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授课视角下“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2-07-06袁志欢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动作技能比赛

袁志欢

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从不同体育实践课课型的视角,探索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笔者以常见的、值得探究的新授课课型为例,谈一谈实践与思考。

一、教会:明确内容方法,学会知识技能

相对于复习课、考核课、综合课等课型,新授课设计中,教师用在讲解与示范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环节的时间要更多一些,既要有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与主教材有关动作方法的过程,又要有让学生明确新授课中与主教材相配套的练习方法、游戏方法等,还要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渗透于练习、比赛、评价的过程之中。

就讲解而言,教师切莫长篇大论、更不能过于深奥,要在讲的时间少、讲得正确的基础上,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能听得清、听得懂、记得住。如,前滚翻教学中,可以用适合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皮球”的口诀代替冗长的动作方法讲解。而教师示范中,则要在示范动作准确、规范的基础上,便于学生适时观察;还要有针对性、适切性,便于学生后续练习。教师在示范与主教材有关的动作技能时,要正确、规范且出彩,甚至让学生羡慕、崇拜教师的运动能力。

传授练习方法、游戏方法时,教师既要用讲解的方法,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示范、邀请学生配合示范或用挂图、多媒体等教学媒介演示的方法实施。对单人的动作,教师可以直接示范,也可以用挂图作静态演示,同时根据技术动作的特性,还可以用视频慢、快镜头回放等方法演示。如,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教师可以用慢镜头回放让学生建立腾空、过杆的空中动作表象,便于学生动作技能的练习与掌握。而对于快速跑、投掷等动作,教师可以进行快镜头回放,让学生观看到快速用力的动作过程及速率效果。对需要多人配合的动作,教师尽可能地请学生配合进行示范或者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明确练习方法、游戏方法等,然后再通过集中讲解、巡回指导的方式加以补充和调整。

教师要学会用相关理论和教学经验作“比较、判断、分析”。也就是说,要综合比较讲解、示范、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所需要的时间及可能取得的效果等,从而选择相对经济、效果相对较好的方法以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等。

二、勤练:练习技术动作,促进技能形成

在新授课的技能学习目标中,主要以做出与主教材有关的技术动作或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运用为主,这与复习课、综合课等课型要掌握、熟练掌握及熟练运用技术动作有所不同。教师要以学习目标的达成为准,安排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练习内容要紧紧围绕主教材,除一般准备活动外,力求与主教材相关联并为做出相关动作服务。教师要在新授课中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相关技术动作,着力在练习时间、内容、次数、强度等方面下功夫。

(一)集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新授课主要以先集中练习再分散练习为主,以分散、尝试练习后集中练习为辅。一般情况下,分散练习的时间不宜太长,通常2~3分钟为宜,目的是防止学生的错误动作形成而不利于纠错。在集中练习、分散练习后,教师要根据分散练习时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结合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的问题等作精准的集中讲解,之后再次进行集中练习。

(二)徒手与有器材练习相结合

新授课往往是先徒手练习,再结合相关器材进行练习。徒手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要根据学生徒手练习的效果而定。如果徒手练习的效果较好,则可以进入结合相关器材的练习。当然,重复单一徒手练习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因此,教师要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以激发或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提高徒手练习的效果。

(三)自主与合作练习相结合

自主练习与合作练习的时间长短、顺序先后等,应根据教材的特性、练习效果而定,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要适时作出调整。如,前滚翻、后滚翻等技巧类教学内容,从保障安全的角度,往往可以采用2名学生1组进行保护与帮助的合作练习形式。在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动作后,再进行个人自主练习。而篮球、足球运球等球类教学内容,从球性球感练习体验的角度,可以先进行自主练习,在获得一定球性球感后再进行合作练习或比赛。

(四)适当增大练习密度

任何体育课都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新授课也不例外。从课的效率提升角度看,在运动负荷适宜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在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现實条件允许(如天气等)的前提下增大练习密度。一方面可增加同一时间段练习的人数,另一方面可根据教材特点、学情等,一组练习与主教材有关动作的同时,另外几组练习与主教材有关的基本功。如,将学生分成4组,第1组在篮球场上往返练习行进间绕过障碍的运球时,第2、第3、第4组在第1组的起点线后练习原地运球、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基本动作,以提高练习密度,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

(五)协调动作难度与掌握程度

新授课技术动作练习的起始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降低或增加动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出相应的动作。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教学,可以为运动能力强的学生适时加大练习难度,为运动能力弱的学生适时减小练习难度,从而让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让运动能力弱的学生建立信心,迎接更有难度的挑战。

