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珠邪云

2022-07-08吴俊豪

上海故事 2022年5期
关键词:佛珠七星大唐

吴俊豪

会昌六年三月,唐武宗李炎驾崩,李忱登基称帝,是为唐宣宗。

宣宗登基一月后的一天,正值深夜,长安城西一座偌大的府邸之中,一间屋子却是灯火通明。

屋内四壁,都摆满了巨大的书柜,书柜里各种书籍、卷宗数不胜数。一袭白衣的男子正坐于厅堂之上,身前的桌案摆放着几册密密麻麻的卷宗。其单手轻抚着额头,另一只手不断将卷宗翻来覆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身体晃动间,露出了其腰上系着的一把通体璀璨、紫气弥漫的玉箫。

这把紫玉箫在如今的长安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的主人便是近半年来风盛长安的大理寺新任少卿——苏玄奇。

“吹奏明日山河曲,唯我掌中紫玉箫!”

苏玄奇,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但这几年在江湖上却可谓名噪一时,以智计无双名扬天下,被江湖中人称为“神盘鬼算”。

起初他似乎对仕途并不在意,各级官府多次邀约都予以拒绝。但就在半年前,他竟然主动找了曾经对他欣赏有加的当朝宰相李德裕。经李德裕推荐,苏玄奇顺利进入了大理寺。

进入大理寺以来,苏玄奇凭借着他的智谋,不出旬月便破解了大理寺遗留多年的几桩悬疑奇案。此后但凡有奇案,只要苏玄奇出手,便没有破不了的。

武宗皇帝称赞苏玄奇:“卿果不愧为神盘鬼算,有当年狄公之风。”并擢升其为大理寺少卿,主管案件审理。

此刻,苏玄奇翻看的卷宗,描述的是一年前的佛珠事件。正是这件事情造成了数万僧人死于非难,众多佛寺化为废墟。

一年之前,也就是会昌五年三月,在唐武宗的掌控下,正在深入进行灭佛运动,强行拆毁寺庙,逼迫僧人还俗。

某天深夜,位于河南嵩山的少林寺突然发生一件异事。珍藏于寺内高塔的一颗佛珠竟忽然金光大现,少林寺犹如有神佛下凡,瞬间金气扑腾,瑞光流溢。众僧被这突如其来的金光吸引,纷纷前往高塔观看。只见那金光闪闪的佛珠身上,缓缓显现出八个字“神珠归位,大唐当兴”。

相传,此佛珠乃当年玄奘法师圆寂时所化之舍利子,几经流转被收入少林。玄奘法师当年与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兄弟相称,如今大唐皇室衰微,定然是玄奘法师显灵,护佑大唐。

按照佛珠显示,只要将此珠供奉于大明宫内,便可永保大唐江山稳固。

众僧人望之大喜,若是真如佛珠预兆那样,将此佛珠进献给皇上,那么定然可以结束武宗灭佛这场浩劫。

少林寺方丈灵觉大师认为事关重大,这佛珠也关系着佛教与大唐的生死存亡,出不得半点差错。于是,他书信一封召来了他的一位至交好友,同时也是江湖第一名侠,紫天南。

紫天南以其紫气东来神功名震四方,由其担任护送佛珠的重任是最好不过了。在见到紫天南后,灵觉大师便将佛珠装入少林秘制的锦绣玉盒之中,并告诉其开启玉盒的方法,嘱咐紫天南务必要亲手送到皇上面前。

武宗皇帝听到消息,大为高兴。自安史之乱以来,复兴大唐就成为历代天子的最高向往。如今听得有此佛珠,便可振兴大唐,武宗怎能不高兴。于是斋戒沐浴三天,令王公以下皆手持香花,迎接佛珠。若是真如少林所言,便立刻停止为时五年的灭佛运动,重封佛教为第一护国法教。

迎接佛珠当日,紫天南入宫面圣,并亲口告诉武宗开启玉盒之法。然而,当武宗满怀欣喜拿出佛珠之时,竟然瞬间龙颜大怒,当场便将佛珠扔到地上。

因为那佛珠上写的竟然是,“李瀍(武宗原名)为帝,大唐将亡”。

“混账,紫天南,朕敬你是江湖第一名侠,对你礼敬有加,还沐浴斋戒三天,亲率满朝文武迎接佛珠,没想到你竟然勾结少林寺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指起武宗大怒,指着紫天南吼道。

“陛下!”

