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对农民工市民化预期的影响

2022-07-21王心杨曾旭晖

中国西部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农民工

王心杨 曾旭晖

〔摘要〕文章使用2017—2018年成都市流动人口健康调查数据,将市民化预期划分为留城意愿与落户意愿,分析社会支持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愿意长期留城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农民工长期留城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正式社会支持能提升愿意长期留城农民工的落户意愿。在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策对农民工留城的重要作用,加强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他们应对城市生活压力的能力;更积极地发挥正式制度安排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化解各种制度性障碍,降低农民工落户城市的门槛与条件。

〔关键词〕社会支持;农民工;市民化预期

〔中图分类号〕C91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94(2022)03-003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1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85亿①,同时,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8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②。这表明,在城镇生活或工作的相当一大部分人口没有当地的户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工的存在。积极推动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留城落户,有助于持续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四川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文件显示,2020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73%;《2019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78%,这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异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市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其中也存在众多的非本地户籍农民工。成都市当前的落户条件虽然较为宽松,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仍然具有较高的门槛,没有本地户口就意味着无法在成都购买商品房。农民工由于其特殊的角色,一方面不愿意回到农村继续从事经济收入较低的农业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因其人力资本水平较低,通常处于劳动力市场的低端。与此同时,我国的二元户籍分割体制使得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属地性特性。农民工要完整获得与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就必须将自己的户籍转到城市。但是,当前国家关于农业的相关政策使得农业户口并不仅仅是身份的标识,更承载着大量的政策红利。农民工通常并不愿意因转换户口而放弃户口背后的经济利益。即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农民工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在获得城市公共服务的同时就得放弃农业户口之上的土地权利。农村户口权利与城市公共服务的矛盾是推进农民工市场化进程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议题。

一、文献综述

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下特殊的产物,实际上是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与更好的生活质量从农业转向非农业而出现的〔1〕。但是,由于人力资本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往往从事较低端、附加值较少的行业,在此过程中还容易遭受到户籍歧视。实现农民市民化一般来说需要经历职业、地域与身份的转变〔2〕。农民前往城市工作、脱离农业生产,仅仅实现了职业的非农化;同时还要选择在城市长期居留,并且将户口转换为城市户口,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实现自身的市民化。因此,本文从留城意愿与落户意愿两个阶段来探究农民工的市民化。

有大量的经验研究探讨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经济收入与社会支持网络等等。社会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农民工个体特征变量,现有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与受教育程度对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有显著的影响。通常来说,农民工年龄越大则留城意愿越低,而新生代农民工也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愿意留在城市〔3〕。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研究都证實了女性留在城市长期生活的意愿更加强烈〔4-5〕。此外,单身农民工的留城意愿较已婚农民工更高〔6-7〕。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变量,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持续稳定的正向影响,农民工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那么其留城意愿越高〔8-12〕。在早期的迁移研究中,巨大的城乡经济差距是引起农民工从农村前往城市的主要原因,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主要因素〔13〕。但也有研究发现农民工个人工资对其留城意愿影响不大〔14-15〕。社会网络因素也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流动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小、紧密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较低〔16〕,社会网络中的“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17〕。近期研究更加关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包括身份认同、城市归属感、发展预期等〔18-19〕。

相对而言,针对农民工落户意愿的研究较少。无论是根据调查数据或是社会公众认知,都普遍认为大多数农民工并不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0〕。虽然大部分农民工都喜欢城市生活,但是只有20%—30%左右的农民工愿意落户在城镇地区〔21—23〕。农村土地制度、工作不稳定与社会保障缺失是他们不愿意把户口迁往城市的主要原因。以社会保障为代表的制度性因素会显著地影响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而在非制度性因素中个人的自致关系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4〕,社会保障因素与个体的社会资本会决定其是否愿意落户〔25〕。还有研究发现人口个体特征对落户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女性大于男性、未婚大于已婚,家庭经济特征也显著影响着农民工的落户意愿〔26〕。此外,也有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农村流动人口落户城市的意愿,显著促进农村流动人口落户家乡城市。

