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环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思路

2022-07-06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动画发展

成 卓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动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礼记·乐记》有“五色成文而不乱”[1]之说。随着造纸、书画技艺等的发展,古代的图画叙事连环画演变为书中有画或画中有书的表现形式,印刷技术的发展助力连环画最终成为一个单独的艺术形式。连环画以一段简洁的文字,配之相得益彰的图画,成为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连环画从汉朝萌芽至今,历经数次革新,几度辉煌,成为中华文化汇集升华的代表性成果。鲁迅先生说:“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而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那是不消说得的。”[2]

一、关于连环画艺术及其历史沿革

大众对连环画的理解通常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个分析忽略了连环图画一侧的简短文字。与连环画相配合的文字,或交代背景,或代入故事,或对故事及人物进行刻画,或补充图画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文字连贯起来,就是一个简短而精彩的文学故事。连环画每一页画面都在表现故事情节,传递人物情绪,充分反映了 “在典型环境中再现典型人物”的艺术创作理念,表现出均衡、稳定的美感,经得起在反复阅读中发现可能被忽略的画面信息。其他的漫画形式,是以最直接的读图形式进行,其中简单的语言多是对话或配文,与连环画初期的形式类似。连环画善于讲述长篇故事,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哲理性强。而漫画篇幅相对短小,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娱乐性较强。在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上,连环画有其独到的魅力。连环画是“灵魂引领内容”,其图画内容是文字灵魂的阐释。连环画属于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连环画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此后连环画得以迅速传播,实现了数次大繁荣。

春秋战国时代有记载战争的青铜器,如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铜鉴”,全器共有组图40幅,人物多达292个,画面内容涵盖两军格斗、射杀、划船、击鼓进军、犒赏三军、亲人送别等画面,写实性强,人物形象生动而丰富,是蕴含了比较复杂情节的多图式的组图叙事画[3]。1965年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从壶口到圈足布满了图案,内容分别有城头攻战、水上战斗、还有烹调美食、舞蹈音乐、庆功赏宴等,还有采桑、练兵等活动,表现了战争和生活,前后方紧密配合的场面。这是中国连环画从萌芽到初期的转变[3]。

汉代的墓室壁画和魏晋南北朝的石窟壁画中,出现了墨书的榜题。北魏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更有长篇题记。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也题有图赞式的长篇箴文。这种题款,只是为图画作说明而已。到了唐宋时期,绘画的题款采用隐题的形式,清代钱杜《松壶画记》中有言:“如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纪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4]这个时期画上的简单题款,还不是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来文人画兴起,题款成为画的重要组成部份,形式和内容有了改变,艺术的表现发生了质的变化,审美理想有了异趣。

中国画从汉魏象征性的壁画到唐宋的写实作品,直到宋元时期重气韵的文人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美的概念,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而超越”[5]。正是由于审美观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有了大发展的中国文化,也呈现出中国连环画文字和图画并存的状况。

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石印连环画《三国志》(朱芝轩绘)。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文化启蒙运动和出版业的发展中,连环画逐渐流行。北京称连环画为“小人书”,上海称“图画书”。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西游记》时,定名为“连环图画”。

19世纪20年代,连环画受到鲁迅、瞿秋白、茅盾等人的重视。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中指出,不要视连环画为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下等物事”[6]。茅盾在《连环图画小说》中对连环画的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见,认为当时遍布上海街头的连环画书摊,已经成为上海民众最欢迎的活动图书馆,并且也是最厉害、最普遍的民众教育的工具[7]。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1949年到1965年形成了“七亿人民七亿连迷” 的状况,是连环画的第一个发展时期。从1977年到1984年迎来了连环画的第二个发展时期,出现了《枫》《人到中年》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经典作品,连环画的题材和绘画技艺都得到全面提升。