“这……此中定有蹊跷。”紫天南看地上的佛珠,果然“李瀍为帝,大唐将亡”八个触目惊心的字跃然其上。

“紫天南!这佛珠可是你親手给朕的,开启玉盒的方法也是你单独告诉朕的。听说你的武功在江湖中难有敌手,难道说是有人在你来京的这段路上偷偷将佛珠替换了不成?”武宗死盯着紫天南,震怒得双手都在颤抖。

紫天南心想凭借自己的武功,根本不可能有人偷偷换下怀里的佛珠,但是灵觉大师德高望重且此事关乎佛教存亡,他也不可能故意欺骗自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真是我疏忽了?”紫天南脑海里不断回忆着自己来京这一路发生的事,希望能找到一丝端倪。此刻,这位曾经就算遇到天崩也依旧波澜不惊的天下第一名侠,也不由得冒出丝丝冷汗。

“来人,先将紫天南收押,待抓到灵觉这个罪魁祸首再一并处置!”唐武宗见紫天南杵在原地,想必也是无话可说,随即大手一挥,召来殿中侍卫。

“慢!”紫天南见状,一步踏出,一股无可比拟的气势轰然而出,笼罩了整个殿堂。

“怎么,紫天南,你还要当场作乱不成!”感受到紫天南强大的内力,武宗眉宇微凝,但却并未畏惧。

他知道紫天南的武功在江湖上首屈一指,但作为当今天子,也不是没有抗衡的手段。

紫天南正立堂中,双目环顾四周,心想:“这殿中我已经感受到几股不弱于我的气息,就算今日拼得重伤逃了出去,依旧于事无补,只会让事态更加严重。而大闹御前造成的影响,就真的没有任何转机了,眼下只能期盼有人能够发现此事的端倪了。”

想着,紫天南逐渐散去了那笼罩在空中的恐怖气息,对着武宗拱拱手,郑重说道:“不敢。紫天南可以束手就擒,只是希望陛下一定要细查此事。我之前所见的佛珠绝不是这颗,灵觉大师也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之举,定然有居心叵测之人从中作梗啊!”

然而,此时的武宗已经被盛怒冲昏了头脑,自然不可能听进紫天南的话,只是摆了摆手,便令侍卫将紫天南锁住带离了大殿。

紫天南被收押后,武宗便即刻下令要将罪魁祸首灵觉大师押往朝堂,亲手杀之泄愤。然而当官兵到达少林寺后,怎么也找不到灵觉大师。武宗皇帝于是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定要找到灵觉大师。

然而数月过去依旧无果,武宗便将怒火迁移到了整个佛教,于八月下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并大肆残杀僧侣,逼迫僧侣还俗,灭佛运动因此达到了高峰。

在狱中的紫天南听闻此消息,悲愧交加,没想到此事竟然给佛门带来了如此大的灾难。细想之下,紫天南也认定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导致了佛珠被换。

紫天南不愧为天下名侠,竟然在狱中当场自尽。

可是因着他的自尽,此事更加成了不解之谜。

世人不知的是,这紫天南与苏玄奇可是至交好友,两人多次相约饮酒,纵论江湖。

兄弟惨死,苏玄奇决心要彻查此案,为紫天南报仇,所以苏玄奇通过李德裕进入了大理寺。那时正是武宗掌权,若是提起此案说不定会再次引起圣怒,所以苏玄奇先以破解其他冤案来提升自己的名气,待时机成熟再来翻此旧案。

如今武宗驾崩,新帝登基。新帝与武宗不同,向来不赞同灭佛,并似乎想要重振佛教,此时正是不可多得的时机。苏玄奇想尽快找出其中缘由,还紫天南一个公道。

“奇怪!灵觉大师不可能会欺骗大哥,此事无论对少林还是整个佛教都是巨大的灾难。事发后灵觉大师为什么会失踪了呢?”苏玄奇看着那卷宗上详细记载的内容,心中疑问不断。

苏玄奇手指轻轻摩挲着怀里的紫玉箫,黑色的眸子间忽而闪过一道精光,“难道……”

想完,苏玄奇立马收拾好卷宗,快步出门而去。

嵩山。原本庄严肃穆的少林寺,此刻已近乎残垣断壁,寺内僧人凋零,再也不复往日气派景象。

为避免惊动别人,苏玄奇躲开僧人耳目,悄悄地混进了那专属于少林方丈的卧房,希望从中能够找出点蛛丝马迹。

“若我所想没错的话,此处应该会留下点什么线索。”苏玄奇单手轻抚着下巴,双目不断环顾四周。

在一番仔细摸索后,苏玄奇依旧未见任何端倪。

“难道是我多虑了?”

