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载风雨同舟 展未来携手共进

2022-07-06张雅娟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刊教研员体育教师

张雅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迎来了40岁的生日。

2021年12月26日,“四十载风雨同舟 展未来携手共进——《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为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本次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主题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秘书处秘书长薛彦青、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卫处彭国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主编钟秉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的开幕式。

创刊四十年贡献受肯定,不忘初心不负读者期待

郝风林在开幕式上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表示了祝贺,并肯定了杂志办刊40年来,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搭建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与经验交流平台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杂志未来的发展,郝风林希望《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办刊特色,更好地为中国学校体育创新发展、体教融合深度开展、学生体质健康全面提升作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薛彦青则表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见证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杂志也同样面临着新起点、新挑战,承载着广大读者的新期待。未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将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服务,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服务。

专家讲座解析发展机遇,内容丰富引领改革方向

开幕式结束后,吴键、钟秉枢分别做了题为《步入新时代共谋学校体育新发展》《体教融合:学校体育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

吴键首先回顾了2020年以来陆续出台的学校体育、全民健康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举措,并从学校体育的发展现实、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表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智慧支撑和身心健康劳动力支撑,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一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体质健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学校体育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

钟秉枢则从新时代新要求、体教融合的认识、是什么使学生远离体育、金牌体育使体育远离学生、新阶段新呼吁、学校体育的机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当面对体教融合,审视中国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时,落脚点都在于培养人,希望体育教育工作者能携手共进,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位专家的讲座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一线体育教师在线观看,大家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对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沙龙论坛追忆成长故事,为学校体育的发展献策

为了深入分析新时代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回首杂志与广大读者一路相伴成长的历程,本次活动组织了主题为“责任与使命”“成长与蜕变”的2场沙龙论坛。

当天下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主持了主题为“责任与使命”的沙龙。于素梅表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者都有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使命与担当,只是每个角色职责的重点不同。论坛嘉宾、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认为,体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人和教育人,要着重思考如何通过体育学科助力学生发展,做好育人工作。应按照国家的方针和要求,培训、培养那些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综合育人能力、勇于教学创新的教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四川省体育教研员谭步军表示,从某种程度而言,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对于学科发展、教师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体育教师吕兵文作为一线教师的代表,认为体育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荣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真正把体育做成教育,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保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初心。在总结3位嘉宾的发言时,于素梅表示,体育是生命教育,无论是一线教师、教研员,还是专家,不同角色下的体育教育人都应发挥体育的价值,为学校体育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教育报》体育美育版主编李小伟主持了主题为“成长与蜕变”的沙龙,《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原主编赖天德、重庆市体育教研员屈明、山东省肥城市泰西实验学校体育教师李宁宁作为嘉宾,分别畅谈了各自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结缘、相知的故事。李小伟表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是广大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的“好朋友”。无论是对体育教师个人的成长,还是对学校體育工作的推动,杂志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屈明回忆自己初为体育教师之时,空有一腔热情却苦于缺少成长渠道,而无意中翻阅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让他大受触动和启发,就此成为了杂志的忠实读者和作者,感谢数十年来杂志给予其的成长平台。年轻教师李宁宁初识《中国学校体育》时,惊叹于有这么多体育教师会写文章,并且能写好文章,这促使自己开始尝试写作,如今已经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前主编,赖天德希望持续发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作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也希望年轻一代的编辑能够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加强编辑业务,时刻保持对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方针的敏感性,并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驾驭编辑工作。

感谢读者线上参与互动,赠书促进贫困地区提升

借助“菁体育”网络平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纪念活动的直播共吸引了近4万名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通过线上观看,众多一线教师在论坛中与嘉宾积极互动,就课程改革、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安全保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为回馈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辑部在活动结束后,为参与互动的教师赠送了互动奖品。奖品为由于素梅提供的作者亲笔签名版《〈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4904A077-FAFD-4BFC-B8AD-DAF5DF041DB3

此外,为了让偏远及贫困地区的体育教师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编辑部将70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疑难会诊》一书进行赠送,通过省、市体育教研员,将书送到了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北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悟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等16个省市的60余所学校的体育教师手中。拿到赠书的教师在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及于素梅教授表达感谢的同时纷纷表示,偏远及贫困地区的学校体育发展相对落后,教师学习、提升的机会有限,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线上参与研讨、学习的机会。

众多教师参与评比活动,评委规范流程严格把关

1981年9月《中国学校体育》(原《学校体育》)杂志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立足一线、服务一线、引领一线。在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为继续坚持为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改革服务,努力走出一条管理人员、编辑人员与广大作者、读者相结合的办刊路线,把刊物深深地植根于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之中,还举办了“庆祝《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之征文评比活动”“庆祝《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之教案评比活动”“庆祝《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之视频评比活动”的系列评比活动,来自全国的体育教师积极响应,踊跃投稿。

在“庆祝《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之教案评比活动”中,虽然征稿时间有限,但仍在短期内收到了500余篇参评教案,征文和视频评比活动也都收到了众多来稿。绝大部分教案作品在教材和学情的精准分析基础上,能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学生认知规律、体育教学规律,结合教学经验,清晰地呈现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文本规范、要素齐全、流程清晰、内容新颖。許多教师在征文投稿中讲述了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结缘,以及伴随杂志共同成长的故事。视频投稿不仅生动直观地呈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大课间等的实践成果,更展示了体育教师熟练运用新媒体手段的能力。

本刊经过资料审核、学术不端检测初筛后,邀请近百位区级及以上体育教研员、体育特级教师等进行初评、复评、终评,确保每个环节专人负责,保证了评审的严谨、公正。最终,评审组依照严谨的评审规则和评审标准,在教案评比活动中评审出一等奖71名、二等奖71名、三等奖103名;在征文评比活动中评审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在视频评比活动评审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7名。

40年的辛勤耕耘、40年的春华秋实,40岁的《中国学校体育》正值青春,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未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将继续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立足一线、服务一线、引领一线,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等作出应有的贡献。4904A077-FAFD-4BFC-B8AD-DAF5DF041DB3

猜你喜欢

创刊教研员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1994: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