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西南花生肥水管理要点

2022-08-02冯尚华郜凤祥周华

农业知识 2022年7期
关键词:硼砂叶面灌水

冯尚华 郜凤祥 周华

鲁西南位于黄河下游,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多冲积砂土和沙壤土,微碱性。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适中,适宜花生种植。总结多年花生种植经验,在肥水管理上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花生的需肥需水规律

(一)需肥规律

花生需要的氮素大部分来自根瘤固氮;叶片吸收的营养物质能运转到植株各部位;果针、幼果能够吸收土壤营养物质;吸收量和需肥量大(每产100kg 荚果吸收氮5~5.5kg、磷0.9~1kg、钾1.9~3.3kg,其三要素比例大体为5~5.6∶1∶2.1~3.3);吸收高峰在盛花期。

(二)需水规律

花生的需水规律为“两湿两润”,“两湿”即播种至出苗和开花至结荚,“两润”是指出苗至开花和结荚至成熟。

二、花生施肥技术要点

花生的施肥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前茬肥、当茬肥、后茬肥配合。

(一)基肥和种肥

1.基肥

花生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用量的80%~90%,并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等化肥。土杂肥每亩2000kg 以上,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即三分之二的用量结合播前整地作基肥撒施,三分之一结合播种集中沟施。氮肥或复合肥每亩15kg,过磷酸钙每亩50~75kg,氯化钾每亩20~30kg,硅钙肥每亩30kg,于播种前撒施后翻入耕作层。以基肥一次性施入。

2.种肥

每亩花生种用花生根瘤菌剂25g,用150~250m L 清水和匀,倒在花生种子上轻轻搅拌,使每粒种子都黏着黑粉即可播种。播种时,种子用湿布盖好,随拌随播,当天用完。

(二)追肥

花生追肥应根据地力、基肥施用量和花生生长状况而定。

1.苗期追肥

在始花前,每亩用尿素3~6kg、过磷酸钙10~15kg,与优质圈肥250kg混合后施用。

2.花针期追肥

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5~20kg、氯化钾10~15kg、优质圈肥150~250kg。应用水肥一体化时,在下针至荚果膨大期每亩滴施尿素3kg、可溶性钾肥2kg、硝酸钙1kg。

3.根外追肥

生育中后期叶面喷施2%~3%过磷酸钙水溶液每亩75~100kg,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喷2~3次。如果花生长势偏弱,还可添加尿素2~3kg/亩混合喷施。叶面喷施钾肥可采用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或2%硫酸钾、氯化钾的水溶液,每次喷液60kg/亩。花生结荚期喷施0.4%磷酸二氢钾,连喷3次,每次间隔7天。

(三)微量元素肥料施用

主要施用硼、钼、锌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及稀土肥料。

1.硼素肥料

鲁西南花生产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多数低于1m g/kg,为提高产量必须补施硼肥。施用方法如下:

(1)基肥。每亩0.25~0.5kg硼砂。

(2)拌种。每1kg种子拌0.4g硼砂。将所需硼砂用适量清水溶解后,均匀地与种子搅拌在一起或将种子摊平,用喷雾器将硼砂溶液均匀地喷在种子上。

(3)喷施。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的硼砂溶液,在苗期、开花期、结荚期各喷1次。

2.钼肥

鲁西南花生产区土壤有效钼含量多在2m g/kg 以下,应补施钼肥。施用方法:拌种。每亩种子用钼酸铵15g,先用少量热水溶解,再用冷水稀释到3%浓度和种子一起搅拌,或把种子摊开,喷洒溶液,翻动种子,晾干后播种。浸种。钼酸铵每亩用15g,稀释浓度0.1%,浸泡种子12 小时,种子与溶液之比为1∶1,浸至种子中心尚有高粱粒大小的干点最为适宜。喷施。每次每亩用钼酸铵15g,对水15L,搅拌溶解后于苗期和花针期各喷1次。

3.锌肥

在肥力较低的石灰性砂土中,有效锌低于0.5~1m g/kg 就应补施锌肥。主要是浸种,用0.15%硫酸锌溶液浸种12 个小时后播种。也可用0.2%硫酸锌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喷花生叶片,以防止花生黄白叶症。

4.铁肥

石灰性土壤酸碱度偏高,铁的可溶性低。土壤有效铁低于4.5m g/kg 需补充。铁肥最好采用浸种和叶面喷施两种方法。喷施:每亩用150~250g 硫酸亚铁对水50L,喷施叶面。最好喷施硼砂、硫酸锌和硫酸亚铁2次。