三、常赛:比赛促进练习,激发运动潜能

比赛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习的热情。新授课也需要“赛”的点缀、“赛”的支持,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提质。

(一)新授课教学比赛的设计思路

新授课中“赛”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着“与主教材有关”这一重点进行,要以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和获得体育知识为主,以掌握比赛的方法与规则为辅进行比赛的设计与实施。设计中,要抓住教材的特性及与教材有关的运动项目特性进行教学比赛的教学化改造。

1.以“学会动作”为目标设计比赛

围绕主教材,以学生学会相关动作的目标为出发点,比一比谁掌握动作快、谁掌握的动作更正确规范,以及看谁先掌握了相关动作等。如,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新授课教学,可以比一比谁上篮时没有发生“带球走”,谁的脚步动作正确有节奏感;也可以小组比拼,看哪组的违例现象少等。

2.以“项目特征”为依据设计比赛

可以根据与主教材相关的运动项目特性,比一比誰的动作做得好。如,立定跳远的新授课教学,可以比一比实际跳出的成绩,看谁跳得远;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新授课教学,可以比一比谁投得远等。

3.以“全面锻炼”为目的设计比赛

从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视角出发,基于体能补偿、复合教材单元等理论与实践经验指导,新授课一般设计与主教材相配套的游戏比赛作为辅助教材。如,快速跑课,可以设计与之有关的迎面接力跑、往返接力跑、换物赛跑等游戏比赛作为辅助教材,旨在动作的运用。再如,投掷课除了设计投掷比远或比准,还可以设计跑类、跳类的游戏,以提高新授课的运动负荷、发展下肢力量,旨在体能补偿,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二)新授课教学比赛的实施策略

教学比赛也是体育课教与学的过程,切忌在比赛方法不清、比赛规则不明等情况下随便进行比赛。在新授课“赛”的实施过程中,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

1.讲解与示范的策略

教师要通过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明确教学比赛的方法和规则。在新授课,教师一般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策略,让讲解变得更为直观、精炼、易懂,示范要更贴近教学比赛的过程。如,在牵手跑比赛的讲解与示范中,教师可以缩短比赛的奔跑距离,牵着1名学生的手跑1个来回。这样整个比赛过程中的动作方法、行进路线等,学生一看就懂、一练就会,而不再需要教师花费较长时间对路线、方法等进行讲解。

2.练习与比赛的策略

在新授课教学比赛实施过程中,一般不宜直接进行教学比赛,而应组织学生先适当练习,同时,要提醒学生不能盲目地追求快、追求远,而要在学懂弄清比赛或游戏的路线、方法及相关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比赛。当练习时有部分学生做不正确或者运动场面较为混乱时,可以多组织1次练习,视情况再进行比赛。同时要注意,不论是练习还是比赛,教师始终要关注学生,适时给予鼓励、提醒、指导等,对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对存在的危险性要及时纠正,必要时甚至要立即停止比赛。

3.评价与反馈的策略

比赛或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宣布名次并加以客观的点评。既要肯定成绩、肯定表现优异的学生,又要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进一步提高比赛水平的建议。新授课中“赛”的时间和次数往往不宜过多,一般采用1~2次比赛即可。因为复习课中,还要根据新授课的学习效果设计教学比赛或游戏等。

四、评价:学练效果评价,助力学会学习

教学评价是自始至终贯穿于体育课之中的。新授课要把评价学生动作练习与知识学习的成效作为重点,以此帮助学生学会技术动作和相关知识等。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有一个过程,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动作也有一个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新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中,在短期内不能对同伴的动作掌握情况、练习效果等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因此,新授课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以学生评价为辅,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教师要树立以评促学、以评促练、以评激趣的观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鼓励式、激发式的即时评价语言、动作、神态等,对学生以主教材为主的技术动作掌握成效、相关知识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还要将辅助教材的练习方法、配套游戏方法与规则等是否学懂练会作出准确评价并反馈给学生。

针对体能较为突出、动作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让其为全班或本组学生进行示范,也可以让其作为临时小班长、小组长,带领其他学生进行练习,形成榜样的带动作用。学生新授课学习过程中,在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方面表现较好时,教师可以作出即时表扬,表扬时声音洪亮、语言坚定、表情丰富、重点突出。针对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到位,以及态度、情感方面出现细小的问题等情况时,教师可用眼神提示,或在个别辅导时小声指出,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思想与行为,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尊重,帮助学生发自内心地加以改正。

总之,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时,要紧紧围绕以“教会”为主要目标,以“勤练”贯穿其中,并注重“常赛”和“评价”相协同一致,真正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动作技能比赛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选美比赛
拼技能,享丰收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