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历案模式下项目化生物教学实践
——以“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教学为例

2022-07-25

教师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萌遗传病聋哑

张 宁

(上海南汇中学,上海浦东新区 201399)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激发对科学的探究热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进而从多方面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历案理念充分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完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课堂教学模式从部分学生参与转变为每名学生参与。学生自主完成一系列项目化任务或解答一系列问题串,完成项目的终极任务,实现课堂项目化深度学习目标,进而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基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课前准备任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复习和预习习惯。在课前准备任务的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对之前所学内容的复习,而且要设计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探究本节课的内容,在复习的同时完成预习任务。根据上述目标,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前准备任务。

(一)梳理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能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笔者在“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教学前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基本概念的梳理并填空:(1)遗传病的概念: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2)遗传病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①单基因遗传病:受_____对____控制的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是由于_____和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③染色体遗传病:例如____。(3)遗传病的预防措施有_____、___、___。

(二)统计单基因遗传病分类及患者基因型

笔者通过列表的形式将本节课要学习的“基因遗传病分类及患者基因型”知识点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如表1所示。学生完成统计工作后,基本对本知识点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

表1

(三)设计基于教学目标的评价任务

对于课堂的设计,首先要解读教材和教学基本要求,然后围绕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在教学要求中为C级,层次比较高,学生需要掌握该部分的知识内容。因此,制定“解释不同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遗传病系谱图”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任务,以此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二、课堂实践

(一)提出驱动性问题

借助多媒体展示《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照片,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请各位同学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知识,思考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否可以结婚?”通过驱动性问题将学生引入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思考中,并将优生优育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及遗传方式判断”知识点教学

本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根据遗传图谱信息,总结遗传病特点,判断遗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将数学学科中的反证法用于推断遗传病遗传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及应用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判断方法如表3所示。

表3

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类型。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 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编号为1~23 号,1~22 号为常染色体,23 号为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若在第一步中已判定致病基因为隐性,则笔者假设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 染色体遗传”并要求学生填写表4。在学生完成填表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若为伴X 染色体遗传,女患者的___和___必患病。”

表4

若在第一步中已判定致病基因为显性,则笔者假设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遗传”并要求学生填写表5。在学生完成填表后,笔者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男患者的___和___必患病。”

表5

第三步:考虑特殊性。笔者结合图1所示例题,利用图片中的特殊提示信息,引导学生完成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并填空:(1)若1 号携带致病基因,则可判断该病为___性遗传病;(2)已知5 号的致病基因仅来自1号,则该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3)可判定该病遗传方为___,请你写出3号个体基因型___。

图1

(三)“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知识点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以《红楼梦》为背景,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林黛玉有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妹妹,并且贾宝玉也携带聋哑病的致病基因,他们的父母均为正常人。请根据图2 所示的遗传图谱,利用遗传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先天性聋哑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致病?遗传特点和红绿色盲一样吗?(2)先天性聋哑的遗传方式是什么?(3)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基因类型分别是什么?(4)如果两个人结婚,后代患先天性聋哑病的概率是多少?(5)结合以上思考,该如何劝解二人不要结婚?在回答上述问题后,学生就基本掌握了“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知识点。

图2

三、课后检测

虽然通过课堂评价任务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两道课后检测题并要求学生在下节生物课开始前完成。

1.请依据图3所示的遗传图谱,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图3

2.继续以课堂中林黛玉的家庭基因情况为假设条件,如果林黛玉和男性小萌结婚,小萌的家庭成员有父亲、母亲、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小萌的家族无聋哑病史(所有成员不携带致病基因),但小萌及其父母均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用D-d表示),小萌哥哥正常,姐姐患此病,经基因检测发现,小萌爸爸不含此病的正常基因。另外,林黛玉家族无佝偻病史(所有成员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在图4中画出他们的遗传图谱并回答3道思考题。

图4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复盘和小结,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强对重难点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进而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实现对知识点的内化。因此,针对“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的内容,笔者在课后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并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答:你掌握判断遗传方式的方法了吗?对患有家族性遗传病的夫妻,你可以提供优生优育的合理建议吗?

五、教学总结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以《红楼梦》为背景,为学生带来了一次难忘的沉浸式学习体验经历。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驱动性问题,结合驱动性问题开展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学历案模式下项目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小萌遗传病聋哑
小萌猴的感恩便利贴
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90后现代病症
当代年轻人的焦虑日常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浅谈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什么才是闺蜜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
这只铃铛不是猫
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