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2022-07-21乔香君赵丽娜古绍彬

农产品加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芽孢培养基杆菌

乔香君,吴 影,赵丽娜,古绍彬

(1.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综保区和口岸服务局,河南郑州 450019;2. 河南科技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属于一种对人畜无毒害的G+细菌,产芽孢[1-2]。其芽孢可在胃肠道中生存和发芽[3],并代谢分泌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4],增强肠内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吸收能力[5]。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和广谱抗菌活性[2,6],稳定性好,能调节动物免疫力,可作为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替代品[7-10],在动物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Gu W 等人[11]研究发现,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LCC1-0238 喂食尼罗罗非鱼(Oeochromis niloticus)可以提高生长性能,并提高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抗病能力。Lei X 等人[12]证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减轻免疫应激,并且改善肠道菌群介导的病原体抗性。Wang Y 等人[13]发现B. amyloliquefaciensSC06 可调节宿主代谢和肠道菌群,保护小鼠免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肝损伤。此外,研究发现淀粉芽孢杆菌BLCC1-0238 可通过提高产蛋鸡的免疫力,和调节其生殖激素来有效提高产蛋性能和蛋品质[14]。

另外,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多种胞外酶,能够促进大分子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肠道吸收力和营养消化率[15-16]。加拿大卫生部批准解淀粉芽孢杆菌作为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等食品酶的来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食品加工中[15,17]。因此,近些年解淀粉芽孢杆菌也成为应用广泛的益生菌之一[18-20]。目前,国内外学者多采用固体发酵法获得生产中使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21],但这种方法制备的是菌体与发酵基质的混合物,很难分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不利于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工业化生产食品酶。

为了进一步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菌株液体发酵水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试验,对BA118 的工业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该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高密度培养的发酵工艺,为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保藏于河南科技大学微生物实验室。

1.2 仪器和试剂

WFZ·UV-2800AH 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产品;PHS-25 型pH 计,雷磁产品。

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浆、黄豆饼粉,市售;糊精,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3 培养基

(1)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g/L)。蛋白胨10.0 g,牛肉膏5.0 g,NaCl 5.0 g,pH 值7.0~7.2,固体需加2%的琼脂。

(2) 基础发酵培养基(g/L)。可溶性淀粉10.0 g,大豆蛋白胨5.0 g,NaCl 5.0 g,pH 值7.0。

1.4 试验方法

1.4.1 种子液的制备

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保藏菌种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斜面培养基,于37 ℃下培养24 h,备用。取2 环活化菌种,接入装有50 mL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250 mL 三角瓶中,37 ℃下以转速180 r/min振荡培养24 h,制成种子液。

1.4.2 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培养方法

将种子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接种量5%,装液量30/250 mL,于37 ℃下以转速180 r/min 振荡培养24 h。

1.4.3 菌体计数方法

(1) 平板计数。参照文献[22]。

(2) 比浊法。参照文献[23]。

1.4.4 发酵条件优化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查发酵时间、初始pH值、发酵温度、接种量、转速和装液量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发酵菌体密度的影响。

1.4.5 培养基优化单因素试验

(1) 碳源。选择蔗糖、麦芽糖、糊精、玉米淀粉、土豆淀粉为替代碳源。

(2) 氮源。分别以牛肉膏、玉米浆、黄豆饼粉、胰蛋白胨+尿素(质量分数比1∶1)、胰蛋白胨+酵母膏+尿素(2∶2∶1) 替代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的大豆蛋白胨制成培养基。

(3) 无机盐。分别以MgSO4、CaCO3、MnSO4、KH2PO4+K2HPO4(1∶1) 为替代无机盐。

1.4.6 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糊精、玉米浆、MgSO4和KH2PO4+K2HPO4为自变量,运用Design Expert 8.0.5 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以菌体密度为响应值,采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对响应曲面分析得到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3 次平行发酵试验,取平均值,验证模型结果是否可靠,得出最终优化结果。

1.4.7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作图,用SPSS 22.1 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所有数值在p<0.05 时均被认为是显著的,并以平均值±s.e 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BA118 生长特性研究

每2 h 取发酵样品测定OD600nm 光密度值,以发酵时间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的标准生长曲线。

BA118 发酵条件的优化见图1。

由图1(a) 可知,BA118 在0~4 h 处于生长延滞期;4~26 h 为该菌的对数生长期;26~32 h 时达到平台期;在32 h 后,菌体进入衰亡期,活菌数呈下降趋势。因此,选择BA118 的最佳发酵时间为28 h。