现有关于农民工落户意愿的成果多是关注某些重点人群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未将留城意愿与落户意愿统合起来完整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倾向。实际上,只有当农民工表示自己愿意留在城市长期生活并经历了地域与职业的转变之后,谈论落户意愿才有相当的意义,这是现有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缺少的方面。此外,现有研究相对缺少来自超大型城市的证据。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社会支持在农民工市民化倾向中所发挥的作用,其在留城意愿与落户意愿上如何表现。同时,本文将运用成都市流动人口健康调查数据,为农民工在超大型城市中的市民化过程提供经验证据。

二、数据、变量与方法

1.数据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四川大学流动人口健康课题组于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成都市进行的流动人口健康调查。该项调查的目标人群是16岁及以上且从户口所在地流动到成都市的流动人口,包括从城市到城市和从农村到城市的两组流动人口,本文重点关注后者。

为了筛选流动人口,该调查采用了受访者驱动抽样(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技术,这是一种关系链追踪的抽样策略〔27〕。RDS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其他非概率方法(如滚雪球抽样)难以到达的群体,如流动人口。课题组依据成都市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和居住类型)的地理空间分布,在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3位关键信息人作为“种子”,共12个“种子”,有效“种子”数9个。然后,每个“种子”需要推荐3名同伴参加研究,这3名同伴又各自推荐另外3名同伴,以此类推。“种子”和其同伴都不得是成都市的居民、在校生或者游客。经过6—7轮的连锁推荐后样本达到稳定,课题组成功收集了2633个合格样本〔28〕。按照研究需要,本文首先保留农村户籍人口,其次将年龄保留在劳动力年龄(16—59岁)之间,得到可供分析的农民工样本2010个。

2.变量

(1)因变量。市民化预期是指农民工对自己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主观判断。一般来说,这种身份的转变会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地域的转变,即农民工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其次是身份的转变,主要指农民工的户口由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转变。市民化预期包括两个层面,长期留城意愿与落户意愿。长期留城意愿是指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否有在城市生活与居留的想法。成都市流动人口健康调查数据分别询问了被访者“明年、五年后、十年后会在哪里生活或工作”,每个问题都有5个选项,依次为“成都”“其他城市”“回家乡”“没考虑过”“其他”。现有关于留城意愿的研究较少对长时段意愿进行测量,本文尝试对该问题进行补充研究。本文将十年后的留城意愿作为因变量,如果被访者的答案为“十年后留在成都或留在其他城市”,则赋值为1,否则为0。落户意愿是指是否愿意放弃自身的农村户口并转为城市户口。成都市流动人口健康调查询问了被访者是否愿意放弃农村户口、并将其迁往城市。若回答为“愿意转户口”,则赋值为1,否则为0。

(2)自变量。正式社会支持。本文用农民工社会保障拥有或购买的种类数来衡量其获得的正式社会支持程度,种类数越多,表示支持程度越高,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商业保险与公积金9类项目。

非正式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一是社区融合度,包括与邻里的“熟悉程度”“信任程度”“互助程度”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通过五级量表来衡量大小,然后將三个结果相加,分数区间为3—15,分数越高、社区融合程度越好。二是城市朋友数,指农民工在城里结交的朋友数量,为定序变量;赋值标准为0=“0个”,1=“1—3 个”,2=“4—6个”,3=“7—9个”,4=“≥10个”。三是家庭同住,指农民工是否有家庭成员在城市与其同住,为分类变量;赋值标准为0=“没有同住”,1=“有同住”。

户口歧视程度。成都市流动人口健康调查询问了被访者在生活与工作期间是否因为没有成都户籍而在就业、购买社保、房屋租赁、购买住房、子女上学、子女人托以及其他方面遭受到歧视。被访者如果回答“是”,则赋值为1,否则为0;将7个方面的赋值结果相加,分数区间为0—7。

代际。按照通常的定义,将1980年及其之后出生的农民工定义为新生代农民工。根据被访者的年龄,确定0=“老一代”以及1=“新生代”,为分类变量。

收入感知。农民工将自身收入与同期打工的其他农民工进行比较,会有“更好”“差不多”“更差”3种答案,其赋值分别为1、2、3。收入感知为分类变量。

其他变量。具体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行业、月收人等。(详见表1)。

3.方法

本文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工市民化预期的影响因素。该模型主要应用于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情形,自变量可以为连续变量也可以为分类变量。市民化预期中留城意愿与落户意愿均为二元分类变量,社会支持与其他控制变量则包含多种类型。模型函数表达式如下:

