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鸽饲粮不同水平铁对乳鸽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022-07-11赵东栋史兆国秦士贞邵玉新孙晓珊张小月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净膛肉鸽乳鸽

赵东栋 李 星 王 铮 史兆国 秦士贞* 邵玉新* 孙晓珊 张小月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7)

鸽子为我国第四大家禽,我国肉鸽生产总量高达世界总量的80%以上[1-2]。鸽养殖饲粮需求量巨大,但其饲粮营养标准缺乏,主要原因是由于肉鸽现代化集约化养殖起步较晚,同时鸽子不同于其他家禽,属晚成鸟,幼鸽自孵出后需靠双亲嗉囊分泌的鸽乳进行哺喂,28日龄后才可逐渐过渡为独立采食[3-4]。目前,国内在肉鸽饲粮营养需要量方面仅有一个团体标准[5]。在代谢能、粗蛋白质、矿物元素钙和磷需要量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对微量元素需要量尚不清楚,导致无法精准供给其营养[2,6]。铁是家禽必需微量元素,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如氧气与电子的传递、能量供应、蛋白质代谢、抗氧化和免疫[7-8]。缺铁可导致贫血与生理紊乱,降低动物免疫力与体重,甚至死亡;但若长期摄入过量铁,则可导致体内产生氧自由基,引起组织氧化损伤,且过量铁添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对环境造成污染[7]。

美国银羽王鸽为我国现阶段肉鸽存栏主要品种之一,深受我国北方地区消费者喜爱[9-10]。肉鸽饲粮主要以原粮混合颗粒料,同时单独添加保健砂的形式供给。张帅等[11]对我国6省11个地区鸽保健砂中主要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保健砂中矿物元素含量参差不齐,铁元素含量高达3 387~22 185 mg/kg。本课题组前期对8种不同来源种鸽颗粒料中铁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颗粒料中铁含量在197.0~978.3 mg/kg,平均含量为477.6 mg/kg。按照饲粮中原粮、颗粒料及保健砂的比例进行计算,饲粮中铁含量约为784.2 mg/kg。目前鸽养殖生产中相关营养标准主要参考鸡,NRC(1994)推荐肉鸡饲粮中铁推荐量为40~80 mg/kg,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中饲粮铁推荐量为54~120 mg/kg。《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国农业部第2625号公告)中规定铁在家禽配合饲粮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最高限量为750 mg/kg,可见鸽饲粮中铁含量远高于《鸡饲养标准》,甚至超标。在肉鸽养殖生产中,对于生长迅速的乳鸽,其种鸽饲粮铁的添加量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试验通过探究种鸽饲粮添加不同水平铁(FeSO4·7H2O)对乳鸽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合理补充铁以满足乳鸽需要,减少资源浪费和过量铁添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取健康、平均体重和产蛋性能相近的银羽王父母代种鸽120对,将已配对种鸽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每对种鸽哺喂2只乳鸽。对照组饲喂不添加铁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150、300和600 mg/kg铁的试验饲粮,各组饲粮中铁实测水平分别为103.1、171.0、238.5、339.0、628.5 mg/kg。试验期46 d,包括种鸽孵化期18 d和哺乳期28 d。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于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75、150、300和600 mg/kg铁,配制各试验饲粮,试验用铁源为FeSO4·7H2O(购自某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铁含量19.89%)。卜柱等[12]研究发现,颗粒料可替代原粮用于肉鸽养殖,故本试验饲粮以全价颗粒料形式饲喂种鸽,颗粒料直径4 mm,长度3~11 mm。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2 饲养管理

试验于北京霍书林养鸽场进行,种鸽单对分笼(3层不锈钢鸽笼)饲养,自由饮水和采食颗粒料,每天17:00开始人工补光以保证每天光照时间维持在18 h,种鸽自然孵化鸽蛋。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定期进行鸽舍粪污清理和舍内消毒,试验期间每天观察记录试验鸽健康状况。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饲粮及胸肌铁含量的测定