图1 BA118 发酵条件的优化

2.2 发酵条件的优化

2.2.1 pH 值对BA118 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都有其最适生长pH 值,B. amyloliquefaciens的最适生长pH 值在7.5 上下,菌株之间的最适pH 值存在一定差异[24]。将种子液分别接种于pH 值6.0,6.5,7.0,7.5,8.0 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8 h后平板计数得出不同pH 值对菌体发酵水平影响的折线图。

由图1(b) 可知,初始pH 值为6.0~8.0 时,发酵菌体数量达到2.34×108~2.48×108CFU/mL,在pH 值7.5 时,BA118 菌体数量达到最大值,可见初始pH 值对菌体数量影响不大。车晓曦等人[25]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SAB-1 发酵条件的优化,发现初始pH 值在5.0~8.0 的条件下,发酵产量差别不大,与试验结果一致。但SAB-1 在pH 值6.0 时菌体数量达到最高峰,在pH 值7.0 时产量最低,与试验中BA118 的最适pH 值7.5 不同,反映出不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最适生长pH 值有差异的特点。

2.2.2 培养温度对BA118 生长的影响

将种子液接种于最适pH 值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分别为25,30,35,40,45 ℃下培养48 h,然后平板计数。由图1(c) 可知,发酵温度为20~30 ℃时,菌体的生长代谢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30 ℃为BA118 最适生长温度,菌体数量达到2.7×108CFU/mL。

2.2.3 溶氧量对BA118 生长的影响

发酵液的溶氧浓度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酶的活性、代谢途径及产物产量[26-27]。发酵液的溶氧量的主要受装液量和转速影响。在其他发酵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分别以150,170,190,210,230 r/min 的转速对解淀粉芽孢杆BA118 进行发酵,获得不同转速对BA118发酵水平影响的折线。由图1(d) 可知,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加,菌体数量呈上升趋势,并在230 r/min时取得最大值。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为好氧菌,故转速越高,通气量越大,菌株生长越旺盛。将种子液分别接种到装液量为20/250,30/250,40/250,50/250 mL 的最适pH 值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最适条件下培养,平板计数。由图1(e) 可知,菌体数量随装液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并在40/250 mL 时取得最大值。当装液量少于40/250 mL时,发酵液中的碳氮源等营养成分较少,菌体生长受到限制;当装液量大于40/250 mL 时,溶氧含量降低,影响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导致活菌数量下降。因此,选择BA118 的装液量为40/250 mL,发酵转速为230 r/min。

2.2.4 接种量对BA118 生长的影响

接种量对菌体生长影响较大,合适的接种量能提高微生物对培养基的利用率,加速菌株的生长[28];分别以1%,2%,3%,4%,5%的接种量进行发酵,平板计数。由图1(f) 可知,BA118 的最适接种量为2%,过大的接种量会大大消耗发酵液中的营养成分,并代谢产生过多的次级代谢产物而影响菌体的生长[29]。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在pH 值7.5,温度30 ℃,转速230 r/min,接种量2%,装液量40/250 mL 条件下进行发酵时,菌体数量达到最高,为3.73×108CFU/mL。

2.3 BA118 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2.3.1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体数量的影响

BA118 发酵培养基优化见图2。

由图2 可知,当碳源为5 g/L 糊精时,菌体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碳源。氮源为牛肉膏和玉米浆时,对BA118 的发酵水平影响较大。玉米浆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生物素、维生素、金属离子和糖等,能够替代酵母粉、牛肉膏,降低生产成本[30]。因此,确定10 g/L 玉米浆为BA118 生长所需最佳氮源。在无机盐试验中发现,添加3 g/L MgSO4和7 g/L KH2PO4+K2HPO4两类无机盐时,均获得了较高生物量,确定MgSO4和KH2PO4+K2HPO4同时为BA118 生长所需无机盐。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BA118 的最适培养基为糊精5 g/L,玉米浆10 g/L,MgSO43 g/L和KH2PO4+K2HPO47 g/L。

图2 BA118 发酵培养基优化

但上述单因素试验无法分析各营养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响应面法通过回归方程拟合建立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优化各因素的工艺参数,并可预测响应值[31],是一种能高效降低试验次数且准确的分析模型。

