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引种涪陵榨菜的气候适宜性

2022-06-24古书鸿余玥郿

贵州农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涪陵区涪陵榨菜

敖 芹,谭 昊,古书鸿,田 端,姚 熠,余玥郿

(遵义市气象局,贵州 遵义 563000)

0 引言

【研究意义】涪陵位于重庆市中北地区,榨菜栽培面积占全国榨菜栽培面积的45.6%,被称为中国的“榨菜之乡”。榨菜产业链较成熟,经济价值较普通蔬菜高。近几年,遵义市政府重视榨菜产业引进和发展,目前在桐梓县木瓜镇已有200 hm2规模化种植,湄潭县西河乡种植榨菜超过200 hm2,主要以合作社承包种植,平均收入约达2 000元/667m2,经济价值比油菜、小麦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前人研究进展】榨菜主要作为加工腌菜,也可以作为蔬菜直接食用。涪陵榨菜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是涪陵区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力最强的传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1]。罗小红等[2]研究指出,榨菜作蔬菜直接食用时,最好避开膨大期进行采食;用来制作腌菜则宜在“雨水”节前收获,节后收获的榨菜会影响深加工的品质,降低或失去榨菜腌制的独特风味。李舒等[3]通过分析涪陵区极端事件对榨菜生长的影响得出,榨菜播种发芽期的伏旱和开花结实期的极端低温事件是影响榨菜产量的最大因子。殷明等[4-6]介绍涪陵榨菜早中晚熟不同品种的适宜播期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切入点】引种能否成功取决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区的生态条件差异程度,需要考虑气温、日照、纬度、海拔、土壤及栽培技术水平等[7]。遵义市位于贵州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由于辖区内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差较大,山地立体气候差别明显,各地气候对于榨菜生长的适宜程度不同,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分析。【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遵义市各地与重庆涪陵气候相似性[8-10],并结合遵义山地气候和GIS应用技术相关成果[11-15],绘制种植涪陵榨菜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及气候适宜性分析,以期为遵义市引种榨菜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在气候适宜范围内充分利用冬闲田土种植榨菜,增加农民收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通过调研和阅读文献[2]得知:涪陵榨菜主要在涪陵区海拔800 m以下区域种植,500~800 m海拔以农户种植为主,不成规模;沿江一带海拔500 m以下为规模化种植。涪陵国家气象站多年气象数据中无对应500 m、800 m的气象资料,遵义市山地气温、积温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采用遵义市13个国家气象站和重庆市涪陵区近35年(1981—2015年)榨菜生育期内(8月至次年2月)的逐日气象数据资料。

1.2 气象因子的精细化插值方法

计算出榨菜整个生育期的平均气温、积温与海拔高度的拟合关系,并推算不同地区不同海拔的平均气温、积温值。计算公式:

T=-0.005×H+17.143R=0.956

T1=-0.005×(H1-H)+T

∑T=-1.048×H+3644.3R=0.959

∑T1=-1.048×(H1-H)+ ∑T

式中,T为国家站平均气温,H为国家站海拔高度,H1为县域内某地海拔高度值,T1为某地气温推算值;∑T为国家站≥0℃积温,∑T1为县域内某地积温推算值。

1.3 相似度计算

采用欧氏距离系数对比分析涪陵榨菜主产区与遵义全市立体气候的相似程度,找出适宜种植榨菜的区域。相似度是指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一般两地气候或农业气候的相似程度越大,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相似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相似距离衡量。欧氏距离系数dij是度量相似程度常用的统计量之一[16-19],具体公式如下:

相似距离由小到大排序[20-21],Ⅰ级,dij<0.3,可作为直接引种的地区;Ⅱ级,0.3≤dij<0.5,为引种重点参考范围区;Ⅲ级,0.5≤dij<0.7,可考虑为引种和驯化范围;Ⅳ级,0.7≤dij<1,可考虑间接引种或驯化范围;Ⅴ级,dij≥1,一般认为两地的气候不相似,引种时要慎重。Ⅰ、Ⅱ两级总称为引种的适宜地区,Ⅲ、Ⅳ两级总称为引种的次适宜区。