连环画的创作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叙事方式,集逻辑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连环画是中国“文人画”的精神投射,是“灵魂引导内容”的创作。人们阅读连环画的时候,大都进行字画比对,反复参照,自然而然融入其所创造的意境,体会其深邃的内涵表达,感受其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且,每个人的认知理解各有独到之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连环画思维方式”。“连环画思维方式” 包括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是一种主动思考的方式,饱含着中国智慧。

“读图时代”的今天,连环画愈加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成为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内容之一。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艺术表达形式更适合青少年阅读,启蒙教育作用很突出,为青少年打开了认知世界的大门,创设了心灵呵护的港湾,给予青少年精神和情感的慰藉,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很大。阅读连环画,也提高了他们逻辑叙事思维能力。连环画的衍生作用在生活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语文考试中看图说话、绘本理解分析等。日常观赏影视作品时, “连环画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欣赏水平和思维再创造能力。

二、连环画与日本漫画之争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新型的传播方式出现,电视观众群体激增,日本动画在电视领域有了很强的关注度,如《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机器猫》《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圣斗士星矢》《花仙子》等,随之日本漫画进入中国。日本漫画以创新的视角,爆发力较强的镜头语言植入,直接又新鲜的感官刺激模式,颇具实效性的宣传发行,以及体现日本“暴力美学”“创作自由”的作品,让许多中国孩子很快就接受了日本漫画,成为动漫爱好者,连环画原有的地位受到了一定冲击。

新一代连环画人大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受众心理、制作成本、宣传发行渠道等各个方面有关,部分人形成了“连环画在艺术形式上不如日式漫画先进”的认知。一段时间内,少年儿童读物中漫画书出版占比非常高,而连环画创作人员少,新作品少,出版发行少。

一般人看到连环画,大都要品评画风是否独特、技法是否精湛、印刷是否精致、纸张是否精美等。而中国连环画有自己独特的打开方式,它是文字和图画并存的“灵魂引导内容”的书,看连环画应该图文并鉴,发现其内在和外在的美,感受作品的精彩。

连环画自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至今天,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面对:内容可否原创并与时俱进?画面表现可否融入中国的线描、木刻、剪纸、水墨、工笔或者西方素描、油画?是否可以接受和适应现代的影视语言及数字时代新媒体的融合?

三、中国连环画发展思路

21世纪,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载体得以普及;数字动画、3D视听甚至于4D和5D模式;从纸媒变成电子书,文字阅读变成看图阅读。对于读者而言,文字诠释有助于对图片的理解。即便纯粹的美术作品,有的作者还要写几句文字安插在图画旁边。更多的数字媒体中,图文并茂的作用就更大了。无声电影卓别林大师的《大独裁者》尚需要影片字幕的帮助,现代影视语言文字的功能更毋庸置疑。“读图时代” 图像的优点是画面醒目直观、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图像浅显易懂,加上配乐、解说,理解难度较低。

阅读是受教育方式这一,所有学科都需要阅读来辅助学习。阅读对青少年尤其重要。作为教育者要了解青少年的阅读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的修养。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多元的阅读技术不断创新,我国通过各种平台和媒体鼓励大众多读书。

“读图时代”背景下,要发掘连环画的优点,找准路子,依托时代特性,站稳脚跟,迎头赶上。

(一)找准连环画的产业归属定位

在日本,漫画和动画片结合得非常紧密,合称“动漫”,二者相依相扶,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在我国,大多时候连环画是单独作为一种文艺创作形式发展起来的。建国初期,因连环画文字浅显,情节连贯,基于当时全国人民整体偏低的文化水平,1950 年初,毛泽东对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提出,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8]。这时期,连环画以大众普及内容为主,还担负着扫盲的重要任务,代表性作品有《我要读书》《孔乙己》《山乡巨变》等,形成了“七亿人民七亿连迷” 的盛况。但这时连环画的发展尚未形成产业,更没能与其他媒体形式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求促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路线图,引领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9]。媒体转型将报、台、网、微、端“五位一体”的媒体力量融合相生,通过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和平台终端,做“精”,做“实”,做“稳”,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融媒体组织[10]。

