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检修技术探析

2022-07-21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电气检修电路

李 刚

(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200)

0 引言

实现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化工厂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拥有广阔的市场。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时有发生,为了防止设备因故障停机而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秩序,避免诱发各种生产事故,则应该强化设备故障预防,做好设备检修工作。本文从故障分析、故障预防和故障检修3 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采取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和维修技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简述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一般具有监控、自动控制、测量和保护的功能。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兼容装配线如图1 所示。

图1 母线制造全兼容装配线工作原理

在应用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通常需要多个零件对接起来,而在使用中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来处理和控制信息,所以设备在本质上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1]。其中,从软硬件的角度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分析时,主要分为系统故障和硬件设施故障:前者主要是因为设计程序发生错误或者是线路电压、电流过大而造成的;后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设备作用的强度与外界恶劣环境。检修人员因设备系统具有复杂的特性而无法准确把握其运行规律,从而导致系统在运行中很容易发生故障[2]。

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

2.1 硬件故障预防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具有精密度高的特点,在运行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使设备硬件出现故障或问题。因此,为了避免硬件故障,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严格遵守控制设备的硬件保护规定条例,保证自动化控制设备放置环境通风透气,避免一些杂散的电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金属结构造成腐蚀现象[3]。

2.2 信息化管理程序的故障预防

为了避免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发生故障,便要求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备的运行指令和运行管理程序进行操作,避免设备运行负荷超过设备性能的上限,以此预防设备信息化管理程序发生频繁的故障,防止设备发生被损毁的问题。

2.3 设备分级维护管理

通常不同电气设备的性能、内部结构、设计原理不尽相同,所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和工作强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预防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问题时便需要做好设备的分级工作,积极做好设备分级维护管理。

首先,要求检修人员统筹进行设备的设计原理和运行状态内容分析,以此保证设备分级的合理性。然后,全面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再具有针对性地分析设备在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这样才能为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延长设备的运行寿命[4]。

2.4 不同阶段的设备维护管理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不同运行阶段中需要检修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刚投入应用阶段,要求检修人员准确把握设备运行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合理的预防方法,以防止设备在运行期间发生故障;在稳定运行阶段,要求检修人员全面把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操作,及时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5]。同时,还应该做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散热性、抗电干扰性等功能检查工作,以保证设备在运行中的各项性能与制定的标准相符合,有效避免稳定期设备发生故障;对部分运行时间较长的电气设备,便要求检修人员全面做好设备零件检查,避免因设备的零件出现老化破损的情况。以装配机器人为例,日常维护要点见表1~表3。

表1 日常保养项目及要求

表2 设备润滑维护要求

表3 设备防护要求

3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的检修技术

3.1 以设备结构及原理为依据

为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的检修效率,需要以设备的结构与原理作为依据。

首先,当控制设备处于无负载的检修阶段中的时候,维修人员需要做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动态高度、开关、指示灯位置的诊断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并采取针对性的检修技术或措施。

其次,针对驱动器设置方面的问题,要求检修人员重新设置驱动器的参数,针对运动控制卡方面的问题,检修人员要根据驱动器所显示的不同代码情况,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来分析相应的故障因素。例如,当多个电机接线与某一个电机出现错接的情况时,其驱动器上面则会显示出16 码,而这时检修人员也可以根据图纸的内容立足于降低电机负载的基础上讲电机、编码器与对应的驱动器正确连接起来。

最后,强化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检测仪器的应用,保证设备故障的检修效率。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检修时,对于多用表等仪器,可以充分利用钳型电流表或其他类型的电流表来检查设备的三相空载电流、负载电流和电压,借助兆欧表来检查电路的绝缘电阻和绕组绝缘电阻,以保证设备的检修效率。

3.2 准确控制电路动作程序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应该将控制电路的动作程序作为重点的检修方式,并采取直观断电模式来准确确定故障点。首先,应该将主电路断开,再让控制开关与零件更好的结合起来。然后,将部分模块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并充分利用多能表来检查设备通电之后的电压情况。最后,在确认连通电路没有故障的情况下,检修人员需要检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主电路、电路动作顺序,并选取不同的元件动作情况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再综合分析自动化控制设备元件发生故障的情况。当元件出现无明显冒火、冒烟或异响情况时,应全面检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主电路供电环节,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3.3 确定故障范围

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首先便需要准确把握设备运行的原理,明确设备的内在结构,全面查找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通过将故障发生的范围缩小,以此找到引发故障的部位,再有针对性的做好设备检修工作。通常在检修时需要分析电动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查看电路的热元件、开关、触头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最后,在充分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主电路的工作原理,积极做好控制电路的检修工作,再通过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判断,充分应用先进的检修技术来解决各类故障。只有明确了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的位置,才能从故障处入手,减少故障检修的损耗,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正常运行。

3.4 采用科学的检修技术

(1)巧妙灵活使用仪表。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可灵活应用多用表中的电阻档来判断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作为检修人员需要全面认真地核查电路、电动机、点磁线圈和接触触头是否正常,并借助钳线电流表和其他类型的电流表来检查电动机的三相空载电流和负载电流平衡,利用兆欧表来检查电路和绕组等绝缘电阻。通常因为多用表的检测速度较快、准确性高,这样便能快速诊断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为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依据。

(2)从机器入手检查。检修人员应该全面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情况和结构原理,及时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再对设备中的工作电机进行测试,逐层排查,着重检查逆方向针、主电路热元件、触头系统、熔断器和线路的开关,再以此作为主要方向来合理安排自动化控制设备检修工作。

4 结束语

为了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就需要全面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情况,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针对发生的故障需要以控制电路动作程序作为检修重点,并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结构原理为依据,充分利用各类检测仪器来开展检修工作,这样才能及时解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电气检修电路
八方电气
电路的保护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检修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