长叹一声,苏玄奇缓缓在这卧房中的床边坐了下来,不免有些失意。

“嗯?这是……千年菩提木?”手指不经意间摸过这木床边缘,苏玄奇一惊。

这千年菩提木据说百年成型,千年成材,世间难觅,没想到灵觉大师这里竟然有以千年菩提木制成的木床。

若是在此床上运功打坐,功力进展可是能比常人快数倍。估计那些拆毁佛寺的士兵不识宝物,否则这床也不可能保留下来。

正当苏玄奇恍惚间,其眼角随意一瞟,突然发现在这床架的边缘,有着一个奇怪符号与这床的形象格格不入。

定睛望去,只见那符号自上而下共六个笔画,首尾为完整的一横,中部四横皆为断横。

疑惑间,苏玄奇突然想到,这表示的不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颐卦吗,怎么会出现在灵觉大师的床上?

手指掠过那六道划痕,苏玄奇察觉到,这样的划痕必是被人用内力刻上去的。

但是这千年菩提木自有灵性,非佛门武功不可摧毁。从这裂痕的掌控度来看,只有练过易筋经神功才能打得出来,放眼当今世上,只有灵觉大师自己才能在这千年菩提木上打出这个卦了。

想到这,苏玄奇不由得眼睛一眯,因为这颐卦卦象是“匣中藏剑,审慎交往”之意。

记得卷宗上说,灵觉大师将佛珠放入少林特制的盒子中交予紫大哥,可是灵觉大师为何又要留下颐卦这条线索?

难道说,这时灵觉大师已经遇害,交予紫大哥佛珠的那人根本不是灵觉大师。对了,只有如此才能解释后面的所有事情。能够欺骗所有人的眼睛,难道……是他?

大明宫含元殿。

正值升朝之时,但此刻,朝中文武百官的目光却都集中在那殿前的苏玄奇手上与跪伏在其身旁的千面天君。

据说苏玄奇手里握着的,便是一年前无端失踪的真正的少林佛珠。

其身旁的千面天君也是名头极大,传言他善于千变万化,能够易容成任何人的样子,且行踪神出鬼没。不知苏玄奇是用了什么方法将其抓住的。

“苏爱卿,你说的可是真的?”龙椅上,如今的大唐皇帝李忱在苏玄奇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依旧难以置信。

“没错,陛下!臣已查明,佛珠就是这千面天君换的。那时灵觉大师得到佛珠,此贼不知怀了什么歹心,竟然暗中杀了灵觉大师,并易容成他的模样,将假的佛珠给了紫天南,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冤枉啊,陛下!这佛珠是我无意间从一处极隐秘之地寻来的,杀灵觉那些事不是我干的啊。”闻言,那千面天君素来英俊的面容此刻犹如猪肝一般,苦不堪言。

“还敢狡辩!试问当今天下,除了你,还有谁能易容成灵觉大师的模样,并且不被紫天南发现?况且这真正的佛珠就在你身上。”

“陛下,此贼罪孽深重,待臣将其带入大理寺,将其画押伏法。”

“好,苏爱卿确有神乎奇技,这么快就将佛珠找回。此案后续事情就由爱卿全权负责。传令,自今日起朕欲在宫内建造佛塔,待建成之日,朕将亲迎佛珠进塔。”皇帝龙颜大悦。

深夜,层层云朵挡住了原本悬挂在天空中的那轮皓月,大地陷入一片黑暗。

长安城外的一座大山之中,一道黑影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来到了隐藏在层层密林间的一个山洞之中。

那道身影缓步走到了山洞深处,在最里处一块突出岩石下的一道暗层里,拿出了一个十分精致的盒子。

随着盒子的打开,一颗金光闪闪的珠子映入眼帘,将这原本一片漆黑的山洞照耀得明亮万分。

这道身影的面庞也在这金光照耀下完全显露了出来,他不是别人,正是唐武宗身旁红极一时的太清宫掌门人赵归真。

“赵掌教,没想到竟然真的是你!”

正当赵归真想要取出那金色珠子时,一道声音从其后方传来,令其不由得瞳孔一缩,迅速转身。

只见一个一袭白衣的身影正负手而立,静静站在其眼前,一根通体晶莹的紫玉箫系在其腰间,在那金光的照射下显得更为剔透。

“苏……苏少卿……”赵归真认清了来人,眼神中充斥着无法置信之色。

“这其实是一场误会,这珠子也是贫道偶然发现的。”赵归真混迹朝廷多年,很快稳下心神,淡然说道。

“赵掌教可要想好了再说。”苏玄奇面容上带着一抹笑容,不可置否地看着赵归真。

然后,还不待赵归真开口,另一道熟悉得令其心脏都为之一颤的声音,陡然在这山洞中响了起来。

“阿弥陀佛!”

