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滁州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研究分析

2022-07-14高步刚陈丽媛

科技视界 2022年17期
关键词:空巢子女养老

解 萍 高步刚 陈丽媛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奔向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的青壮年持续减少,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儿童增多,这些人成为村庄长期居住的主要人群,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为主的农村问题越发的突出。随着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的大幅上升,农村空巢老人已经成为当下一个特殊的群体。戴利朝等人认为慢性病、经济自给、孤独、子女缺位、精神与安全需求等养老保障方面的困境是农村空巢老人主要面临的问题。他们中很多人由于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弱、情感交流障碍、慢性病等方面的原因,往往承担着较大的生活、经济压力,出现身体和心理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让人民能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保证所有人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3]。尤其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目标下,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养老更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等有重要意义。

1 调查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数呈连续下降趋势,同时老龄化的程度一直在持续上升。最新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70%,人数264 018 766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3.50%,人数为190 635 280人。我国人口构成中60岁和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较高,2021年的老龄化占比较2020年的老龄化占比上升了5.44%,预计到了2050年老龄化水平甚至会超过30%。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是当前空巢老人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32.64%的中国家庭为空巢老人家庭,其中30.77%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农村空巢老人现象十分普遍,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空巢老人是指孩子成年后离开家庭独立居住生活,剩下60岁及以上老年人或老年夫妇所组成的家庭。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穆光宗认为造成家庭空巢化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客观的因素,老年人因为各种无法改变的情况,被动独自生活居住。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而言,随着周边城市的发展,农村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日益增多,年长的老人和孩子们分开,导致在很多地区,老人和孩子是村庄里的主要人群。近几年来,农村独居老人的情况更加突出,前期农村外出忙于生计的大多为男性的劳动力,女人、孩子和老人则留守在村庄,但目前,很多打工族都是带着妻儿外出务工,而老人则成了独自一人在家生活的独居老人,正是因为这种携带妻儿一起外出打工的趋势,导致了农村留守的独居老人数量快速上升,也就是当代被称为最多的空巢老人。目前,空巢老人是农村占比最多的长期居住的人群。随着农村空巢老人的增多,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养老现状也成为当前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因为子女们长年在外务工、四处奔波,他们无法得到子女们的照料,有些子女因为忙于生计,甚至几年都不回农村,有的与老人通电话都很少,长期以来,老人陷入孤独与茫然,子女们很少能回家看望老人,有的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无法在老人身边多待几天。除了外出务工的子女外,有很多子女并未外出务工,但他们像“亲戚”一样,虽然和老人居住的距离并不远,但是由于代沟问题等原因,和老人沟通交流也不多,久而久之,老人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逐渐变得淡漠,所以老人们只能够独自生活在自己的空间,老人情感上无法得到宣泄和释放,只会感到越来越孤独和忧郁,从而导致很多老人出现身心问题。老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孤独和忧郁的环境中一年又一年,除了没有子女的陪伴外,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更是缺乏一个“发泄口”及“倾诉处”,生活越来越枯燥无味,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他们孤独终老至死亡永远告别子女。因此,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如何能高质量的生活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研究以安徽省全椒县某村空巢老人为例,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策略与建议。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选取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某村空巢老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该村由于经济较落后,青壮年大多外出到合肥等附近城市打工,留守的空巢老人较多。本次共调研了该村70户空巢家庭的老人。考虑农村老人大多文化程度低、行动不便等状况,笔者采取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研内容包括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压力情况、经济来源、营养状况、心理需求、日常生活等方面等问题。

3 结果

3.1 空巢老人生活主要照料情况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增快,农村的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生活照料方面主要是靠自己的比例最高,占85.71%;还有少部分是靠亲戚和邻居,分别为10%和7.14%;生活照料靠村委会的最少,仅占2.86%。

