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绽放篮球魅力 助力学生阳光成长

2022-07-06刘萍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带队运球课间

刘萍

为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熟练掌握一项球类技术,结合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学情、场地、器材等多方因素,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峰小学秉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以阳光体育为契机,以篮球为载体,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安全为前提,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着力打造“篮球运动”特色校园。学校实施安全、责任保障制,实现阳光体育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结合校情,因地制宜,合理组织

为了保证整个活动组织的合理、有序、安全、高效,在学校仅有位于教学楼与办公楼之间6跑道、200m的操场活动场地、学生总人数近1300人的情况下,学校将大课间带队顺序、位置等与教学楼东、中、西3个出口和班级楼层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设计出合理的队形,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差,省时省力、整齐高效地组织学生享受篮球运动乐趣。

(一)出口与场地位置相对应,有序省时

考虑到各水平段学生的能力差异,为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榜样带领作用,将操场中间的3个篮球场和西侧直跑道位置划分为中高年级活动场地。在音乐伴奏的5分钟时间内,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分别从教学楼的东、中、西3个出口同时带队,依次从篮球场东侧端线、中线、西侧跑道线由南向北入场。东侧直道和教学楼前跑道位置为低年级活动场地,在中高年级离开教学楼后带队入场。虽然中高年级位置距离教学楼最远,但出口与场地位置依次对应,带队时互不影响,有序保障了能够在5分钟时间内全部带队结束(图1-1、图1-2)。

图1-1 高年级东、中、西门带队

图1-2 整体带队路线

(二)队形与场地大小相结合,有效利用

由于学校场地有限,中高年级场地南北距离较长,每班采用两路纵队,前后、左右间隔1.5m距离站位。低年级场地东西距离较长,每班采用四路纵队,前后左右间隔1m距离站位。在自主练习时,不重新划分区域,而是利用长方形场地安排活动内容。不同的队形充分利用了每一寸土地,充分挖掘了小场地的活动性。

(三)巧用器材,划分界限,简洁明了

为了将篮球固定摆放,学校为每名学生发放直径为11cm的PVC管作为球圈。当学生到达位置后,体育教师下达统一口令将球圈摆放在2名学生中间向前1m的位置,2个球圈并排从前向后依次有序摆放成一条直线,以此作为班级的分界线。在中高年级的自主练习环节,球圈成为有效的轨迹线,每班围绕各自活动场地进行行进间练习,清晰地将每个班级的活动区域进行划分(图1-3、图1-4)。

图1-3 球圈摆放  图1-4 区域划分

二、結合学情,关注差异,巧设内容

根据不同段学生能力差异,学校将体育大课间划分为两个环节。

(一)集体活动

随着音乐节奏,各班齐步走到达指定位置,在5′30″的“小苹果”音乐伴奏下,全体学生完成自编篮球律动练习。

1.篮球节律基础动作

学校以篮球基本动作为主,创编了激发学生篮球兴趣的节律练习,适用于低年级学生锻炼球感,中高年级学生充分热身。

具体动作为:双手持球于胸前,前脚掌点地1×8拍(预备节),右手高运球4×8拍,左手高运球4×8拍,右手高低运球4×8拍,左手高低运球4×8拍,转身运球4×8拍,8拍转圈运球4×8拍,4拍转圈运球4×8拍,2拍转圈运球4×8拍,4拍换手运球4×8拍,2拍换手运球4×8拍,1拍换手运球4×8拍。低年级学生完成两遍基本动作,简单易掌握,打好篮球基础(图2-1)。

图2-1 换手运球

2.篮球节律技能+体能动作

考虑到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中高年级在完成一遍篮球节律基础动作后,紧接着进行篮球节律技能+体能练习。

具体动作为:上步运球4×8拍,急停传球4×8拍,运球传球4×8拍,交换球4×8拍,男生运两球、女生开合跳头上击掌4×8拍,女生运两球、男生开合跳头上击掌4×8拍,男生运两球、女生开合跳4×8拍,女生运两球、男生开合跳4×8拍,男生运两球、女生纵跳4×8拍,女生运两球、男生纵跳4×8拍,传球投篮4×8拍。最后全校齐喊口号“我运动,我快乐,我是文峰小球星!”(图2-2、图2-3)