2 结果与分析

2.1 涪陵与遵义市气候相似性

2.1.1 气温、积温 重庆涪陵站逐旬平均气温与遵义赤水站相似(图1),较遵义桐梓站偏高。榨菜播种至收获期(8月至次年2月)涪陵站的平均气温和积温分别为15.9℃、3 385.5℃;赤水为15.9℃、3 332.3℃;桐梓为12.6℃、2 678.9℃。涪陵站与赤水站的气温和积温欧氏距离系数分别为0.16、0.20,相似度较高;与桐梓站欧氏距离系数在2.0以上,相似度差异大。

图1 涪陵、桐梓、赤水1981—2015 年逐旬平均气温

由表1可见,根据各县站气象观测资料,推算涪陵榨菜主产区海拔500 m的平均气温和积温与遵义各县不同海拔的欧氏距离系数,得出系数小于0.5,即为引种最适宜的地区分布在西部习水,东北部道真、务川和东南部湄潭、余庆海拔仅500 m处;其余县市海拔500 m和600 m处。

表1 涪陵区海拔500 m处平均气温和≥0℃积温与遵义各县(市、区)不同海拔的欧氏距离系数

由表2可见,经推算涪陵榨菜主产区海拔800 m的平均气温和积温与遵义各县不同海拔的欧氏距离系数小于0.5,即为引种适宜的地区分布在西部习水,东北部道真、务川,东南部湄潭、凤冈、余庆海拔仅800 m处;其余地区海拔800 m 和900 m处。

表2 涪陵区海拔800 m处平均气温和≥0℃积温与遵义各县(市、区)不同海拔的欧氏距离系数

2.1.2 降水量 由图2可见,从榨菜播种至收获的降水变化趋势看,涪陵与赤水、桐梓的降水变化趋势一致,播种期(8月上旬至10月上旬)降水最多,为300~400 mm;其次为移栽成活期(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100~200 mm;膨大收获期(12月至次年2月)降水最少,为50~100 mm。

图2 涪陵、桐梓、赤水榨菜各生育期的降水量

对比涪陵与遵义各县榨菜整个生育期内(8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表3)得出,赤水较涪陵偏多15%(66.8 mm),欧氏距离系数普遍为0.2~1.5,主要是在播种移栽期较涪陵站偏少,膨大收获期差别不大。因此,播种移栽期干旱发生时要加强苗床水肥管理,适时移栽。

表3 涪陵区与遵义各县(市、区)降水量的比较

2.1.3 日照 由图3可见,从榨菜播种至收获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看,涪陵与赤水、桐梓的日照变化趋势一致,播种期(8月上旬至10月上旬)日照最多,为300~400 h;其次为膨大收获期(12月至次年2月);最少为移栽成活期(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低于100 h。

图3 涪陵、桐梓、赤水榨菜各生育期的日照时数

对比涪陵区与遵义各县榨菜整个生育期内(8月至次年2月)日照时数(表4)得出,桐梓、道真、正安、务川、绥阳和凤冈6个县日照时数较涪陵区偏少29.2~50.2 h,相似距离系数大于1,主要是播种期日照时数较涪陵区偏少,移栽期差异不大,膨大收获期日照持平或略多;其余县日照时数则与涪陵区差异不大,欧氏距离系数小于1。

表4 涪陵区与遵义各县(市、区)日照时数的比较

2.2 遵义种植榨菜的气候适宜性

2.2.1 气候适宜性等级划分 综合分析涪陵榨菜主产区气温、积温、降水、日照与遵义各地的相似距离得出,降水和日照部分县市与涪陵区欧氏距离系数虽大于1.0,但主要是播种期差别相对大,其余生育期差别不明显,因此榨菜在遵义引种气候适宜性主要依据气温、积温的相似距离划分等级[21-22]。当欧氏距离系数小于0.5时,为引种重点参考范围区,即引种适宜区;欧氏距离系数为0.5~1.0时,为引种的次适宜区;当欧氏距离系数大于等于1.0时,一般认为两地的气候不相似,需慎重引种。