3.2 空巢老人压力情况

从老人对经济、家庭、健康、监护孙辈这些问题的压力程度来看,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在没有退休工资的情况下来看,对经济来源比较关心,特别是70多岁的老人依旧在干活,维持家庭资金来源。此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经济问题压力达到68.57%,健康问题对于老年人也是尤为重要,老年人对此关心程度达到52.86%也是占据多数,而对家庭关系和监护孙辈占据少数,为40%和14.29%。

3.3 空巢老人家庭经济来源情况

空巢老人在家庭经济来源方面,靠自己劳动所得的占大部分,为67.14%,只有少部分老人依赖子女供养,为28.57%,靠政府支持的比例也只占27.14%,农村空巢老人有退休工资的仅为15.71%。

3.4 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绝大多数老人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喜欢自己憋在心里,不愿意向别人倾诉,哪怕是自己的老伴,自己的儿女他们也不愿意说。这导致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现了心理方面的疾病。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达到25.71%,有家庭照顾问题的达到48.57%,有社会关爱问题的为18.57%,由此更应关注老人心理方面,对空巢老人多一点关爱。

3.5 空巢老人的饮食营养情况

很多老人在饮食上对待自己比较将就,勤俭节约,尽量是能省就省的原则对待自己,对儿女则是完全不同,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儿女。此调查明显看出老人为了节俭而缺乏营养的达到38.57%,而营养均衡的老人很少,只有10%。

3.6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情况

调查表明,老人平时多数时间都在操劳家务农活,占据了42.86%,在空闲还会进行一些棋牌类的活动,用来休闲娱乐,达到27.14%,而主动运动健身的还只是少数,只有17.14%。

4 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本次调查表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及经济方面主要都是靠自己。虽然子女通过外出打工获得一定的收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的经济,但因为他们一般收入都较低,而且还要首先负担自己的小家庭,在城市生存也要花费很大的开销,比如租房、孩子上学等,难以在经济上给老人较多帮助,因此很多空巢老人还是要去干农活来挣钱维持生活。在走访调查时还发现,很多的农村老人仍然在田间辛苦劳作,操持着繁重的农活,其原因主要是,老人们通过自身的劳作可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维持自己基本的开销和生活;另外,还有很多老人坚持从事田间劳作,是为了避免自家的农田荒芜。调查还表明,经济和健康问题是困扰农村空巢老人最主要的压力来源,这提示政府、社会和子女应给予空巢老人适当的经济帮助和疾病医疗救助。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缺乏交流和沟通,感到很孤独和无助,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本次调查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农村空巢老人占有相当的比例。由于收入较少带来的生活压力,再加上老人长期以来保持的节俭习惯,导致很多农村空巢老人营养缺乏。本次调查还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空闲时主要的休闲娱乐是进行一些棋牌类的活动,主动运动健身的很少,这可能与农村缺乏健身运动的器材和设施有很大关系。

5 对策

5.1 进一步发展新产业,解决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还是依靠家庭养老。因此,要大力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就业工作,不仅可以免去外出打工奔波的辛苦,还可以在家照料年老的父母。当地政府应拓展农业发展的各种途径,如鼓励小规模地进行创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承包农村的田地和鱼塘,大力发展各种农业项目。另外,积极引进知名企业推进农村地区经济转型,使富余劳动力得以减少。聘请农业专家,指导农民培育产量高、收益高的农作物,提高种植的规模,吸引青壮年劳动力都回到家乡。

5.2 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

通过制定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系统。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加大经济补助,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让老人衣食无忧,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农村老人的常见病、慢性病的医疗保险和大病的救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5.3 社会的关爱

社区或村委会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到空巢老人家里,为老人开展疾病护理、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减少老人到医院就诊的麻烦。组织人员经常去看望老人,陪伴老人,送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给老人带去温暖和关爱。鼓励青年大学生参加送温暖志愿活动,如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按摩等,有才艺表演的可以排练些节目去展示,为老人孤独的生活送去色彩。

6 结语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关系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乡村振兴的战略和城乡一体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让他们能幸福养老、安度晚年。

猜你喜欢

空巢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