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2-06-28李曼谢昕

消费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管理人员国有企业

李曼 谢昕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

引言:我国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具备自主投资能力,经营规模、发展规模也日益完善,通过投资管理与项目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收益,促进企业长效发展。在日益复杂的固定资产投资竞争中,国有企业需要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做到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规避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内容,提高项目投资回报收益,切实发挥自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内容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内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在投资主体在一段周期内投资进行固定资产购置以及建设,其在投资的过程中所投入的费用以货币的方式体现,项目投资最终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益。按照固定资产的投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资产购置、项目建设、项目改造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企业作为主体,利用贷款、融资等方式开展项目,主要目的是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国有企业属于国有资产,固定资产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投资对象上看,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内容大都围绕着市场不断进行调整,引进新型的生产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对现有的技术内容进行改造。对于其他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也大都依托于公民的衣食住行等,涉及领域较广[1]。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分类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分类可以基于投资主体、投资目的以及投资性质等进行分类。国有企业涉及我国民生领域的各个环节,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大都以民生为基础,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根据,按照投资主体可以将其分为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政府投资等,按照目的可以将其分为营利性投资和非营利性投资几种。按照建设的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新建项目、改造项目以及续建项目。但国有企业的固定投资项目大都以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主体为国有企业、目的为营利性投资、性质为新建项目或者改造项目。目前,国有企业规定资产投资内容大都国有企业土地、建筑、生产设备、通讯设备、交通设施、电气装置等内容,是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内容[2]。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特点

国有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实现“以资促资”的发展目标,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获取更多的收益。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对固定资产拥有管理权、使用权、经营权,通过对投资内容以及投资项目的科学管理,可以为国有企业再生产良好基础,创造有利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标十分明确,经过多方协调验证后确定投资项目内容,做好投资决策编制工作。一旦确定投资项目内容,不会因其他问题随意更改,除非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受到影响,但需要重新进入到审批立项流程之中,重新对投资项目进行确定、优化,预测投资收益[3]。

2.约束性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资金,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是项目设计与管理人着重考虑的内容。由于资源数量有限,项目管理需要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达到最大的效益目标,实现投资要素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减少可能出现的资源浪费问题。

3.风险性大:风险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前期的立项工作还是后期的管理工作,均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以及计划标准执行,但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受政策、环境、人工、技术等多方面影响,导致风险因素增加,可能需要对方案进行变更,产生相应的成本风险以及安全风险。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特点落实具体的管理措施,相关人员在落实管理手段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内容进行管理,对投资活动进行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体系,确保投资的回报收益满足预期。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理念问题

投资项目管理理念是指导具体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关键,也是国有企业进行收益与成本平衡对比的重要支撑。在项目决策过程中,部分投资决策人员的投资管理理念滞后,项目储备思路不够明确,决策立项期间没有经过反复的优化、完善,致使投资项目管理无法满足质量建设的客观需要[4]。管理人员将项目管理的核心重点内容放到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上,前期计划管理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不足,没有认识到全过程管理理念对于项目管理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这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制度问题

制度是确保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性、科学性、有序性的重要内容,是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约束,确保项目建设整个流程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但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缺失陈旧问题,导致固有资产投资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当项目风险问题产生导致企业成本投入增加或者亏损时,没有相应的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意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各项条例的执行效果较差,实践性不足,存在形式主义问题[5]。

(三)风险问题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涉及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一但风险问题发生,会导致投资项目的成本增加,项目质量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国有企业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不足,风险管理体系滞后,难以对现存的风险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缺乏客观性,导致风险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益[6]。

(四)监管问题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人员职责与权利并存,其在承担管理权利的同时也在履行自身的责任。项目管理除需要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之外,也要配置监管人员,观察、记录项目方案落实和管理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规范、按照相关条例切实保障投资项目的有效落实。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监管力度不足,甚至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在缺乏监管的模式下导致项目落实与实际预期存在偏差,经常发生风险事故。

(五)人员问题

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性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水平息息相关,高素质人员可以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措施,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发现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性普遍不足,无法在项目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确保项目的科学开展,这是影响投资项目管理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策略

(一)优化投资项目管理理念

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应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与管理理论,确保投资项目建设的科学有序开展。目前,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包括全过程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等,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管理工作,可以尝试应用新型的管理理念,解决管理理念滞后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投资管理部门以及决策部门应给予投资管理高度重视,认识到项目过程管理对于投资效益的积极作用。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做好项目落实的统筹兼顾,重视前期的投资设计与投资决策、中期的项目管理以及制度落实、后期的项目使用以及项目完善。国有企业应明确了解到投资项目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转变思维、转变理念,解决理念问题。