各组饲粮以四分法缩减分取颗粒料样品,于IL-04BL小型高速粉碎机中粉碎烘干,取0.500 0 g(精确到0.000 1 g)粉样于100 mL三角瓶中(每个样品2个重复);各组胸肌样本称取0.500 0 g湿重于100 mL三角瓶中。两者分别加入1.5 mL高氯酸和7.5 mL硝酸,浸泡2 h后于YLE-2000智能数显电热板上进行消解,消解后液体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最后取1 mL定容液于ICP-9000全谱型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日本岛津)上测定其中铁含量。

1.3.2 种鸽采食量及乳鸽体重

对乳鸽1、14和28日龄体重进行称量,称重前禁食6 h[参照《我国肉鸽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NY/T 3651—2020)],并记录种鸽采食量。通过所得数据计算乳鸽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

1.3.3 血液指标

于乳鸽14和28日龄,以重复为单位,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乳鸽,禁食6 h后采用2 mL 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和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采取14、28日龄乳鸽以及28日龄乳鸽亲代种鸽翅下静脉血0.5 mL左右,进行全血血常规检测,测定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

1.3.4 屠宰性能

以重复为单位,从每组选取8只28日龄乳鸽,禁食6 h后称重;舌下静脉放血屠宰,去除羽毛、脚角质层、趾壳和喙壳后沥干水称量屠体重;然后去除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脏、胰脏、生殖器官和胃内容物及肌胃内角质膜后,称量半净膛重;接着分离腹脂称量腹脂重;去除所有内脏(仅保留两侧肾脏)后称量全净膛重;最后统一分离左侧胸肌并称量。屠宰性能测定参照我国肉鸽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NY/T 3651—2020),最后计算28日龄乳鸽屠宰率、半净膛率、腹脂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计算公式如下:

屠宰率(%)=(屠体重/宰前体重)×100;半净膛率(%)=(半净膛重/宰前体重)×100;全净膛率(%)=(全净膛重/宰前体重)×100;腹脂率(%)=[腹脂重/(全净膛重+腹脂重)]×100;胸肌率(%)=[(左侧胸肌重×2)/全净膛重]×100。

1.3.5 肉品质

使用LabScan XE台式标准分光测色仪(HunterLab,美国)进行胸大肌和胸小肌亮度(lightness,L*)、红度(redness,a*)和黄度(yellowness,b*)值的测定;使用pH-STAR胴体肌肉pH直测仪(Matthuas,德国)测定胸肌pH。测定肉色和pH时在每块肌肉相对固定的等边三角形的3个顶点测量,最后取平均值,测定时选择没有出血点和表面损伤的肌肉进行。取部分胸肌样品于自封袋中,4 ℃保存,用于分析肌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将整理好的胸肌肌肉样(约5 g,厚1 cm,面积6 cm2)装入塑料袋,避免与袋壁接触,4 ℃冰箱放置24 h后,用定性滤纸拭去肉样表层汁液,称重,滴水损失(%)=[(贮前重量-贮后重量)/贮前重量]×100;使用C-LM1肌肉嫩度仪(Matthuas,德国)测定胸肌剪切力。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线性、二次分析,方差分析显著后,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的形式表示。

2 结 果

2.1 饲粮铁水平对种鸽采食量及乳鸽体重的影响

由表2可知,饲粮添加150 mg/kg铁组乳鸽1~28日龄ADG显著高于饲粮添加75、300 mg/kg铁组(P<0.05),并较对照组、饲粮添加600 mg/kg铁组分别提高4.4%和6.2%,但ADG与饲粮铁水平无显著线性或二次相关(P>0.05);饲粮添加75 mg/kg铁组种鸽1~28日龄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饲粮添加150和600 mg/kg铁组(P<0.05),较饲粮添加300 mg/kg铁组降低6.2%,且种鸽ADFI与饲粮铁水平呈显著二次相关(P<0.05);各组间1~14日龄ADG和ADFI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饲粮铁水平对种鸽采食量及乳鸽体重的影响

