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13段海明郑艳妮刘金生等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观切口统计学

段海明 郑艳妮 刘金生等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2)03-0069-04

甲状腺良性肿瘤(benign thyroid tumor)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出血囊性变等情况,患者可能会因肿瘤占位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呼吸困难、颈部异物感、气管受压等症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目前,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其中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虽然能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术后也易发生并发症,且美观性不理想,因此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小切口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该方法不但能保证治疗效果,还能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同时联合应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还能提升美容效果[3]。本研究主要分析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小切口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甲乳外科就诊的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出血囊性变等;均接受手术治疗,满足手术指征;对手术治疗可耐受。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有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系统疾病者;配合度不佳者;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资料不完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6.46±3.0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87±1.05)年。参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2~60岁,平均年龄(46.02±3.4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88±1.0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参照组 接受常规甲状腺手术治疗:常规手术定义为皮肤切口长度为5~7 cm,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或单侧叶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并应用开放式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微后仰,采用颈部手术局部麻醉方法;于胸骨上缘2 cm处作一弧形切口,切口长度为5~7 cm,沿着颈部正中线纵向切除皮肤,将皮下组织与颈阔肌进行钝性分离,并切开颈深筋膜,游离皮瓣,将腺体与带状肌间隙分离,采用拉钩牵引颈前肌群,并使用高频电刀将甲状腺组织血管进行切割,结合甲状腺病灶大小及部位进行切除,保证肿瘤彻底清除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并予以切口缝合,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无瘤原则。

1.2.2试验组 接受小切口手术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单侧小切口的切口长度不超过4 cm,术前处理同参照组一致,采取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予以全身麻醉,患者保持仰卧位,于胸骨切迹上3 cm左右部位沿着皮肤褶皱取2~4 cm横向切口,逐层分离皮肤,并分离颈阔肌以及皮下组织,游离皮瓣,将视野充分暴露;沿颈部白线切开,纵向分离甲状软骨至胸骨上窝,暴露病灶部位;如手术空间狭窄,则可离断胸骨甲状肌,使用手指对病灶部位进行探查;根据甲状腺结节部位将峡部切开,分离甲状腺峽部血管并结扎,离断甲状腺静脉囊内分值,保留甲状腺后背膜。手术期间根据患者情况应用向上或向下牵引甲状腺上下极;在甲状腺上动静脉切断时需要使用血管钳紧贴甲状腺上极,远离软骨侧板。待充分止血直到无活动性出血之后,内置负压引流管1根,予以可吸收线采用间断缝合方法缝合颈白线与颈阔肌,而后应用连续皮内缝合方式对颈部皮肤进行缝合,从切口一侧切缘真皮浅层进针,两侧对称交替缝合到切口另一端。术后24~72 h拔除引流管,拔除之后将切口两端向两侧加压,对合引流口切缘。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疼痛、甲状腺旁损伤、永久性神经损伤、咽部不适)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采用WEKO免疫球蛋白检验方法对患者的IgG、IgA、IgM水平进行检测,仪器为深圳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住院时间与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术后IgG、IgA、IgM水平低于手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注:*与参照组比较,χ2=5.455,P=0.020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且好发于女性群体,由于良性疾病病灶多位于腺体内部,在患者进食吞咽动作期间,病灶会随着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产生不适感,若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异物感、哽咽感以及呼吸费力等症状,因此确诊后需要及时予以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4,5]。因甲状腺血运比较丰富,对手术要求较高,且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后遗留瘢痕相对明显,影响美观度。因此,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美观度更高的甲状腺疾病治疗方法,以提升治疗效果及美观度[6,7]。

小切口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广泛,可获得良好的美观效果[8]。虽然腔镜微创手术也能获得良好的美观效果,但是其成本比较高[9],因此患者更愿意接受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小切口手术的主要特点为切口比较小,不但能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还具有微创优势,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但小切口手术由于切口较小,手术医生在操作时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患者手术时间有所延长[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强等[13]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小切口手术切口比较小,因此出血量较传统手术更少,但由于手术切口小,以致整形外科缝合技术操作难度较大,因此手术时间有所延长[14]。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当中比较重要的物质,对体内生长发育及代谢均有重要作用,也是抵抗各种细菌、感染的重要物质,通过对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查,能及时了解到人体对各种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同时也能识别各种抗原入侵能力。免疫球蛋白水平上升可能会对一些结缔组织疾病、淋巴瘤診断以及慢性感染诊断起到辅助作用,也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以及治疗情况[15,16]。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来说,免疫球蛋白能充分反映出体液免疫功能损伤情况,其中IgG、IgM能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IgA则调节机体黏膜细胞防御功能,水平越低作用越明显,表明患者的机体免疫损伤越严重[17]。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IgG、IgM、IgA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原因为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比较大,会促使机体形成应激反应,且手术后患者饮食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导致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影响免疫球蛋白水平[18,19]。而小切口手术切口比较小,对机体影响较少,因此免疫水平低于接受常规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20]。此外,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切口手术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手术切口比较小,属于一种微创技术,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小,因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应用安全性更高。从美观性进行分析,良好的愈合是整形外科手术当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有研究表明[9],细针细线有助于美化切口,因此小切口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的应用。但小切口手术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受到切口小、手术视野不良等因素的影响,操作期间通常要求手术者完全掌握每一步骤的手术要点。由于许多基层医院并未设置甲状腺外科,专科建设相对较差,普外科通常需要应对多种病种,甲状腺手术经验累积有限,因此会对小切口手术的普及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小切口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高,既能保证其美观效果,又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美观切口统计学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隆胸切口哪种好?有图有真相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多功能刨刀
二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