其次,国有企业可以尝试应用全过程管理理念,在前期阶段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报告,做好相关文件的编制工作,做好项目投资的整体规划,确保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在中期阶段应严格按照计划编制的内容落实管理措施,做好计划管理工作,做到细致管理、科学管理,合理划分相关部门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在投资项目建设完成阶段,应采取事后评价的方式找出当下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最后,管理人员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借鉴其他国有企业项目投资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尝试将其应用到投资项目管理之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

管理理念是开展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引导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对新型理念的学习、借鉴,灵活将其应用到项目管理工作之中。

(二)健全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确保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有序开展的基础,是整个管理流程的保障性措施。针对管理制度问题,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责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将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与个人评价挂钩。

首先,投资项目管理应编制完成的项目预案,做好整体管理内容的设计工作,编制规范性文件,明确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条例,切实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将规范、条例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其次,国有企业应积极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应用考核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按照项目质量、项目风险问题发生率、项目进度、项目收益、项目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标准的建立,主要考核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行为,是否严格按照项目计划落实项目管理职责,是否可以快速解决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绩效管理指标,采用量化评价的方法对相关人员的态度、能力等进行评价,绩效指标较高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绩效指标较低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

最后,相关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管理人员在承担管理责任的同时,也履行着管理的义务,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积极解决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严格落实各项标准,确保投资项目建设质量,为后期的效益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完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要求相关人员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内容进行识别、评价,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项目投资风险的科学预防。由于投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客观性属性,无法完全消除,可采用预防的方式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识别机制、风险应急预案等。

首先,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应根据投资项目特点与内容积极开展风险识别工作,识别潜在的风险内容,并对其进行记录、编制,将风险内容预控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根据识别的风险进行等级制定,可将其分为安全风险、成本风险、质量风险、特殊风险几类,并根据识别结果编制风险等级。

其次,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根据识别内容编制相应的预案,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风险问题,将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切实保障项目有序开展。编制预案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制定多种解决方式,如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建设成本风险问题出现,材料与设备投入使用成本因素增加,需要重新计算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好材料的备制工作,编制相关文件,降低成本消耗。

最后,国有企业可利用计算机构建风险模型,在风险模型中对投资风险内容进行准确识别。风险模型的构建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功能与数据处理功能,将项目建设各项内容输入模型系统之中,可以了解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内容、风险系数,从而引导管理人员针对性开展管理工作。

(四)加强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力度

监督管理工作是保障管理人员严格落实管理制度,遵循管理规范的主要手段,在监督机制下项目管理人员会更加认真的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承担管理职责,减少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与漏洞。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应选择非利益相关单位开展,引进第三方中介单位进行项目监管,并对监督管理职责与内容进行明确,切实保障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首先,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督,避免内部监督因人员相熟导致监督效果降低的问题。第三方中介监督可以保障监督制度的有效落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团队与第三方监督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监督协议,赋予第三方一定的权利,承担对相关人员的监督职责。

其次,应明确监督的内容,详细的编制监督方案。监督内容应包括对人员的监督、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以及项目管理规范性的监督,监督相关人是否在管理过程中切实履行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是否严格按照规范、制度落实管理措施,是否在管理过程中秉持着端正的态度,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最后,监督制度的落实应做好人员以及管理工作的记录,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在计算机系统模块中对个人的表现以及风险内容进行记录,判断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信息技术应用为监督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监督工作效率更高。

(五)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是衡量投资项目管理质量的因素之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以及管理意识,管理能力可以满足投资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因此,国有企业应重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的考核,科学选择适宜的人才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首先,国有企业应在事前对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质进行考核,选择具有责任意识以及道德素质的管理人员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对投资项目内容、方案等有着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管理人员需要在管理过程中秉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可以深刻的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在思想上与企业战略目标统一。

其次,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培训制度,培养适宜的管理型人才。派遣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将先进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之中。

最后,国有企业应建立人才审核制度以及人才评价制度,采取双向反馈机制对管理人员和项目建设人员进行评价,采用互评的方式了解管理人员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在双方监督、评价的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

结论: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应契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做好投资项目管理的设计工作,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制度,解决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监管中职责落实缺失,导致投资项目建设质量不达标,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现有的问题。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管理人员国有企业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