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鲁科尔沁传统婚礼歌曲的不同视野下的传播形式

2022-07-22牧其尔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8期
关键词:长调苏木马头琴

牧其尔(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互联网传播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新媒体获得了迅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基本态势初步形成。新媒体时代下,各种媒体形式逐渐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新媒体传播形式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它的好处和便捷之处,因此开始关注和运用起来。在信息化先进时代,人们通过更多的方式流传和传播民族文化,打破了传统传承模式,寻找出更多的、更直接的传播和传承形式。与此同时,传统婚礼歌曲传播和传承也逐渐地流传到了相关网络上,即便没有仪式活动的形式,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演唱和传播地方音乐文化。因此笔者在不同的传播形式的调查分析得知,如今传统婚礼歌曲广泛的传播于各类媒体及蒙古音乐播放器等多种形式。民间歌手在新媒体发布自己所演唱的歌曲音频或以媒体传播的形式演唱传统婚礼歌曲来传承传播地方文化习俗。

(一)广泛传播的传统婚礼歌曲

本人通过相关新媒体传播分析中发现,目前在网络上传播的传统婚礼歌曲极其广泛。在搜集近两年传播于新媒体的阿鲁科尔沁传统婚礼歌曲各类资料中得知,现有“乌力格尔” “长调” “乌力格尔好来宝陶力” “塔林布日古德” “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 “八省区农牧民文艺网” “科左后旗民间文艺网”等多个媒体传播。

如今,民间有较多的演唱传统长调歌曲的传播渠道,而这些渠道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都是民间歌手。由此可见,民间歌手文化传承意识值得让人尊敬。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因为传统婚礼歌曲在婚礼仪式中传承的机会越来越少,之所以民间歌手传唱最传统、最质朴、源自内心的歌声也逐渐减少。但对他们来说歌唱是一种很美好、舒心的事情,所以即便没有了传统婚礼仪式中演唱的机会,他们依然想要把最原始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艺术传承给更多的人。

从2020 年开始民间歌手在媒体上传唱传统婚礼歌曲的现象日益增多。各类演唱民歌的渠道和平台较多,其中传承演唱传统婚礼歌曲的有10 多个。从2020 年开始传播民间歌手演唱的传统民歌及传统婚礼歌曲的传播量逐渐上升,把更多的民间歌手的传统歌声推向了众人的听觉和目光之中。据本人调查和分析,在这些10 余新媒体中广泛流传的传统婚礼歌曲有22 首,其演唱者有40 余人,均为民间歌手,演唱形式多为独唱,且清唱无伴奏。每首歌曲演唱的段落至少有1-4 个段落,有的歌曲甚至还有更多段落。如《鲜花美丽》 《岗嘎淖尔》《海拉苏台河的雉鸟》 《呼很温都岭》这几首歌曲演唱的段落最多有4段,而《苍天般》 《湿地深处的柽柳》 《漳沐轮之水》 《西溪的柽柳》 《四季》五首歌曲最多演唱的段落有6-8 段。其他曲目由2-3 段为主。由此可见,民间歌手所传承的曲目和段落还是相对完整的。因此本人认为这些多种网络渠道所传播的文化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和深入研究。

笔者对如今网络传播中的阿鲁科尔沁传统婚礼歌曲进行了整理,其对传统婚礼歌曲的曲目名称、段落以及演唱形式等方面做的分析如下:

1.乌力格尔

2021 年昭乌达乌力格尔好来宝陶力艺术互动平台和阿鲁科尔沁旗乌力格尔好来宝陶力艺术协会主办的迎2021 新年特别节目链接中罕苏木苏木哈斯毕力格演唱了婚礼歌曲《鲜花美丽》。演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

在《阿鲁科尔沁旗四胡艺术协会》迎新年演出精选作品之罕苏木苏木(02)链接中叶喜桑布演唱了婚礼歌曲《苍天般》,唱了三段,清唱。其二哈斯毕力格演唱了婚礼歌曲《西溪的柳树》,唱了四段,有马头琴伴奏。

巴达玛色楞—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民间艺人链接中:巴达玛色楞老人演唱了婚礼歌曲《呼很温都岭》,唱了四段,清唱,均有音频和视频。朝吉敖斯尔演唱了婚礼歌曲《鲜花美丽》,唱了两段,清唱。巴达玛色楞演唱了婚礼歌曲《竹黄马》,唱了两段,清唱。均有音频。