图2-2 女生运两球、男生开合跳

图2-3 运球传球

在同一首音乐伴奏下,全校完成各自水平段的篮球节律练习,千个篮球,人球合一,篮球运动气息弥漫整个校园。在一人运两球掌握篮球技能的同时,另一人进行弹跳素质体能练习,交换、融合的练习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能和体能素质,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踏步齐喊口号调整了身心、振奋了精神。

(二)自主活动

在15分钟的自主活动模块中,进行分级、分层次练习,依据各水平段学生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水平一练习内容为柔韧、协调能力和原地球感练习,水平二、水平三练习内容为灵敏、速度和行进间球性练习。低年级学生采用原地练习,以花式运球+柔韧性练习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采用纵队行进间练习,以行进间运球+体能练习为主。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绽放篮球特色魅力,设置手指旋球特色练习,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品质。

1.花式运球+柔韧性练习

按照水平段难度不同级的原则,一、二年级学生为一组,各班正副班主任先组织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单人单球花式运球,如原地左右手交换绕并拢的双腿运球、胯下“8”字运球等。然后学生进行柔韧性练习的同时,完成各种运球,如横叉+低运球、竖叉+左右运球等。最后,再以男女生交换进行的方式完成单人双球花式运球和柔韧性练习,如男生进行左右手高低运球、一人运两球等练习,女生则进行横叉、竖叉、体前屈等柔韧性练习,交换进行(图2-4)。

图2-4 运两球+横叉D9FE4C0B-DDD0-4908-B0C8-5FD23F8CDA12

2.行进间运球+体能练习

三、四、五年级学生为一组,正副班主任在队伍的一前一后,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行进间运球、步法、耐力等练习,如运球翻球圈、一人运两球、变向过球圈、侧滑步、交叉步、直线或“S”形慢跑等。教师与学生相互击掌,监督、组织学生活动,避免学生从场地中间穿插(图2-5、图2-6)。

图2-5 运球翻球圈  图2-6“S”形慢跑

3.花样篮球特色练习

针对特色建设,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选择球感好的学生,组建花样篮球方队,方队中的学生进行手指旋球、腰间转球等花式篮球练习。以体育教师指导、技术熟练的学生帮代的形式,开展特色练习,创新活动内容,令特色品牌独树一帜(图2-7)。

图2-7 手指旋球

三、结合比赛,激发动力,综合评价

學校以各种校园篮球比赛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篮球技能和班级大课间质量的指标,这些篮球比赛的内容充分融合大课间活动项目,如日常常规达标赛、级部篮球律动练习PK赛、篮球特色运动会等,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将有机会进入学校篮球队,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级及更高级别的篮球比赛。依托各种比赛,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篮球大课间的兴趣,增进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由于篮球项目的对抗性、集体性,在一些全员参与项目、班级篮球赛等活动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体育育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日常常规达标赛

学校采用生评+师评的模式对日常大课间活动进行评价。从带队入场至退场的整个过程,制订详细的评价标准。学校体育组、德育室教师和五年级各班学生代表,分散在场地的各个位置,全方面地对班级日常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达标评价。每月底进行常规赛评价汇总,各年级前3名颁发流动“球星班级”警旗(表1)

(二)班级篮球集体动作展示活动PK赛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举行班级篮球集体动作展示活动PK赛。从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10分)、参与人数(5分)、带队姿态(10分)、运球技术(25分)、控球水平(20分)、配合能力(25分)、口号响亮(5分)7个方面,以满分100分值评定班级整体篮球集体动作展示活动水平。各年级间进行比试,最终颁发前三名荣誉奖状(图3-1)。

图3-1 班级前三名颁奖

(三)篮球特色运动会

学校每月举行一次“WFBA”(“文峰篮球联赛”的缩写)篮球特色周,开展一系列的篮球活动。活动按照各年级个人和集体项目进行比赛,内容为:一、二年级学生参加原地单手、双手拍球比多比赛;三年级学生参加一人一球、一人两球运球跑接力比赛;四年级学生参加运球翻球圈、运球过障碍接力比赛;五年级学生参加一分钟手指旋球、五人制男女混合篮球比赛等(图3-2、图3-3)。

图3-2 运球过障碍接力比赛

图3-3 五人制男女混合篮球比赛

项目规则的设置尽量保障全员参与的要求,为每一名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D9FE4C0B-DDD0-4908-B0C8-5FD23F8CDA12

猜你喜欢

带队运球课间
完形填空一则
“殡仪馆”搞宣传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双人运球”乐翻天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军营哈哈镜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