2.2.2 区域划分

1)最适宜区。在赤水河谷一带、桐梓北部以及遵义市东北部局地海拔在600 m以下区域(图4),与涪陵榨菜主产区海拔500 m以下地区的气候相似距离小于0.5,为榨菜引种的重点参考范围区,可规模化形成基地引种榨菜,作为加工腌制类榨菜。种植模式可选玉米+榨菜、高粱+榨菜和水稻+榨菜。

图4 遵义市引种涪陵榨菜气候适宜性区划

2)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遵义市西北部、中南部及桐梓北部海拔在600~900 m区域,以及东北部和东南部的海拔500~800 m区域,与涪陵区榨菜分布的海拔500~800 m区域的气候相似距离小于0.5(图4),为榨菜种植适宜区,可用作蔬菜食用或腌菜。种植模式可选玉米+榨菜、高粱+榨菜、水稻+榨菜和烤烟+榨菜。

3)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遵义市西北部、南部海拔900~1 000 m以及东南部部分海拔800~1 000 m的区域,与涪陵榨菜种植分布上限海拔800 m区域的气候相似距离最大(图4),为1.0左右,考虑为榨菜的次适宜分布区,可以适当少量种植,作为蔬菜食用。种植模式可选高粱+榨菜、玉米+榨菜、烤烟+榨菜和辣椒+榨菜。

4)不适宜区。在遵义市1 000 m以上区域,与涪陵榨菜分布上限区800 m的气候相似距离大于1.0(图4),气候不相似且秋季茬口紧张,冬季受低温雪凝灾害影响风险偏大,引种要慎重。

3 讨论

榨菜种植适宜性主要从气候相似性进行分析,以上区划结果与实际调研相符,如在桐梓县木瓜镇海拔600 m左右有200 hm2规模化榨菜种植,引种已有3年,产量和品质与涪陵相当,榨菜以脆、嫩、鲜、美驰名,主要作为榨菜腌制加工,经营户曾尝试在海拔900~1 000 m处扩大种植规模,但栽培出的榨菜相比600 m处的块茎小,产量相对偏低。湄潭西河坝区海拔在900 m左右区域种植的榨菜,2017年遭受凝冻3 d以上,榨菜受冻明显,但在海拔600 m区域的马蹄村受冻害不明显。区划结果可为遵义市引种榨菜的合理布局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能有效减少盲目引种带来的风险。

4 结论

在遵义市西部及西北部海拔800 m以下、东南部600 m以下地区,可以发展涪陵榨菜,尤其在该市西部500 m以下低热河谷地带,为最适宜种植区,种植模式主要为高粱+榨菜、玉米+榨菜、水稻+榨菜。8月下旬播种,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移栽至大田,满足在2月中旬收获的条件。

在遵义市中部及东部800~1 000 m的地区,可以高粱、玉米+榨菜种植,但不宜大面积种植,冬季受凝冻风险影响偏大,需做好防冻措施,水稻+榨菜秋季茬口对接时间紧,可以选择辣椒免耕+榨菜。在8月中旬播种,播期较涪陵地区提前10~15 d,保证越冬前有充足的热量条件壮苗,可在9月中下旬移栽大田,收获期预计在2月中旬末至下旬。

在遵义市1 000 m以上区域种植榨菜应慎重,冬季受低温雪凝灾害影响风险大,且秋季茬口对接时间紧。

猜你喜欢

涪陵区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No.4 涪陵榨菜回应“天价礼盒”:只是尝试
惊!茶叶蛋之后,我又“吃不起榨菜”了……
涪陵榨菜与二锅头
涪陵:水做的城市 水润的容颜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