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智慧体育教学环境构建与课堂落实途径研究

2022-07-05何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智慧体育

何娟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高校是为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基地,在我国新教育指标要求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面临着创新优化的问题,只有创新适宜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保障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学习,才能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有全面认知,才能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体育教育模式,成为当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该文从智慧课堂定义和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建设智慧体育课堂的原由,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应如何构建智慧教学模式。

1 智慧体育课堂概述及发展现状

1.1 智慧体育课堂概述

所谓智慧课堂,从广义上是指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促进现代化教学的发展。从教育角度分析,智慧型课堂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课堂,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主,构建符合当代高校学生认知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智力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综合而言,智慧教育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化教学设备为辅助的一种教学环境,并利用此技术和此设备,为学生打造集娱乐与学习的沉浸式、参与式的高效学习模式。

1.2 发展现状

在信息社会发展下,智能化科技设备也逐渐投入教学环境中,如在信息技术支撑下,许多高校都推出了一卡通,记录了学生基本信息,方便了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学习。这种智慧校园模式的落实,也逐渐推动了我国教育智慧化的发展。在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下,智慧校园文化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如部分高校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成了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学生个性化服务平台等,与学生有关的诸多事物都可通过网络进行办理。不仅如此,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下,许多智能教学设备也逐渐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如以多媒体、投影、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些教学设备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教师创建新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同时,诸多教学资源的融入,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科学性评估。

2 高校体育建设智慧课堂原由分析

高校建设智慧体育课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

(1)高校大学生数量密集,且大学生思想成熟前卫,是社会中所有新鲜事物的“尝鲜者”。如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许多潮流思想等都是经由大学生传播到社会中,而且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对电子设备的高度需求,都导致高校体育课堂不得不进行智能化转换。

(2)体育教学的需求。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主要以体能练习为主,虽偶有涉及理论知识,但讲述内容,也是围绕体育项目练习技巧为主,体育课程的枯燥性,导致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而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环境下,高校体育要达到新课标教学改革要求,唯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教育角度而言,高校体育课堂必须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学生自身发展需求。高校学生面临的是社会就业,进入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具备好的身体素质,若是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评估不全面,会影响体育教学效果,也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无法获得提升。而通过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评估当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在体能练习时,给学生配备智能监测手环,对学生练习进行监控,也可针对实际教学,给学生提供练习指导,这种现代化的智能教学模式,更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合以上论述可知,体质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力量支撑,而建立智能化教学环境,充分在教学中发挥智能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则可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也可促使学生养成勤于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智能化社会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探索智慧化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3 高校智慧体育环境建设目标及构建结构

3.1 建设目标

促进高校智慧体育环境落实,应建立与之相对的目标。第一,要落实校园智能教育环境建设目标,在高校校园中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院校无线网络的全区域覆盖,利用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进学校各部门的准确对接。第二,落实学校各种信息的安全,实施无干扰传输。加强网络服务平台的安全建设,以保障学生信息和学校信息安全。第三,结合大数据分析学校教育学情,并以此为参照,优化当下的体育教育模式,以保障高校智慧校园发展的实效化。总之,高校智慧体育教育目标,要秉着实用、适用、新颖、高效的原则,只有为学生提供开放性、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够推进我国高校的稳定发展。

3.2 建设结构

高校智慧体育校园环境的建设可分为2个支撑和4 个层次。支撑是根本,主要包括信息标注与规范、运行维护与安全。2 个支撑,一方面,保障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另一方面,保障了学校服务体系的运行和发展。4 个层面包括基础信息建设、数据层、应用建设层、服务层。第一,基础信息建设,主要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投入院校建设中,如智能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的普及建设。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让学生配备手环和手表,既可简化教师教学监管环节,也可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第二,数据层,进行数据分析和整合是建设智慧体育校园环境的基础,学生运动数据是随时变化的动态数据,而在进行体育体能训练时,往往会依据数据库提供的信息,给学生制定运动标准,若将静态信息与学生的动态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则可对当下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科学性评估。第三,应用建设层。所谓的应用层,是指对体育教学中的各项环节进行整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体化学习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可感受到个性化服务。第四,服务层,是学生实际学习的平台,是通过各种智能科技设备的连接,给学生进行运动规划和训练指导。

由以上分析可知,智慧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使得体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往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准备、课中练习、课后总结三部分,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导。而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既包括课前准备、课中讲解,也包含课中体验和课后探索。这种教学形式的改变,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是以学生体育素养形成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4 落实高校智慧体育课堂途径分析

4.1 教学理念智慧化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以往体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决定练习内容、组织和实施练习方式,且教师习惯依照经验和习惯布置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形式,教师的主体性过于突出,教师主观意愿也较为明显。而在评定学生身体素质时,仅依靠单一的考核内容进行评定,这无形中降低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但在体育智慧课堂的建设中,各种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在信息化数学基础上,分析教学学情和学生身体素质,通过整合多种数据信息,在课前准备环节对各种情况进行预判和预设,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化,也实现了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在练习体育项目时,教师通过智能设备对数据的监控,可掌握学生真实的运动情况,进而在评定学生身体素质时,可利用更加真实的数据。

4.2 教学形式丰富化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致使多元化信息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带动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呈现。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体育练习技巧和方式,而后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这种教育练习方式,不仅教学有效性较低,而且学生处于“放养”形式,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运动情况。而在智能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先通过微信公众号,课前将体育学习内容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有熟悉教学内容的时间和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对学生体育练习情况进行讲评,对学生练习不足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练习不足进行针对性辅导,有利于学生对体育学习有全面的感知。当然,通过微信公众号,教师可将体育的多方面知识推送给学生,如体育运动要领,每项体育运动对人体各机能的作用,亦或是体育运动之后,应如何放松等。

4.3 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指引教师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依据,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基础。在智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建设发展之下,需构建与之相对的智慧化评价体系。运用智能设备,建立动态体育数据库,与体育智能手环进行连接,达到实时监控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目的,并在运动结束之后,通过数据记录,以信息化的方式,对运动结果进行数据化处理,以形成真实的评价数据。这样的评价方式改观了以往成绩评价模式的片面性,由单一评价模式向多元化评价模式转变,更为直观、真实,也更能给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体育练习。数据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建立,要秉着激励、全面评价原则,当下大学生对数据信息处理能力较高,若是教师给予的评价不全面真实,则会起到相反效果。

5 结语

高校智慧体育环境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目的:一方面,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落实;另一方面,为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新教育环境下,高校智慧体育课堂的打造,要落实技术与技能的双向融合,要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升,实现教育个性化培养,实现教育智慧化发展,才能够落实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信息智能化时代,体育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的构建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运用智能化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学习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智慧体育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我们的“体育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