阿旗四胡艺术协会迎新年文艺晚会巴彦温都苏木分场晚会链接中:敖特根其其格演唱了婚礼歌曲《鲜花美丽》,唱了两段,清唱。

阿旗四胡艺术协会迎新年文艺晚会罕苏木苏木分场晚会链接中巴达玛扎布演唱了婚礼歌曲《竹黄马》,唱了两段,清唱。阿旗四胡艺术协会迎新年文艺晚会绍根镇分场晚会链接中莲花演唱了婚礼歌曲《两棵红柳树》,唱了两段,有四胡伴奏。

2.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

蒙古族长调:昭乌达长调系列(五)链接中:查干其其格母子俩人演唱了《苍天般》,唱了一段,有马头琴和扬琴伴奏。

蒙古族长调:昭乌达长调系列(三)链接中:乌力吉图演唱了《吉塔拉的雉鸟》,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德力根其其格演唱了《青菜花》,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

3.长调

此平台有众多的长调民歌欣赏,但在链接中大多数歌曲未标明演唱者信息,其中有:

婚礼歌曲《漳沐轮之水》,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婚礼歌曲《湿地深处的柽柳》,唱了六段,有马头琴伴奏。婚礼歌曲《苍天般》,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婚礼歌曲《两棵红柳树》,唱了一段,有马头琴伴奏。婚礼歌曲《四季》,唱了六段,有马头琴伴奏。婚礼歌曲《吉塔拉的雉鸟》,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婚礼歌曲《竹黄马》,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婚礼歌曲《奔贝希勒》,唱了一段半,有马头琴伴奏。

《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蒙古族服饰与长调民歌展演》链接中:查干其其格、布仁都楞《苍天般》(洪福齐天),唱了一段,有乐队伴奏。塔木色、斯日根其木格《岗嘎淖尔湖畔的野花》唱了一段。有乐队伴奏。那仁巴图领唱合唱的形式演唱了《漳沐轮之水》唱了两段,有乐队伴奏。

4.塔林布日古德

坤都长调艺术晚会链接中:喜嫩尼根演唱了《西溪的柳树》,唱了两段,清唱。乌仁高娃演唱了《竹黄马》,唱了两段,清唱。罕苏木苏木哈斯毕力格演唱了《湿地深处的柽柳》,唱了两段,清唱。道日吉诺力玛演唱了《湿地深处的柽柳》,唱了两段,清唱。罕苏木苏木娜仁格日乐演唱了《吉塔拉的雉鸟》,唱了两段,清唱。瑟毕莫德格演唱了《青菜花》唱了两段,清唱。敖登格日勒演唱了《湿地深处的柽柳》,唱了两段,清唱,均为音频。

马背上的歌手艺术晚会 链接中:陶格陶呼演唱了《岗嘎淖尔》,唱了两段,清唱。木丹演唱了《湿地深处的柽柳》,唱了两段,清唱。扎来玛演唱了《鲜花美丽》唱了两段,清唱。罕苏木苏木哈斯毕力格演唱了《鲜花美丽》唱了两段,清唱,均为音频。

5.链接

昭乌达长调民歌之韵链接中:翁牛特塔娜演唱了《花白马》,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翁牛特乌仁其木格《吉塔拉的雉鸟》,唱了一段,有节奏型伴奏和马头琴伴奏,均为音频。

国家一级 演员,歌唱家哈斯巴图作品欣赏中:有赤峰市蒙古小学学生演唱的《漳沐轮之水》,唱了两段,有电子琴节奏型伴奏。

6.倾听音乐

《乌日汀道(长调)歌手——孛儿只斤氏·哈斯巴图》链接中:《漳沐轮之水》唱了一段,有马头琴伴奏。《吉塔拉的雉鸟》唱了两段,有马头琴伴奏。

7.乌力格尔好来宝陶力

阿鲁科尔沁四首图如之歌和八首奖赏之歌(02)链接中:陶格陶呼演唱了《鲜花美丽》三段、《光辉照耀》两段、《湿地深处的柽柳》两段,均为清唱。

阿鲁科尔沁四首图如之歌和八首奖赏之歌(01)链接中:朝吉敖斯尔演唱了《鲜花美丽》两段、《光辉照耀》两段半、《湿地深处的柽柳》两段、《金色的圣山》唱了两段、《岗嘎淖尔之花》,唱了两段、《海骝色的鸽子》唱了两段,均为清唱。

(二)额格希格放器所传播的传统婚礼歌曲

除了以上传播渠道以外,在蒙古语播放器上有专业长调演员所录制的传统婚礼歌曲,随着这些专业歌者所演唱的歌曲逐渐流传于大众之中,传统婚礼歌曲的传播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广泛和传承途径。

