问和质疑的权利,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就可以。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中提问和质疑的勇气会越来越微弱,即便发现问题也不敢提问,这会严重阻碍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3.缺失提问的能力

学生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有序探究,其必须具备清晰的思路以及良好的信息整合与表达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在提问时往往存在词不达意、表述不清的情况,其无法顺利描述自己想要表达的问题,也难以准确表述个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导致教师和其他同学都难以理解其提问的侧重点,也无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这会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四、科学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

1.重视观察引导,树立问题意识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生只有通过认真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科学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和事物,以此为其问题意识的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时,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晴天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并给他们预留出5分钟~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走动,仔细观察操场上各种物体投射到地上的影子,也可以试着观察自己的影子,或是用手摆出一些造型,观察其在阳光照射下大小、形状等发生的变化。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到一起,引导他们有序地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或提出疑问。这时,有的学生产生疑问:“我发现所有影子都是黑色的,而且影子的外形与对应事物是一样的,这是怎么回事?”还有的学生问道:“太阳照射的角度与影子的长度、形状之间有没有联系?”最后,教师可以从学生观察后获取的信息及提出的疑问为入手点,为学生讲解影子形成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以此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提升其问题意识。

2.增强教学趣味性,创设提问环境

(1)构建生动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进而在情境中打开思维,挖掘更多问题,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具体来说,科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营造提问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分析知识要点、深度挖掘各种问题,实现全面发展。以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凤仙花的一生”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关于“凤仙花”的视频资料,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凤仙花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以及其根系、外形等的变化。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部分学生会提出提问:“其他植物与凤仙花的成长过程是一样的吗?”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另一个视频,从而以有效的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植物的成长过程。

(2)设计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问题思维。科学离不开实践。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充满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树立问题意识,提出更具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声音的传播”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中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利用一根线和两个一次性纸杯做一个简易的“通话器”,要保证线足够长,并让两个学生一人拿一个纸杯,其中一人要走出教室,直到线的长度不够停下来,然后在教室外对着纸杯小声地说一句话,教室内的学生则要将耳朵贴在纸杯上,体会能否听清楚这句话。最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分享实验信息,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们都没听到教室外同学说的话,但拿着简易‘通话器的同学却可以听到?”对于这一疑问,教师可以提出新话题“声音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并要求学生据此设计新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质疑分析、操作验证中形成更加完善的认知,提高学习成效,发展问题意识。

(3)引导相互提问,促使學生深挖问题。虽然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思维能力有限,但其思维非常活跃,因此其往往很容易发现新问题。基于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相互考查、相互提问,以此促使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深入挖掘各种问题,不断提升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以此为学生指明探索学习方向。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拟定各种形式的实验方案,以确保学生可以通过组内商讨、模拟实验等了解光的传播路线。再次,待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学习成果,并阐述本组的基本探究思路,有理有据地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自由提问、相互考查,学生既可以依据其他小组所展示的成果、分享的理由挖掘问题,又可以根据小组给出的答案进行追问,从而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了解其他小组的学习方式、学习他们的优点,并不断完善本组的学习成果,以此促使学生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积极创新,准确把握科学知识的内涵,切实提升学习效果。

3.注意教学留白,提供质疑机会

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教学活动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并以“留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在不断质疑中展开思考,这不但有助于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问题意识的增强。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时,首先,教师可以故意遗漏“地表水蒸发”这一部分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自主发现水循环图的不完整,进而展开思考,提出疑问:“地表水没有参与循环,它又是如何变成雨水的?”然后,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引导,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自主提出猜想:1)地表水是通过蒸发参与循环的吗?2)参与循环的除了地表各种形态的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形态的水,如植物的水分?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微型动画,动态演示水的整个循环过程,以此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通过“留白”式的教学,学生可以凭借个人努力获得更加完备的知识,并懂得在学习中如果发现不合理的内容就要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达成高效学习的目标,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大有裨益。

4.繪制思维导图,挖掘潜在问题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科学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已有信息,从中挖掘出具有价值的潜在问题,以保证自己提出的问题更具实效性,能够真正引领后续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的形成”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要确保主题明确、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完整。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按照顺序回顾相应知识,同时回忆教师讲授具体知识点时使用的方法、组织的活动以及强调的内容,并将自己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以及自己新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最后,待学生梳理完所有信息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看自己写下的问题,并检验其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能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的就删去,如果依然想不明白、无法解答的就提出来与教师和同学一起探究。这样一来,课堂氛围会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习目标自然也就达成了。

5.通过激励策略,保护问题意识

学生在课堂中提问和质疑都是需要勇气的,一旦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认同和关注,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失去质疑的热情,进而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弱。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科学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学生每一次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表扬、鼓励等激励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愿意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分析提出问题,从而使得质疑、提问成为一种常态,切实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成效。以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制作‘火箭”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会产生很多疑问,如:“火箭发射时,为什么火是向下喷射的?”“我们自己做的‘火箭有的射程很远,有的很近,这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教师要先给出鼓励式的评价,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在情感上获得鼓励和肯定,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后续的探究、实践活动,而其他学生也会受到激励,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中,从而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好,课堂教学效果更理想,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课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启蒙教育课程,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逐步形成理性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科学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点探究更多更新的问题,并在问题引领下不断激发潜能,展开思维探究活动,深度探索问题本质,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有效提升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史加祥.指向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1.

[2]安丹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导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雍星星.小学科学问题化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4]苏步清.让科学探究更贴近学生生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5]施建宏.捕捉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科学教学之问题解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6]陈磊.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探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7]冷丹阳.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8]武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Science Teaching

Ou Wenlong

(Beicheng Nine-year School, Zhuangl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00, China)

Abstract: Problem consciousness refers to people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of deep thinking and active exploration of some difficult and confused practical or theore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in cognitive activities. As a highly exploratory course, science cours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scienc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use various means to guide students to be willing to ask questions, be good at asking questions, and enhance problem awareness. Starting with the overview and training significance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scienc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science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schoolscience;problemawareness; scientificspirit; question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质疑问题意识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