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劲健飞动 平淡天真
——董其昌《试笔帖》赏析

2022-08-04□华

老年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董氏怀素董其昌

□华 波

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之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及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亦十分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试笔帖》,又名《罗汉赞书卷》,是董其昌的大草作品,真迹曾在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出。其文曰:“癸卯三月,在苏之云隐山房,雨窗无事,范尔孚、王伯明、赵满生同过访,试虎丘茶,磨高丽墨,并试笔乱书,都无伦次。董其昌。”钤印“玄(朱文)”“宰(朱文)”“戏鸿堂(朱文)”“知制诰日讲官(白文)”“董氏玄宰(白文)”。

《试笔帖》明·董其昌 31cm×479.5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初识《试笔帖》,但觉渊源于怀素《自叙帖》,通篇狂而不怪,颠而不乱。笔势劲健飞动,有龙蛇云雾之形、疾风骤雨之态;线条筋骨内含,有绵里裹铁之奇、万岁枯藤之妙。细赏此帖,又觉其比《自叙帖》高妙,而高妙处全在一个“淡”字。

一、简淡灵秀的字法。结字因势成形,简约爽利,风神潇洒。恰“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二、疏淡空灵的章法。全帖四十余字,一行多则三字,少则一字,空间对比疏密参差,错落有致。“卯”“之”“事”三字长画穿插伸展,如拂岸垂柳,摇曳多姿。

三、古淡秀润的墨法。通篇墨气淋漓酣畅,墨色层次分明,浓淡枯湿,变化自然,其用墨用水直达“疾中带湿,枯中有润”之化境。

四、平淡天真的意境。董其昌书尚魏晋,画尊南宗,推崇“文人画”的旷达优游,其书画作品往往有大面积貌似不经意却又匠心独运的留白,传递出一种“平淡天真,教外别传”的自然天趣。细赏此帖,仿佛读董源《潇湘图卷》,又似读倪瓒《渔庄秋霁图》,其中之奥妙,非言语所能详尽。

学术界经常讨论,为何董其昌临帖不像,但是他的创作又如此高妙?《容台集》中董氏自言“余每临怀素《自叙帖》皆以大令笔意求之”“怀素真迹以淡为宗,徒求之豪宕奇怪者皆不具鲁男子见者也”。通过赏析《试笔帖》可见,董其昌乃以己意临诸家法帖,对字形面貌并不很在意,“释智遗形”才是他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容台集》(明崇祯三年董庭刻本)别集卷四有载:“范尔正新构草堂于云隐兰若之旁。属余颜其额,余题之曰:‘寻云庄’盖取谢公诗。”而这位范尔正与帖中的“范尔孚”,经常和董其昌在一起雅集。《容台集》别集卷一载:“惠山寺余游数次,皆其门庭耳。壬辰春与范尔孚、戴振之、范尔正、家侄原道共肩舆,从石门而上,路窄险孤,绝无复游人。”壬辰年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董其昌时年38岁),此段记载可见范尔孚、范尔正与董其昌交往甚密,为多年的老友。11年后,即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董其昌休病江南,应老友之邀造访苏州,为范尔正云隐兰若旁的新宅题写“寻云庄”之匾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猜你喜欢

董氏怀素董其昌
怀素芭蕉练字
“意”与“法”—董其昌的书家维度
书僧怀素的籍贯
董其昌的面具
跨越八省区市的爱心接力
跨越八省区市的爱心接力
——记董氏膏方微商爱心团队
联谜考徒弟
怀素芭蕉练字
此情应是长相守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