“赵掌教,你为了一己私欲,可是害得我佛门几乎灭亡啊。”

只见一位身披黄色僧衣,年已老迈的和尚从苏玄奇身后缓缓走出,苍老的眉宇间尽是慈祥。

“灵觉!!!”

“你没死,怎么可能!”赵归真指着那黄衣老僧,错愕道。

“看来赵掌教很希望老衲死啊。”灵觉大师温和一笑,只是那笑容似乎别有深意。

“不可能,我可是亲手杀的你,还取了你的佛珠,你怎么可能会在这里!”赵归真怒吼道。

“你终于承认了,是吗?赵掌教!”听到赵归真此言,灵觉大师一改温和面容,怒目而视。

“不对,你不是灵觉,你到底是谁?”突然察觉到一丝不对劲的赵归真反应过来,喊道。

“怎么,不记得我了吗?”说罢,灵觉大师从自己的脸上摘下了一层蝉翼般薄的人皮面具,露出了一张极为英俊的面庞。

“千面天君,是你,原来你们是一伙的。”看着那万分英俊的脸庞,赵归真的脸上逐渐显露出了极为懊恼的表情,原来从一开始他就被苏玄奇给骗了!

什么抓到千面真君,找到佛珠,都是他们配合演出给自己看的一场戏,目的就是要引出自己。

“哈哈哈,若非如此,又怎么能让你亲自带我们找到佛珠,又让你亲口说出真相呢。”苏玄奇笑道。

“当日少林一行,我在灵觉大师房中发现那颐卦的卦象。虽然这让我确定交予紫天南大哥佛珠的人定然不是灵觉大师,但我依旧心有疑虑,为何灵觉一代佛门大师会用道家的卦象指引我接近真相。”

“我思来想去,便对你产生了怀疑,但苦于没有证据。于是,我便找来我的好友千面真君,让他配合我在圣上面前演了这出戏,你果然入了局。”

“好好好!!!”赵归真死盯着苏玄奇,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杀意,如利剑一般锐利。

“苏玄奇,我果然还是小瞧了你。不错,是我做的又如何。”赵归真坦然一笑,继续说道。

“记得那时,为全面搞垮佛教,重整我道教声望,我在各重大寺院都布有耳目。

“那佛珠现世,几乎让我的计划功亏一篑。

“再之后,灵觉竟然还打算将佛珠交予紫天南,由他带进宫中面圣。

“若是让真的佛珠到了紫天南的手里,那么恐怕这世间再无人可以夺到手了。

“所幸,探子及时将这消息告诉我,我便连夜离开长安,奔赴少林。

“你们不知道吧,灵觉大师就寝之时有个习惯,那就是需要喝上一碗热汤再入睡。侍奉其热汤的少林弟子正是我的眼线。”

“记得那晚,我命其在汤内放入我太清宫独有的无色断魂散,灵觉喝下后一个时辰内内力尽失,我便乘此机会于房中将灵觉无声无息杀死。

“之后我派人假扮灵觉,将假的佛珠交予紫天南,其竟是丝毫未察觉,哈哈哈。

“紫天南这个傻大个,竟然在狱中羞愧自尽,估计他死了也想不到这是一个局吧。”赵归真狂然笑道。

“只是没想到的是,灵觉身负重伤临死之际,竟然还能留下一丝线索。”

“灵觉大师何等智慧,即使命悬一线的瞬间也能想到你们之后的打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是你的报应,那无数的血债,你注定要还。”苏玄奇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立马杀了赵归真为紫天南报仇。

“哼,那又如何,这里只有你们二人,你觉得你们有命将这个秘密带出去吗?”赵归真不屑,随即单脚踏出,成运功之势,一股强大的气场渐渐形成。

太清宫可是江湖各门各派中的佼佼者,赵归真身为太清宫掌教,更是练成了其镇宫神典——玄元真经,武功深不可测。面对一个不会武功的苏玄奇以及不以武力见长的千面真君,赵归真丝毫不惧。

“当然不止他们二人,还有朕!”