留城意愿模型。式(1)中的p为在城市的农民工愿意留在城市生活的概率。x,i=1,2…n,为自变量,包括个体特征变量、经济地位变量、社会支持变量与社会隔离变量。exp(β)为优势比。落户意愿模型。式(1)中的p为在城市的农民工愿意将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概率。同时,在落户意愿模型中,本文将样本限定为拥有长期留城意愿的个体。通常来说,个体愿意在城市长期生活与居留之后才会考虑将户口迁往所居住的城市。

三、数据分析结果

1.基本统计分析

从个体基本特征来看(详见表1),样本中的性别分布均衡,平均年龄为40.54岁,在婚者占78%。总的来说,受访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完成了初中以上教育的只占从经济地位来看,受访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3586元,与《2020 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测量的西部农民工月均收入3808元相比较低。受访农民工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其中月收入超过万元的占受访农民工的2%,有5%的农民工回答月收入低于1000元。在收入感知方面,59.81%的受访农民工表示自己的收入与同时期出来打工的农民工差不多,说明农民工感知自身群体内部收入差异不大。从社会支持来看,在正式社会支持方面,被访者平均拥有社会保障项目的数量是2.12项,拥有5类项目的人数不超过一半,其中13.58%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没有购买其中任何一项。在非正式社会支持方面,社区融合度均值为9.19,处于较好的水平;在城市里面结交的朋友数平均为2.37个;53%的人是与至少一个家人共同居住在城市的,家庭支持较好。从社会隔离来看,农民工平均遭遇81件因没有本地户口而产生的歧视事件,社会隔离在本地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将留城意愿与户口迁移意愿进行交互分析发现,愿意长期留在城市生活的人更愿意转移户口到城市,留城意愿与户口迁移意愿存在相关关系(详见表2)。

2.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

表3是农民工留城意愿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是只包括个体特征变量的基准模型。结果显示,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高出42%;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加适应城市日益竞争的环境,更愿意留在城市。性别对留城意愿无显著影响,这与现有的研究存在差异。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的限制。现有研究证明,女性越是在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就越愿意长期留在生活的城市〔29〕。而在本文的样本中,在城农民工以省内为主,他们事实上仍然生活在与家乡具有相同文化的环境中。相对于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农民工,初中以上学历农民工的留城意愿高出124%;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更有优势,更能得到较好的工作,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相对于从事生产性行业的农民工来说,从事商贸服务业的农民工的留城意愿高出59%。

模型2是在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经济地位变量的模型从回归结果来看,月收入与收入感知变量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表明收入和收入感知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它们只是吸引农民工前往城市工作的主要原因〔30〕〔31〕。对于农民工是否愿意留在城市这个问题,还应该考虑其他非经济因素。

模型3是在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社会支持变量的社会支持模型。结果显示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正式社会支持方面,农民工社会保障项目的拥有数量每增加1项,其留在城市生活的意愿增加10%。在非正式支持方面,农民工社区融合度每增加1度,其留城意愿增加3.7%;农民工在城市里面结交的朋友数每增加1位,其留城意愿增加11%;相对于没有与家人共同居住的农民工,与家人同住的农民工留城意愿会增加73%。

模型4是在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社会隔离变量的社会隔离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农民工遭遇户口歧视的程度每增加1度,其留在城市的意愿增加14%,换言之,当农民工有较强的留城意愿时,才会有因城市户口缺失而产生的各种麻烦。作为在城市生活“事实”上的市民,当他们办理各种证照或服务项目时,如果时常碰到了与户籍有关的制度性约束,那么他们就有足够的动机来获得城市户籍,以寻求在制度层面上确定自己的市民身份。农民工户口迁移更多的是基于实用来考虑。

模型5为全模型,在控制了经济地位变量、个体特征变量与社会隔离变量后,社会支持仍然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正式社会支持与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学者指出,相对于本地居民,农民工由于其户籍身份被挤迫于劳动力市场的低端〔32〕,加之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往往較低,仅仅依靠自身能力难以面对城市生活压力,更遑论留在城市长期生活。来自于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均会提高农民工应对城市生活压力与风险的能力,坚定其留在城市长期生活的意愿。

