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易县早春蔬菜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2-07-29陈华李志杨亮盆兴荣衡晓容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加工蔬菜

陈华,李志,杨亮,盆兴荣,衡晓容,杨晓峰

(1.米易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攀枝花,6172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3.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东北部,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区,属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全年无冬,年平均无霜期达307 d,年日照时数2 300~2 700 h,年平均气温20.5℃,年降雨量1 100 mm左右。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充足的光热资源为米易县早春蔬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30 a以上的发展,米易县已成为国家南菜北调基地、国家蔬菜重点县。稻—菜水旱轮作粮经复合模式的广泛应用,使粮菜生产同步推进、良性循环,既保障了“米袋子”生产稳定,又促进了菜农收入增加,成为了四川省“吨粮田,万元菜”粮经复合发展典型模式。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早春蔬菜播种面积持续稳定,产量、产值持续增加

近5 a来全县早春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4 600 hm2左右,产量、产值持续增加,2020年早春蔬菜种植面积4 687 hm2,比2016年增加8.1%;产量39.8万t,比2016年增加49.7%;产值18.9亿元,比2016年增加83.9%。种植区域分布在安宁河沿岸的丙谷镇、撒莲镇、草场镇、攀莲镇、新山乡、白马镇、湾丘乡7个乡镇,品种以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为主。产品95%以上外销,主要销往成都、重庆、陕西、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

1.2 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已建成省、市级示范园区3个:蔬菜+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红旗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撒莲蔬菜科技示范园区,面积1 333 hm2。园区内建有现代农业大数据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通过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虫害预测、专家在线指导等功能,推动“互联网+农业”应用,使种植户通过手机APP就可掌握农作物的生产信息,远程操作实现“大数据种菜”,达到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1.3 品种结构调整迅速

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全县早春蔬菜品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20世纪80年代种植苦瓜、黄瓜、丝瓜、茄子为主转变为番茄为主,辣椒、茄子等其他蔬菜为辅的种植结构,原种植面积较大的苦瓜、黄瓜迅速萎缩。2020年早春番茄种植面积为2 540 hm2,占蔬菜种植面积的53.66%,比2010年增加43.66%。

1.4 周年种植模式多样

周年种植模式有稻—菜、玉米—菜、烟—菜、草莓—菜轮作等,其中,稻—菜轮作模式为主要模式,面积4 000 hm2,占早春蔬菜面积的85.34%,5月下旬至9月下旬种植水稻,9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种植早春蔬菜。玉米—菜轮作模式为9月至次年5月上旬种植早春蔬菜,采收后,将玉米种子直接播种在原蔬菜厢面上,8月下旬收获后,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后撒施在厢面上,并撒生石灰50 kg/667 m2,翻耕后放水泡田,将大棚膜盖严,闷棚20 d以上,目前,玉米—菜轮作模式面积666.7 hm2左右。烟—菜轮作模式主要在中高山烤烟种植区,9月中下旬采收完烟叶后,在烟地直接种植豌豆。草莓—菜轮作模式主要分布在普威镇、撒莲镇等中高山区,8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种植草莓,4~7月种植秋番茄。通过实施多种蔬菜轮作模式,降低土传病害发生概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1.5 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整合了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涉农资金,不断提升完善安宁河沿岸的蔬菜产业基础设施,已建成田网、路网、渠网三网配套的稻—菜两用型高标准农田4 666.7 hm2,成为四川省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设施蔬菜+粮食复合生产基地。2020年,全县设施蔬菜大棚面积4 067 hm2,占早春蔬菜面积的86.77%,水肥一体化应用覆盖率在90.54%以上,规模化集约化育苗场12家,面积24万m2,年育蔬菜种苗12 000万余株。

1.6 机械化生产应用逐步提升

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通过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应用蔬菜土地耕整、开厢、覆膜、喷雾、灌溉、运输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截至2020年底,全县蔬菜生产机械化率在80%以上。

1.7 科技支撑不断增强

与省、市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了系列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活动,蔬菜新品种、集约化育苗、嫁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支撑早春蔬菜产业能力不断增强,蔬菜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全县蔬菜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早春茄子嫁接育苗技术应用率达100%,早春蔬菜水肥一体化应用率在90%以上,早春蔬菜基地绿色防控技术已全面覆盖,定期开展农药残留速测,有力保障了米易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1.8 采后加工能力持续增强

2020年,全县已建成果蔬冷藏保鲜库162座、烘干房12座,建成番茄采后冷链预冷+自动化分拣分级线3条,农产品冷藏初加工能力达30万t,外销农产品初加工率在85%以上。围绕果蔬、核桃等产品加工,引进吉香居食品深加工企业,建成米易时光实业食品加工厂,实现了果蔬深加工业零突破。

2 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耕地地力下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

本地土壤多属于砂壤土,种植户每3~5 a会对菜田进行客土参沙,沙化和漏水漏肥情况严重。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农户大量施用化肥,精准配方施肥应用较少,有机肥施用量偏少,且同科连作较多,尽管实行了水旱轮作,但是部分区域土壤酸化、盐渍化情况仍然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降低,耕地地力下降严重。为了使番茄提早上市,部分农户将移栽时期从9中下旬提早到8月,而8月设施大棚内温度多在30℃以上,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枯萎病、青枯病等病害易严重发生,甚至绝产。

2.2 蔬菜初加工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

米易早春蔬菜初加工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以人工分拣包装为主,使用的包装材料有塑料筐、泡沫箱、大纸箱等,一般在蔬菜基地、路边棚等初加工场地就地分拣包装、上车运输。缺乏规范化、标准化收购、分拣包装、运输一体化的现代化交易中心。

2.3 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足

米易县早春蔬菜以散户种植为主,发展了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种植,销售方式主要是本地客商代收、外地客商直接收购等,缺乏本土的产供销一体化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当蔬菜价格大幅波动时,极易出现“价贱伤农”现象。虽然创建了“阳光米易”区域公共品牌,但特色、优质高端蔬菜种植者较少,企业和经营主体自有品牌培育相对滞后。

3 对策及建议

3.1 坚持稻—菜水旱轮作粮经复合模式,推广应用有机肥

坚持水稻—早春蔬菜水旱轮作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指导菜农合理安排稻菜茬口衔接,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地力,调节土壤酸碱度,最终达到降本增效,解决菜田漏水漏肥、有机质含量低、连作障碍等关键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米袋子”“菜篮子”双丰收。

3.2 规划建设米易县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分拣定标中心

为了解决米易县蔬菜等农产品初加工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问题,计划在米易县丙谷镇橄榄河村,通过招商引进业主投资和运营,建设米易县冷链仓储物流分拣定标中心,规划占地139亩(9.27 hm2),总投资1.7亿元,用于现代化仓储设施设备、物流体系、冷链体系的建设和农产品标准制定。

3.3 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档升级,深化利益联接机制,发挥联农带农作用

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通过开展蔬菜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和加工设施装备、原料基地、品牌、质量追溯体系、电商平台等建设,支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档升级,充分发挥联合体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作用,深化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利益联接机制,推动蔬菜种植、加工、物流、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衔接,实现多主体全要素融合发展,提升米易蔬菜等农产品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初加工蔬菜
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
蔬菜“涨疯”,咋了?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蔬菜
不同初加工方式对裸花紫珠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
机采棉除杂机的稳压电源设计与试验
蔬菜也“疯狂”
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范围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