就在此时,洞口外,忽然快步走进来数个身披金色铠甲的卫士,在这群金甲卫士中间,一位身披龙袍的中年男子,正带着一股寒意望着赵归真。

觸目所及,只见那男子面如满月,鼻若悬胆,目似流星,俊朗超逸之气,世间罕有。

“陛……陛下……”看到那英俊男子,赵归真的心真正开始颤抖起来,那正是如今大唐皇帝——李忱。

“赵归真,先帝也算待你不薄,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恶毒,私藏佛珠,欲断我大唐生机。”皇帝负手而立,言语间尽是怒火。

“既然如此,你也不用做过多挣扎,七星护卫,即刻将赵归真拿下!”

“想让我束手就擒,成为第二个紫天南?痴心妄想!”闻言,赵归真嘴角一撇。

“久闻大唐皇家七星护卫联手,天下无敌,老夫今日便以我太清宫玄元真经来会一会。”

说罢,赵归真提起劲力,一掌拍出,先行展开攻势。

见赵归真来势凶猛,那七星护卫同时上前,形成北斗七星之势,将赵归真紧紧包围在内。

赵归真那猛烈的攻势在触及到七星护卫联合所形成的气场下,悄然消散。

“这七星护卫所形成的星极化虚阵果然了得,据说任何武学在此阵下都如江河入海,发挥不出丝毫威力。被此阵包围者,最终只能内力耗尽而亡。”赵归真脸露苦色,看来今日是免不了一场恶斗了。

随即,赵归真双手合十,比画出一套极其复杂的印法。随着其手中动作完成,一股磅礴内劲自其体内喷涌而出,连这山洞都有些承受不住这股力量,碎石不断落下。

这便是其十成功力的玄元真经。

玄元真经,以气为长,据说练到极致,那强劲的内力甚至可移山倒海,实乃天下一大奇功。

赵归真冷笑一声,旋即单手挥舞,那浑厚的内力仿佛形成一条无形巨龙朝着七星护卫掠去。

“星极化虚阵之神化太虚。”那七星护卫领头之人见状,即刻暴喝,其余几人闻言后迅速变幻了步伐,七人站位俨然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青龙七宿模样。

无形巨龙在那东方七宿的包围下,即使气焰滔天却怎么也突破不了,只能做困兽之斗。

赵归真见状,再度变幻印法,一道道强大的攻势自其体内涌出。

七星护卫也随着赵归真攻势的变化而变化步法,时而化北方玄武七宿时而成南方朱雀七宿。那强大的力量始终突破不了七星护卫形成的阵法。

这些皇家护卫在江湖中也是高手,可是也久久无法攻破玄元真经。

就这样双方互斗了三百余招。

“这七星护卫配合完美无间,长久下去,我必败无疑,既然如此……”体力渐渐不支的赵归真突然间眼神闪烁,看向了站在七星护卫身后的皇上。

“只有抓住陛下,才有一线生机。”心中打定主意,赵归真佯装败退,引得七星护卫一致上前。

赵归真看准时机,暴喝一声,将玄元真经发挥到极致,一股强烈气流呼啸而出。

正当七星护卫恍惚间,赵归真纵身跃起,单手成爪,身影直接向着皇上掠去。

“嘿嘿,陛下,对不住了,只有挟持了你,才能助我逃出去。”

就在赵归真即将抓住皇上的一刹那,只见皇上身子忽然一侧,巧妙躲开了那近乎无懈可击的擒拿,随即其双指一点,直取赵归真暴露在其面前的位于腋下的极泉穴。

此穴一点,赵归真身体周围原本呼啸纵横的气场竟猛然间消散而去,在江湖中数一数二的太清宫掌门人忽而单膝跪在了皇帝面前,如同失去了所有力气一般。

“你……你……你怎么会?”感受到体内消失的内力,赵归真一阵惊恐,看着面前的皇上,说道。

“赵归真,同样的招你中了两遍,我该怎么说你呢?”

只见皇上摇了摇头,随即和刚刚的千面天君一样,撕下了脸上的人皮面具,露出了那带着点点寒意的面容。

“苏玄奇!没想到这才是你的真身,那么那边的才是真正的皇上了。”赵归真单手捂着胸口,瞥了一眼千面天君那人,只见其此刻也摘下了面具,露出来的面孔正是当今圣上。

“我早怕你的武功高强,就连七星护卫也拿不住你,而你心急之下,必定会抓住陛下,以求生机。我便索性化作陛下模样,出其不意,趁你最放松的时候,迅猛出手,封住你身上的绝气大穴。”

“没想到,苏少卿竟然身负高强武艺,真是隐藏得够深啊。”

从刚刚苏玄奇躲开其攻势,出手迅捷,快速点中其身上穴道,赵归真已经看出苏玄奇根本不是江湖传言那样不懂武功,相反,武功还出奇地高。

“只是你究竟如何知道我这玄元真经命门所在。”即使苏玄奇武功高强,但赵归真最为不解的是为何苏玄奇知道他太清宫这无上心法的关键命门,这可是其不传之秘,只有历任宫主才能知道啊!