本人在诸多音乐播放器上搜集整理到的传统婚礼歌曲情况如下:

蒙古语音乐播放器中搜集到有三位歌手演唱了16 首传统婚礼歌曲,曲目有《鲜花美丽》 《奔贝希勒》 《光辉照耀》 《岗嘎淖尔》 《湿地深处的柽柳》 《呼很温都岭》 《竹黄马》 《花白马》 《吉塔拉的雉鸟》 《两棵红柳树》 《海骝色的鸽子》 《海拉苏台河的雉鸟》 《两个金耳环》等等。由此可见,其一,曲目逐渐减少。从原来的20 或30 几首传统婚礼歌曲,至今传承的只有50%的曲目。其二,每首歌曲只有2 段歌词的演唱。三演唱形式局限于独唱形式,伴奏乐器通常以马头琴或扬琴为主。相比民间歌手,如今专业歌手的网络传播传承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

究其根本,所谓的传统婚礼歌曲,是与婚礼仪式并存互为互助。仪式承载着文化习俗,仪式中体现着该民族该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是仪式与歌曲,仪式与习俗相结合的景象,体现了仪式、歌曲、习俗在不同时间、地点、文化环境中所构成的关系。因此歌曲服务于仪式、依靠于仪式的传承。因此自古以来,仪式的传承附带着歌曲的留存。如今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简化和衰弱的现象,其传承方式发生了多种变化。其中能体现仪式与歌曲分离式传承的网络传承方式,从传承情况可见,具有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时间限制的优势,因此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受众更多。

二、展演活动传播形式

传统婚礼歌曲在如今社会文化环境嬗变和丰富的文化传播环境下,原本在特定的婚礼仪式中传承演唱的传统婚礼歌曲,从民间民俗活动演变成展演活动的趋势。在各类艺术活动以及地方非遗文化中心主办的非遗保护各项活动中活跃而较广泛的传承现象。本人在阿鲁科尔沁旗非遗保护中心遇见了岱青老师,对于在各类艺术活动中传承的传统婚礼歌曲做了地方性调查。

非遗中心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机构,近两年有许多的舞台展演活动和各类民歌比赛活动。据搜集到的文献得知,在众多的文艺活动中有不少的传统婚礼歌曲有了流传和传承途径。如今在阿鲁科尔沁旗有诸多的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和协会。2018 年8 月阿鲁科尔沁民歌协会成立,主要是发扬传承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挽救更多的传统歌曲和面临失传的歌曲。协会多次组织承办举行传统民歌传承培训和民歌比赛活动,2019 年在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举行了民歌大赛,在本次比赛中有阿鲁科尔沁旗各个苏木远道而来的民间歌手,在舞台上演唱了家乡民歌。在此次比赛中演唱传统婚礼歌曲的参赛者不计其数,其中有《鲜花美丽》 《奔贝希勒》 《两个金耳环》 《吉塔拉的雉鸟》 《竹黄马》 《光辉照耀》 《海骝色的鸽子》等曲目。

近几年以来非遗中心举办了多次的民歌大赛,在比赛中来自于不同的苏木嘎查的民间艺人和长调爱好者。比赛中演唱的传统婚礼歌曲有《吉塔拉的雉鸟》《四季》 《竹黄马》 《鲜花美丽》 《两个金耳环》 《四周的柳树》 《湿地深处的柳树》等等曲目。

综上所述,如今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改变,使传统婚礼歌曲的传播从传统传播形式拓展到了多种广泛的传播形式。首先,新媒体、新事物的发展带给了人们不同的传播形式和途径,原本在民间仪式活动中流传的婚礼歌曲逐渐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传承,为更多人提供了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其次,在当代社会文化活动广泛普及下,原本在民俗活动中所传承的传统婚礼歌曲逐渐被搬到舞台,活跃于展演活动中,更是衍生出舞台表演形式的传承。这现象使传统婚礼歌曲传承有了不同形式的传播途径,因此社会各界开始越发关注和了解传统婚礼歌曲。越来越多的歌者开始演唱传统婚礼歌曲,其民间歌手也获得更多在舞台上表演传播的机会。在非遗保护传承语境下,存续于婚礼仪式的传统婚礼歌曲依然有了很好的传播和传承平台,使民间歌手的传统演唱风格特征从民间民俗活动平移至舞台表演,使更多人感受和了解最原始、传统的民间传统婚礼歌曲。

猜你喜欢

长调苏木马头琴
那一夜的雨
马背长调
长调歌王
蒙古族长调在地方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
马头琴
苏木泡脚养血安神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
草原上的马头琴
七月桑桑
七月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