3.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

表4是愿意长期留城的农民工是否愿意迁移户口到城市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由前述分析可知,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变量对于留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在此处本文舍弃掉该类变量。模型6是个体特征模型,可以看出代际、性别与受教育程度均对农民工户口迁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而婚姻状况有显著作用。相对于不在婚的农民工,在婚农民工把户口迁往城市的意愿低98%;不在婚的农民工在迁移户口的决策中拥有更多的选择与自由,来自家庭的束缚较弱。模型7是社会支持模型,模型结果显示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民工户口迁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支持对农民工户口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模型8是社会隔离模型,可以看出,在城市长期生活的农民工遭遇因户籍不在城市而产生的歧视事项每增加1项,其将户口迁往城市的意愿提高29%。模型9为全模型,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变量、社会隔离变量后表明,正式社会支持仍能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落户意愿。

正式社会支持能显著提高愿意长期留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的落户意愿,非正式社会支持没有显著作用。只有当农民工愿意在城市长期生活与工作,才会考虑是否进行户口的迁移。作为在城市生活“事实”上的市民,当他们办理各种证照或服务项目时,如果时常碰到了与户籍有关的制度性约束,那么他们就有足够的动机来获得城市户籍,以寻求在制度层面上确定自己的市民身份。农民工的户口迁移更多的是基于实用来考虑。很显然,农民工在破除与户籍有关的制度性约束时,以初级关系为主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很难在其中发挥作用。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意味着放弃附加在农业户口之上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益;意味着摒弃乡村这一“退路”,断绝与乡村的制度性联系,全面地进入城市生活工作。而以政府为主体的正式社会支持能够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化解他们城市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在城市生活与工作的信心,提升他们在城市落户的意愿。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使用2017—2018年成都市流动人口健康调查数据,将市民化预期划分为留城意愿与落户意愿,并在分析社会支持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其对愿意留城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社会支持与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式社会支持能显著提高愿意长期留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此没有显著作用。换言之,在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中,正式社会支持发挥的作用更加有力。

本研究的结果在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1)提升对农民工以社会保障为代表的正式社会支持水平。一是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促使其收入稳定增加与合理增长。增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降低其生活压力,促使其在城市长期的生活与工作。二是健全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安排,化解农民工留城与落户的制度性障碍,降低落户门槛与条件,减轻减弱制度上的“歧视”。三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推动农民工再教育。

(2)发挥农民工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在促进其市民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社区在帮扶农民工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批在社区服务农民工、关怀农民工的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农民工自组织建设,增强农民工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重视对农民工家庭的关注,积极帮扶困难农民工家庭。

参考文献:

〔1〕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04).

〔2〕辜胜阻,李睿,曹誉波.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二维路径选择——以户籍改革为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4,(05).

〔3〕〔19〕卓玛草,孔祥利.农民工留城意愿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和职业流动的比较分析[J].人口学刊,2016,(03).

〔4〕〔7〕〔14〕蔡玲,徐楚桥.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5〕景晓芬,马凤鸣.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研究——基于重庆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2,(03).

〔6〕尉建文,张网成.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8〕曾旭晖,秦伟.在城农民工留城倾向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3,(03).

〔9〕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02).

〔10〕王玉君.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3,(04).

〔11〕〔22〕唐宗力.农民进城务工的新趋势与落户意愿的新变化——来自安徽农村地区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5,(05).

〔12〕杨雪,魏洪英.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新特征及影响机制[J].人口研究,2017,(05).

〔13〕〔29〕〔30〕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01).

〔15〕叶鹏飞.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2011,(02).

〔16〕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4,(02).

〔17〕王毅杰.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5,(05).

〔18〕何微微,胡小平.认同、归属与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研数据[J].农村经济,2017,(08).

〔20〕〔21〕张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11,(02).

〔23〕邹一南.购房、城市福利与农民工落户意愿[J].人口与经济,2021,(03).

〔24〕赵翌,郝明松,悦中山.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对农民工落户城镇意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5〕张新,周绍杰,姚金伟.居留决策、落户意愿与社会融合度——基于城乡流動人口的实证研究[J].人文杂志,2018,(04).

〔26〕邱红,周文剑.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9,(05).

〔27〕邱培媛,杨洋,袁萍,等.应答推动抽样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23).

〔28〕闫柳清,杨洋,高瑜阳,等.成都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06).

〔31〕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J].中国人口科学,2002,(04).

〔32〕李骏,顾燕峰.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分层[J].社会学研究,2011,(02).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