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创新发展理念提升矿业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矿物加工专业类课程为例

2022-07-30聂轶苗刘淑贤赵留成李绍英

科技风 2022年17期
关键词:矿业课程内容考核

聂轶苗 刘淑贤 王 玲 赵留成 王 龙 李绍英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

我国矿产资源“地大物博”,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矿业类人才的需求愈发凸显。作为培养矿业人才核心场所的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各种新要求和新标准所带来的更大更多挑战。国家有关教育部门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方式和途径指引。五大理念中,创新是核心和基础,是一切发展的动力之源[1-2],以创新发展的理念作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目的是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所采用的一切思想、方法、技术等方面的革新,为此,国内教育学者们进行了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改革,如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3]、翻转式[4]、情景式[5]、项目引导式[6]、线上线下混合式[7]等模式,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运用创新发展理念,以矿物加工专业课程为实例,针对矿业类学生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规划与调整、教学方式探索与改进、过程考核个性化与强化、思政内容的融合与践行、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锻炼相结合,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次递进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矿山技术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专业认知的高度,提升学生对专业之美的感受,加深学生对从事专业的社会价值感,进而转化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原动力,最终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培养的目的。

一、创新发展理念下对目前教学问题的审视

人才培养的核心在教学,而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契合,对矿业类本科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作为“教”的主体——教师,目前都在积极转变教学状况,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只是教学改革程度和深度上有所不同。普遍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结合专业课程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如何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等。作为“学”的主体——学生,有少部分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专业方面的科研,大部分学生仍处在“为了拿学分”的状态,虽然这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态度端正,但学习目标不明确或不清晰,还有极其个别学生达不到目前教学要求,甚至因为学习成绩不达标被学校警告或劝退。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充分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现象存在的背后原因和本质,导致现行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对学生个性化关注度不够。面对年轻一代学生,由于个性化的彰显,学生对各门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若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因材施教”,会导致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降低;

(2)过程性考核严重不足。目前考核方式针对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很少,期末一张试卷,学生以基本内容背诵与计算为主,有的课程虽然将期末成绩占比下调,但缺乏个性化考核,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成就感不足;

(3)对学生职业思想与社会价值的引导不足。矿业类学生从事工作的环境条件相对艰苦,多为偏远山区,工作岗位多粉尘、高噪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对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的建设与提升,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价值感。

二、创新发展理念下对教学的设计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现行教学进行总体设计,强调知识技能传授与创新思维培育并重,研究性教学与参与式教学结合,丰富课堂活动类型,拓展课外知识链接。

(一)教学内容上

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章节,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求,重新构建教学模块,将项目式教学贯穿始终,结合矿业类实际矿山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探索、教师从旁指引的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将课前复习、新课程中容易理解的内容等进行线上教与学,重点、难点及容易出错或混淆的知识点放入线下课程进行;强化课程思政内容,学习矿业类典型人物和事迹,增加课程专业的案例库建设,扩展矿业类前沿学科问题进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厚植学生对本专业工作的价值感。

在矿产资源经济学课程中,按照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及一般性知识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线上线下划分,深挖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引入相应思政案例,提炼典型人物和事迹、延伸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材料,具体设计思路如右图1所示。

图1 矿产资源经济学课程内容设计图

(二)教学方式上

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驱动力为主要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多个环节进行,如小班授课、线上线下授课方式、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及案例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增强学生对课程和课堂参与度,这是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应用,也是创新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及对复杂问题的创新性解决。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设计了五个项目模块,涵盖了整个课程的基础知识及重点内容,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与总结的方式进行,采用学生查阅资料+课上讲述+组内组间互评等方式进行,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对课程内容深入学习的成就感。

(三)考核方式上

强化个体考核和过程考核,以增加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如个人阶段考核、章节内容学习竞赛、组内评价、小组互评、个人新知识掌握阶梯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核,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各种激励,增加学生阶段学习的兴趣感和成就感。

在矿产资源经济学课程中,除了常规的期末测评之外,从作业、章节学习、互动三个大方面强化了过程性考核,包括课程分组任务的完成度及课程话题的回复与理解,同时增加了“思政材料的理解”,将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融入课程内容,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来理解政策法规,将思政内容落地。通过这些设计,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参与度、掌握知识与能力的成就感、运用知识的价值感,进而形成或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这是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培养与锻炼,亦为课程教学中发展理念的深层理解。

三、创新开放发展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实施

课程中具体教学设计的实施,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其核心是在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要求的条件下,如何让学生以更多的积极性参与课程学习,如何激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欲望,如何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具有成就感,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课上课外有关知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和能力把握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创新开放观念,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矿业类最新进展,让学生们意识到新时代未来工作可能面临的挑战,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材料、提取专业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将问题的困难程度增加或更贴近实际,指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计算、分析、讨论等最后得出结论,完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单元循环,锻炼学生分解复杂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具备这些基本能力之后,给出相应的难度相当的练习或者变更一些条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最终能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我的厂房我做主”项目模块教学环节实施见图2。

图2 “我的厂房我做主”项目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图

采用这种方式,除了让课程内容“立”起来之外,设备模型的制作、现场设备配置都需要学生手、脑动起来,对工艺流程的设备配置讲述与解答,需要学生嘴动起来,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有关矿业问题的能力,在这些内容实施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厚实的人文情怀。

四、“三感促一力”教学模式探讨

任何课程的教学改革目的绝对不是单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创新,而是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对人才学习能力的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甚至是培养人才终身学习能力。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三个方面(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采用两种方式(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多个主题(课程内容主题)借助多种环节(章节测试、课上抢答、小组讨论)等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教学研究,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从事的价值感,使学生产生对课程及知识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反过来进一步使学生的参与感、成就感和价值感升华,所谓“三感促一力”的教学模式,见图3所示。

图3 “三感促一力”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以创新、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感、学习的成就感、从事专业的价值感提升为外在手段,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为目的,达成学生自主学习,可作为矿业工程类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参考,也可为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模式。

猜你喜欢

矿业课程内容考核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