只见苏玄奇微微一笑,俯下身去,在赵归真耳旁轻言:

“江南云端立天阁,秉统万机御乾坤。”

“你是天策阁中人!”赵归真瞳孔顿时一缩,他怎么也想不到苏玄奇竟然是江湖中最神秘的天策阁中的人。

传说,江南有一天策阁,神秘,无踪,无人知其宗门究竟在何方,也无人知道阁中究竟有何人,只知道传言天策阁上知天,下知地,无所不能。

“天策阁阁主,正是家父。”苏玄奇继续轻言。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哈哈哈,老夫败在你这天策阁少阁主手中,也不算亏了。”赵归真惨然笑道。

“先将这逆贼收押,听候发落。”一旁,真正的大唐皇帝李忱见赵归真已无反抗之力,挥手说道。

“苏爱卿,此次多亏有你啊,今日此事已了,就与朕先行回宫吧。”说罢,李忱亲自拉着苏玄奇的手离开了这黝黑山洞……

一月后,大唐皇帝昭告天下,少林佛珠已经找回,首犯赵归真处以杖毙,全面恢复佛教地位,佛珠之案彻底昭雪,并于大明宫内修建佛塔,将佛珠供奉于塔顶。

那一日,巍巍佛塔,煌煌佛光,照耀着偌大的长安城,仿佛昭示着大唐王朝的新生。

大明宫紫宸殿内,大唐皇帝李忱正坐龙椅之上,其下一位身着白衣的男子挺拔而立,那一双能够包罗万象的眸子正若有所思。

“苏爱卿,此次找回佛珠,破解迷案,除去奸贼,你可是居功至伟啊。”皇上对白衣男子欣慰地说道,眼神中尽是赞赏。

“一切都是陛下福泽深厚所致,微臣只是尽了本分。”苏玄奇拱手道。

“爱卿过谦了。以卿之才华,留任大理寺却是大材小用了,卿若能与朕携手,定能开创崭新的不朽基业。”皇上摆了摆手,继续道。

“陛下,臣向来游荡江湖惯了,此番进入大理寺,也是为了帮紫天南大哥翻案。如今事情已了,臣也该回归江湖了。”闻言,苏玄奇却是淡然说道,那眼神中,没有对高官厚禄的丝毫留恋。

“爱卿难道就不能留下来辅佐朕吗?如今的大唐百废待兴,朕欲重振太宗之辉煌,放眼朝堂,也只有你能帮朕了。”听到苏玄奇竟然要离开,李忱不由一惊,此时的他太缺帮手了。

“自陛下登基以来,一改先朝弊端,对外压制藩镇,对内攘除奸小,王朝气象一时间可谓是欣欣向荣。最重要的是,我从陛下的眼中看到了大唐再度繁华的生机,看到了大唐蒸蒸日上的国运。其实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有臣在和无臣在又有什么区别呢?”苏玄奇却是笑道。

“陛下只须记得,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如此,江山可稳。”苏玄奇望着李忱,眼神中充满坚毅。

李忱闻言,深有所思,轻声道,“山河长在掌中看……”

当其还想问蘇玄奇什么时,定睛一看,堂中已了然无人了。

“你说的对,日月披肩,山河在手,朕定能开创崭新的大唐王朝。”李忱坚定的声音在心中喃喃响起。

此后,唐宣宗以太宗皇帝为榜样,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从谏如流,恭谨节约,开创了大唐最后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史称“大中之治”。

后记:唐宣宗晚年,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法,误信太医李元伯之言,“相传唐玄奘乃如来座下大弟子金蝉子转世,若取其舍利子炼丹吞服,便可长生不老。”遂取佛珠炼丹。宣宗自服用丹药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数月后驾崩于大明宫,享年五十岁。

猜你喜欢

佛珠七星大唐
梦里大唐知多少
寻迹大唐
浅谈故宫藏嘎巴拉佛珠
七星湖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老和尚的佛珠
七星瓢虫
趣味知识
七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