5.稀土肥料

叶面喷施浓度,苗期为0.01%,始花期为0.03%。连喷3次,可与硼肥配施。

三、花生灌溉技术要点

花生被称为“作物界的骆驼”,是耐旱性较强的作物,但干旱对花生的生长和荚果发育仍会造成影响,从而使之减产,所以需要及时适量灌溉。

(一)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根据土壤性质、墒情、灌水方式以及花生生育时期、生长状况等确定。灌水量的大小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要保证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供应花生生育需要,满足花生根系发育对水分的要求;二要不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或将有害的溶解性盐分引至表土层。农业措施和灌水方式对灌水定额影响较大。新整地面或地面不平,灌水量大。在灌溉方式上,灌水量为畦灌>沟灌>喷灌>滴灌。

(二)灌水时期和次数

灌水时期和次数根据花生生育期间雨量多少、分布情况、土壤条件以及花生各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需要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年份春花生灌水2~3 次,秋花生灌水3~5 次。幼苗期干旱一般不需浇水,开花下针期、荚果形成期、饱果期遇旱,应酌情浇水。如遇干旱,叶片在中午出现翻叶现象,需灌水。在干旱情况下,每次灌水可保持12天左右。

(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1.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渠道防渗可以减少渠系渗漏损失、节约灌溉用水。目前使用的防渗衬砌渠道材料主要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加涂料保护层。有条件的渠灌区和井灌区,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改长垄灌溉为短垄灌溉,每亩每次用水量40~50m3。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具有省水、节能、省工、省地、成本低、效益大等优点。

3.沟灌

一般采用垄作沟灌,花生起垄种植,浇水时将水灌于垄沟内,由垄沟向两侧及底层浸润。在缺水或灌溉保证率低的地方,可隔沟灌溉。

4.喷灌

喷灌省水、省地、适应性强、有利于增产。喷灌时要使喷灌到地面的水能全部渗透到土壤中。雾化程度要求水滴直径1~3m m,同时还要注意喷灌均匀。

5.滴灌

现有的固定成套滴灌设备结构简单、价格较低、使用较为可靠、安装方便,可优先选用。

6.雾灌

雾化灌溉,简称雾灌,属于微灌的一种,是近年来由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

四、花生湿涝灾害的防御要点

湿涝害是湿害和淹涝害的统称。花生抗涝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湿涝害,在低洼易涝花生产区和缺乏排灌系统的花生田,湿涝害是影响花生生长发育、限制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花生湿涝害防御技术

1.及时排水防湿涝

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较低洼的地块,往往雨季积水,为了避免涝害,依地势坡向隔一定距离在田间挖一条比较深的沟,作为排水主沟,再在田间每隔一定距离,用套犁法犁成排水支沟,使支沟与主沟相通。变宽畦浅沟为窄畦深沟。经常清理沟道防淤塞,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

2.抗湿涝栽培技术

(1)选用耐涝品种。根据生态适应性选用抗病耐涝品种,如中花4 号、中花5 号、鲁花12、丰花2号、丰花4号等。

(2)深沟高畦栽培。高畦栽培,开好围沟、腰沟、厢沟。

(3)地膜覆盖栽培。采用0.012m m 厚度的聚乙烯地膜覆盖。

(4)发展麦套花生。麦套花生比夏直播花生提前13~15天开花。

(二)花生涝害补救技术

1.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

2.及时补种保全苗

播种出苗期受涝易烂种,发现缺苗时,要及时补种;湿涝造成的苗细弱,可在排水后,喷施叶面肥促苗壮。

3.中耕散湿

受淹花生土壤容易板结,必须及早中耕,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防止沤根,铲除杂草。

4.追施速效肥

积水排除后,结合中耕追施氮、磷、钾肥,并进行根外追肥。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遍钛微肥、稀土微肥、光合微肥或尿素、磷酸二氢钾。

5.防治病虫害

涝害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作物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适于多种病虫害发生,要及时进行调查和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6.化学调控

连续的阴雨天气和湿涝,易造成花生徒长。花生长势较旺或有徒长趋势田块,可用烯效唑或多效唑进行化控,每亩喷施50~100m g/kg 多效唑溶液50kg,或50~70m g/kg 烯效唑乳油或可湿性粉剂50kg。

猜你喜欢

硼砂叶面灌水
微咸水加肥灌溉下陶瓷灌水器与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
硼砂洗头止痒去屑
硼砂洗头止痒去屑
灌水取球
叶面上的小水珠
荷花效应
秋吟
一灌水
自制“水晶”雪花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