2.2 饲粮铁水平对乳鸽血液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饲粮铁水平对乳鸽及种鸽血液指标中的HGB、MCHC、HCT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150 mg/kg铁组种母鸽HGB、MCHC、HCT数值最高。

表3 饲粮铁水平对乳鸽和种鸽血液指标的影响

续表3项目Items饲粮铁水平 Dietary iron level/(mg/kg)0(对照 Control)75150300600P值 P-value处理Treatment线性Linear二次Quadrati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L)377.25±5.74378.00±4.35378.00±2.91372.71±11.47359.38±8.560.2800.0710.207红细胞压积HCT/%42.93±2.2444.33±1.3145.46±1.4446.74±2.8546.98±1.640.5750.1020.769种公鸽 Breeding male pigeons血红蛋白含量HGB/(g/L)193.45±5.51181.26±4.29179.61±11.39173.99±12.72181.04±4.920.5850.2410.281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L)380.75±3.12376.43±9.39400.71±7.50379.29±8.16393.17±15.000.2610.3300.780红细胞压积HCT/%50.79±1.4847.14±2.4247.53±1.3346.21±4.0241.15±4.640.2810.0430.698种母鸽 Breeding female pigeons血红蛋白含量HGB/(g/L)168.95±9.18183.10±6.16187.06±1.57177.89±5.74181.51±1.950.2700.2970.137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L)383.38±5.24385.13±5.74415.38±40.27390.00±12.51369.00±18.780.6300.7210.205红细胞压积HCT/%43.89±2.2043.35±3.7246.56±3.4145.96±2.2042.88±4.110.9030.9540.465

2.3 饲粮铁水平对乳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知,饲粮添加75 mg/kg铁组28日龄乳鸽胸肌率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胸肌率与饲粮铁水平具有线性相关趋势(P>0.05);各组间28日龄乳鸽屠宰率、半净膛率、腹脂率和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饲粮铁水平对28日龄乳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2.4 饲粮铁水平对乳鸽肉品质及胸肌铁含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饲粮添加75、600 mg/kg铁组相比,饲粮添加150 mg/kg铁组胸大肌红度值显著增加(P<0.05),且较对照组和饲粮添加300 mg/kg铁组分别增加0.90%和5.07%,但胸肌红度值与饲粮铁水平无显著线性或二次相关(P>0.05);各组间胸肌亮度和黄度值、剪切力、pH与滴水损失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添加150 mg/kg铁组胸肌铁含量最高,但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饲粮铁水平对28日龄乳鸽肉品质及胸肌铁含量的影响

3 讨 论

3.1 饲粮不同铁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家禽生产中,通过在饲粮中添加铁,以防止缺铁引起的临床缺陷,并确保家禽达到最佳生长性能[13]。生长性能与血液指标是评估肉鸡铁需要量的传统和常用指标[14]。Ma等[14]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铁对1~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但体增重随铁的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增加,饲粮中含有118 mg/kg铁时,肉鸡增重达到最佳;索菲亚等[15]研究发现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5 mg/kg甘氨酸和85 mg/kg无机铁可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ADFI;李伟等[16]研究发现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150 mg/kg的硫酸亚铁组仔猪比对照组仔猪ADG分别提高了1.9%、2.8%和4.4%。本试验中,饲粮中添加150 mg/kg铁组1~28日龄乳鸽ADG较饲粮添加75、300 mg/kg铁组显著提高,且较对照组和饲粮添加600 mg/kg铁组提高了4.4%,表明适宜饲粮铁添加水平有利于提高乳鸽的ADG。此外,研究结果比较有意思的是,饲粮不添加铁组乳鸽ADG却并未受到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种鸽将储存于体内包括肝脏、脾脏和骨髓中的铁释放至鸽乳中以保证乳鸽的正常生长[8],同时由于试验周期较短,故种鸽与乳鸽并未出现明显缺铁症状,具体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3.2 饲粮不同铁水平对乳鸽和种鸽血液指标的影响