融媒体时代,民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媒介信息推送的精确性不断提高。要以科技手段为基础,明确公众的兴趣点,更要在这个基础上精准推出,保证受众能够获得信息接收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动漫、游戏、影视创作者要努力提高专业素质,与时俱进。连环画产业形式的变化,产业融合的调整更要适应当下社会生活的需要。连环画应该和动画片结合,还是单独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1]。

(二)讲好中国故事

连环画和中国故事相辅相成,是灵魂相依的组合,成为时代中国故事的特色表达方式。

连环画所讲的故事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和时代认知同步的。作为连环画的主要受众,青少年关心的和喜欢的内容和形式,是连环画创作出版需要考虑的问题。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新闻中心开设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融媒体体验服务,一个个融媒体创意产品生动展示、立体呈现建党百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给广大受众以深刻印象。其中《送你一张船票》互动产品通过二维码扫描,带领用户进入沉浸式、互动式的虚拟画面中,以一格一格画面和文字讲述、互动答题等形式,带领受众从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到代表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条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穿越了百年壮阔历程,回顾了建党百年历史和民族记忆(见图1)。此类作品既运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又结合了新时代科技,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时代感,激发受众的兴趣,打造优质、内涵、创新的中国故事,提高连环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图1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三)与现代传媒融合

连环画有传统的纸质版本,也有电子版本,在传播层面不同的受众有各自不同的欣赏角度。有人认为纸质版本利于深度阅读、保护视力,也有人认为电子版本传播、存储便利快捷。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如果和动画片结合,可以前期开发电子版本,后期以纸质版本推广精读,让二者有机结合,借助连环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魅力,发挥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优势。还可以将连环画这种独特的艺术种类构建到新的媒体环境中去,改变受众观赏作品的固有方式,营造感官交互体验环境,使观众通过视、听、触等感官进入自由舒适的交互体验环境,真正实现沉浸式体验和深度情感共鸣。

此外,还可与动画、影视等展示形式结合,探索新的媒体融合方式,借助移动端、网络、电视等渠道发展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连环画可以有很多“数媒朋友”,比如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影、视、动画制作前期都会用到分镜头脚本,是一部作品设计制作前的蓝图。而一格一格的分镜头脚本恰似一部简版的连环画。分镜头脚本通常是动画制作人员的工作蓝图。而连环画更为大众喜闻乐见,受众面比较广。可以尝试以连环画的形式为动画制作前期进行宣传,比如一部影视动画作品,前期寻求资金支持阶段,可以用这种方式让投资人直观感受作品的初级效果。在宣发方面借助连环画为影视、动画的辅助产品推广发行,有助于提高宣发趣味性和广泛性。

一部动画或微视频,从脚本创作、素材收集到动画制作、后期剪辑,都有较高的学习和时间成本。有一个强大的分镜头创作工具,可以提高制作效率。5G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媒体融合技术开发一个连环画动画预演小程序,通过手机将创意变成大众接受的画面。提升表达效率,让个人创意的表达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可以通过粘贴剧本文字,得到包含角色、场景、字幕、配音和背景音乐的动态画面。还可以运用H5新标准开发小程序或在其他平台系统开发应用程序,推广应用,完成产业的融合发展。如Previz 预演动漫技术中iClone 的三维动漫制备就已经实现了部分相似功能。连环画动画预演软件,让受众自主进行连环画创作,可以为影视或其他创作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便于创作者阐释剧情,形成更强的团队创作能力,帮助他们有效对接投资商和投资机构;帮助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更好选择剧作,监控拍摄制作过程,控制成本预算;实现连环画的产品多样性等。

连环画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和科技发展,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连环画契合时代需求,着力探索新的打开方式,强化形式、材料、媒介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推动连环画的高质量、高层次发展。

猜你喜欢

动画发展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