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质育秧对秧苗机插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2-07-19王飞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7期
关键词:粘结剂秧苗基质

王飞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云台分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69)

中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1]。1995年全国水稻机插秧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到2014年已占38.0%[2]。目前机插水稻主要采用营养土育秧,每年大量取土严重破坏了农田土壤。同时,每年育秧床土的制作、运输、储存要花费大量用工,床土培肥也不易均匀一致,营养质量不能保证,影响机插水稻产量。随水稻机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商品化统一秧、统一机插将是水稻生产的必然趋势,但营养土的准备已成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插秧的障碍因素之一。为解决统一育秧中营养土取土难、破坏植被与环境等问题,利用自然资源及工农业废弃物等开发水稻育秧基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为加快推进秸秆基质盘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宣传秸秆基质盘育秧新技术和新装备,2021年4月23日,水稻基质盘育秧技术现场培训会在海门召开。南通市海门区农业农村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以及来自海门各区镇(街道)的农机、农技技术负责人,水稻种植大户或新型合作农场负责人,区作栽站、农机推广中心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等43人参加培训会。2021年6月15日,建宁县在伊家乡召开育秧基质推广现场会。活动现场,科技特派员使用覆土机投放育种基质,设立对照组与传统育机插秧后施用化肥进行对比,考查秧苗基本素质。现场会推广的自制基质是由当地农业废弃物制作而成,能够降低化肥的使用成本,减少化肥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的长远目标。

20世纪80年代至今,水稻育苗技术突飞进,对水稻产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生产实践表明,机插能够节本增效,但如何培育适宜的机插苗是水稻机育技术的“瓶颈”问题。目前生产上已有硬盘育秧、钵盘育秧栽培等技术,而育秧仍以营养土为主[3]。随着机插水稻面积的不断增加,秧盘土需求量越来越大,运输和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日益严重,影响水稻育秧的进度,增加成本,而且也破坏大田耕层土壤,对土壤资源损耗量较大。就基质育秧而言,优点是省工节本,秧苗素质高[4],但纯基质育秧,苗根系松散,起秧容易散盘,不利于插机抓取。目前对秧苗素质的研究主要在秧龄、播种量及育秧方式等方面,但关于秧苗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研究较少,在生产实践中少有先例可供参考[5]。因此,在基质研发技术成熟及产品应用安全的基础上,探讨水稻育秧专用基质对秧苗素质及机插作业质量的影响,明确育秧基质在水稻育苗中的可行性,可为机插稻大面积推广专用基质育苗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7年5~10月在东辛农科所18地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连粳11,千粒重27.2 g,发芽率92%。采用7寸体型毯状硬盘育秧,盘长0.58 m、宽0.22 m、高0.03 m,5月25日落谷,暗化后摆盘,畦面无纺布垫层,前期无纺布覆盖。育秧基质选用大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马湖农场生产的白马湖基质。试验用营养土取自大田,肥力中上,经过冻融、粉碎和过筛等处理。选用之源科技公司的土壤粘结剂按设计比例混匀装盘,对照为营养土+淮阴农科院机插秧专用肥。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纯基质、基质+土壤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旱秧绿)3个处理。纯基质:100%基质,立枯净消毒;基质+土壤粘结剂:均匀拌用土壤粘结剂0.75 kg/hm2,立枯净消毒;对照:营养土+旱秧绿(以下简称“营养土”),不用立枯净消毒。

每个处理20盘,共计60盘,每盘干种0.096 kg。5月25日落谷,6月20日机插,行距0.25 m,株距0.12 m。

秧田病虫害防治治同一般秧田。本田和秧田整地、水浆管理、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同常规大田生产一致。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25 d各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秧苗20株,每个处理2次重复,考查秧苗素质,测定苗高、叶龄、茎基宽、白根数(0.005 m以上不定根条数),每个处理选取百株苗,清洗干净,烘后称量。

移栽后1~2 d,每个处理选取代表点,调查8行,每行20穴,调查每穴机插苗数、漂秧数、伤秧数、翻秧数和漏插穴数。其中,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漂秧指插后苗漂浮在水(泥)面,翻秧指秧苗倒于田中,叶部与泥面接触。统计基本苗数和漂秧率、伤秧率、翻秧率和漏插率:漏插率=缺株穴数/调查总穴数;漂秧率=漂秧苗数/调查总苗数;伤秧率=伤秧数/调查总苗数;翻秧率=翻秧苗数/调查总苗数。7 d后调查秧苗返青活棵情况。

定点调查茎蘖动态、叶龄进程、成穗数等,成熟期取样考种,测定产量结构。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播后25 d秧苗素质的影响

秧龄25 d各处理秧苗素质的综合性状见表1。结果表明,同营养土对比,纯基质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株高、茎基宽和白根数均表现为增高,优势明显,且纯基质>基质+粘结剂,叶龄也表现增大但并不明显,但百株干重表现为纯基质<营养土<基质+粘结剂。

表1 不同处理对播后25 d秧苗素质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机插秧质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机插的每穴苗数在4.75~4.83之间,无明显差异;漏秧率在3.27%~3.35%之间,亦无明显差异;翻秧率在0.98%~2.45%之间,表现为营养土翻秧率显著高于纯基质和基质+粘结剂。不同处理的机插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漂秧率和伤秧率上,营养土机插的漂秧率仅为2.15%,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漂秧率上升为3.43%,纯基质漂秧率明显上升,达到5.78%;而伤秧率表现恰恰相反,表现为营养土>基质+粘结剂>纯基质,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表2 不同处理对机插秧质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茎蘖成穗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秧苗以相同种植密度移栽后,定点调查各处理成苗率及茎蘖动态(表3)。栽插成活率表现为营养土>基质+粘结剂>纯基质;群体茎蘖动态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分蘖早发性要好于营养土处理,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最高分蘖数也较高。最终成穗数表现为基质+粘结剂高于纯基质、营养土处理,但差异并不明显,基本上都稳定在适宜穗数上下。成穗率表现为基质+粘结剂>营养土>纯基质,但差异不明显。

表3 不同处理水稻的群体茎蘖动态

2.4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处理水稻的产量及构成因素见表4。结果表明,基质+粘结剂处理的产量最高,营养土处理次之,纯基质处理的产量最低;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基质+粘结剂处理产量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成穗数的增加,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纯基质和营养土处理的差异并不大。

表4 不同处理水稻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水稻育秧专用基质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株高、茎基宽和白根数均表现为增高,优势明显;机插质量方面,漂秧率表现为纯基质>基质+粘结剂>营养土,伤秧率表现为营养土>基质+粘结剂>纯基质;群体茎动态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分蘖早发性要好于营养土处理,基质+营养土处理的最高分蘖数也较高;最终产量表现为基质+粘结剂>营养土>纯基质。

猜你喜欢

粘结剂秧苗基质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在牙周病前牙松动中的使用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在牙周病前牙松动中的使用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4种不同配比基质对戈壁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铁矿球团复合粘结剂技术经济评价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农民
一种型煤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