动物体内铁主要以血红蛋白(60%~70%)、肌红蛋白(2%~20%)和含铁酶(约1%)的形式存在,HGB、MCHC和HCT是评估宿主铁代谢和营养状况的传统参数[7,17]。Ma等[14]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铁,并未对肉仔鸡MCHC和HCT产生显著影响。Taschetto等[8]研究报道,饲粮补铁提高了肉鸡种母鸡及其后代的HCT和HGB,母鸡和雏鸡的HCT和HGB测定受时期和饲粮铁水平的影响;Liao等[13]研究表明,饲粮不同铁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MCHC和HCT无显著影响;Lin等[18]发现,饲粮铁水平(50~150 mg/kg)对1~63日龄黄羽肉鸡HCT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乳鸽及种鸽HGB、MCHC及HCT均未受饲粮铁水平的影响,表明机体自身对MCHC和HCT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短期内不受外界因素如饲粮营养成分的影响,但长期饲粮铁缺乏或过量是否影响血常规等指标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还发现,饲粮添加150 mg/kg铁时种母鸽HGB、MCHC和HCT最高,但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母鸽的血液指标可能对铁的添加水平较为敏感,由于试验周期较短,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该指标是否为敏感指标有待进一步探究。

3.3 饲粮不同铁水平对乳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屠宰性能可反映动物机体构成与可食部分比例,是衡量肉鸽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肉鸽的销售价值[19-20]。马春艳[21]研究发现,饲粮铁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影响;杨柳[22]研究表明,饲粮铁水平对肉仔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铁不同水平并未对28日龄乳鸽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腹脂率产生显著影响,这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发现,添加低水平铁(75 mg/kg)不利于胸肌的沉积,可能与其较低采食量有关。然而,基础饲粮不添加铁反而并未影响胸肌的沉积,可能是由于过低的铁水平引起了胸肌代偿性沉积,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3.4 饲粮不同铁水平对乳鸽肉品质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品质越来越注重,肌肉的肉色、pH、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反映了肉品质的状况。肉色(肉品质最直观指标)主要由肌肉中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决定,铁作为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必要组成成分,对肉色的形成起重要作用[23-25]。Lin等[18]研究发现,增加饲粮铁水平可显著提升黄羽肉鸡胸肌红度值;Seo等[26]研究表明,在罗斯肉鸡饲粮中添加100或200 mg/kg的蛋氨酸铁降低了胸肌和腿部肌肉的亮度值,并增加了红度和黄度值,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H是肉品质的关键指标,反映了肌肉的糖酵解速率,在一定范围内,肉的pH越高,滴水损失越小[18]。剪切力为肉嫩度最直观指标,滴水损失反映了肉的系水力,剪切力与系水力、肉的风味、嫩度等密切相关[27-28]。马春艳等[24]研究发现,饲粮不同铁水平对42日龄肉鸡胸肌pH、剪切力和滴水损失无显著影响。宋丹等[23]研究表明,饲粮铁水平对42日龄肉鸡胸肌pH、剪切力也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与上述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饲粮铁水平可能不能改善28日龄肉鸽的耐贮性、风味和嫩度等。

4 结 论

通过研究种鸽饲粮添加不同水平铁对乳鸽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发现种鸽饲粮不添加铁或添加150 mg/kg铁可使乳鸽的ADG及胸肌肉色红度值达到较高水平,且该饲粮铁水平远低于目前我国种鸽饲粮中铁的水平。这为种鸽饲粮铁元素的合理添加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也可减少铁过量添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猜你喜欢

净膛肉鸽乳鸽
贵州沿河铁叫鸡体尺与屠宰性能研究
黔画乌鸡选育F2代的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关于肉鸽规模化健康生产技术的分析
返乡大学生张波“飞鸽返巢”忙创业
连城白鸭体尺与屠宰性能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肉鸽养殖技术要点
AA肉鸡屠宰性状与肌肉品质的典型相关分析
鸽肉治愈五年顽疾
养好乳鸽五注意
养好乳鸽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