2.3.2 Box- behnken 响应面试验

(1) 响应面分析试验设计与结果。由单因素试验选取糊精、玉米浆、MgSO4和KH2PO4+K2HPO44 个因素为自变量,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

响应面分析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

表1 响应面分析因素与水平设计/g·L-1

表2 Box-behnken 试验设计及结果

应用Design Expert 8.0.5 软件对上述表2 中各试验点的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用于研究显著因素糊精添加量(A),玉米浆添加量(B),MgSO4添加量(C) 和KH2PO4+ K2HPO4添加量(D) 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确定其最佳水平。得到菌体数量(Y) 对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程: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见表3。

由表3 可知,该二次模型多元相关性系数R2=0.929 5,表明仅有7.05%的变异不能由此模型解释;因变量菌体数量与本研究所考查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模型成立,拟合程度较高;失拟项p值为0.098 3,表明失拟项不显著,说明试验所得的二次方程能较好的对响应值进行预测,即能较好地预测菌体数量随MgSO4、玉米浆、糊精、KH2PO4+K2HPO4的变化规律。从回归方程可知,B,A2,B2,C2,D2极显著(p<0.01),A,C,AD,BC,BD显著(p<0.05),其他影响均不显著(p>0.05)。各自变量对菌体数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玉米浆>硫酸镁>糊精>KH2PO4+K2HPO4。

表3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

(2)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根据上述拟合回归方程,通过软件分析得到交互因子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发现3 个响应表面图都具有一个带有向下开口的凸表面。每个响应曲面代表着,2 个因素保持在编码水平的0 水平,另外2 个独立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响应面图曲面的坡度变化和等高线图的形状,可以判断出优化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强弱。若响应面图曲面坡度比较陡峭,说明该因素对响应值比较敏感;相反,若响应面图曲面比较平缓,说明该因素对响应值不敏感。从等高线图的形状分析,如果为圆形,说明因素间交互作用弱;如果为椭圆形,代表因素间交互作用较强[32-33]。

AD交互作用对BA118 菌体数量的影响见图3,BC交互作用对BA118 菌体数量的影响见图4,BD交互作用对BA118 菌体数量的影响见图5。

图4 BC 交互作用对BA118 菌体密度的影响

由图3 ~图5 可知,发酵液BA118 菌体数量随着糊精、玉米浆、硫酸镁和KH2PO4+K2HPO4添加量的变化,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曲面的顶点即为菌体数量最大值点。其中,糊精和KH2PO4+K2HPO4的交互作用,玉米浆和硫酸镁的交互作用,以及玉米浆和KH2PO4+K2HPO4的交互作用的响应面曲面的坡度陡峭,等高线图呈椭圆形,表明两因子交互作用较强。

图3 AD 交互作用对BA118 菌体数量的影响

图5 BD 交互作用对BA118 菌体数量的影响

(3) 响应面优化结果验证。结合响应值与各因素关系的二阶经验模型及三维响应面图,确定发酵液的最优配方各组分质量浓度为玉米浆11.36 g/L,糊精5.50 g/L,MgSO43.38 g/L,KH2PO4+K2HPO45.96 g/L。在优化配方条件下,获得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菌体数量的理论预测值为6.345 51×109CFU/mL。结合试验实际操作,将培养基各组分质量浓度调整为糊精5.50 g/L,玉米浆11.50 g/L,MgSO43.50 g/L,KH2PO4+K2HPO4(1∶1) 6.00 g/L。为验证预测结果,在该配方下进行摇瓶发酵试验(重复3 次),结果发酵获得的菌体数量分别为6.33×109,6.61×109,6.98×109CFU/mL,均值为6.64×109CFU/mL,与响应面理论预测值6.345 51×109CFU/mL 基本吻合,证实了响应面模型的有效性。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设计分析,确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118 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28 h,初始pH 值7.5,培养温度30 ℃,转速230 r/min,接种量2%,装液量40/250 mL。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各组分质量浓度为糊精5.50 g/L,玉米浆11.50 g/L,硫酸镁3.50 g/L,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6.00 g/L。通过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的工艺优化,最终将菌体产量提高了28.3 倍,菌体数量达到6.64×109CFU/mL,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芽孢培养基杆菌
不同水质和培养基对紫金久红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鉴定上的应用
转基因植物历史悠久
芽孢杆菌(Bacillus)细胞膜刚性的相关研究概述
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比较
阴道乳杆菌主要种群异同与健康
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红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当心酵米面黄杆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